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物即画——论莫兰迪的静物画

莫兰迪

“那个画一排瓶子的意大利画家”,当人们谈起莫兰迪的时候,总会这么说,这种直截了当的说法当然无法涉及莫兰迪艺术的深处,然而却十分直观地描述了莫兰迪艺术的面貌。莫兰迪一生所画的主题几乎离不开那些瓶子、壶子、盒子以及杯盘罐碗。这些日常生活中无足轻重的物品在他的油画、版画、水彩和素描里被呈现为举足轻重的艺术。莫兰迪为何能把这些普普通通的事物化为神奇?又为何能在这种有限的题材中创造不流于枯燥无味的作品?这种卓越的才能的确值得人们去研究。

在艺术领域中,一个艺术家可以从一个单一的想法去做他喜欢的艺术,也可以用多种表现手法去展示他的风格,莫兰迪显然属于前者,因为他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的绘画,一种从有限中寻求无限变化创新的艺术。

莫兰迪工作室

正如郎培多·维塔里所说,“一个持续更新只是极少数人所能做到的,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不隐含于一种疲惫,不流于一种无奈的重复,这是很少见的”[1] 。从1920年开始,莫兰迪的创作就很少离开静物画的主题,这些为数不多的静物画伴随着他长达四十五年的艺术生涯,他对静物画的热爱和执着,被评论界誉为“探行者”。

黑格尔说:“假如一个人能看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别,比如,能区别蚊子与一只骆驼,我们不会说这个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相似的东西,如橡树和槐树或寺院和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能看出异中同,同中异。”[2]这种“同中异”“异中同”的微妙辨析和追究是画家特有的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被称为画家中的画家的人来说更是此。莫兰迪对事物复杂性和微妙的把握得力于他长期极端对眼睛的训练,歌德过:“真正要达到纯熟的只有一门艺术,那就是极端的眼睛的训练。”[3]长期的“眼法”训练和对熟悉亲切的绘画主题的沉思和冥想,培养了画家的敏感性和把握事物对象超凡脱俗的能力。对事物差异的分辨和理解,是与耗费巨大精力的工作分不开的。

莫兰迪

35.5×45.5cm

1951年

私人收藏

莫兰迪意识到他对事物同与异探寻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体裁限制所带来的重复性。他力图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方式,他说:“克服题材局限所造成的危险必须有可行的方法:我想我通过投入更多的时间来避免这个危险,我还想要把我每一幅画都当作另一幅画,或另几幅围绕着少许主题的画的变体来处理。”重要的是如何把握事物以及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协调并统一这种差异性是考验一个真正画家的试金石。艺术真正的困难就是对个别事物的把握,画家必须费大力气使自己从概念化的东西中摆脱出来,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把事物对象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它们的微细特征。然后把对象的各种因素拢集起来,不辞辛劳地对那些对象加以深入研究,才能真正地把对象描绘出来。

《雪景》

莫兰迪

35×45cm

1962年

私人收藏

在绘画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对一个景色的描绘,黑夜中整体的造型总比白昼中紊乱的结构更容易被视觉抓住。当然,“黑夜和白雪”所产生的简化并不能真正等同于综合性理解的简明。同样,雪景中的景物也同样具备这样的视觉整体感。从莫兰迪1962年所画的《雪景》来看,这种感性的纯粹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他晚期的作品中,直观中的物体和空间环境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由此获得一种简约明晰、丰满微妙、朴素含蓄的表达。他把事物可感的现象与绘画可视的形式协调并融合起来。那些瓶瓶罐罐等物体如同不同乐器的音阶,他的画笔如指挥棒一样演奏着准确和谐的旋律。正如莫兰迪同时代的艺评家阿登哥·索菲奇所言:“在可见的现实成分中,非对其因时因地的偶然之变作无所谓花巧的描绘,而是画色、线、形服从于整体和谐的信条,像一个和弦之美。”卢尼·麦兰尼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曾把音乐和莫兰迪的绘画做了一个对比,从而表明了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事实上,“莫兰迪的作品是受一个基本主题支配的,正如音乐中,根据一个确定的内在隐含的顺序而产生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在基本的主题画面中,包裹并融合着许许多多不同层面的东西。最终形成一个统一体而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像随着季节更替而逐渐成熟的果实,它们的精华包裹在了最后结出的果实里面。”莫兰迪晚期的静物画是一种视觉性的音乐,而这种富有音乐感的绘画是某种感性的韵律和内在精神的统一性,即是通过双重折射的水晶体来感受的。

莫兰迪

35.5×45.5cm

1951年

私人收藏

莫兰迪晚期的绘画空间呈现出一种更为纯粹的感性,它随着物的聚集变化,而不断发生,事物与绘画的关系如同光线与尘埃同时显现,它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的永恒性,并以真诚与单纯来感受和汲取现实中诗意的东西。物我在一种灵修般虔诚的沟通中达到了内部存在的合一。

莫兰迪

25×45cm

1963年

私人收藏

静物画从它的成熟期至今已经过去四百多年了。在持久的类型学的道路中,物与画的关系经历了多少变化。按柏拉图的教示:就拿同一的东西去看事物,什么是静物画经历延续的演变之后不变的东西呢?或从另一个角度来发问,在当今物与画、自然与艺术之间与古老的经典关系正在消失之时,什么是在现当代艺术中仍然吸引人仍具有意义的呢?

《花》

33cm×29.5cm

1947

概括来说:

第一,静物画的感性直观,以其全部感性的丰富性以及居留于事物显现中的有意味的自身显现。在这里,好像围绕着我们的感性世界,在一种不需词语的语言中找到表达,伽达默尔曾称此为“不言之象”。无言性正是静物画的说话方式。

第二,静物画中的事物不是从物理世界中随意挑选出来的。与其他绘画主题相对,布置安排本身,就归属于静物画的本质。由此预告了现代绘画的创作自由。

第三,塞尚之后静物画的感性的组织所构成统一体的形式,只有形状与色彩的关系代替了传统物与画的模仿,成为一种视觉的音乐,即纯粹艺术。

第四,静物画作为纯粹艺术,物与画的共同结构,体现着世界的深刻秩序,以及人的精神秩序的永久渴望。

第五,静物画作为无言之象,显示纯粹艺术的本质。在当今技术主义世界图像化的时代,被功利主义的知觉所毁灭的物的世界,反映在当代艺术中,就是物与画之间的传统关系的决裂和消逝。物的异 化与绘画的终结已成为事实。如何走出这个危机,重新建构物与人的关系?

在此,静物画作为物与画之间的诗性关系,即物的内部存在与人的内部存在的沟通关联的统一体,以及“不言之象”的表达方式,暗合海德格尔针对技术主义的世界黑夜时期所提出的“倾听道说”、“人诗意的栖居”

静物画由物至画,即画即物,与物为春,和光同尘,静物画在今天比任何历史时期更显示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注释 :本文节选自蔡枫《物画论》

写意界画廊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纯手工油画笔套装(50支)全国包邮统一销售价:149元! 小程序

纯手工油画笔套装(50支)全国包邮统一原销售价:149元!

莫兰迪静物欣赏


莫兰迪静物欣赏

莫兰迪素描欣赏


說明|此文由写意界收集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作商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莫兰迪的绘画世界
那些远近闻名的静物画大师们
【推荐】陈丹青讲基里科和莫兰迪
无言的形象
《人类艺术万年史-191》荷兰画派和伦勃朗
自然的镜子——荷兰,17世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