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燕铭口述3:第一次当主演

厉家班的幼年伙伴

     云燕铭口述  马思敬整理

   更新舞台的后台经理厉彦芝是厉慧良的父亲,我随着慧良、慧敏也称他为父亲。他威望很高,留下我们主要是他的主意。在这里我结识了厉家的兄弟姐·妹。我的父亲母亲留下来除搭班演戏外,还分别教戏,母亲教慧良的大妹妹慧敏,爹教慧良的三弟慧森。母亲不让我一道学戏,在家抽空由爹给我吊嗓,妈教我青衣戏。不久,更新舞台迁回上海,我们也和厉家一道迁至上海,在中庄路更新舞台演出。

   这期间,我们小班人员和剧目都增多了,厉家的几个兄弟姐妹都担任着不同的重要角色。第一主要小演员是慧良、第二是慧敏,第三是演花脸的大哥慧斌,我当时只能演演配角或扮个宫女丫头等等。比如在《过五关》中扮演皇娘,慧良演关羽;在《四郎探母》中扮演萧太后;在《法门寺》中演孙玉姣。说真的,我心里有多羡慕厉家的孩子们,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演主角。

厉慧良、厉慧敏之《打渔杀家》

   记得那年过年,大人们演“天下第一桥”,我们在戏中串戏。有一次慧敏病了,该她演《三娘教子》,厉爸爸叫我顶替她演。这出戏是我的启蒙戏,在家曾经跟妈妈学过。就这样,我算有了一出正戏。

   厉家五兄妹在舞台上被称为“厉家五虎”,个个都是好演员。大哥慧斌学大花脸,能文能武,嗓子极好。老二慧良,是我们小班的台柱子。他人非常聪明好学,就是有点傲,可能是自恃有才气吧,那股神气劲常常挂在脸上。和我们在一起玩总要当孩子王,谁都得听他的。不过他也有一股倔强劲,挨打时和少春差不多,不爱哭。在舞台上他的扮相、嗓子、武功都能和当时的一流演员媲美,他的戏路和少春基本一样,为人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少春不爱笑,慧良长了一副笑模样,那对吊眼梢,常给人以笑眯眯的感觉,有时笑得让人生气。

厉慧良、陈慧君、厉慧敏、厉慧兰、厉慧森

《岳母刺字》唱片,1936年丽歌公司

   有一年在南京过年,厉爸爸给我们每人买了个小灯笼,晚间点上它到外面去玩,在玩捉迷藏游戏时,慧良把我的灯笼弄着了火。我怪他,他不承认,要他赔,他也不赔。我气得把灯笼架扔在地上,用脚狠劲地踩,他却不在乎地站在一边笑,还说“活该,活该”,这种事大大伤了我的自尊心,好几天都不再理他。

   三妹妹慧敏聪明伶俐,学戏用心,记得准而快,功底扎实,文武都好。在厉家的几个孩子中间,我和慧敏最要好了。我们常常在一起说一些姊妹间的体己话。三弟慧森演小花脸,跟我爹学戏,爹非常喜欢他。他不仅演戏象我爹,连生活中的一些动作、神态也象。以后每看到他的戏,就会加深儿时的这一印象,并勾起对老人的怀念。四妹慧兰,嗓子非常好,亮而宽,扮上戏潇洒、英俊,戏路子也比兄弟姐妹宽,不仅文武双全,还能演老生、武生、老旦、小生、娃娃生。五弟慧根,5岁时就上台演出,开始学小花脸,后来听说学了武生。

京剧《四郎探母》

左起:厉慧森饰二国舅 厉慧敏饰铁镜公主

厉慧兰饰萧太后 厉慧良饰杨延辉 

厉慧斌饰大国舅

   当时上海更新舞台上座不大好,常常开不出支,我除了在家跟母亲学青衣戏以外,父母还为我请了刘玉琴老师教戏,每月20块钱的学费,都得当了衣物才付得起。在那期间我学了《春香闹学》、全本《十三妹》、《穆柯寨》、《穆天王》等戏,这是给我打基础的几出戏,在那困难的家境中,我学得很认真,虽然还不能真正领略京剧艺术的深奥之处,但那时候老师所教的一招一式,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后来在上海实难继续维持下去,南京更新舞台的老板秦邕山派人接我父母去南京演出,我们全家离开了上海,同时我也依依不舍地离别了厉家兄弟姐妹。随父母到南京后又入了秦家成立的鸿春社科班。



第一次当主演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向成为正式演员的漫长道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当时正演第13本《西游记》,戏中扮演比丘公主这个角色的主要旦角演员是由北京接去的演员花艳云。

