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首届大湾区钢琴演奏教育研究研讨会举办

近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发起,国际交流合作处主办,音乐学院承办的首届大湾区钢琴演奏教育研究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是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交流系列项目“湾区琴声25载——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教育发展与展望”的系列项目之一。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经过近八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现为一所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于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是广东省惟一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校;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988年,座落于广州大学城校区,总面积1.9万平方米。办学三十余年来,已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同类院校中规模大、层次高、声誉好的音乐与舞蹈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提供本科学位课程,涵盖音乐学(师范)、舞蹈学(师范)、音乐表演三个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包括年获得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及音乐与舞蹈一级艺术学科硕士(MA)学位;以及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本学科培养及联合培养这两项培养模式。此外,学院还设有发展成熟的国际合作办学课程(本科出国留学项目)以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课程。

本次会议由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研室硕士生导师叶思思担任主持,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孔义龙进行主旨发言孔义龙表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在国际文化传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还为大湾区钢琴学科发展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本次研讨会邀请了香港、深圳以及其他广东省内钢琴学科中有着带头作用的艺术代表参与。专家们共同探讨钢琴教育领域的问题,相当于将每一个高校的教研活动扩大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里探讨,实现交流对话,类似的研讨会应该多做、常做。”

孔义龙表示,随着现在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华师音乐学院要坚守艺术师范教育这一明确定位,而钢琴是从事音乐教育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技能。从高校或中小学音乐课的师资力量以及社会面培训机构的分布来看,广深珠三地在珠三角地区较为领先,其他粤东粤西地区相对薄弱。2020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的文件出台后,华师音乐学院作为艺术师范教育的引领者,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钢琴基础教育的加强,包括学生(教师)编配、伴奏以及集体教学能力的提升,而音乐理论知识要起到支撑以上实际场景灵活运用的作用。未来,华师音乐学院将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针做适当调整,特别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综合大学内其他院系学生把音乐当成个人爱好习惯,把钢琴这门乐器当作身心愉悦、释放压力的渠道,让音乐成为他们在校学习成长经历中一个美好的记忆。


研讨会中来自大湾区内中职院校的代表、深圳艺术学校钢琴学科主任陈兰介绍,作为深圳惟一一所全日制艺术中等学校,自但昭义教授加入以来,深圳艺术学校培养出了陈萨、张昊辰等一批国际知名钢琴家,这也奠定了学校以培养高精尖表演人才为方向的办学思路。一直以来,深圳艺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很多都走入全国专业音乐院校以及国际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学院。学校一直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办学方针,聘请香港演艺学院的郭嘉特、黄懿伦、李建,德国科隆音乐学院的赛普斯,以及陈萨、胡瀞云等作为深圳艺术学校的客座教授;同时学校还和世界多所高水平艺术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英国伯明翰音乐学院,还有比利时安特卫普应用科技和艺术学院等。如今,校长黄启成作为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和教指委的副主任,带领学校在接轨世界和培养人才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奠定了深圳艺术学校作为广东省内惟一一所“双高”艺术学校的基础。“新时代的开启,也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在教学上怎样让学生有更多元化的渠道扩宽思路和视野。首先就是我们要加强文化课,在培养专业演奏人才的同时,也能培养走进师范或者综合类大学的学子,为国家输送实用性人才,这也更贴近大湾区对音乐教育师资的需求。另外,钢琴学科目前还在研究开发一套针对中职生的教材,里面包括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练习曲、乐曲等,最重要是收录了一些新时代的中国作品。因为中国作品对学生来说就是母语,只有增加学生对中国优秀作品的接触和了解,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冼劲松表示,作为华南地区惟一的最高音乐学府,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精尖的钢琴表演艺术人才。但毕竟高精尖的演奏级别人才在当今市场已经较为饱和,毕业生在社会艺术市场上的就业前景并不太乐观;学生来源与北京上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真正把学习钢琴作为自己的热爱与追求并且主动积极学习的高质量学生并不太多。因此,为了要培养更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钢琴表演人才,星海钢琴系提出了“两头尖、中间大”的培养目标,要更多地为社会各类教学单位、各大培训机构以及个人工作室输送高质量钢琴教学人才,同时也要培养出更多的室内乐、伴奏协作的音乐人才。今年钢琴主修专业学生的学分从160个学分减少到了144个学分,钢琴主课每周60分钟,音乐素养及理论课程的种类并没有减少,但学时相对减少了。

