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身体里,住着100万亿刁民!

来源:君君电影院

医学检验沙龙转载已获授权

掐指一算,君君和大家分享过许许多多涨姿势的纪录片。

像是《自然界的奇葩》,里面介绍了各种奇葩动物的求爱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再比如《人体奥秘》,将人体内部放大1000倍,带你领略一个比大片还震撼的微观世界。

今天君君再带小伙伴们涨一波姿势。

内容同样和你的身体相关,但主角不是你本人,而是住在你身体上的100亿万个“居民”——

《人体上的生命》 I 2014

IMDb:9.0

君君鉴片

《人体上的生命》

适用人群:优质纪录片粉;猎奇控

推荐理由:涨姿势,了解自己的身体

时      长:50min*2

推荐指数:★★★★

观看地址:b站

人体是一个相当神奇的存在。

从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到死前的最后一次呼吸,我们的身体都在时刻经历着微妙的变化。

你知道吗?你的一生平均要呼吸7亿次

在你身上每分钟会死掉3万个皮肤细胞;

成年人的骨架每7-10年更换一次;

你吃下的食物,从口腔到肛门要经历9米的旅程......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微妙瞬间,其实都是人体系统只智能有序的变化过程。 

而参与这些过程的,除了我们自身以外,还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特殊群体,那就是微生物

1100万亿个弟兄每天和你同吃同睡

人类的身体上大约栖居着100万亿个微生物,从表层皮肤到身体内部无处不在。

比如你眉毛上的“阴虱哥”:


脸蛋上的“螨虫妹”:

头发里的“虱子兄”:

脚丫上的“毛癣菌”:

肠道里的“线虫弟”:

以及血液中的“弓形虫”大兄dei等等。

它们形态各异、种类繁杂,对我们的健康、肤色、行为,甚至性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这些微生物是怎么来的?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所处的是一个无菌环境,身上还没有寄居细菌等微生物。

待我们降生时,母亲肠道的菌群会转移到阴道里

等婴儿通过产道时,这些菌群便会自附着在婴儿的身体上,随婴儿一起离开母体。

婴儿刚出生时,身上往往会携带大量菌群。

虽然看上去又丑又恶心,但对宝宝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

到了后期,还有一些微生物也会随着母乳一起进入到宝宝的身体,它们将陪伴孩子一生的成长。

3多数微生物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

长久以来,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解,认为人体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必杀之而后快。

其实并不是这样,恰恰相反,我们身上的微生物大多数都是有益的。

驻守边关,抵御外敌

在人体表皮上,每平方厘米大约有10亿个细菌,其中有一种菌群名叫葡萄球菌

它们是人体最忠实的守卫者,就像地球上空的大气层一样,能保护我们皮肤免遭外界病菌的侵袭。

事实上,当病原体入侵皮肤时,人体首先做出反应的不是免疫系统,而是皮肤上这些数以亿计的微生物群体。

或许你永远都看不见它们,但它们却在暗中默默地保护你。

监视免疫系统,避免人体自相残杀

我们知道,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十分活跃,免疫细胞在人体内四处游走,识别并消灭病原体。

可如果免疫系统过于活跃,就会“自我膨胀”,变得敌友不分、自相残杀。

轻者疯狂攻击外来异物,比如花粉、毛发、灰尘等等,造成过敏性呼吸道疾病;

重者攻击人体自身组织,比如大脑、关节、肠道等部位,引发关节炎,肠道炎等疾病。

所以,为了防止免疫系统太过膨胀,就必须有人对它进行监督。

而寄居在人体内的微生物就可以对免疫系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至于监督方式嘛,大概可以这么理解——

“你瞅啥?”

“瞅你咋滴!”

“再瞅一个试试!”

“试试就试试!”

这样一来,免疫系统就没那么多闲工夫去攻击自身组织了,它得忙着收拾这帮妖艳贱货呢!

能不能找到对象,先问问它们

我们知道,每个人身上的气味都不同。(不服可以问狗)

但实际上,人体大多数部位都没有气味,包括头发、腋下、肚脐眼等。

其实,人体散发的气味都来自微生物。

我们的腋窝中长有顶浆分泌腺,其分泌物是某种细菌的食物来源,分解之后就产生了特殊的气味。

青春期时,腺体分泌旺盛,气味就越大。

这种气味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从其他物种身上找到答案。

狐猴:确认过气味,是对的那个猴儿。

大马:闻过你体味,发情就交配。

由此可见,异性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

所以啊,如果一个人哪哪都好,可你就是对ta喜欢不起来,没别的原因,可能真的只是因为......气味不合

4各种奇葩的寄生虫

虽然人体大多数微生物都是无害的,但它们的各种奇葩行为却让人细思极恐。

比如说寄居在寄居在你眼睫毛根部毛孔中的蠕形螨

它们总是趁着你夜间睡觉的时候出没,爬到你脸上进行交配。

是的你没有看错,它们不仅蹬鼻子上脸,还在你脸上打野战,就是这么嚣张。

这些家伙以人体毛孔中分泌的油脂为食,但它们居然没有长肛门。

换句话说,它们只能吃,不能拉。

吃的越多,体内废物堆积也越多,最后被自己活活撑死,生命到此为止。

还有一种名叫“刚地弓形虫”的寄生虫,不仅是奇葩界的大侠,更是微生物界的爱因斯坦。

这是一种致病性寄生虫,最早是在某种老鼠体内发现的,但是它们只能在猫的肠道中进行繁殖。

接下来,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为了从老鼠身上成功转移到猫的体内,刚地弓形虫会改变老鼠天生胆小的性格,让它们变得天不怕地不怕,从遇猫就躲,变成见猫就上。

所以,被弓形虫感染的老鼠都非常容易被猫捕获,而最大的受益者其实就是弓形虫自己。

研究表明,人类感染这种弓形虫后,也会呈现出类似的特征:胆大不怕死,冲动爱冒险。

大数据也表明,刚地弓形虫感染者遇到交通事故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6倍。

这项结果令人担忧,因为刚地弓形虫是人体内比较常见的寄生虫。

以往我们都以为,自己的身体受大脑控制,如今看来,也许没那么简单。

人们食用不干净的蔬果,或者未煮熟的肉类,都有可能感染弓形虫。

欧美国家的人大多偏爱半生不熟的肉类,他们的刚地弓形虫感染率高达55%左右。

如果你在欧美遇到了鲁莽胆肥的司机,那你就要当心了,因为ta很可能就是刚地弓形虫感染者。

好在,绝大多数微生物与人体都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你供我吃喝,我护你健康。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让人菌和谐的关系遭到了破坏。

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严重破坏了体内有益菌群的生存条件,反而让有害菌体越长越壮。

这也是不少现代人,尤其是城市居民们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

因此,从微生物的视角出发,我们同样面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违背自然规律的发展,究竟能走多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想把身上的细菌寄生虫供起来
“你的狗快不行了,你要不要看看它,它很想你!”“不用了,宠物对孕妇不好,扔了吧!”
控制精神的微生物
如何面对微生物感染——游学第866天、山东威海
科学松鼠会 ? (译)流感会导致精神病吗?
多干净才算真干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