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百忍堂”张氏源流暨“枣林岗”移民初探

“百忍堂”张氏源流暨“枣林岗”移民初探

——谨以我“东曲里张氏”明初自山东徙居固始为例

作者:张 立

我“东曲里张氏”系百忍堂一脉,于明初由“山东枣林岗”徙入固始,最早落籍于遗爱乡东曲里,居于今李店乡与洪埠乡交界地带。由于年代久远,老谱遗失,致使十七世以上先祖无从考记。今创修新《谱》之所以用明初乡里区划名称冠名,称之为“固始县东曲里张氏”,旨在冀日后能与山东祖根之地老《谱》对接,以补断代之缺。考我张氏一族之源流,有三个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一曰“百忍堂”,二曰“枣林岗”,三曰“东曲里”。


族源寿张——“百忍堂”

    自汉魏以来,我张姓在自北向南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名门望族。《唐贞观八年(631年)条举氏族事件》载有张姓郡望六个。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正式考订全国姓氏,排列各地大姓望族,十一年之后又甄别确定全国十大姓作为“国柱”,清河张氏被定为“乙门”,排在“国柱”之首。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林宝撰《元和姓纂》列出清河等四十三个郡望。百忍堂就是著名望族之一。

百忍堂原在山东省寿张县城南桥北张村。1964年,寿张撤销县制,大部划归河南省辖。该村今属河南省台前县孙口乡,村名未改。据百忍堂《总谱》记载,百忍堂张氏源自清河郡张氏一脉。始祖张公艺生于北齐承光元年(577年),其父张兴生有十男,分别是温、良、惠、茂、俭、艺、诚、让、秀、严。张公艺行六,本叫张艺,因后来年高德昭,人们以公尊称为张公艺。其先人治家有方,数代同堂。北齐文宣帝于天保元年(550年),派东安王高永乐(文宣帝的叔叔)到张家慰问表彰,为张家挂了一块题有“雍睦海宗”的匾额;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安抚大使梁子恭也亲去慰抚,又送给张家一块题有“孝友可师”的匾额。据《百忍堂张氏族谱·总谱》(以下简称《总谱》)记载,张公艺自幼聪慧,德才兼备,“髫龄未冠之时,既有威德之望,博览群书,克己修身”。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张公艺十五岁即协助父亲张兴料理家政,一生秉持家政八十年,享年九十九岁。

张公艺主持家政期间,两次受到皇帝的褒奖。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张公艺时年五十八岁,唐太宗李世明根据地方荐举,着以他的名义为张家挂匾,题曰“义和广堂”。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张公艺八十八岁。高宗李治在武则天的辅助下派兵打败了高丽,农业连年丰收,“稔米斗至五钱,豆不列于市”(见《资治通鉴》),民富国强,认为功超前代,决定封禅泰山,要在泰山筑坛辟基,向天地报功。高宗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封禅队伍从东都洛阳出发,途经濮阳,于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山东寿张县停留,亲自拜访了张公艺。据《总谱》载,此时的张家“人口已有九百多,居室四百区,眷属已逾九代。每旦鸣鼓会食,群坐广堂。”高宗在张家逗留了两天,非常佩服张公艺的治家本领当问及治家经验时,张公艺不语,默然庄重,连写百余个“忍”字呈给高宗。在张公艺看来,家族所以不睦,由尊长衣食或有不均,卑幼礼节或有不备,更相责望,遂为乖争。苟能相与忍之,则家道雍睦矣。家道如此,国道何尝不然。高宗为之流涕,遂赐缣帛数匹,免其丁赋。又命户部专门拨款在济水河修一石砖桥,以方便张家出行。(该桥长5213,6,高7,是我国最早的石砖桥,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一座桥,比赵州桥还长一米多。该桥当时被称为访贤桥,后又改成古贤桥,桥北张村名即由此而来)。高宗对张公艺家如此奖赏还觉得不足以影响天下于次年(666)春,又封张公艺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并亲书“百忍义门”制成匾额派特使赐给张公艺家。这就是此后“百忍堂”称号的由来。

张公艺被崇祀,是在他去世后的第八年。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寿张县令姚祥,报经上级批准,将张公艺像配于学宫。张公祠则是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寿张县令刘公,奉敕在寿张隅东(东关)特建,堂号“百忍堂”,并由张公艺六世孙张永岭进祠,负责祠内日常事务。从此,历代王朝都要在张家“择其后人之俊秀者,主公烝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这里泛指祭祀),以示风励。”

《总谱》载:“唐、五代及大宋,百忍堂兴废几更,新旧屡易,终未尝有祭祀之绝绪也。记其年表,六百余岁无其坎坷。”……除了官方祭祀外,千百年间,张氏族人的家祭也颇具特色。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各地的后人带着供品,早早来到寿张东关“百忍堂”前,举行集体祭祖仪式,中午则在祠堂大聚餐。聚餐依照始祖当年九代同堂时的做法:鸣鼓会食,分别入座,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大家共同追忆始祖盛德,互相说些祝福的话,祈盼新的一年美好生活。这样的家祭一直保持到一九六六年。一九九五年祠堂重建落成大典时,还举行过一次这样的家祭。

