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见字如面 字真如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共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记者 侯燕妮翻拍

考古发掘出土的罗婉顺墓志局部。 资料照片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被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记者 侯燕妮摄

做人,他是一位怀瑾握瑜、志洁行芳、博学多才的鸿儒硕学;

为官,他是一位竭智尽忠、克己奉公、爱民如子的清官廉吏。

2020年夏天,一次考古意外发现,让人们的目光穿越1200多年时光,落在正值盛年的颜真卿身上,追寻着这位书法家、政治家、文学家成长的足迹。

12月20日,唐代元氏家族墓地新出土的颜真卿手书《罗婉顺墓志》安静地躺在研究人员案头,更多的故事还待发掘。这728个楷体字,一笔一画,刚劲如其人。碑石沁凉,但那颗忠君爱国之心一生炽热。

颜真卿25岁中进士,后参加吏部铨选步入仕途,75岁以身殉国。他一生仕途曲折坎坷,波澜起伏,但矢志报国,刚正不阿。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人书俱老,他忠贞的人格和雄浑的书法一道,成为中华文化浩瀚海洋中璀璨的珍珠。

长安又见颜真卿

“长安县尉颜……” 6月,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一处唐代墓葬里,考古队员的好奇心被未完待续的“颜”字勾起来。烈日下,大家怀着期待,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移开杂物,整个墓志完整地呈现出来:“长安县尉颜真卿书”。

“经研究,这是由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11月13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这一发现,“这也是目前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而出土的颜真卿书法作品。”秦都咸阳城考古队队员张杨力铮说。

“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五陵塬上,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视为风水宝地。考古人员在此次发掘过程中清理了大量隋唐时期墓葬,其中可确证为元氏家族墓葬共3座,分别包括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合葬墓和儿子元不器墓、侄子元自觉墓。

罗婉顺墓志志盖、志石尺寸均为51.4×51.4厘米,志盖周边线刻缠枝花草及四神。盖篆书16字,志文楷书728字。墓志右下角,“长安县尉颜真卿书”字样, 清晰可见。

张杨力铮讲解,元大谦夫妇墓志撰文者身份也不一般。汝阳郡王李璡,在志文内自称外侄孙、外甥。据《新唐书》载,李璡为“让皇帝”李宪之子,李宪妃元氏,追封恭皇后。结合墓志内容可知李宪之妃、李璡之母为元大谦的侄女。

公元746年4月,罗婉顺守寡28年后寿终正寝。这一年,颜真卿由醴泉县尉升任长安县尉,时年38岁。

和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书法风格浑厚遒劲有所不同,这一颜真卿早年的书法作品,字迹纤巧精雅。“这方墓志的出土对于研究颜真卿本人及我国中古时代书法艺术意义重大。”张杨力铮说。

三更灯火五更鸡

如今在大慈恩寺内,明清两朝乡试举人仿效唐代进士的题名碑依然清晰可辨。在唐代,雁塔提名,几乎是所有入仕文人的梦想。

公元734年,25岁的颜真卿中进士甲科,数年勤勉化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

作为“孔颜曾孟”儒学四姓的颜氏一族,颜真卿的家学渊源十分深厚,“孔门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五世祖颜之推为北齐文学家,他所著的《颜氏家训》开中国古代家训之先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颜真卿正是在先人的鼓舞下苦学不辍。

颜真卿幼时失怙,家境清贫,买不起纸笔,用毛笔蘸黄泥水在墙上写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这首传诵至今的《劝学》诗正是他少年勤学的体现。

在书法学习上,颜真卿更是遍访名师、博采众长,以求见贤思齐。青年时期,他钦慕张旭,盘桓于榻前月余,日日恳求老师传授笔法要诀。颜真卿问执笔之理,张旭答曰:“用笔应‘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力求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

颜真卿若有所悟,回去后写成了《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细加揣摩。在书写中力求用笔宽厚肥拙,筋力饱满,气派雍容庄实,显示出特有的书法“筋力”。宋代苏轼对此作了贴切的说明:“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颜筋”自此发轫,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生活态度也伴随了颜真卿一生。

满门忠烈写悲歌

在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中,颜真卿因多次直言敢谏被权臣排挤出京,足迹遍布山东、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但他处江湖之远仍壮怀激烈。

唐王朝辉煌的表象下,暗流涌动。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河北诸郡纷纷倒戈,唯有时任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一带)太守的颜真卿和时任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县)太守的颜杲卿,兄弟二人率先反抗叛乱。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奔波在两郡间往来通报消息。

“安史之乱”第二年,叛军攻陷常山,颜季明被杀,颜杲卿被残害,颜氏一家30余口被灭门。在这件惨案发生两年之后,颜真卿才有机会派侄子颜泉明去河北为亲人收尸,结果只找到了侄子的头颅和堂兄的腿骨。正是在这样极度悲痛、极度愤怒而又极度无奈的情况下,颜真卿奋笔写下了气壮山河、名垂万古的《祭侄文稿》。

