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道德经》:第40章解读,洞悉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某些规律!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反者道之动:反,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相反,对立面;二、返。

弱者道之用:弱,柔弱、柔韧。

有:和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的“有”相同,但和二章“有无相生”及十一章“有之以为利”的“有”不同。

有生于无:<郭店>简本此句及上句为“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通行本“有生于无”的命题,疑为后出。

今译

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引述

(一)“反者道之动。”在这里“反”字是歧义的:它可以作相反讲,又可以作返回讲(“反”与“返”通)。但在老子哲学中,这两种意义都被蕴涵了,它蕴含了两个观念:相反对立与循环往复。这两个观念在老子哲学中都很重视的。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任何事物都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也因它的对立面而显现。他还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老子还认为道体是恒动的,事物总是再始更新地运动发展着的。

(二)“弱者道之用。”道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时,万物自身并没有外力降临的感觉,“柔弱”即是形容道在运作时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

(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 无”即意指道,和第一章同意。“有”“ 无”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这里是说明天下万物生成的根源。

互说

网友:

“反者道之动”,比如做事,做生意也一样。生意稍稍失败,就要熬得住,熬得过去,下一步就会成功赚钱了。这也就是天地物理相对的一面,有去就有回,有动就有静。这个道理,自己要多多去体会才能领悟。做领导的人更要懂得“反者道之动”的原理,根本不怕别人有反对的意见,相反的意见正是“道之动”。换句话说,有反对才有新的启发,才有进步。

网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在这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的过程中,是谁在推动,是谁在发挥作用?是道。道的推动和作用的发挥又是以什么形式体现在物上呢?一为“反”,一为“弱”也。

本章内容对你有什么启示吗?欢迎发表评论,大家一起交流!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解读
老子《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反者道之动里面推,可以推出道...
【共读】《道德经》第四十章
方琢月文:《说说老子的“无为”》
《老子》第四十章读书笔记
保持平衡,这是物极必反的临界点,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着力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