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连良香港回归记-6:回归祖国

【按:本文是马龙先生为纪念祖父马连良105周年诞辰,根据多方收集的资料和先辈的回忆,撰写而成,并在《中国京剧》杂志2006年4、5、6、7、8、9期连载刊登。马连良先生和同行们的一段经历,对于近代中国都市娱乐方式,社会发展史,京剧史研究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本号推荐各位师友阅读,并向作者致意。

八、回归祖国

   机会终于来了,按胡兴寿的计安排,1951年10月1日上午,马和李慕良先出席了一个团体在举行的庆祝建国二周年的活动,了在媒体和公众面前“曝光”,以耳目。然后中途二人悄悄退场,于九龙尖沙嘴的九龙公园里转几圈,然后出公园,在门口有一部车正在等待他们。上车之后,汽车奔罗湖方向而去。这时才发现,驾驶汽车司机是一名英国警官。师徒二人心认为此举多少有些夸张,我们又不搞谍报工作的,至于如此神吗?车程开了一半多,就发现后面有汽车追踪,估计是被人“盯梢”了。英警官也现了后面的车子,他此时才恍然大,从来没问过送的这二位是许人也,现在也没别的办法,只有快猛跑了。后边的车子很快追到旁边,一见司是英国警官,追赶的人也没主意,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悻悻然地在后面着了。

   这时师徒二人不得不佩服中区方面安排部署的缜密。车子一到湖,二人非常顺利地过关来中方地界,尚未完全醒过神来,已被如其来的锣鼓、鲜花、掌声、问候以欢迎的人群包围了。

   马连良到达广州以后,受到中区、广东省、广州市各级领导的热烈欢迎,特别是中南区最高领导人叶元帅的热情接见,让马连良受宠惊,叶帅拉着他的手说:“我是你实观众。”并为之提供一切生活上的方便,安排他入住中南区交际处。为了显示出党和政府对文艺工,尤其是对马连良的高度重视,叶帅希他在广州的舞台上公开亮相,成极大的社会影响,还特别把武京剧团调来广州,作为为他自己配戏的班底。最让马连良高兴的是意从北京请来了几十年的老搭档、名丑角大家马富禄和里子老生、马的表弟哈宝山、堂弟马四立等。

欢迎马连良回到广州

   还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在军区司令部迎宴会上,马连良见到了分别4年多的五子马崇智(马建),此时马建以军区文工团一名战士的身份,欢迎父亲,他在南下的路上,常常睡马路、大堤上,路面潮湿,只铺上一层油布,因此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炎,两腿瘦得像二条木棍,还拄着拐,马连良见后十分心痛。部队首长特意请他前往马建所在的文工团,与的战友们见面并讲话,他说道:“承蒙贵团对鄙人的抬爱,举办如此隆欢迎会,鄙人不胜感激。多年以来,犬子马建在贵团效力,对各位长官栽培和解放军弟兄们的关照,在此感谢!”话还没有说完,台下的战士笑个不停,马连良开始还不明白,后来才知道,自己所用的语言在部队经非常“新鲜”,没有人这样讲话了。在广州的这几天,他所接触的都是语言、新服装、新作风、新思维,新中给他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自己真落后于时代了。

   看的也是一片新气象,全国人员全穿统一的灰色列宁服,列队,整齐得像军队一样,纪律严,作风朴实。

   来到武汉京剧团的驻地云榕寺,见到了高盛麟、郭元汾、高维廉等戏班的同仁,其中很多人都是“成”的晚辈,这个称“三大爷”,那么叫“三叔”的,语言环境和在部时大不相同,马连良顿觉轻松了,连忙和大家商量这几天的戏码,头天打炮戏不用问,必须是大吉的《龙凤呈祥》,主要是招待党、政、军各级领导。为了表示对新政感激之情,马连良这天特别卯上,前乔玄后鲁肃,精湛的演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从中南展览馆大礼马上传到了广州的街头巷尾。观众相抢购戏票,使马连良感慨万分。之后在广州的13个地点,前后演出21场,使广州市民大过戏瘾。可香港的报纸上却有人造谣,《马连良在太平戏院被炸死》的文章满天飞,但这也丝毫没有降低他的演情。

