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音”记忆|回溯35年前“青交”欧洲破冰之旅

编者按

      1987年,作为“访问欧洲的第一支中国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先后赴西欧6国和东欧3国访问交流,在中国对外音乐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5年后,我们重新梳理、回溯这段重要校史,希望能够对今天的专业音乐教育和对外音乐交流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该文曾以《传中国之声,展艺教风采——回溯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欧洲破冰之旅》为题,刊载于《人民音乐》2022年第11期,在此稍作修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全面恢复和新发展期,交流项目迅速增加,人员往来日益频繁。1984年秋,瑞士日内瓦大学合唱团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来华访问;同时,集欧洲共同体10国优秀青少年乐手之精华的“欧共体”青年交响乐团,也首次访问中国,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巡演。这些来访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国和西欧国家的文化交流,也增进了各国青年音乐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中国有句俗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下同)决定由中央音乐学院组成一支交响乐团(对外名称“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以下简称“青交”),于1986年12月底至1987年2月回访瑞士和意大利、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等五个 “欧共体”国家(原定还有瑞典,但因故未成行)。“青交”不负众望,取得圆满成功。随之,文化部又派其于1987年11月至12月,赴波兰、民主德国、苏联三个东欧国家巡演。“青交”连续两次的欧洲之行,在我国对外音乐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一、巡演西欧6国,实现破冰之举

“青交”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团。作为一支高水准的青年交响乐团,该团长期坚持严格训练和艺术实践,并曾推出吴祖强、杜鸣心、施万春、辛沪光、谭盾、陈怡、瞿小松等一批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交响乐新作,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6)、第一届中国艺术节(1987)等全国性重要音乐活动,参与《鱼美人》(1959)等多部舞剧、歌剧和电影音乐的录制和演出。马思聪、黄源澧、章彦、黄飞立等曾担任其指挥。

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西并举、学践相长的办学特色。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校又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音乐学府的办学目标,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为完成文化部交给的出访任务,学校以原管弦乐团为基础,遴选其中优秀学生和少数管弦系青年教师(学生58人,教师25人),组成平均年龄21.4岁的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并特邀邵恩、汤沐海担任指挥。同时在演出曲目方面也进行了精心准备,既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韦伯《自由射手》序曲、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理查·斯特劳斯《唐·璜》、德彪西《夜曲》等欧洲不同时期的经典名作,也有陈怡《第一交响曲》、吴祖强根据华彦钧同名二胡曲改编的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等中国当代优秀交响音乐作品,可谓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全体“青交”团员合影留念,指挥邵恩,首席陈允

1986年12月29、30日和1987年1月6日,“青交”一行90人在时任学院副院长朱同德(团长)、管弦系副系主任白宇(艺术总监)、外事办公室主任孙灵光(秘书长)和文化部有关司局领导的率领下,分三批前往瑞士,与日内瓦大学进行校际交流活动。经过三周的紧张排练,1月20、21日,“青交”与日内瓦大学合唱团在瑞士籍华裔指挥家陈亮声的指挥下,于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举行联合演出。当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恢弘乐声响彻大厅时,“维多利亚音乐厅险些被热烈掌声震塌”。瑞士《日内瓦论坛》报评论中瑞两国青年的合作演出,是“日内瓦的盛大节日”,并指出,“与欧洲许多同类音乐单位相比,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水平高出一大截……演出像一件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一样,每个细节都演奏得十分准确,表现了高超的技巧……《第九交响曲》的演奏闪烁着智慧和技巧的火花。演出热情奔放,宏伟壮观,像史诗一样令人惊心动魄”。①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与日内瓦州政府、市政府和日内瓦大学等有关机构负责人,一同出席了音乐会。之后,“青交”又分别在伯尔尼和洛桑举办6场演出,持续受到瑞士各界人士及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

