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央美院下乡季丨写生日记:向西而行

#写生日记

向西而行

下乡小分队:修复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带队教师:董卓 连映红 刘春琳

下乡地点:甘肃、陕西、山西、河北

修复学院考察路线

问题与思考

· 古代壁画与彩塑特点研究 

· 传统矿物质颜料制作研究 

· 古代壁画与彩塑的保护与修复研究 

·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创作实践研究 

带着学习目标和任务

修复小分队开启了

向西而行的下乡考察之旅

走进敦煌
千古莫高 万世传奇

长达30小时的火车,一路向西而行。看窗外,商厦楼宇逐渐转为一望无垠的草原戈壁,4月5日,大家终于抵达考察之行的第一站——敦煌。

同学们的写生作品

西北的荒漠上曾存在着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的已经被黄沙掩埋,只剩残垣断壁,有的依旧挺立在风沙中,不断引起现代人的赞叹。丝绸之路的西陲重镇、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各种民族与文化交汇的场域……包含佛教文化与艺术在内的中西文明在这片区域交汇、碰撞,敦煌莫高窟文化由此诞生。

红、黄、绿、青、蓝、黑、白等各种色彩交替,对比强烈鲜明而又统一和谐。彩塑与四壁的绘画交相呼应,相得益彰。步入洞窟之中,仿佛身心已经进入庄严华丽、迷幻神奇的佛国净土。莫高窟的壁画线条灵动,无与伦比神佛画肢体动作夸张、面容神态祥和。飞天像怀抱琵琶身姿优美,飘逸灵动。故事画韵味无穷,舍己救人,感动不已。装饰画多为动物、几何图案和山水风景。画像琳琅满目,风格也不胜枚举。无论特窟还是普窟,都令人惊叹于巧夺天工的技法工艺、独有千秋的色彩氛围、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

同学们的考察笔记

同学们的写生作品

此前,修复学院课程训练中针对石窟壁画开展了临摹研究课程。同学们通过本次考察活动观察学习自己临摹的壁画,本科二年级同学在课程中进行了集体临摹研究,原作《张议潮出行图》所在的156窟也在本次考察之列。

本科二年级的高宇彤表示,“去156窟看了《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仿佛有种朝圣的感觉,一共看了22个窟,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刚进洞窟全班同学立刻朝其扑过去的,几乎所有人都从头到尾没看洞窟内其他壁画一眼。看了真迹再对比自己画的,真迹太震撼了。出了莫高窟的门往天上看,感觉真迹中天的蓝色就是莫高窟头顶天空的蓝色。全班同学都在拿着手电蹲在自己负责的画面面前一点一点细细地看,生怕少看一会儿,完全不想离开……其实令我震撼的不止是画面,也有同学们这种对真迹的执着”。

参观敦煌艺术研究院 

作为初踏入修复行业的新人,来到敦煌一定要做的事就是拜访修复行业的前辈们。在敦煌艺术研究院,同学们依次参观了雕塑、纸本装裱、壁画复原工作室,听敦煌艺术研究院的老师们对日常工作、修复细节等内容进行讲解和介绍。

第二站,修复小分队一行来到了榆林窟。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与莫高窟并称姊妹窟,位于瓜州县城南75公里处。河谷里榆林河水穿峡谷而过,河脉两岸榆树繁茂成林,使榆林窟焕发出清幽与祥和的气息,石窟错落点缀于两岸的峭壁间。窟内聚集着塑像、壁画等艺术珍藏,其中《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所描绘的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再现了唐代高超艺术技巧。25号窟布满墙面的精美壁画、2号窟慈眉善目的水月观音、3号窟山水画风格的文殊变和普贤变……都让众人感到震撼,此番长途跋涉足够值得。

在西千佛洞,站在入口处,只见树之顶端与戈壁平齐,其叶婆娑。入其内,土地平旷,亭阁俨然,一片静謐,西千佛洞就隐在这苍茫戈壁间。西千佛洞各窟大多在北魏时期开凿,壁画以及窟内中心座形式,与东千佛洞大致相同,而更率真,时代或较敦煌者稍早,艺术造诣上虽不及敦煌之博大精深,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踱步至党河河畔,写生采风与收集矿石原料,尽情释放对自然对专业的热爱。

党河河畔采风

悬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刹

马蹄寺与金塔寺

敦煌莫高窟和金塔寺石窟的飞天都颇为出名,敦煌飞天是平面壁画,而金塔寺石窟飞天运用了浮雕的表现手法,造型呈“V”字型,增加了动态表现力。而且这些飞天雕塑完成时间上要比敦煌还早300年,是马蹄寺石窟群中的绝对“C 位”,是无价的稀世珍宝。修复小分队慕名前来,于4月10日抵达张掖。

