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锐 董爽|探索实践与理论融合融通的舞蹈学科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许锐(1974—),男,博士,教授,北京舞蹈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舞蹈基础理论与舞蹈创作理论。

董爽(1996—),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舞蹈人类学、舞蹈创作理论。

本文载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第1-6页

探索实践与理论融合融通的

舞蹈学科发展之路

2021年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的函》,引发艺术学界的热议。2022年9月尘埃落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正式发布,艺术学科目录于2011年后再次迎来大幅调整,舞蹈从“音乐与舞蹈”中独立出来,被认为是获益最大的艺术门类之一。回溯舞蹈学科发展的历史线索,舞蹈艺术在数十年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飞跃发展中见微知著的缩影,也是推动学科目录调整的实质性力量。因此,唯有站在舞蹈艺术的本位视角,从舞蹈艺术本身的规律出发,才能领会此次调整的内在逻辑,理解其合理性与必然性。

一、舞蹈学科发展的“三级跳”

与舞蹈艺术的社会地位提升

中国的舞蹈研究生学位教育肇始于1983年《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的发布。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首次招收舞蹈硕士研究生,1997年首次招收舞蹈博士研究生。北京舞蹈学院1998年获得舞蹈学硕士授予权,2005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这两所院校为代表,舞蹈学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研究生教育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

“舞蹈学”作为学科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吴晓邦先生1984年发表的《舞蹈学科和舞蹈应用理论分科的专题研究》一文。吴晓邦在文中立足于史论研究规范,搭建舞蹈学科的基础框架,后延展为整个舞蹈学的学科概念。回望历史,经过研究生学科目录的数次修订与调整,时至今日舞蹈学科已然经历了三次“身份”转变。1997年,“艺术学”是隶属于“文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舞蹈学”是二级学科;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学科门类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与“文学”并列的第13个学科门类,“音乐与舞蹈学”将两个艺术门类合并成为一级学科;2022年,“艺术学”门类分出了学科与专业学位两个序列,“艺术学”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一级学科,统领各个艺术门类理论,“音乐与舞蹈学”则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去掉了“学”字,各自升格为独立的专业学位授予点。

从整个艺术学科体系建构的嬗变中可以看到,舞蹈学科在三次转变中完成了“三级跳”:一是从二级学科到一级学科(一级学位授予点)的地位提升;二是从“音乐与舞蹈”中独立出来获得自主发展空间;三是从学术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中遵循自身艺术规律形成差异性的评价机制。从低到高,从并列到独立,从他律到自律,“三级跳”日益彰显了舞蹈艺术的独立属性与发展路径。在这背后映射出国家时移世易的新面貌,映射出艺术在国家文化体系中越来越显要的地位,其中舞蹈艺术的发展无疑是近年来引人嘱目的文化现象。无论是剧场空间中广受好评的舞蹈精品,还是社会空间中彰显蓬勃生命意识的广场舞,抑或是网络空间中蕴雅于俗的舞蹈综艺,舞蹈艺术都秉持着“为人民而舞”的旨向,以身体媒介的语言表达有效抵达公众艺术认知,其引发的社会关注与影响力增长相较于其他艺术门类更为突出。

在此前的艺术学科目录调整中,经常被用于评价的一个词是“过渡”,即在艺术学科存在诸多复杂性问题与阶段性发展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例如分类原则的不统一、学科概念的交叉使用、专业发展与名称设置的实际差异等。此次艺术学科目录时隔十年后的“大动作”与舞蹈学科的“大变化”并非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保守式微调,而是大刀阔斧地对艺术学科体系进行大幅度“重塑”。“大动作”与“大变化”的底气恰恰来自艺术发展的不可替代性,来自与时俱进的文化现实与社会需求。因此,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艺术自身的充分实践和长足发展“重塑”了学科目录体系。真正决定学科目录的是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本身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规律,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任何一时的误读影响,在长远的历史时空中塑造着艺术的真实价值。正因如此,即使一度长期“屈居”于文学之下,即使一度与音乐并列,仍然阻挡不了舞蹈学科的成长,阻挡不了舞蹈艺术追求自身发展的道路。

