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文化之道第12期 | 第二课 文化之道论文写作阅读资料


第二课 文化之道论文写作阅读资料 目录

一. 论文主题与主要思想

(一)为何:为什么要关注、立起个人,为什么要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

(二)何谓?文化之道所谓个人指什么,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 关于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的的两个前提性概念

● 个人文化(四系统)

● 文化个人(五品质)

(三)何为?对于立起个人,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我们有什么作为,或我们能做什么?

(四)如何?如何立起个人,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或我们怎么做?

二、对个人反思的基本思路

三、基本方法与要求

四、文本规范:



 文化之道论文写作与阅读资料
01
论文主题与主要思想

 文化个人(五品质)

文化个人,即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个人,也即文化了的个人。在文化(culture)即优化(refine,refining)的意义上,文化个人,也即优化了的个人。在这种文化-优化的过程中,相对而言,他们大体化有了个人品质,即一个个人所应具有的五种基本品质(P13)与和谐品质(P10-)。

※ 所谓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是指在个人成长(个性成长、人性成长)过程中,逐步化有真实、爱尊、负责、独立、自由等五种基本品质;并使人性个性诸品质的缺陷、分离、冲突、对立化向完善、结合、协调、统一,即化有和谐品质,包括:使看来冲突而不能结合的两种良好人性品质(比如真诚与智慧等)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进而在多对良好人性品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臻于多种良好人性品质由残缺到包含冲突的相对和合协调并融为一体的整体完善。真正有良好教养的个人教养良好,在整体上、本质上就好在具备现代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品质,好在品质和谐。人性个性品质和谐,是个性修养、人性修养或人格修养的较高境界。既是一个修养结果,更是一个修养过程

▲ 五种基本品质

1.真实:

1.1为人真诚,说真话,讲诚信;     1.2探察真相(现实、历史;自然、社会、人生、人性);

1.3追求真理(现实、历史;自然、社会、人生、人性); 1.4方法实在,合乎实际; 1.5讲究实效,求真务实等等。  

2.爱尊(蕴涵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慈爱等;基于爱而注重人的尊严与平等,自尊并尊人):

2.1爱自己:贵生,身心健康,自尊,有尊严地活着;  2.2爱亲人:尊重、体贴、挂念、关爱、帮助他们;

2.3爱他人:尊重、关心、同情、爱护、帮助人;      2.4进而爱自己的专业,以实现爱人;

2.5爱集体(班级、学院、学校等);    2.6爱国家,爱民族;    2.7爱世界,爱人类;     2.8爱自然等等。                                    

3.负责:

3.1对自己的决定或选择负责;   3.2做事有责任感(自觉做好,没做好则承担过失);

3.3对自己、家人等有责任感;3.4对老师、同学、朋友等有责任感;3.5对所在集体(学校、院系、班组等)有责任感;

3.6认为自己对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有一份责任;3.7认为自己对人类进步有一份责任等等。

4.独立:

4.1独立思考;      4.2独立表达;      4.3独立生活;      4.4独立学习;      4.5独立工作等等。

5.自由:

5.1身心相对无所拘束、不受束缚的的解放状态;       5.2由自,即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表达、行动等;

5.3由规,即尊重、认识规律、规范,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实现预想目的,改善或创造自身与外物等等。

▲ 和谐品质

文化之道所谓和谐品质,主要是指一个文化了的个人以其个人文化底蕴涵养了一般人通常不太具备的、看来对立冲突实则能够协调一致的品质(比如认真与敏捷、独立与开放等),首先是指自身所具有的诸多品质的和谐,而非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有了人自身内在的和谐,才可能有人外在的和谐,虽然内在和谐离不开外在和谐。

具有这种和谐品质即和谐个人。和谐品质、和谐个人是一种文化理念、教育理念与个性人性理念。

其哲学思维基础主要是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量变质变规律。

和谐是世界存在、发展的规律,也是人存在、发展的规律。

和谐品质是“人”的生活对“人”的要求。思路:需要——满足。问题是,我们意识到什么样的“需要——满足”?