前往金塔寺途中

采集河床表层红土

金塔寺石窟建于北凉时期,保存着北凉、北魏、西魏、西夏历代的雕塑和壁画,沿阶梯上去后左边是西窟,规模较小,窟顶和四壁均绘有壁画。其东窟主题为十方三世造像,众多的肉雕佛、菩萨与飞天把中心方柱装饰得华丽辉煌。尤其是浮雕飞天凌空飞舞,其活泼轻盈的姿态,既灵动又飘逸,美到不可方物,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惋惜的是,二十多尊飞天雕像中只余十尊完好可辨,但也足够使人想象到当年盛况。

马蹄寺的路程亦是通往祁连雪山的路程。马蹄寺景区大部分石窟内的壁画雕像因各种原因被损毁。站在佛殿内看到佛像随意涂色,佛的发髻被刷成蓝色,蓝漆又顺额头掉落在脸上……让观者唏嘘惋惜。

比较特殊的是石窟内部甬道,道路十分狭窄,去药王殿甚至需要180度攀爬。石壁上还雕有佛塔、莲花,虽然很多古迹不复存在,但依然让人感慨古人为信仰的付出。正可谓是“佛前众生像,万般情态展现千年之美”。

特窟塑像曾长期裸露在外,风化严重,甚至有两尊造像形似“外星人”。墙壁壁画损毁、遭过偷盗,却阴差阳错地露出不同年代重绘的层次和图案。

丹霞峰丛里的艺术

炳灵寺石窟

翠绿的炳灵湖犹如遗落人间的翡翠,镶嵌在群山之间,四周植被茂盛,水中倒映着树影。微风轻拂,修复学院师生于4月15日乘船来到了炳灵寺。群峰之间万壑争奇,一座座山峰掩映着刘家峡水库的浩淼碧波,呼应着炳灵寺的古老石窟,兼尽大西北的雄浑和江南的柔美,透露着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和神秘,犹若西域仙境。

巧夺天工的石窟,沧桑古朴的大佛。炳灵寺石窟开创于十六国时期,窟内现存西秦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的墨书题记,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有明确造像纪年的题记,为早期石窟的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尺。

危崖万状耸奇峰,峭壁千寻有洞宫。雕塑龛群凝梵韵,驼铃旧梦话峥嵘。

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

麦积山石窟

同学们的写生作品

一条丝路通道,来往中西高僧、交流经典文化、回荡千年风云,数代名工巧匠成就了小陇山上的千年佛国又称崖壁上的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相较于其他依山而建的三大石窟,麦积山的大部分洞窟都开凿在近乎90度的悬崖峭壁之上,最高位置有十二层之多,各层之间靠悬空栈道连接,最为震撼,民间更有“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的传说。

“孤峰犹垛画,云栈通天涯。四季松柏秀,如来披绿裟。窟洞万佛诵,梵音三界夸。飞雪织玉帽,落雨绘烟霞。” ——吴慧斌《麦积山》

观摩学习麦积山修复人员工作日常

直击一线

感受文物“活化”的力量

面对千年文物,身着白大褂、头戴口罩、手捏棉签和修复工具……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修复团队的日常。每幅壁画、每件文物都是历史瑰宝,他们以匠心做修复,不断探索新理念和新技术。同时,通过现场修复展示、制作工艺体验等互动活动,让更多人感受文化、触摸历史。这也是修复工作者的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修复工作室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一幅幅唐墓壁画让人们在唐风唐俗中沉浸良久。修复小分队来到文物修复的一线现场,依次参观壁画、陶瓷、金属、纸本、纺织品修复工作室。重点学习了陕西墓室壁画的修复步骤和修复理念原则等,从这些工作者的讲解介绍与工作展示中真正体会了修复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大西北的黄沙翻涌过千年,我们或许只是其中极平凡的几粒,风将我们卷过,戈壁仍然缄默。芸芸众生走过,佛像只是静静地、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诉说千年来无数刀光剑影、川流不息。而我们却被黄沙中的跨越千年的惊鸿一面惊艳时光,从此魂牵梦萦,之后的每次回头,都望向大漠。然而旅途依旧,我们仍在行走……

同学们的写生作品

修复学院 田宇轩  章晓静/文

修复学院 陈家愉、亓雪缘/图
宣传部 何逸凡/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生路上丨采访札记#亦梦亦画总关情:敦煌考察随行笔记
敦煌莫高窟彩塑
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之全貌》
微头条
莫高窟石窟线描稿图04
【浙江】张奕婧《敦煌莫高窟》指导老师:施民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