回望历史,立足今朝,舞蹈应该从中发掘和建立充分的学科自信。学科目录调整是对舞蹈现实发展的充分认知与肯定,其对现实的“适应性”和对未来的“前瞻性”,也预示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舞蹈艺术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科顶层设计的“破五唯”

与舞蹈艺术独特的符号系统

此次艺术学科目录调整的一个显性焦点是“学”字的去留。“艺术”去掉“学”字,成为唯一一个不带“学”字的学科门类,“艺术学”成为“艺术”门类之下的一级学科,包括了原艺术学理论以及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等各个艺术门类的理论研究。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等也同样去掉了“学”字,成为各自独立的专业学位授予点。这正是国家在学科顶层设计上“破五唯”的具体显现。艺术门类和专业学位授予点去掉“学”字,艺术学一级学科保留“学”字,其背后既有在艺术领域重视实践规律,破除“唯论文”单一评价模式的意图,同时也有重视艺术领域理论探究,整合一般性艺术理论与具体门类艺术理论的考虑。换言之,艺术门类看似去掉了“学”字,但其实大大拓展了学科空间,涵盖了实践和理论两大领域,在可见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1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舞蹈学科也相应发生两个变化:一个是“舞蹈”从“音乐与舞蹈”中独立出来,建构起对应专业型学位的实践研究体系,延续2005年开启的专业硕士培养路径;一个是“舞蹈学”进入“艺术学”之中,建构起对应学术型学位的理论研究体系,这似乎又回到吴晓邦在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舞蹈学初衷。笔者以为,这个变化为解决舞蹈界长期纠结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问题提供了机遇。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舞蹈领域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其他领域学术研究的专家在参加舞蹈研讨和交流时,往往非常谦虚地表达自己是舞蹈的门外汉,不懂舞蹈。反过来很多舞蹈艺术实践的专家,常常会谦虚地表达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经验和积累不多。这一反差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恰恰来自理论与实践的长期分离与隔阂状态,一方面容易使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难以介入更贴近舞蹈本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又使舞蹈领域的专家难以在学术研究领域发挥艺术本体研究的优势。即使舞蹈领域自己的实践专家和理论专家之间,也缺少深度的交流。

这一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科目录中不同艺术门类的底层构建逻辑是各种独特的艺术表达符号系统,尤其是音乐的乐音旋律、舞蹈的身体语汇、美术的色彩造型等,完全是不同于文字表达的另外一种模式。因此舞蹈的实践总是依赖于形象思维,其艺术表达完全诉诸抽象的身体视觉符号。而通常的学术研究恰恰更多的是文字思维,其思维逻辑和表达成果基本都建立在文字语言系统之上。当这两种本质上就有差异的符号系统处于分离状态而不能走向融通时,势必会对舞蹈学科在实践与理论研究体系上的建设合力造成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以身体为艺术表达媒介的舞蹈如何充分理解和探索自身的艺术符号规律,既是学科目录历次调整的重要启示,也是舞蹈学科发展永恒的命题与方向。正如仲呈祥所说,“长期用文学思维——语言思维去统领各种艺术复杂的视觉思维、听觉思维、视听综合思维以及形体表现思维,艺术思维就会被弱化,甚至被取代。那么,各个门类艺术的本体研究就难以深入,不利于艺术学的整体发展。”我们看到的学科评价不对位,专业艺术院校的优势无法凸显等问题无不印证着这一判断。例如,以文字写作的论文专著偏重于理性逻辑的思考,以身体表达呈现的舞蹈作品偏重于感性形象的探索,其实是以不同的方式和媒介传递着对世界的认知和研究。但在惯性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前者是学术成果,而后者往往被排斥在“学术”之外,甚至被贬低。因此,“破五唯”的出发点正是源于舞蹈乃至艺术学科话语权和评价体系的错位,以视觉、听觉等艺术方式传递的舞蹈知识体系理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学”字去留背后的实质是对舞蹈学科独特的符号系统与学术评价的再认识、再思考。

三、舞蹈学科架构的“双轨制”