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祭侄文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寒食帖》共称为“天下三大行书”。《祭侄文稿》全文23行269字,“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其中“父陷子死”四字,笔墨最重,字字独立,若重锤相击,骇目惊心。这是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生命乐章,是血泪凝注的宏伟巨制。

经历了“安史之乱”后,饱经风霜的颜真卿依然保持了刚毅正直的天性,75岁高龄时又只身赴国难, 终被叛将李希烈缢杀。

正大气象映千古

颜书七碑,荟萃碑林,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北斗七星”。

公元1103年,西安碑林建立,与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一同迁来的还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争座位帖》等,此后又有其他4方颜真卿碑石连续迁入碑林。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书法爱好者在这些碑刻前凭吊先贤,思绪翻飞。

颜真卿50岁后,历经动荡,饱受磨难,年高笔老,风力遒厚,书艺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这一时期的作品《祭侄文稿》《祭伯文稿》《争座位帖》等,从中可以看出他加强用腕力,中锋用笔,柔中带刚;笔画形成蚕头燕尾,直画则成弓弩蓄势之形;结体上方正端庄,稳健厚重;布局以行密取气势,壮阔如交响乐章。

“以上三帖并称颜真卿‘三稿’,是中国行书史上的杰作。”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说,此时的颜真卿已一扫初唐以来秀丽的楷书风貌,开拓了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达到了骨力与含蓄的高度统一,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这是“阳刚正大”撼人心魄的大美,并非“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比。其书丰壮淳厚,含蓄又充满力量,这正是几千年来,儒家推崇的精神境界。

对于其人其字,历代文人不吝赞赏。宋代欧阳修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记者 侯燕妮)

记者手记

书为心迹

侯燕妮

“谁小时候还没练过颜体字呢?”“没想到时隔1200多年,颜真卿的碑帖居然还能更新!”今年考古发现的颜真卿真迹发布后,网友们纷纷贡献了一波“回忆杀”。

汉字书法的练习,是很多中国人童年的一部分。除了嬉戏外,和小伙伴围坐在一张桌上写毛笔字的画面是我们共同的回忆: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围成的轮廓。从唐代楷书入手,我们学习结构的规矩和横平竖直的谨严,初步感受汉字之美。

我们谈书法之美,离不开流传千载的“三大行书”,即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的《寒食帖》。这三件作品其实都是草稿,书写时笔者意随笔走、笔随意转,达到“我手写我心”的佳境,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人心不同,诚如其面,由中发外,书亦云然。所以染翰之士,虽同法家,挥毫之际,各成体质。”明代书法家项穆指出了写字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即使经过严格训练,在写字的当下,所表现出来的还是个人的本性。从这里出发,也许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王羲之的潇洒、颜真卿的正义凛然、苏东坡的旷达豁然。

透过《兰亭序》,南朝文人春天饮酒赋诗的风雅场景跃然纸上;静观《祭侄文稿》,“安史之乱”的国仇家恨、斑斑血泪力透纸背,整篇手稿呈现出悲壮激越的意境,就像一首无声而大气磅礴的交响曲,一笔一画,仿佛是时而沉重、时而激越的音节,构成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千古绝唱。

言为心声,书为心迹。颜真卿曾说:“心正则人正,人正则笔正。笔正可致横平竖直,端庄大方。”他不仅如是说,更是用一生践行。

早年的颜真卿,在国家危难之际,表现了一种临危不惧、从容镇定、御寇平乱的武将风范;

中年的颜真卿,在宦海沉浮之际,表现了一种国家为上、黎民为先、真情在前的高贵品质;

晚年的颜真卿,在生死攸关之际,表现了一种救国救民、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

他义无反顾地勇闯虎穴乃至壮烈殉国,最终演绎了一曲高风亮节、大义凛然的生命绝响。

1200多年以来,颜真卿的高尚品德,曾先后受到了白居易、文天祥、米芾、苏轼、曾巩等人的赞美与歌颂。

《颜真卿大传》作者寇丹说:“ 学习颜体书法,若只知埋头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地临其外形,不知学习颜真卿的高尚人品,就绝对学不到颜书的精髓。”

铺纸研墨、静心书写是如今人们修炼身心的重要途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在享受书法艺术美感之余,更是从雄健丰润、端庄正直的颜体字中,感受到这位盛德君子的风采,并将他的精神代代传承。在凝练着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块字中,我们追寻先贤遗风,修炼身心,汲取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古发现颜真卿真迹:学书法又有临本了
瓜瓜君临《罗婉顺墓志》
颜真卿早年小楷书法《罗婉顺墓志铭》
陕西首次考古发现颜真卿真迹,如穿越时空,网友:又有字帖可练了
颜真卿书法何以成为颜体
前几天霸占热搜的颜真卿书丹《罗婉顺墓志》到底写了些什么?今天带你看一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