品质和谐,相对品质缺陷、品质冲突而言,从根本上说,和谐品质是生活对人的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范围大小不同、层次高低不同的和谐品质。未达,则生活不好,甚至不可能生活下去。从根本上说,“人”的和谐品质或和谐个性是“人”的生活对“人”的要求。这里的“人”,是指作为人的人,作为人即作为高素质的人,也就是把人的本质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人。通常称赞一个人“水平高”,是指思想水平、工作水平或专业水平等等。还有一种“水平高”,是指人的水平高,人的本质的水平高,这种“水平高”被人们在生活中从不同方面提出来,无意地提出来,但没有在人的本质的水平高的意义上,自觉地、整体地意识到。

个人文化与文化个人(个人品质)的关系:整体架构的个人文化是条件,是底蕴;丰富完善的文化个人(个人品质)是目标,是结果。

 几个案例

大凡优秀人物或成功人物,其优秀与成功有多种原因,虽理解、表述有所不同,具有基本品质与和谐品质却是共同原因。

案例1:武忠弻先生的个人文化与个人品质

武忠弻先生(1919.3.19—2007.11.8.)——同济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大十字勋章(两次)和宝隆奖章获得者——是极具个性魅力或人格魅力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魅力呢?反思数日,突生灵感,窃以为初步破解。说与先生与后生:先生的这种人性与个性魅力,来自一种以严谨为特征的和谐——诸多不无对立的人性品质的奇妙结合,其中尤有德意志民族与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相融合的底蕴。我想,这种人文人性的对立统一奥秘,庸者迷惑不解,遑论修得;平者则若有所思,隐约接近;优者方理解贯通,妙合上达。先生的严谨,是指包涵并表现出尊严、整洁、正直、认真、严格、原则、细致等品质;先生的和谐,是指同时又具备在一般人那里是与之相对立、排斥、冲突的其它品质,主要是谦卑、潇洒、和蔼、幽默、宽容、变通、大气等。这种品质和谐对比如下:

严谨(包涵并表现出):尊严、整洁、正直、认真、严格、原则、细致等

和谐(上下对立统一):谦卑、潇洒、和蔼、幽默、宽容、变通、大气等

这些具有对立统一性质的优秀品质,如果不是修练得法合度,就可能出现品质缺陷,并异化为正相反的两种走极端的拙劣品性:尊严异化为高傲,而谦卑异化为卑怯;整洁异化为拘谨,而潇洒异化为随便;正直异化为严酷,而和蔼异化为讨好;认真异化为呆板,而幽默异化为搞笑;严格异化为苛刻,而宽容异化为稀松;原则异化为教条,而变通异化为胡来;细致异化为琐屑,而大气异化为粗心;等等。当然,这都是相对而言的。这种品质异化对比如下:

严谨自身品质的异化: 高傲、拘谨、严酷、呆板、苛刻、教条、琐屑等

严谨(包涵并表现出):尊严、整洁、正直、认真、严格、原则、细致等

和谐(上下对立统一):谦卑、潇洒、和蔼、幽默、宽容、变通、大气等

和谐相对品质的异化: 卑怯、随便、讨好、搞笑、稀松、胡来、粗心等

武忠弻先生是善化之人——把教育化成了教养,把人文化成了人性,把共性化成了个性;文化化了先生,先生化了文化;特别是作为优秀中德文化结晶的同济文化优化了先生,优秀的先生又优化了作为中德文化结晶的同济文化。先生就是这样文化、优化并化成自己,而不是文饰不化,化而不优或化而不成。从以下挽联亦可见出一二:

挽武忠弻先生(一)

一口心忠,忠党忠国忠民忠教忠同济忠中德友谊 

双弓百弼,弼前弼后弼上弼下弼时世弼过往今来           

挽武忠弻先生(二)

里德歌德德德信达,病理人理理理融通,十字纵横星明启   

电镜心镜镜镜光亮,古疾今疾疾疾清准,太极阴阳道辉生   (2007.11.11)

案例2:李嘉诚先生的个人文化与个人品质

理想与实干、理论与经验、财富权力与爱心热诚、世界观与价值观、思考与行动、成功谋略等重要品质及其和谐

李嘉诚先生在典礼上说,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自己和家庭争取成就、建立幸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是有很大区别的。他说,要做一个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拥有专长、技能、学历、人际网络或经验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确立你与众不同的特质和看世界的角度。

这位成功的企业家说,思维单一的人也许终生只追求财富和满足于拥有权力,但其人生意义却很狭隘和失诸平衡,一个一生能够肩负理想,承担抱负、以爱心为原则、热诚投入及活出价值观的人,他们的生命却是无尽的。