与理论实践的融合机制

如前文所述,从符号学的角度而言舞蹈的符号是身体动作,与建立在文字符号基础上的学术理论体系存在隔阂,究其原因是舞蹈的非文字语言符号系统决定了自身独立的品格与学理性。而长期以来“'以学为上,思想对教育体制中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差异有所忽视”,造成了舞蹈领域理论与实践两个体系存在壁垒,互不融通。

在笔者看来,舞蹈艺术领域有两个主要的研究路径。一个路径是从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乃至一般艺术学的角度进入,把舞蹈作为其学科视野中的研究对象。传统学术研究背景的学者大多借助这一路径,由外及里深入舞蹈学科的研究之中。这一路径下广博的人文学科提供了开阔的研究视野与方法,其难点在于,如何真正深入舞蹈自身的符号系统,如何真正理解舞蹈自身的学术逻辑。第二个路径是从舞蹈本体和实践视角由内向外生发而来,对表演、创作、教学等长期艺术实践中的经验、感悟、思考进行总结与提炼,形成规律性的方法与理论。舞蹈的实践者多借助这一路径,他们长期熟练运用舞蹈符号系统进行表达,淬炼出大量鲜活的实践经验。但其难点在于,舞蹈的惯常思维在转换成文字的理论总结时,学术训练的缺乏与表达方式的差异,造成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论提升乏力。两种研究路径的划分类似于我们通常认知中的哲学与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但如果我们仅仅在学术理性的范畴去理解和判断,就容易剥离艺术感性表达的本质特性,造成重“学”轻“艺”的倾向和两种研究路径的隔阂。

如何才能打破壁垒,促进两个路径和体系间的融通?破局的关键只能是回归舞蹈艺术的本体与自身规律,在艺术实践中找到两种研究路径的交集。“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这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高校美学老师进修班上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意即不通晓某门艺术就不宜谈论其美学与艺术规律,只有来自艺术实践中的真实感受才是谈论的依据。这句话实实在在触及了文艺理论生发于艺术本体与实践之中的重要性,恰恰说明了如果不从舞蹈符号系统本身出发去理解舞蹈,便很难深入其本质内核中。在艺术领域,实践往往行走在理论的前方。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实践者,都需要转换畏惧和抵触心态相互靠拢,以“不懂舞蹈”“不懂学术”的说法固守自己的阵地是不可行的。学术体系需多触碰舞蹈的视觉表达逻辑与感性内核,而实践体系返待加强学术的理性思考与总结,通过追补各自短板来扩宽两个体系间的融通之路。

新版学科目录中舞蹈得以独立设置专业学位体系,强化其艺术特色,同时舞蹈学进入艺术学一级学科领域,强化其学术支撑。在这样的宏观架构下,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体系都获得各自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带来话语权和评价体系的改变。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并行不悖,互为补充,应该且只有达到相向而行、双向融通才能取得真正长远的发展,形成合力去建构符合自身规律的舞蹈学科。其中实践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尤其对于专业艺术院校而言更是如此。这是当下艺术教育领域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和难题,反映出我们面临问题的共通性。中国新版的艺术学科目录在这方面无疑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引领性,“舞蹈”专业学位体系和“舞蹈学”传统学科体系的正式设立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打破二元思维去认识实践与研究(Practice & Research)的关系。专业学位体系从根本上应该是一种研究性实践 (Practice as Research),即实践是研究的一部分或就是研究本身。我们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跳出学术研究的惯性束缚,遵循艺术思维和舞蹈思维进行表演、创作与教学。实际上围绕艺术专业学位尤其是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有很多争议,有不少反对者难以接受“跳跳舞”就拿到博士学位的现实可能。这警示我们对于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与人才培养必须有超越常规的思考和追求卓越的目标。无论专业还是学术博士学位的核心目的均在于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与传承,其中研究、思考、探索、创新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简单重复的实践技能断然不能成为舞蹈专业博士的培养内容。相反,所有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研究价值,才能真正推动舞蹈人才的拓展和舞蹈艺术的发展。综合来看,为了实践的知识总结和表达更多触及舞蹈之外的学术领域,并被更多舞蹈行业之外的人理解,混合型的研究性实践可能更适合舞蹈学科当下的发展状况——即实践活动和学术写作共同构成学位要求。学术学位体系则应大力倡导实践性研究(Practice - based or Practice - led Research),即基于实践或由实践引领的研究。我们可以在传统的学术研究和文字写作的基础上更注重舞蹈艺术实践的介入、观测与分析,使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之间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即使学术成果最终依然是以论文等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但其真正的研究核心应当从真正的“实践实感”而来。在新的艺术学学科架构中,音乐学、舞蹈学等具体艺术门类的学术研究进入一般艺术学的研究框架,将能更贴近具体的艺术本体领域,有可能大大促进艺术学的实践性研究。无论是研究性实践还是实践性研究,混合的导师团队可能都是很好的指导方式,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把实践与理论真正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新版学科目录对艺术本身规律的关注与回归,无疑以鼓励之姿给予艺术学科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并为舞蹈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各自成长和互联互通提供诸多可能。