冼劲松介绍,目前星海钢琴系有教师20位,年龄集中在30岁至40岁,并且多数为博士和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整个钢琴系也比较有活力,尤其是在与国际接轨方面有一个好的方向。近年在学院的组织下,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心成立,得到了包括刘诗昆、李名强、鲍慧荞等钢琴名师,储望华、杜鸣心、高平、张朝等作曲家,以及梁茂春、蒲方等音乐学家的支持。“中心接下来准备约请张朝老师创作一套带有中国元素的原创少年儿童钢琴教材。因为尽管二十年来钢琴系的教学大纲在不断完善,但在考试曲目和学习曲目上依然是传统的'四大件’,就是我们所说的练习曲、复调、古典作品和乐曲(包括浪漫、印象到现代,以及中国作品),在风格与体裁都满足的情况下,学生的曲目选择应该更多样、更灵活。”

冼劲松认为,国内钢琴主修学科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是学科职能分配不太清晰。“例如在德国,钢琴表演专业毕业生可以去大学里当老师,但不能到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担任教师,中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师必须是音乐教育专业或专门研究早教教育的硕士生、博士生通过国家级考核后才有资格任教。这样的教师专业职能分配非常清晰,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同等重要。”冼劲松表示,希望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对现今社会普遍认为的“音乐教育专业低于音乐表演专业”这种错误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和改变,也应对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因为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巨大,但是教学内容却已经延用了几十年而没有太多改变。面对新时代新文科和美育浸润任务的多元音乐教育师范类人才培养,国家应给予扶持并扩大招生量,而对社会需求没有那么强烈的高精尖音乐表演人才应该求精不求多。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表演系副主任唐馨介绍,该学院有音乐学(师范、声乐、器乐)和舞蹈编导(编导、国标舞编导)两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为广东省首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于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音乐学(师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音乐专业素养完善和多元音乐能力良好的音乐教育人才,音乐学(声乐、器乐)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在钢琴教研室的12名教师中,有9名钢琴主科教师,其中包括6名硕士生导师。钢琴课程一直是音乐学专业必修课和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上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以及钢琴集体课程来满足不同需求。为了加强和锻炼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及合作能力,在期末综合分数上,参加过各类各级别钢琴音乐会、钢琴比赛以及钢琴伴奏的学生都可以酌情加分。在课程的创新上,学院也为学生开设了钢琴协作课、钢琴独奏重奏舞台实践和艺术实践课。其中,钢琴独奏重奏舞台实践课程由不同的老师轮流为学生进行辅导和点评,而艺术实践课程是特别设置在周一下午(四个学时)专门给学生进行集中艺术实践的课程。无论在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钢琴学科设置上,学院始终在不停地探索和创新,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培养出更符合国家要求的新时代音乐艺术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熊茵介绍,尽管华南理工大学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但在艺术学院钢琴学科设置上除了钢琴主修课,还同时设置了双钢琴课程(3学年)、室内乐课程(2学年)、钢琴教学法和钢琴即兴伴奏(1学期)。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其中一个特色是实行双学位制度,艺术学院的学生可以额外选择一个文科类学位作为第二专业,一般是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作出是否需要双学位的选择。这给了学生更多、更广阔的可能,很多学生会选择法学院、工商管理等第二专业。另一个特点是艺术学院的老师都需要担任大学内面向其他专业开展的通识艺术课程,这些课程在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影响深远。很多理科学生运用他们数据和理论去分析音乐演奏的风格特点,或者做某一音乐体裁的分析时,可以与传统的艺术分析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香港演艺学院键盘系教授张韬,今年9月刚成为全职钢琴教师。他师承李斯特最后一位学生之传人SequeiraCosta,是首位赢得魏亚纳·达·莫达国际钢琴比赛(Viannada Motta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冠军的亚洲人,并获胡梅尔国际钢琴比赛冠军。博士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之前旅居美国二十多年,三年前回到香港,在香港演艺学院兼职钢琴教师。“美国的专业音乐院校和大学的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展,但其实反而速度没有我们国内发展得快,美国针对音乐表演学生开设的课程其实比较窄。发现,近几年国内的音乐课程非常丰富并且多样化,而且国内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非常多。“就像这次的线上研讨会,就是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和平时的学术研讨会不一样。