李嘉诚勉励在场的学子要做个造梦者,也要做个脚踏实地的人。他说,“你们要结合现实理据和实际经验来不断测试和强化自己的梦想。如果你有崇高的抱负为指引明灯,人生的目标便清晰明确,如果你一生以思驭动,你一定可从容不迫和充满活力地生活;如果你的价值观不是空洞口号,而能历久常新,你一生会有定力去应付现实社会复杂、多元和变幻莫测的挑战;如果你真正深爱你的社会、深爱你的民族,深爱这个世界和深爱活着,那你必需参与和无惧承担。

我们民族传统智慧有很多高贵的境界,如若你能拈出‘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的精髓,生命是可以如此的好。”(楷体字为引用者所变)

李嘉诚参加汕大2007届毕业典礼与2000余毕业生分享人生感悟

大华网 汕头特区晚报  http://www.dahuawang.com/stwb/20070707/gb/stwb^2890^1^Tqc01002.htm

"活出你的故事"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畅言成功哲学  2007年07月06日 2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ga/zmrs/news/2007/07-06/973742.shtml

诚信与智慧

给年轻人: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有人问我做人成功的要诀为何?我认为做人成功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样,第一是诚信。我答应的事,明明吃亏都会做,这样一来,很多商业的事,人家说我答应的事,比签合约还有用。除了诚信,第二是自强不息,第三是真的要追求知识、准确的讯息。

谨慎与开创

   谨慎者,常因保守错失商机;开创者,常因扩张太快而一夕崩解。李嘉诚制胜之道,就在于他能兼具两者优点,避开两者缺点。兼具以上四种因素(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成功的蓝图自然展现。

整体与部分(因素、细节等)

我常常讲,一个机械手表,只要其中一个齿轮有一点毛病,你这个表就会停顿。一家公司也是,一个机构只要有一个弱点,就可能失败。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仁慈的狮子“

我告诉我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very kind,非常好的一个人,但如果人家欺负到你头上,你不能畏缩,要有能力反抗。                李嘉诚五十年不败秘诀:90%时间先想失败    源自: 商业周刊 时间:2007-12-18 9:00:28 

http://www.gutx.com/news/ggtsh/713929_1.htm

案例3: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个人文化与个人品质

既具狮子的威猛,又具狐狸的狡猾。(《罗斯福——狮子与狐狸》,[美]伯恩斯,商务87.2版,《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 中华文化有关思想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虞书卷一·舜典)舜帝命夔教导部落联盟酋长的子弟们,教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明辨,刚毅而不粗暴(柔和),简约而不傲慢(平和)。涵养品德,优化气质的为人之道,品质中和,不过不偏,无不及无欠缺,后来《论语》所谓“过犹不及”,哲学所言“度”、“合度”、“适度”,则为人处事则无不妥不当。诗、志、歌、言、音、咏、律、声之间和合,音律和声,八种乐器和谐,神人和睦,相互都协合不乱。所言教育音乐,两者皆重和谐。似乎表达了人性和谐与音乐和谐的相通之意,和谐人性是和谐音乐的基础,和谐音乐则利于涵养和谐人性。

中庸之道。

孔夫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13.23)多理解为有良好教养的人(君子)与人和谐相处,而又有自己的个性,教养不够的人(小人)则既无自己的个性,又与人相处不合。是否还可另解:有一种君子,自身人性和谐,而又有自己的个性。就是说,真君子即和谐个人(和谐个性)。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6.18)前句讲文雅与质朴的分离偏颇,后句讲文雅与质朴的结合协调,即和谐。是啊,君子和谐,有良好教养的人和谐。

顺便指出,广义的和谐个性三和谐:个性自身和谐:自和;个性与社会和谐:人和;个性与自然和谐:天和。

《论语》其它有关和谐品质或和谐个人(君子)的论述: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27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

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优何惧?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

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6.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6.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7子夏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9.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大学生之大,大在何处,何以为大?

何谓大?何为大?道谓大,道为大。

大学生因道为大,因修道、得道而名副其实,而成为真正的大学生,特别是真正的中国大学生。

《道德经》大之人: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成与缺,盈与冲,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之对立统一。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人文主义”(Humanism)词条谈“人性的理想”(The ideal of humanitas.)