与瑞士日内瓦大学合唱团联合排练、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指挥陈亮声

西欧之旅第二阶段(1987年1月23日至2月15日)的行程,是对1984年“欧共体”青年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的回访。作为我国与“欧共体”国家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访问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首脑均为访问团题词。

“青交”先后访问了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弗尔佐勒,联邦德国的斯图加特、海德堡、图宾根、卡尔什卢赫,法国的巴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等城市,历时25天,举办正式演出10场,所到之处均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和盛情款待。其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帕拉斯公寓剧场演出时,比利时首相、欧洲共同体理事会主席马尔滕斯及夫人、“欧共体”委员会副主席科克菲尔德勋爵及夫人、比利时王国议会会长德弗莱涅及夫人和其他高级官员,以及中国驻比利时临时代办赵粱及夫人等出席了音乐会。②

1987年2月“青交”应邀在英国BBC电视台录制节目,指挥汤沐海,小提琴独奏薛伟

“青交”首次登陆“欧共体”国家,“引起了轰动性的反响”③,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欧洲是交响乐的发源地,观众具有很高的欣赏水平,特别是德国观众更加理性、矜持,然而在斯图加特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不仅起立、欢呼,还用'长时间的跺脚’表达心中的赞美之情。”④乐团在意大利米兰演出时,可容纳2千余人的威尔第音乐厅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指挥和乐队再三谢幕,观众都不肯退场,最后只得再进行加演。当地新闻界把担任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独奏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黄滨誉为“15岁的天才”,称赞她“基础好、感觉好、达到了成熟音乐家的水平。”⑤威尔第音乐学院院长阿巴多真诚地对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杜攻先生说:“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无疑是世界第一流的乐团之一。”⑥在佛罗伦萨,“青交”与日内瓦大学合唱团再次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意大利《民族报》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特别对四名独唱演员赞赏有加:“女高音傅海燕穿透力强,男高音马洪海、男中音黎信昌、女中音杨洁非常庄重、得体。” ⑦

上图,1987年1月25日,“青交”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厅演出,小提琴独奏黄滨

下图,米兰威尔第音乐厅座无虚席的火爆场面

上图,乐团在意大利米兰演出前,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杜攻先生和米兰市市长致辞

下图,意大利米兰市政府举办招待会热烈欢迎“青交”一行

1987年1月27日,“青交”在佛罗伦萨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邵恩指挥,黎信昌、马洪海、傅海燕、杨洁领唱

历时50天,演出18场,“青交”作为我国第一个出访西欧的大型学院交响乐团,以其“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和训练有素的演奏技术,受到各界人士的称赞”,“使整个西欧对我国交响乐演奏水平刮目相看”。鉴于此,文化部对其给予表彰和奖励,⑧并再次交给乐团一个新的任务——赴民主德国参加纪念柏林城建城750周年活动,同时访问波兰和苏联。

1987年4月24日,文化部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召开表彰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大会

二、巡演东欧3国,续写传统友谊

1987年11月4日至12月21日,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一行91人,带着进一步增进中国与波兰、民主德国、苏联人民传统友谊的使命,赴东欧3国访问演出。其中,对波兰、民德的访问是根据两国政府间文化交流协定进行的,对苏联的访问是中央音乐学院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校际交流活动。整个行程历时48天,访问16个城市,演出15 场。

虽然已有之前赴西欧访问演出的成功经验,但此次“青交”出访东欧的任务依然艰巨。首先是乐队队员的更换,由于部分老队员毕业离校,增添了三分之一的新成员,其中包括当年入学的新生。同时,演出曲目和指挥也进行了调整,指挥为汤沐海、陈佐湟,曲目包括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等,难度大,要求高。“乐团利用暑假加班加点进行排练,经过一个月的严格练习,终于拿下所有曲目,演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出国前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汇报演出时,受到中外各界一致好评。” ⑨

