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亚飞 | 论“郑小瑛现象”

音乐现象是对“人学”内涵的探求,其本质则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其中的关键是探索其蕴含着人文精神,归根结底是“人”的观念与行为,是由“人”所创造的角色扮演、艺术体验和身份认同。因此,音乐现象理应更多地聚焦于“人”在音乐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实践体验及思想内涵,从而管窥音乐现象的历时生成与共时深化历程。郑小瑛是我国知名的指挥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在中国乐坛耕耘数十载,以“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艺术理念在舞台实践,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已然成为我国当代音乐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现象级女指挥家。“郑小瑛现象”缘起何在?其背后折射出的艺术实践有哪些?以及内在的音乐理念及精神内涵又有什么关联?笔者基于对她的专访和深入思考,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指挥家郑小瑛

缘起:郑小瑛与“郑小瑛现象”

郑小瑛出生于1929年,曾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求学深造。在指挥实践方面,早在20世纪60年代,求学期间的郑小瑛便多次登台指挥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改革开放之后,她作为国家重要演出活动的指挥,“先后成功地指挥了《魔笛》《茶花女》《护花神》《蝴蝶夫人》《波西米亚人》等中外著名歌剧”。其间,她分别与几十个国内外交响乐团合作,三十多次出访世界各国进行音乐交流,获得广泛赞誉。在教育成果方面,她曾培养出许多优秀学生,已在国内外重要指挥岗位上担纲,如吕嘉是第一个在意大利担任歌剧院音乐总监的亚洲人,现任国家大剧院音乐总监;俞峰曾任中央歌剧院总监,现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灵芬领衔中国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创系主任,世界音乐与艺术教育协会副主席等。在国际指挥比赛中屡屡斩获大奖,促进中国青年指挥艺术人才的成长进步。在社会活动方面,她不遗余力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音乐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声情并茂的讲解方法,促进国人对音乐的理解与领会。她将毕生才华奉献给了中国音乐舞台。

提及“郑小瑛现象”,我们从她创造的多个“第一”中可见一斑。她是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20世纪80年代,她是第一位赴海外多国举办音乐会,并在国外登台指挥世界著名歌剧的中国指挥家;90年代中期,她创办了中国第一支女子交响乐团。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漫长艺术生涯中,郑小瑛曾指挥过两千余场歌剧和交响音乐会,独创了“边讲边演”的“郑小瑛模式”,提出了独到的“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音乐传播理念,获得过包括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两枚俄中友谊勋章,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央歌剧院终身荣誉指挥在内的无数大奖。“郑小瑛现象”的背后,不仅仅是个人实践与理想信念所收获的累累硕果,更展现出老一辈中国音乐家才华卓绝、无私奉献和矢志不渝的精神。

郑小瑛在指挥每场歌剧演出前都要举办的《20分钟歌剧音乐讲座》深受听众欢迎,提前来到剧场听讲的听众愈来愈多。

郑小瑛的艺术人生是充满挑战、胜利和辉煌的。她以女性的敏锐、细腻和坚韧意志,完成了许许多多令人无比振奋的音乐文化使命,更为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绽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此,在对她的观察中不免产生深刻的思考,甚至可以依据文化反思精神将其归纳为一种“郑小瑛现象”。通过观察她几十年来所走过的艺术道路,探寻她对音乐文化的独到见解,感悟她博大而深邃的音乐内心世界,进而产生深深的思考。老一辈音乐家如何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突破重重困难,完成傲人的历史使命?又如何能够在社会文化环境纷繁的当下心无旁骛地在音乐田野中继续耕耘?透过“郑小瑛现象”来管窥中国音乐的过往、当下与未来,除了由衷的赞叹与感动,还理应融入自省和思辨。

周总理于1961年出席苏共22大期间亲切接见中国留学生,前一为郑小瑛。

成长:丰富的艺术实践和体验

对于“郑小瑛现象”的解读,应当将她的成长作为观察起点。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在求学历程中的机遇、努力与成功,均是她日后所获成就的原始积累,是弥足珍贵且不可复制的人生轨迹。

郑小瑛的祖籍在福建永定客家农村。父亲是留美经济学硕士,母亲出身重庆的书香世家,知识分子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郑小瑛在六岁时便开始学习钢琴,接受文艺熏陶。她的少年求学阶段正值国内抗战大潮的风起云涌。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书时,她受到民主学生运动的影响,积极响应中共地下党的号召,在校园组织民歌社,向同学推介解放区的革命歌曲。青春年少的郑小瑛意气风发,勇敢参与南京民主学生抗议活动。她有自己所钟爱的西方音乐,也热衷于传唱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歌曲,并树立了远大的革命志向。