 “人性或人性修养,意味着在它所有形式里和最大范围内人类道德的发展。因此,这一术语不仅是指这样一些和现代人性词汇相关联的素质,比如理解、仁爱、同情、宽恕,而且还指更有作为的性格特征,比如坚韧、判断、审慎、雄辩、珍爱荣誉。因此,那些人性的涵有者,不会就是一个隔绝于世的哲人或学问家,而必须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活的参与者。正像没有见识的行动是盲目的和野蛮的,没有行动的见识则是空幻的和孱弱的。人性要求行动与思考的良好谐调,这种谐调产生于两者的互补而不是折中。”

Humanitas meant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virtue, in all its forms, to its fullest extent. The term thus implied not only such qualities a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rn word humanity--understanding, benevolence, compassion, mercy--but also such more aggressive characteristics as fortitude, judgment, prudence, eloquence, and even love of honour. Consequently the possessor of humanitas could not be merely a sedentary and isolated philosopher or man of letters but was of necessity a participant in active life. Just as action without insight was held to be aimless and barbaric, insight without action was rejected as barren and imperfect. Humanitas called for a fine balance of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 a balance born not of compromise but of complementarity.

人文主义也许可以精确地定义为把它的焦点置于人性理想的文艺复兴运动。”

Humanism, then, may be accurately defined as that Renaissance movement which had as its central focus the ideal of humanitas. (加粗楷书字体为引用者所加)

Copyright (c) 1996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六人》: 一本阐述和谐个人、和谐人性的奇特的书

《六人》(Die Sechs,[德]洛克尔,Rudolf  Rocker,1873—1958,巴金试译,译自英文本,三联、上海文艺版;傅惟慈译,译自德文本,陕西师大版)是一本阐述和谐个人、和谐人性的奇特的书。六人即浮士德、堂璜、哈姆莱特、堂吉珂德、麦达尔都斯与阿夫特尔丁根。他们是欧洲文学史以至世界文学史名著中的主人公,前四人分别由德国的歌德(J.W. von Goethe,1749.8.28-1832.3.22)、法国的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英国的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4-1616.4.23)西班牙的塞万提斯(Cervantes,1547.9.29?-1616.4.23)在与四人同名的小说里所塑造。麦达尔都斯是德国作家霍夫曼(E.T.A.Hoffmann,1776-1822)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中的主人公,阿夫特尔丁根则是另一位德国作家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的同名小说《亨利希·冯·阿夫特尔丁根》中的主人公。

《六人》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呢?以下摘录巴金先生所译《六人》的开头与结尾部分,从中略作察探:

楔子

天灰暗。平沙无垠。

    一个光黑的云母石大斯芬克司躺在棕色细沙上,她的眼光注视着荒凉的、没有尽头的远方。

    这眼光里没有恨,也没有爱;她的眼睛是朦胧的,好像给幽梦罩上了一道纱似的,她那冷傲的缄默的嘴唇微露笑容,微笑中带着永久的沉默。

    六条路通到斯芬克司的像前,这六条路从遥远的地方来,引到同一个目的地。

    每条路上都有—个流浪人在走着,每个人身上都笼罩着命运的残酷的诅咒,头额上都印着一种不是由他自己支配的力量,他大步走向在天际隐约现露着的遥远的世界,那种在空间上隔得极远而在心灵上相距甚近的广阔的世界。(P1-2)

斯芬克司(Sphinx):希腊神话中狮身女面的怪兽,她坐在路旁岩石上拿谜语问过路人,不能解谜的人都被她杀死。

觉醒

新国土就在我们的眼前。那颗唤醒我们的星子已经消去了,新的太阳正带着万丈光芒上升。

充满希望的早晨,我向你敬礼!伟大的奇迹就要来临,时候到了!

    东方的天空闪着紫红光,光辉的太阳从地底升起来。死沉沉的沙漠现在消失了,—片绿色土地—直伸展到了天边。

    断崖绝壁中喷出无数的清泉,山谷里铺展开一片梦似的湖水,湖底反映出清朗的蓝天。

    现在六个人—块儿走到斯芬克司的面前,他们手牵着手,表示坚强的团结。他们掉过眼睛去望那照耀着一个新国土的晨光。

    死石头忽然起了—阵颤栗,在这里坐了千万年的古斯芬克司,现在她的四肢渐渐地在松弛了。她的睛睛不再凝望着远方了。—道温暖的光从石头脸上发出来,她的冷冷的嘴唇微微张开:

    “六条路把你们引到我的国土门口。每条路都有一个不同的线索,然而全都引到同—个目标。要是每个人一直跟着他自己的线索走,那么他永远解答不了我的谜。可是现在六个人已经联合在—块儿了,各人都感觉到他自己是全体的一部分。各部分结合起来便成了一个整体。

    “我隐藏了无数年代的古谜语现在给解答了——时候到了。新的人在建筑他的新国土。正义与自由联合在一块儿了——”

古石像倒下来粉碎了,一棵美丽的蓝色奇花长在它曾经坐过的地方。

新国土的门打开了。新的人踏着新的土地,  一阵响亮的欢歌漫天地洒下来。(P220-221)

其中文学形象描述,多有哲学深刻意味,有待读者诸君细细品咂。

窃以为,其最基本思想是:六人各人各持对“人是什么”(问“人性或人的本质”),以及相关联的“人为什么活着”(问“人生的意义”),“人该怎样活着”(问“人的生活方式”)等问题的片面理解,去回答斯芬克斯之谜,由于各有偏颇,所以都未能破解斯芬克斯之谜。诚如缄默千万年(面对人类愚顽不化,长时间的缄默无奈)的斯芬克斯金口玉言,揭示人之谜不能破解的奥秘:“要是每个人一直跟着他自己的线索走,那么他永远解答不了我的谜。”——人性残缺的旧人各自都在斯芬克斯面前倒下了。

只有当灵魂探索的浮士德、肉体享受的堂璜、理性思考的哈姆雷特、感性行动的堂吉诃德、为己利己的麦达尔都斯、为人利人的阿夫特尔丁根自我觉醒,克服各自的片面、局限与缺陷,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人的本质完整完善、协调一致、融为一体的和谐人性的人,才最终破解斯芬克斯之谜。于是斯芬克斯字字珠玑,进一步揭示人之谜得以破解的奥秘:“现在六个人已经联合在—块儿了,各人都感觉到他自己是全体的一部分。各部分结合起来便成了一个整体。”“我隐藏了无数年代的古谜语现在给解答了……”——斯芬克斯在人性和谐的新人面前倒下了。

让六人成为一人(诸多分有的基本人性一身合有),让一人成为六人(一身合有诸多分有的基本人性)——让人性残缺的人文化成为人性和谐的人,让人性残缺的个人文化成为人性和谐的个人。虽然不同个人由于处在不同人生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历史、环境、教育、阅历、修养等背景,在人性和谐的内容、范围、层次上有所不同,但人性和谐、特别是基本人性和谐这一人性的整体本质、必然趋势与应然要求则是共同的——这就是古老神秘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也即《六人》所深刻启示我们的做人的真谛。

六人觉醒了,这种觉醒多么艰难,又多么宝贵!那么,我们觉醒了吗?

我是谁呢?你是谁呢?是“六人”中的某个人,还是“六人”结合的一人?我是何人?你是何人?在读解了《六人》之后,“我是谁”的问题,“何人”的问题变得意味深长了。

让我们每个人试对《六人》进行实际生活的再创作:当我或你走着自己的人生、人文、人性之路,在解决诸如大学生活、专业学习、职业选择、爱情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等实际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回答“人是什么”(“我是谁”),以及相关联的“人(我)为什么活着”,“人(我)该怎样生活”等根本性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思考与回答这些根本性问题,就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怎么思考与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时我们与斯芬克斯面对面,谁会倒下呢?是我,是你,还是斯芬克斯?我或你倒下,想一想,意味着什么?文学创作会很浪漫,现实生活却很残酷。由于我们人生、人文、人性的缺损,在人生路上彳亍摇晃,站立不住,扑通倒下,有没有沉重、痛楚、郁郁寡欢、不寒而栗、追悔莫及的感觉?为了在人生路上不倒下而向前走,走得相对顺利,少些挫折,为了不慎倒下又爬起来,我们必须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大学初立,三十而立!

直面斯芬克斯,谁会倒下?当我面对斯芬克斯……诸如此类为题来一篇,会很有意思。越想越有意思!考功力——有原创的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的故事(这才是原创,可不是谁标榜“原创”就真的原创了),有理性深刻、灵性飘逸的洛克尔再创作的六人的故事,谁敢为之?谁能为之?与文化先贤比肩,也许为时尚早,也许亦无必要。还是作为一个人,以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的人之心去思、去写、去探讨、去行动吧。至少独特很个人,价值自有在其中。

为什么德国作家洛克尔能够写出思想如此深刻的文学作品?

