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校在文旅部等主办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中获奖三项

  【四川美术学院2023年第10期 总第310期】

日前,我校设计学科潘召南教授、谢亚平教授等多位师生参与规划设计的四川乐山市夹江县乡村建设项目《“住在博物馆”——夹江县博物馆群》及《研纸、问道、求艺——夹江县石堰村非遗文化站》,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华网联合主办的“2022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中,分别获评“最美乡村文化空间(空间设计类)TOP5”“最美乡村文化空间(空间设计类)TOP16”奖项。四川美术学院作为参评项目单位,入选“最佳设计/运营机构TOP10”,是上榜单位中唯一的高校。

四川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关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夹江传统手工造纸村落可持续发展,在深入的学术研究中持续获得系列重要科研成果。2009年以来,围绕该区域长期的田野调研与实践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技艺可持续发展研究》《乡村建设设计论理问题及策略与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西部乡村建设创新营建人才培养》《设计介入精准扶贫案例展》)、重庆市教委高校创新研究群体《西部乡村建设创新研究》《川渝地区传统手工文化的当代转化》等省级重大项目5项。2019年后,四川美术学院与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夹江县政府三方力量,建设为四川省首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围绕“中国纸艺第一村”目标,开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美术基地示范建设,以文业拉动传统产业,以创作带动传统“家作”,以“非遗 ”的乡村振兴经验和创意实践,形成“研究-实践-传播-产出”一体化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示范案例,在充分调研的成果基础上开展乡村产业更新与经济建设实践,以此扩展深化理论研究,发表重要研究成果20余篇,其中,论文《制随时变,生生不已:四川夹江石堰村造纸工匠群体的身份变迁与经验延伸》获重庆市优秀硕士论文,团队《传统手工艺村落的跨学科研究》《变迁中的吾土吾民》《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传统造纸村落文化再造》《家庭手工艺生产改变生活空间》《探寻传统造纸村落的内生动力》系列论文发表,取得多项学术理论成果和实践应用,真正实现了“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来源:四川美术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院展讯】四川美术学院:2021届雕塑硕士线上毕业展
年度最值得观看展览之一:川美“开放的六月”来了
20多万人次观展 作品尽显时代之新与青春之锐 “开放的六月”艺动山城
2017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生作品选登:陈龙
又野又精致——这波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人间值得!
乡村祠堂研究设计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