郑小瑛两周岁时与父母合影

新中国成立前夕,郑小瑛来到中原大学文工团,投身解放区的文艺宣传工作,凭借着扎实的音乐功底成为团里的骨干,文工团的实践经历令不仅奠定了正确的艺术观,更在歌咏活动中使她萌生了对指挥艺术的热爱。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文工团保送她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机缘巧合之下,第一位来华的苏联合唱指挥专家杜马舍夫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办了合唱指挥班,培养专业指挥人才。郑小瑛是班上唯一的女学员,由此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接受专业合唱指挥训练的女性。杜马舍夫的教学十分严格且系统全面,郑小瑛深受启发,并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当中,从此走上了专业的指挥艺术道路。

郑小瑛在指挥学习领域孜孜不倦、认真刻苦,最终凭借着良好的表现被选派到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她师从于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安诺索夫教授学习歌剧与交响乐指挥。这段学习经历使她的指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借克里姆林宫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周年的特殊时刻执棒了自己的第一场交响音乐会。留学期间,曾经给予她指挥启蒙教育的杜马舍夫再度伸出援手,为她介绍了苏联著名歌剧指挥家巴因进行课外指导。在巴因的教导与鼓励下,郑小瑛于1962年登上了苏联的歌剧舞台,她曾骄傲地回忆:“1962年10月3日,我在莫斯科成功指挥了歌剧《托斯卡》的公演,第二天我母亲就在上海的报纸上看到了新华社的专栏报道:'我国女指挥郑小瑛在莫斯科指挥著名歌剧《托斯卡》博得观众热烈赞扬’,我也因此成为第一位登上外国歌剧院舞台的中国指挥。”学成归来,郑小瑛正式开启了指挥艺术人生,以卓越的舞台表现回报国家的培养,在这片艺术沃土上潜心耕耘数十载。

1962年10月3日郑小瑛在苏里啊国立莫斯科音乐剧院成功指挥了歌剧《托斯卡》,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外国歌剧院的指挥台。(左起:交响乐指挥导师安诺索夫教授、中国驻苏使馆留学生参赞张雄飞、歌剧指挥导师巴因、郑小瑛及“托斯卡”“画家马里奥”的扮演者。)

可想而知,之所以有今日的“郑小瑛现象”,完全有赖于她在成长中的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以及坚定的精神意志与文化信仰。在那个战火纷飞、百废待兴的年代,郑小瑛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音乐理想。

理念:从音乐认同到文化自信

“现象”之所以能够引发关注并得到社会共识,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由这种独特性所带来的广泛社会影响力。我们关注和解析“郑小瑛现象”时,绝不单单是只看到她个人在专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应聚焦于她是如何将独特艺术理念贯穿在几十年的实践历程之中,为音乐艺术在中国特定文化空间中的社会教育与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独立的精神理念、践行方式与社会效应构成了“郑小瑛现象”的核心结构,并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能量。

《后汉书》中曾有言:“阳春白雪,和者必寡。”让优秀的文艺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热爱,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显然是一段漫长的践行历程,更需要有博学睿智的传承者作为沟通音乐作品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中央歌剧院复排了50年代初就在中国首次亮相的经典歌剧《茶花女》。身为指挥的郑小瑛深感现场观众对高雅艺术欣赏礼仪、审美素养的严重缺乏。为此,她独创了音乐作品讲解与音乐表演相结合的“郑小瑛模式”。在担纲指挥的舞台上,她都会在开演前为观众讲解如何欣赏歌剧和交响音乐。她用一种具有专业精神和个人魅力的语态与观众交流,几十年下来,已经成为她所有演出活动中雷打不动的惯例。独具人文精神的“郑小瑛模式”推动着文化的传递,感染着观众的心灵。

1979年11月4日中国9位女指挥的聚会(前排左起:朱有

臻、杨秀娟、史介绵、张眉,后排左起:吴灵芬、丁蔼悦、郑小瑛、魏立、张继生)