洛克尔是德国作家,他是秉承了德国哲学、德国文化和德国教育中人的和谐发展的理念,而创作了这部伟大的小书。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里仅就代表性人物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有关思想,上溯洛克尔思想的渊源。

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1.10-1805.5.9),德国思想家、诗人,阐述和谐的人这一思想的重要著作是《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另一版本是《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其中主要思想是

 “希腊人的本性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不像我们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牺牲品。希腊人不仅以我们时代所没有的那种单纯质朴使我们感到羞愧,而且在由此可以使我们对习俗的违反自然(本性)而感到慰藉的那些优点方面也是我们的对手和楷模。他们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充满力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现代人的人性“却成了碎片”。(第六封信)P48-49

希腊人把人性“联合起来”,“变为一个整体”,现代人则“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 (第六封信)P50-51

只有精神能力的协调提高才能产生幸福和完美的人。”(第六封信)P55

 “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第六封信)P56

只有当人的性格的独立性得到了保证,只有使对他人专制形式的屈从让位给庄严的自由时,人才能够使他内在的多样性服从理想的统一性。”(第七封信)P57

理性完成了它能够完成的事业,当它寻求并提出法则时,勇敢的意志和活跃的情感必须去执行这一任务。”(第八封信)P58(楷体加粗为引用者所加)

△ 和谐品质的基本内容

除《六人》所揭示的灵魂与身体(精神与物质)、思考与行动(认识与实践)、利己与利人(自爱与爱人)的人性和谐外,

前述文化个人的五种基本品质也有品质和谐的问题,其中包括:

每种品质自身诸方面的和谐(见上述);

五种基本品质之间的和谐(真实爱尊负责独立自由五品质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

扩展开来,还有每种品质同与之相关的品质之间的和谐(如下述)等等。

五种基本品质中的每种品质有哪些相关的品质和谐呢?

真实(真诚、真理)与方法(灵活、智慧)等

爱尊与礼规、爱心与能力、情感与理性(理智)等

负责与维权(责任与权利)、负责与达观等

独立与依赖、独立与开放、独立与交往、独立与合作等

自由与规律、自由与规范(基于规律,包括法律、道德、制度、纪律、程序等)、自由与责任等等。   

对人性、个性、个人自身和谐还可有多角度理解,比如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协调发展等等。还比如上述武忠弼先生、李嘉诚先生、罗斯福总统等人所具备的和谐品质。

另一门选修课《人文基因十二讲》,就包含了不少和谐人性、和谐个性或和谐个人的内容(间有重复)。亦列如下,供参考:

1、本与末(或源与流等。1.1素养/教养/人性/人文基因与行为表现/冒尖/高峰体验等)

2、天与人(即自然与人。2.1科学与人文  2.2客体与主体)

3、灵与肉(相关生与死等。3.1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3.2性与爱

4、义与利4.1道德原则与物质利益,或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

5、仁与礼(相关5.1内与外、或神与形等。5.2仁爱与礼规)

6、理与情6.1理性/理智与情感   6.2理性/理智与情绪)

7、刚与柔7.1意志与情感  7.2道(原则)与术(方法),或常/不变与变、方与圆)

8、已与群8.1独立与依赖  8.2独善与兼善 8.3分工与合作  8.4竞争与互助  8.5权利与义务)

9、一与多9.1统一与多样、或共性与个性  9.2继承与创新)

10、凡与圣10.1平常与伟大、或平凡与神圣  10.2谦卑与高贵 10.3世俗与高雅   10.4质朴与优雅)

11、命与为(相关益与损、得与失、成与败等。11.1好运与作为   11.2厄运与作为)

12、思与行12.1思考与行动、或认识与实践  12.2言语与思考 12.3言语与行动 12.4相信与怀疑、或信仰与思考)

六品质(因素):以孔子为师,强化某些重要品质,培养某些品质因素。

孔子自我总结一生六阶段特点与境界:志于学,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揭示了一个人的人性、个性或品质、品性或修养、教养的成长成熟的不同阶段和完整过程,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那么,我们未到某个年龄段,是否就完全不可能具有相应阶段所具有的品质,至少是某种品质因素呢?不是的。只要我们把握人的这一成长成熟的规律,借鉴前人或他人的成长成熟的阅历,注意培养某种品质,至少我们是可能逐步具有这种品质因素,并经过一定人生阶段,具备相应品质。