   那是一位唱做具佳、文武双全,在当时红极一时的名演员,可是第二天突然因故不能上演了。对一个私人班主来说是不可能回戏的,因为那样损失太大了,临时没戏观众也不答应,只好找人顶替。

   由于花艳云名气大,这戏又较重,当时没有一个人肯接这个角色,我母亲在剧中扮演一个娘娘,也是比较重要的角色,有几段联唱和公主合唱,每天打住戏后排下一本戏,我总跟着父母一起排戏,所以差不多到上演时我都能背通本了。看着秦伯伯一家和全班子的人都急得团团转的样子,我在一旁暗想,我不是会这出戏吗,能不能顶上去?可又一琢磨,当时自己只有13岁,人家能把这么重的活交给我吗?不过,'救场如救火'这个道理我是早就懂得的。左思右想,还是对爸妈提出了。他们说我这纯粹是胡闹,谁能让个毛丫头上去,要是演砸了,连二老的饭碗也得丢。后来这事让秦伯伯知道了,他把我叫去,让我唱了一段联唱,又问了几个问题,我都答上了。于是连夜找人对戏,给我单词折子,还安排成衣师傅为我赶做服装。我在厉家班演戏时用名叫朱小霞,秦伯伯说这名字不好,我父母临时又给起了个名字叫“云燕尘”,在剧院门前写了一块大牌子∶“特约童龄文武、昆乱不挡……云燕尘,今晚演出十三本西游记,扮演比丘公主。”

   我就这样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登上了舞台。那一场演出的情况,我永远不会忘。秦伯伯前后台来回转,做了观众退票、甚至砸园子的安排,派专人给我把场子、抱本子提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上戏前,有许多人陪我拜京剧“祖师爷”的神像。神像是供在一个小神龛里,前面摆着供桌,放了些香烛和供品。左边有一把太师椅,后台的文武总管事坐在那里。老先生郑重地递过香来,我接过香,合起双手,跪下磕头,老先生喃喃地说着一些吉祥的话。我似乎觉得面前的'祖师爷'接受了我虔诚的叩拜,正透过那淡淡的袅袅轻烟,预备为我赐福呢。

   就要上场了,周围的人都替我揪心,而我一点也不紧张。戏演得很顺利,不时地就会响起观众的掌声。当演到唐僧等师徒4人从妖洞里救出了小公主,沙僧抱着公主出场时,花先生演,由扮演沙僧的王大伯抱起,因为花先生同王大伯个子差不多高,王大伯只能勉强走到台口,把她放在下场门台口。我演公主,大伯不是抱着我,而是双手举着我,慢慢地轻松地走出台。这时孙悟空、猪八戒也忙前忙后地衬托沙僧的戏,走了几步,观众就开始鼓掌。到台口,他不直接放下我,而是把我高高攀过头顶,抛起转个圈后接住,顺势一放,使我半躺在台口前,顿时台下响起了一阵阵的喝彩声。我唱了一句〔导板〕,接着是一大段联唱。由于开始戏就抓住了观众,气氛造足了,所以这段联唱掌声不断,成了全剧的高潮。用我们的术语说,我这“一炮打红”了。

   演出结束,在一片赞美和欢笑声中我们一家三口回到离剧院不远的小木楼上。我正准备做饭,秦伯母派伙计送来了4包小菜和鲜鱼汤。我们沉浸在掌声、喝彩声不断的热烈气氛中。这是首次以我为中心的舞台.回忆着那些亲切的鼓励、赞许的目光,心里美滋滋的。可是爹妈边吃边说我∶“虽然没演砸,可离'好’还远着呢!”他们指出花先生不单是自然条件比我好,而且是在演角色,而我是以小卖小,不要满足观众的叫好、周围人们的称赞,今后更要踏踏实实地学戏,刻苦地练功,要深刻领会人家好角儿是怎么演戏的,演好戏不是天生带来,要知道自己的缺点。爹妈的话为我泼了冷水,也使我豁然开朗,把自己和花先生比一下,就会感到自惭形秽。好演员对待艺术严肃认真,自尊自重,不以色相去讨好观众。这对我这个刚被拖上主演地位的小姑娘是必须牢记的关键问题。和先生比虽有霄壤之别,但我并不灰心,牢记了爹妈说的“演好戏不是天生带来的,要学要练'这句话;这使我慢慢悟出了虽柔必强的道理。

    这不眠之夜为我以后的几十年艺术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完待续)【来源:中国戏剧1992年第1期。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天蟾京戏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李铁梅”的扮演者,云燕铭演唱《大登殿》
师从冯子和、王瑶卿的名旦云燕铭
【老戏与流派】毕谷云、吴素秋、云燕铭、秦友梅《五花洞》
快手
刘文正歌曲联唱,1976年舞台现场演出
高人高歌咏太原——又见高连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