   广州演出结束以后,马连良、张秋等一行又转往武汉。由武克仁亲自负责接待,他把马家人全部安排在条件非常优越的法国汇理银行二楼,还指令中南交际处处长史峰,保证他们的生活所需,几乎所有在武汉的中南区最高领导都出面看望和欢迎马、张一行。每天由高、陈鹤峰等陪伴他们,武克仁、于丁,崔嵬,巴南冈等文化部门的领导也常来探望。武克仁对干部们说:他们回来,需要安慰、热情和温暖,不是伺候角儿,而是完成团结的政治任务。”还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容强大的班底,配合演出,这一切安排,使马连良深受感动,他拉着武克仁的手含泪说:“久旱逢甘露,又逢春。没想到共产党待我这好,令我终身难忘!”

   头天打炮戏《苏武牧羊》照例招党政军干部,外售票。马连良在武汉人民剧场登台的消息动了三镇,追武克仁要票的电话没完,他只躲起来不露面。公演一轮为期四天,预售票全空,购票者夜起来赶去排队,如长龙。为了两张戏票,大家不辞苦,顶日挥扇,头接耳,议论纷纷。

1951年在武汉演出《四进士》马连良饰宋士杰

张君秋饰杨素贞,马盛龙饰毛朋。

   武克仁想让马、张二位留在中剧团,考虑到中南的演员目前都拿工资,与马连良应得的演出收入相匹配,加上马连良正急需挣钱以区为其垫付的香港债务,工资水不好定。另外,若“南麒北马”在个团,根据他们的名望、地位,很安排,也使武克仁很困扰。后来他了一个方案:组建“中南联谊京团”,马连良、张君秋任正、副团长。这是一个合作股份制的剧团,收入建立在演出分成、积累制的基础,所有团内成员按定值提成,全团工作由团长负责,其决定权不受何人干扰。经济上自负盈亏,不要家资助,这是一个新的模式,与中团不同,和马连良商议后,他高兴地说:“您为我们想得很周到,说出的想法,我和君秋都想参加中南剧团,就是考虑到工资,多了同仁有意见,少了,怕开支不够,演出提成的办法太好了!

1952年3月10日至11日马连良回京首演广告

1952年3月10-11日马连良回京首演广告

   第三轮演出结束后,彭真电调连良,张君秋回京演出,于是中南谊京剧团离开武汉,去了南昌、天。南昌的整体环境不如武汉,当地姓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当马连良南昌没有一个像样的回民幼稚园后,当即决定将告别演出的收入赠南昌回民协会,用以协办幼稚。来到天津之后,北京的同行们都知道这个消息,正逢“梨园公会”会长玉斌筹办“艺培戏校”(北京校前身),大家都为艺培筹款义演,斌也到处求人帮助唱义务戏,当被一个有名的“大角儿”拒绝之后沈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想到了津唱戏的马连良,可马连良也在还债他能帮忙呀?沈玉斌抱着的心态与马连良取得了联系,没天就接到了马连良的电话,让沈天津拿钱,一场《四进士》的全部入捐赠“艺培”学校。沈玉斌对马这份“雪中送炭”的情义记了一子,逢人便说。

   1952年初春,马连良终于回到了阔别将近五年的故乡北京城。以“中南联谊京剧团”的名义,在长安戏院首演了马派名剧《苏武牧羊》,表达了他日夜思念家乡父老的游子之心。8月,他重新组建了“马连良京剧团“,开始了他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新的艺术历程。(全文完)

马连良《苏武牧羊》选段音配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惺惺相惜三十年——马连良与张君秋交往轶事
老沈聊戏:几位“钻石级绿叶”
【往事】老舍与马连良的友谊
【独家】寻找杨荣环 之 跨刀
百年忆君 秋实满园(五)
老沈聊戏:漫谈京剧演员回忆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