“志于学”——科技人文皆修,专业人品双馨;

“而立”——建立个人文化,养立文化个人(个人品质),大学初立,三十而立,立起一个个人;

“不惑”——在某些大的方向、目标上没有困惑,志其所行,行其所志,不被迷惑,亦不受诱惑;

“知天命”——知社会与人生的某些规律,知自己人生中文化自己、三十而立的使命;

“耳顺”——能听、愿听、笑听不同、甚至反对自己的意见,并听得进其中合理性的意见。

“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断坚定向上向真向善向美之心,从向上向真向善向美之心所欲;努力知矩,知规律,知规律性的规则、规范与规章;不逾矩,不逾规律,不逾规律性的规则、规范与规章。

又如:《文化之道》提倡真实,提倡精神文化与行动文化(或生活文化)的统一(此亦和谐),而06电气何立群同学批评课程的帖子提供了一个来自我们学习生活的关于“说真话”以及品质和谐的案例。谢谢何同学!如何对待他人批评?如何批评他人?“和而不同”(上述两义)。

对待他人批评:提倡大气而细致(具体),独立而开放,自信而谦虚等等。

批评他人:提倡真诚而客观,尖锐而准确,坦率而全面等等。

△ 和谐品质的基本规律(环境律、历史律、榜样律、阅读律、艺术律、养成律等另述)

从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看和谐个人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多个规律同时、综合但有重点地起作用):

和谐个人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等。

统一或同一、一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互相转化、相互流动等;有灵活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

个性与共性。

和谐个人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

肯定(一种片面或缺陷)——否定(另一种片面或缺陷)——否定之否定(克服两种片面或缺陷,臻于完善)比如:

童年的纯真(但幼稚无知)—成年的有知复杂(但少了纯真) —纯粹与复杂、纯真与智慧、真诚与有知的奇妙结合。

这种和谐,是一种真正的有品位的成熟。

和谐个人的量变质变规律

和谐个性的质与量?和谐个性即质。一为个性,二为和谐,这是部分的质。和谐个性则是整体的质。

和谐个性的范围大小、层次高低等即量。范围层次,因人而异,因人的需要、愿望、悟性、修养的大小或高低等不同而不同。

范围?指和谐个性范围的大小,以圈示之,由小而大。

层次?指和谐个性在同一内容上,有高低层次的不同。以层示之,由低而高。

和谐者有度。和谐与度相关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3.20)

和谐品质之大中小(不)和谐与大中小(不)成功的规律性关系:成正比。即:

和谐则成功,大和谐则大成功,中和谐则中成功,小和谐则小成功;不和谐则不成功。

分析品质的和谐与残缺、健康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的几种情况:

两种优良品质的对立统一:两种品质同为优良品质,构成两种优秀品质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是在两种优良品质之间,是优秀品质的相互完善、结合、亲和与协调,比如尊严与谦卑:既尊严,又谦卑。两种优秀品质之间在表面形式上相互否定,在实质内涵上相互肯定,此为和谐品质,是一种和谐的修养所谓文化个人重要涵义之一,就是指这种文化了也即优化了自己的人性个性、品质修养较高的人,他们将人性个性品质化缺损为完善,化分离为结合,化排斥为亲和,化冲突为协调,因而成为和谐个人

一种优良品质与一种鄙陋(低劣、低下)品质的对立统一:两种品质一优一劣,构成一优一劣品质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是在一优一劣品质之间,是两种优秀品质的某种缺损、分离、排斥与冲突,本应结合的两种优良品质,仅有其中一种,或此优彼劣,或彼优此劣,比如尊严与谦卑:尊严但不谦卑,谦卑又不尊严。两种优良品质之间具有较强的否定性,即一种优良品质否定了另一种优良品质,此为残缺品质,是一种残缺的修养。而且,由于修养不够,某种优良品质缺乏另一种优良品质的必要的适当制约、补充和调节,很可能会异化为一种鄙陋(低劣、低下)的品质。比如尊严异化为高傲,谦卑异化为卑怯。所谓未化之人或半化之人,就是指这种还未更好文化也即还未优化自己的人性个性、品质修养还不够高的人,他们的优秀人性个性品质还存在缺损、分离、排斥与冲突,在此意义上属于残缺个人