音乐认同的过程是为了完成文化自信的最终目标。无论是“洋为中用”的积累,或是“中为洋用”的愿景,均需要由“人”来完成。郑小瑛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和创办歌剧艺术中心等方式,提出“西洋歌剧本土化”和“经典歌剧校园化”的理念,将优秀音乐通过多元化方式向中国推介普及。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一度鲜有外国歌剧中文版在中国上演,而外文版造成的语言隔阂,使传播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为此,郑小瑛亲自译配了马勒的声乐套曲《流浪少年之歌》和交响乐套曲《尘世之歌》等作品,用优雅的中文句法和韵脚进行演唱。借助歌剧艺术中心的资源优势,重新对中文版《茶花女》进行复排打磨。与此同时,她也打造出歌剧《伤逝》校园版——《紫藤花》这样的优秀作品,以中国文化质感和亲切熟悉的音乐语言向学生群体进行传播介绍,促进青少年对高雅艺术的审美理解。她还将黄安伦的大歌剧《岳飞》先以音乐会版呈现,获得了天津音乐学院的认可后,才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制成了大歌剧,最后成功地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成为一部优秀的保留剧目。

在积极促进“文化引入”的同时,郑小瑛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借“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之机,郑小瑛邀请作曲家刘湲创作了交响音诗《土楼回响》。“这是一部表现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祖地在闽西的、汉族的一个民系——客家人奋斗、生存、发展、性格和文化等综合性的宏大壮丽的史诗篇章。” 郑小瑛带着对家乡的挚爱和满满的文化自信,携《土楼回响》登上十余个国家的舞台,用世界化的音乐语言讲述美好的东方故事。

2007年4月17日厦门爱乐乐团在世界著名的交响乐盛典柏林爱乐大厅奏响了中国气派的交响乐作品《土楼回响》

郑小瑛在艺术实践中的见闻与感受所生成的艺术理念,转化成为了富于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郑小瑛模式”。作为中西音乐文化讲解、交流和推介的使者,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持之以恒,使郑小瑛的名字响彻乐坛,进入观众内心。她更用果决的坚守与奉献精神,使中国音乐文化振兴发展,树立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心。

角色:艺术人生中的多重身份

如果说“洋为中用”和“和者日众”的音乐理念是构成“郑小瑛现象”的一条隐性且独立的纵向纽带,那么她在艺术人生中所扮演的多重社会角色则体现出“郑小瑛现象”的宽广的包容性。她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在积极谋求推动中国音乐的腾飞,以多样化的艺术身份肩负传承与发扬的使命。这种“不遗余力”是默默无闻的付出,是夜以继日的忙碌,是认真专注地履行每一份责任。

作为一位指挥家,郑小瑛在二十多部歌剧音乐排演和几千场演出的经验中,寻求着对于指挥艺术的卓越呈现和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发展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陆流行音乐风潮的异军突起,使郑小瑛感受到中外优秀经典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迫在眉睫。1990年,她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志愿者音乐院团——“爱乐女”室内乐团,先后举办了两百余场音乐会。不仅将“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艺术理念在舞台实践中良好贯穿,还使许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得到了舞台磨炼展示的机会。“在那样一个大家都向'钱’看齐的年代,'爱乐女’的女音乐家们从不问钱,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把经典的中外音乐送到了青年学生中。”1998年,郑小瑛又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办公助”的厦门爱乐乐团,通过“周末交响”和“音乐季”的主题形式举办了一千多场经典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先后在国内外八十多个城市巡回演出。她热爱舞台,热爱观众,热爱音乐。

1990年,快乐志愿者“爱乐女”的第一张合影

2012年10月18日厦门爱乐乐团在俄罗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厅

作为一位教育家,郑小瑛对指挥技术有着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将其贯穿到教育实践中,打造专业的指挥教学体系,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后备人才。她在指挥技术教学要求方面十分严格,将自身所学和对指挥技法的理解转换成为生动形象的指挥图示,并在挥拍技术方面推崇“精、简、美”的原则,用准确且富有表现力的技术动作指引乐队,表现音乐思想。在完成音乐作品指挥的背后,是她对音乐旋律发展规律的严谨把控,对乐曲整体布局及结构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于多种指挥法恰到好处的灵活运用。她自1956年便开始参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组建及教学工作,并在20世纪80年代担当系主任之职。至今从事指挥教学已有近六十载,她不仅培养了吴灵芬、陈佐湟、高伟春、胡咏言、吕嘉、俞峰、彭家鹏、那日松、张铮、陈冰、高嵩等杰出的指挥家,也开创了“郑式指挥法基础”系列课程,更加针对服务于大众音乐事业的基层指挥们,为群众音乐事业的兴起和规范做好引导。新时代的今天,她更与时俱进建立公众号和教育信息平台,推出“郑式指挥法基础”系列课程和《让耳朵更聪明》音频教育资源,用以普及音乐知识,向青年一代推广歌剧和交响乐的欣赏方法。

