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道德经》:第37章解读,“无为而无不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注释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妄为。<王弼>注:“顺自然也。”“无不为”是说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这是由于“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即是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郭店>简本作“道恒无为”,帛书甲、已本作“道恒无名”。

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长。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简本作“贞”。“贞”正、安之意。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简本不叠“无名之朴”句,“夫亦将不欲”,简本作“夫亦将知足”。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简本作“智(足)以静,万物将自定”。

今译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然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侯王如果能持守它,万物就会自生自长。自生自长而至贪欲萌作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安定它。用道的真朴来安定它,就会不起贪欲。不起贪欲而趋于宁静,天下便自然复归于安定。

引述

本章提示出理想的政治在于无为而自化——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体现。

“静”、“朴”、“不欲”都是“无为”的内涵。统治者自身如能做到清静、真朴、不贪欲,对人民如能做到不骚扰、不奢靡、不扩展私人意欲,百姓的生活自然可以获得安宁。

老子一再强调统治者的态度应出于“无为”——顺任自然而不加以干预——让人民自我发展,自我完成,同时要养成真朴的民风,这样的社会才能趋于安定。

本章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吗?欢迎发表评论,大家一起交流!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37章-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有寝丘之志,则能知足常乐
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小川说老子 | 37 道常无为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解读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