两种鄙陋(低劣、低下)品质的对立统一:两种品质同为鄙陋品质,构成两种鄙陋品质之间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渗透、转化是在两种鄙陋品质之间,两种鄙陋品质的最大特点是走极端,不能使两种正常的人性个性品质协调起来,因而产生了品质的异化,比如上述尊严异化为高傲,谦卑异化为卑怯,因而形成高傲与卑怯两种鄙陋品质在不同情况下走向各自极端的奇特状态。在糟粕性文化孳生鄙陋性品质的意义上,在两种鄙陋品质之间走极端,似可称为鄙极个人柏杨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人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自卑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团狗屎,和权势走得越近,脸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时候觉得其他的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顾。变成了一种人格分裂的奇异动物。”不免几分偏颇,然而击中要害。

概括上述所说,我们不难发现对立统一的品质之间规律性的排列组合三模式:

两种优良品质:优—优结合的和谐模式。比如:既真诚,又智慧。

一优良一鄙陋:优—劣,劣—优结合的残缺模式。比如:真诚但不智慧,即真诚但愚钝;智慧又不真诚,即智慧但虚伪。有的人的真诚可能异化为臆断,有的人的智慧可能异化为狡猾。

两种鄙陋品质:劣—劣结合的鄙极模式。比如:既虚伪,又愚钝。

从而构成我们全面分析与把握自己与他人品质状态的规律性模式框架。大体确定了我们对品质结合三模式的基本态度

对优—优模式,悉心修达之;对优—劣、劣—优模式,扬弃完善之;对劣—劣模式,力戒克服之。

和谐者快乐。和谐与快乐相关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6.11)当然,颜回有一致命不和谐:身心不和谐,而夭折。

是否一切优秀品质,皆有和谐之可能?比如纯粹与复杂,是否可能和谐?“一个纯粹的人”,纯粹是否可能?可能,相对。

主要人性品质(相对划分,仅供参考)

美好、积极的(含两重性的)

孝敬、纯洁、诚实、真诚、善良、礼貌、礼让、人道、德性、同情、怜悯、爱情、仁慈、仁爱、关爱、关心、慷慨、感激、温和、谦虚、谦敬、谦恭、单纯、友谊、倾听、宽容、宽恕、豁达、幽默、忠诚、诚信、廉洁、勤勉、爱物、个性、支配、规范、原则、条理、镇定、克制、节制、持节、谨慎、知耻、罪感

知识、逻辑、历史、历史教训、哲学、宗教、科学、好奇心、质疑、探索、真理、智慧、创造、明智、理智、理性、批判、判断、理念、观念、想象、感觉、感受、经验、习惯、记忆、热望、冲动、意志、毅力、勇敢、勇气、勇毅、理想、希望、幸福、快乐、艺术、美、劳动、工作、勤奋、继承、创新

上帝、宗教、灵魂、信念、信仰

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人类、整体、独立、责任、义务、使命、神圣、信用、约定、习俗、合作、竞争、民主、公正、法律、秩序、规则、公忠、自由、和平、正义、公道、英雄、进步、惩罚、财富  

自然、无为、超越、和谐、人本、力行、救世、尚同、平等、兼爱、非命、功利、尚用、法治、变革、实力、谋略、中道、中和、圆融、自立、自强、自律、慈悲、民本、忧患

丑陋、消极的(含两重性的)

嫉妒、猜疑、虚假、撒谎、空谈、浮躁、粗俗、奴性、自卑、自欺、骄狂、损人、自私、懒散、吝啬、伪善、圆滑、欺骗、奸诈、阴险、吃人、世故、低贱、依附、软弱、窝囊、臆想、偏见、执拗、迷信、封闭、愚钝、保守、僵化、牢骚、过谦、冷漠、残酷、撒泼、凶狠、野蛮、迂腐、赤裸、从众、赶潮、吁叹、吹捧、傀儡、驯服、逞能、压抑、失落、酸相、太直、太诚、松懈、绝望、过忍、太精、炫耀、痴迷、追星、极左、怠倦、面子、马虎、混混、熊样、造谣、报复、算计、势利、内耗、颓废、贪吃、黑心、贪婪、无赖、痞性、奢侈、帮凶、霸道、谄媚、怒性、狭隘

医学文化之道第12期到此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文化与儒家思想
夫孝,德之本也。
试论中华传统君子人格 作者:武道房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性对立统一,共情别人提高自己的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