吕嘉、吴灵芬、黄飞立教授夫妇、郑小瑛、俞峰、程燕在祝贺郑小瑛执棒从教60年的音乐会上

作为一位社会活动家,她积极参与各种和音乐相关的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平台来传递“阳春白雪,和者日众”的理念,并努力推动中国音乐走向世界。2022年7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杭州)合唱指挥大会暨合唱艺术节开幕式交响合唱音乐会上,93岁高龄的郑小瑛以饱满的热情指挥了脍炙人口的《黄河大合唱》。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她曾先后近六十次在音乐会舞台上指挥《黄河大合唱》或《黄河》钢琴协奏曲,用实际行动推动着民族优秀音乐作品的社会传播。2022年10月15日,郑小瑛担任导赏的《毛泽东诗词交响组曲》和讲座《指挥棒的秘密》在美国中文电视台及官网播出。鲐背之年的郑小瑛精神矍铄,用生动的语言和专业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解着音乐的艺术内涵。

1994年10月郑小瑛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举办“西方歌剧在中国”的讲座

启示:海纳百川中践行音乐精神

综上所述,郑小瑛的艺术历程跨越了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多个重要时代,亲历并见证了祖国由贫穷落后到富强繁荣的整个过程。她用自己的平生所学回馈社会和人民,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促进着国家音乐建设的发展腾飞。在几十年的风雨来路上,正是凭借着神圣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才激励着她的一往无前。也正是这种无问东西的执着坚守,才使她彰显自我,收获硕果累累。在我们观察与梳理郑小瑛过往的艺术实践中,也在不断反思:是何种力量推动着这位艺术家的砥砺前行,她的精神又应对当代中国艺术工作者有哪些启发和感悟。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是郑小瑛所走过的是一条“学习—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探索之路,每一步都坚实有力,并将所有思想和理念付诸行动。郑小瑛足以代表老一辈中国音乐家的音乐精神。在水深火热的抗战大潮中,她有刻苦的学习经历,也有投身革命洪流的义无反顾。学成之后的郑小瑛深知使命,更在舞台实践中感受到在中国普及高雅艺术的任重道远。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通过创建“爱乐女”室内乐团,指挥各种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在几千场演出中开展“郑小瑛模式”的讲解导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水滴石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的音乐家,理应学习和继承这样的精神,怀揣着对中国音乐文化振兴与弘扬的责任感,兢兢业业地勤奋耕耘。用行动表明态度,以实践完成使命。

2014年郑小瑛再次指挥中央歌剧院中文版的《卡门》

二是郑小瑛在音乐人生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通过在艺术上不断地追求海纳百川,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内外兼修,引导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紧密关联。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在郑小瑛看来,西方的优秀歌剧艺术与古典交响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当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和认识。同样的,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及当代创作的优秀成果也应当与世界互通交流。因此,才有了她在欧洲歌剧中文转译和排演方面所做出的诸多实践尝试,更坚定了她将《黄河大合唱》与《土楼回响》这样的优秀中国作品带往世界各地的决心。事实证明,她所做的一切努力均有着丰厚的社会收益,更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她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品德感染观众,培育出众多行业精英。她用精神传递信仰,是当之无愧、众望所归的泰斗、大家、楷模。

老骥伏枥,初心不忘。今天,郑小瑛仍在为她所挚爱的事业奔忙劳碌,用身体力行的艺术工作释放着无限能量。她的艺术生涯还在书写着新的辉煌,也在用“郑小瑛现象”的精神光芒照耀着新时代中国文艺事业前行的道路。

2022年2月,笔者采访郑小瑛时的合影

*注释

① 张晓丹《郑小瑛:音乐间流淌着的人生》[J],《抗癌之窗》2007年第2期,第34-35页。

② 余亚飞《郑小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访指挥家郑小瑛》[J],《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5期,第114-127页。

③ 蔡乔中《山海和鸣土楼回响——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评析》[J],《人民音乐》2001年第7期,第25-28页。

④ 史青岳《我追求的是“阳春白雪,和者日众”——采访指挥家郑小瑛》[J],《音乐爱好者》2019年第12期,第14-23页。

(本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资助编号:20ZD17)阶段性成果

*原文载《人民音乐》2022年第12期

余亚飞  博士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责任编辑  张萌

(排版  单奕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文艺评论》专访指挥家郑小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94岁女指挥家,登上直播间
现代才女(46)郑小瑛
【完整版】指挥家郑小瑛从零讲解:揭开指挥棒的奥秘
巾帼第一(4)女指挥家
指挥家郑小瑛:她三次婚姻,三次患癌,94岁还不愿“躺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