四、科技突破的“新可能”

与舞蹈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

人类发展历史中,科技的进步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大量艺术实践的建树和学术研究的现象往往是以技术迭代发展驱动的。可以说,科技的革新常常改变艺术实践的观念,促发艺术理论的修正。今天新媒体和融媒体的出现使我们进入一个影像传播和视觉叙事的新时代,加上急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科技,为舞蹈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以前受限于科技手段,文化主要依赖于文字传播。对于舞蹈这样的视觉艺术,我们往往先通过阅读文字引发感受和想像。舞蹈传播是现场观看“直接”传播,而文字传播是“间接”传播,就如同古人以诗词记述乐舞,而今人通过诗词遥想乐舞之美一样。造纸术和印刷术能够位列四大发明,正是因为放大了主要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方式。此后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出现,电视媒体成为影像传播的主力军。舞蹈与电视媒体的结合虽然在多年前就已出现,但完全无法与当下超乎想象的传播生态相比。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影音视频获得巨大的传播空间。再到如今智能终端的出现和4G、5G传播速率提升,以抖音短视频、B站等为代表的视频流媒体实现海量的影像直接传播,迈过文学的转换,完全实现视觉传播的“所见即所得”。笔者认为,这是近年来舞蹈大发展的最大推力——影像视觉传播的实现扩展了舞蹈在大众传播中的可及度,并直接带动了现场演出的热度。舞蹈综艺和自媒体中舞蹈短视频在公共社会空间占据的市场热度与流量足以说明这一现象:火爆的电视综艺《舞蹈风暴》以舞蹈真人秀形态进入大众视野;“破圈”的综艺节目《舞千年》以影视化舞蹈形态实现富于启发性的创新表达;2022年央视春晚的“青绿腰”全网刷屏,在抖音短视频平台达到超高播放量。如此种种,舞蹈依托新媒体平台,在学科自身、专业与公共教育、商业化三个维度深入掘进,证明并且预见了技术革命足以支撑舞蹈学科实践的未来衍化。

图2 《舞千年》海报

舞蹈契合了可视化表达的崭新生态,借此开启了舞蹈实践话语的新形式,无论是表演、创作、教学还是评论等各个领域,都受到深刻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和影像技术在舞台美术中大量应用,舞蹈身体和影像实现了深度交互。实验性舞蹈与舞蹈影像的勃兴改变了传统的叙事逻辑与结构,引发对舞蹈身体运动、身体美学与编舞方式的再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教学的线上直播与互动迅猛增长。新冠疫情期间,各类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为非在场的舞蹈教学提供了虚拟空间和技术支持。我们还可以看到,依赖于文字的评论甚至都在弹幕、缩减版作品评述等新模式中实现了文字和影像混合的可视化传播。未来随着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科技成长,还可能出现更多难以想像的舞蹈形态与传播现象。

凡此种种,促使我们在影像传播和视觉叙事的新时代更加关注舞蹈艺术自身的表达和传播特征,即以身体形态为主的视觉形象决定了舞蹈艺术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不仅在舞台上也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文字的“难言”之处正是舞蹈“长袖善舞”的空间。传统的叙事学语言逻辑本身与舞蹈身体视觉叙事的逻辑大相径庭,媒体技术的加持为舞蹈提供了便捷的方式、迅疾的速度,更强化了舞蹈符号系统在后叙事时代的特性与优长。因此,我们要跳脱出传统文字符号系统的思维逻辑,用新的眼光去审视舞蹈世易时移的发展境况与知识价值。