韬介绍,香港演艺学院针对钢琴主修课学生的演奏要求比较高,不仅是针对学位课程,就算是文凭课程都要求要完成一场独奏音乐会。演艺学院一直以来邀请非常多的国际大师来到学院开设大师班,学生可以在学院听到很多音乐会和大师课。在教师的组成上,美国的音乐学院和香港演艺学院的全职教师都不多。演艺学院常年只保持两位全职钢琴老师,其余有五六十位兼职导师,他们都是香港乃至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一流专家。“在对钢琴作品的格以及文化背景研究方面香港的音乐学生可能比内陆更有优势,但是在钢琴技术上,内陆学生还是占绝大优势的。十年前,洛杉矶一个电台节目的资深乐评人就说,未来古典音乐人才的发展在中国。身处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作为音乐专业从业者,还是要对自己本专业(钢琴)进行深挖,真正沉下心来做好。就如郭嘉特老师也在另一个采访中谈到的,一定要先做好一件事情,再去做别的。”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苏莹莹介绍,作为一个年轻的学院,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钢琴教研室的教师都是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博士。在新文科的概念下,学院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希望培养更多有学术涵养和跨学科视野的复合性人才。目前学校内的本科学生和教师承担了几乎全校的音乐表演和伴奏任务,学生每个学期参与的音乐会都多达十几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越介绍,作为同样在大湾区区域新成立的一所与国际接轨的音乐院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课程非常国际化,英文授课和中文授课比重各占一半;另一个特点就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课时间非常长,基本在2.5-3小时之间,能充分保证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表演专业的学生同时还需要去大学本部与其他院系的学生一起上通识课程,如中国古诗词等,这也拓展了他们更广阔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的人文素养,对音乐学习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暨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钢琴导师欧阳菁介绍作为湾区内历史悠久的面对国际招生的学院,暨南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本科生大多选择去国外继续深造音乐专业。学院近年增设了音乐专业辅修课程,课程内容除了专业课之外,还有室内乐和伴奏课、和声、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等课程,全校的本科生除了自己的原专业外,可以在几乎是全海归的音乐专业教师团队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钢琴、声乐、弦乐、音乐创作与制作四个方向进行学习,并在校内外参加比赛和演出,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个课程注重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交叉学科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有内陆学生之外,有一部分学生是来自香港和澳门,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和演奏基础,他们虽然主专业课业繁忙,但都能抓紧时间练琴和钻研演奏技巧,非常热爱音乐和演奏。 

线上研讨会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讨论交流后结束。专家们意犹未尽,期待明年研讨会在粤港澳地区可以做更多线下交流的情况下再次举行。至此,华南师范大学对外交流专项“湾区琴25载——粤港澳大湾区钢琴教育发展与展望”完成了国内首个线上全粤语专题讨论,记录了香港回归25年来粤港澳三地音乐教育和交流经历的变迁及成就。本次研讨会,加深了港澳音乐教育家之间及其对广东省目前钢琴学科教育及发展的了解,同时依托大湾区教育融合的机制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培养拔尖创新艺术人才的发展带来助力。项目希望在华南地区建立起一个给予粤港澳三地音乐教育工作者互相分享表演艺术、交流教学理念,携手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粤港故事和湾区故事的合作共融平台。

叶思思/总结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琴合作艺术三人谈
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钢琴教改论文发表期刊《艺术教育》
贵州师大:请来名家 请来新思路
音乐系 || 音乐学
西方著名音乐学院(四) 曼哈顿音乐学院
美华人钢琴家余峻承:音乐激情是迈入艺术殿堂的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