1987年11月4日,“青交”团员乘列车离开北京,11日抵达华沙。在波兰访问的18天中,于卢布林、华沙等8个城市演出7场,观众五千余人。之后,乐团又于11 月28日乘火车到达柏林,开始对民主德国进行访问。12天内共在柏林、莱比锡等7个城市举行6场音乐会,据不完全统计有七千余人到场观看,柏林电视台对“青交”在柏林音乐厅的演出进行了实况录制。作为受邀参加柏林城建城750周年演出活动的7支乐团之一,“青交”的出色表现不仅得到音乐界同行和活动主办方的高度赞誉,也受到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民主德国的《新德意志报》连续发表两篇评论称:“听了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后,就能知道,这支乐队各声部的技术水平都很可观。” ⑩

上图,“青交”艺术指导白宇教授与指挥陈佐湟、汤沐海(从右至左)在柏林

下图,“青交”团长朱同德副院长(右二)和秘书长孙灵光(左一)与当地接待人员合影

12月12日,“青交”到达莫斯科,分别在柴科夫斯基音乐厅和我国驻苏使馆举行两场音乐会。曾于20世纪50年代来华讲学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指挥教授巴拉绍夫,在观看音乐会后激动地表示:“我可以用俄语中一切最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这场音乐会,因为音乐会实在是太好了,我一定要写一篇评论文章阐述我的感想。” ⑪时在莫斯科音乐学院进行校际交流访问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对于当时的演出盛况曾回忆道:“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柴科夫斯基音乐厅的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场面也相当隆重,舞台两侧悬挂中、苏两国国旗,并安排了电视台录像准备播放。……14日晚上在大使馆的演出又获得很大成功,……这对于我们年轻的乐团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能够在包括七十多个国家的听众面前进行期望会产生世界范围广泛影响的交响乐演出,并博得热烈喝采,这毕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音乐会。” ⑫

1987年12月13日,“青交”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演出

1987年12月13日,“青交”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演奏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片段),视频资料来自网络

虽然大多数“青交”团员都是第一次出国,但他们克服了行程紧张,接待条件有限,乐器、乐谱有时不能准点送达排练场所,只得先进行“默排”等各种困难,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艺术家的责任感,圆满完成两次出访任务,展现了80年代中国青年的风采。特别是“在日内瓦,大家住的是地下防空洞,不仅食宿条件较差,还要每天迎着风雪步行两个多小时去日内瓦大学进行排练,而且一排就是一整天。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同学们仍然朝气蓬勃,精神饱满,以实际行动为祖国争光,受到外国友人的赞扬。”⑬

演出前的认真排练

此外,演出之余的参观、访问、观摩,也使团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他们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借鉴世界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如今,这批“青交”团员不仅成为国内音乐界的中坚力量,更有相当一部分人出国留学,活跃在世界乐坛。

上图,“青交”团员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游览

下左图,“青交”团员在波兰与当地小学生交流

下右图,“青交”团员在东欧访问演出途中合影留念

上图,吴祖强(右)、陈佐湟(中)参观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

下图,“青交”在莫斯科访演期间,赴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观摩

三、传中国之声,展艺教风采

作为“访问欧洲的第一支中国交响乐团”⑭,“青交”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难得机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全面开放、多元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一项重要战略。35年后回溯这段历史,笔者认为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现状。由于历史原因,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情况缺乏了解,“青交”的精彩亮相,使他们对中国交响音乐的创作、演奏和教学水平有了新的认识。如在联邦德国的斯图加特,负责接待的德方人员表示:“刚开始接待你们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怀疑你们中国人是否能理解和演奏好西方音乐。现在从观众的掌声中可以知道,你们的演出深深打动了我们的观众,你们水平很高,在欧洲的青年交响乐团中,也是最好的乐团之一。” ⑮柏林交响乐团指挥弗兰克先生对新华社记者说:“真让人难以置信,中国的交响乐重新起步才这么几年,就能派出水平这么高的乐队,太令人惊讶!”⑯