这样一个新时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对舞蹈的学科发展带来创新和拓展空间。调整后的学科架构对实践与理论分类并重,为舞蹈在学科内部的发展空间提供丰富的可能性。所以相较于其他学科,我们要有走向未来的充足自信。这个自信不仅是对舞蹈过去已有的发展成果的自信,也是对舞蹈活跃繁荣的发展现状的自信,更是对未来引领艺术前沿发展趋势的自信。

2002年资华筠先生在《面向21世纪舞蹈学科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曾展望舞蹈学科建设的新蓝图:“(1)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既有成果的作用;(2)如何以更新的视角和方法在'传统强项’——历史研究中注入活力;(3)如何根据实践需要开发新课题;(4)如何针对舞蹈实践,提炼出具有本质意义的理论问题并作出科学解释。”二十余年之后,当我们再度回顾这段文字,仍然可以感受到一名实践出身的舞蹈学者'对建构与实践紧密相关的舞蹈学科体系的拳拳之心。与之相应的,是多年来舞蹈学科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舞蹈美学、舞蹈人类学、舞蹈社会学、舞蹈生态学、舞蹈形态学、舞蹈语言学等基础理论成果颇丰;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等实践领域的理论不断完善;舞蹈传播、舞蹈科学、舞蹈科技等交叉新兴学科面临发展机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学科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与巨大可能。

新版艺术学科目录可以被视作未来中国艺术学科建设向实践贴近的风向标。艺术学科目录的调整由过渡性的学科合并,逐步转化到遵循艺术自身符号系统的学科自立,其前瞻性、合理性与必然性预示着艺术学科在新时代拥有巨大的腾跃空间。这让我们欣然看到舞蹈学科蕴含的无限潜质,更须有胆有识、有勇有智者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尽力补足学科自身短板,打通学术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之路,共同致力于舞蹈学科的未来发展与建设。

(注释从略,详见原文)

图片来源:

图1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图2源自舞千年官方微博

(责任编辑:张延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艺术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欢迎来稿

1.本刊设有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史、舞蹈文化、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科学研究等栏目。

2. 来稿需观点明确、论证严谨充分,论据翔实、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通顺。

3. 请直接登录北京舞蹈学院官网 (www.bda.edu.cn)   首页下方“学报投稿”在线注册登录并上传稿件。投稿前请查阅本刊格式要求及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请勿由私人转递稿件,以免辗转贻误。本刊编辑部收到后即回复,6个月后未被刊用可自行处理。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开具任何书面录用通知,请谨防诈骗。

格式规范

1.字数以8000-12000字左右为宜。文章全篇行距1.5倍。

2. 若有引用图片,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1.。如果图片属于历史资料或从其他著作中引用,需要加脚注说明图片出处。如果图片是作者本人或他人拍摄,需在图1.后面加图注,说明拍摄者姓名和时间。

3.脚注(页下注):用①②③格式标注序号。针对正文中的学术概念出处、学术热点及相关评述等不方便在正文展开论述的情况,可在脚注部分予以解释说明。脚注格式采用中文符码体系,如:

①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32-452页。

②王宁宁:《“长袖善舞”的历史流变》,《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46-52页。

4. 文后【注释】即文章的尾注部分,所列文献须与正文的引用内容相对应,在引文处标注序号,统一以尾注形式列在文后,须注明文献的具体页码。对于重复引用的文献,在正文引用注释序号后面添加页码,尾注部分无须重复排列。参考文献著录规范请严格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艺术学理论及内容
8个一级学科将取消,44校62个A类学科不复存在,涉及35所双一流!
这一领域的理论分析论文寥寥,是时候由保护行动向学科学术转向了
肖晞:中国国家安全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探索
高建平:用理论将舞蹈感觉抽引出来——《古风舞蹈评论文集》读后
“十年辛苦不寻常” ——追忆李希凡先生对艺术科学的非凡贡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