第二,向欧洲国家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1978至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青交”的欧洲之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地展示了我国这几年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成就”。甚至有我国驻西欧国家的大使表示:“你们一场音乐会的成功,胜过我们做几年的宣传工作,你们是文化使者”。⑰

在回国后的总结汇报会上,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也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西欧获得圆满成功,是对我国近些年来音乐教育和艺术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检验。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和近些年来出访的许多艺术表演团体在国际舞台上所取得的成功,不仅传播了友谊,反映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而且用事实向国外、海外展示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坚定性,消除了某些人的疑虑。” ⑱

第三,加速了中国交响乐的国际化进程。交响音乐是世界共通的语言,以此为桥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文化部为“青交”成功出访欧洲6国举办的表彰大会上(1987年4月24日),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经理宋成九谈到,这是第一次把中国交响乐介绍到西方,“而第一个交响乐团就轰动了欧洲,无疑为今后更广泛的国际艺术交流提供了美好前景”⑲。如其所言,有了第一次的“开门红”之后,“青交”随后又应邀赴德国,参加了波恩贝多芬国际音乐节(2004)和在柏林举行的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2005、2014),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2014)。此外,该团还曾出访奥地利、波兰、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青交”的历史性突破也促进了国内各大交响乐团的对外交流,加速了中国交响乐的国际化进程。

附:“青交”赴东欧访问演出的两首乐曲录音资料(资料源于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注释:

①  阳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访欧纪行》,《人民音乐》1987年第5期,第30页。

②  诸葛仓麟:《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布鲁塞尔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新华社,1987年2月10日。

③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西欧六国获得圆满成功》,《文化通讯》,文化部办公厅,1987年3月28日,第1页。

④  笔者对时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青交”艺术指导白宇采访,2022年6月24日。

⑤  阳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访欧纪行》,《人民音乐》1987年第5期,第30页。

⑥  万子美:《艺术之国的褒奖——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米兰的首场演出》,《光明日报》1987年2月10日,第4版。

⑦  阳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访欧纪行》,《人民音乐》1987年第5期,第30、31页。

⑧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受到文化部表彰》,《光明日报》1987年4月26日,第1版。

⑨  笔者对时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青交”艺术指导白宇采访,2022年6月24日。

⑩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东欧三国总结》,中央音乐学院内部资料,1988年1月6日。

⑪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东欧三国总结》,中央音乐学院内部资料,1988年1月6日。

⑫ 吴祖强:《开展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莫斯科纪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第88页。

⑬  笔者对时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青交”团长朱同德采访,2022年1月6日。

⑭ 阳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访欧纪行》,《人民音乐》1987年第5期,第30页。

⑮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西欧六国总结》,中央音乐学院内部资料,1987年3月。

⑯  贾治平:《柏林城里遇知音——记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柏林的演出》,《中国文化报》,1988年1月3日,第4版,该文为新华社供该报专稿。

⑰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西欧六国获得圆满成功》,《文化通讯》,文化部办公厅1987年3月28日,第3页。

⑱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出访西欧六国获得圆满成功》,《文化通讯》,文化部办公厅1987年3月28日,第4页。

⑲  丁克:《文化部嘉奖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艺术教育》1987年第3期,第46页。

文:宋学军、张乐

校对、设计:李梅

感谢原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朱同德教授、管弦系副系主任白宇教授对本文写作的大力支持,文中图片、音响资料归中央音乐学院档案馆(校史馆)、图书馆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用、转载。

供稿:档案馆(校史馆)

责任编辑:六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指挥家陈亮声辞世,曾师从切利比达克
圆中国一个指挥比赛梦
马勒第五交响曲斯蒂芬·德内弗/欧盟青年交响乐团
中国圆号演奏家韩小明 |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德国广播爱乐)
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去世,享年95岁,遗体将捐献
中国青年交响乐团访欧纪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