数千年来,家庭的向心力一直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一个基础性原因。中国的先贤们也都认为家国一体。可以想象,一个“礼让齐家,九世同堂”的和睦大家族,对家庭、对社会的榜样作用,会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张公艺,既非朝廷命臣,更无卓著功勋,一生布衣,却能“生沐三朝恩荣,殁沾累代烝尝”寿张县城数次易址,而祭祀张公艺的张氏宗祠“百忍堂”,总是奉敕在新址重建,且屡废屡修;自唐至清,地方官府连续上千年为一个平民(张公艺)举行春秋会祭……所有这些,可能都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百忍堂后裔应以此为荣,并以此为鉴。


肇迁兖州——“枣林岗”

固始东曲里张氏于明代自山东枣林岗徙入固始以来,“百忍堂”的徽号和“枣林岗”的地名,因祖祖辈辈的言传口授和载入先祖的碑文而妇孺皆知。因此,“百忍堂”三个字不仅铭刻在家族的房屋建筑、祭祀器具以及农具家俬之上,更是铭刻在我张氏子孙的心里。那么枣林岗在哪?我们的先祖是何原因从寿张迁至枣林岗的呢?近读山东莘县张瑞夫先生所撰《百忍堂张氏述略》一文,又查《百忍堂张氏总谱》,我从百忍堂家族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揭开了先祖始迁之谜,也从中发现了枣林岗所在的重要线索。

话还得从百忍堂的后世繁衍和历史变迁说起。

据百忍堂张氏《总谱》载:张公艺长子张希达(高宗时封司仪大夫),张希达长子张英。张英字君政,任韶州别驾。从此,张英这一嫡长支世居广东韶州,后子孙繁众,且代有官运亨通者。张英配朱氏,生四男三女,次子张太寿。张太寿之子张秉才,字弘愈,曾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张秉才配孙氏,生三男:长子张九龄、次子张九章、三子张九皋。张九龄官至中书令;张九章任岭南道刺史,历任吉、明、曹三州刺史鸿胪卿张九皋任殿中监、岭南道刺史,自尚书郎,历任唐、徐、宋、襄、广五州刺史。张九皋之子张抗,官至右仆射,统兵、刑、工三部(他是日后百忍堂家族变迁时的关键人物)。张抗之孙张仲方,为御史,任金州刺史,入为度支郎中校,大和九年(835年)为京兆尹。张九龄之父张秉才,“因九龄贵,赠广州刺史”。张九龄因著《千秋金鉴录》之荣耀,其后人遂以“金鉴堂”号其祠,奉张九龄为始祖公。“金鉴堂”张氏又成为始兴郡望,声播天下。

张九龄的祖父张太寿兄弟四人,长兄张太福曾任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其后世孙张彻,五代后晋时赐进士第,官至侍御史。《总谱》载:“祖御史公彻,公艺十二世孙也。其先人自山东而江南,自江南而江西,过(大)庾岭九十里,广东南雄府西门处居也。”张彻一支后又七世同堂,影响很大,其居处距韶州仅百余里。张彻之子孙世以“金鉴堂”后人称之。

百忍堂张氏,虽有南迁一支“金鉴堂”族人在唐、五代以官显贵,并成为始兴郡望,但从根本上说,还是以“礼让齐家,九世同堂”而闻名天下。高宗“亲幸其宅”,给百忍堂带来了绵延千年的荣耀,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张家相继经历三次变迁,一个九世同堂的大家族,历三百余年后,遂告结束。这三次变迁分别是“分食十道”、“乱世逃亡”和“梨园分家”。

一是分食十道。贞观初年,全国因山河形势之便分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至开元年间又增至十五道。泰山封禅的第二年,唐高宗在为张家赐匾“百忍义门”,封张公艺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的同时还有一旨:分食十道。《百忍堂张氏行辈名实要略》(以下简称为《名实要略》)记载,为了让天下人都来学习张家“礼让齐家”的美德,高宗降旨让张公艺兄弟十人分食十道。于是,除张公艺守祖茔(留守桥北张村)外其他兄弟九人分赴各道定居时在乾封年间(666-667年)。从此,这个大家族析居全国各地。迁出的人都不肯忘记祖上恩泽以及兄弟张公艺持家七十多年带来的兴盛和荣耀,难舍难分之情无以言表。为日后相聚有凭张公艺砸一铁锅为十块,兄弟十人各执一块,以期再团聚时拼接。故唐时有一个说法:“铁锅张遍天下”。世事多舛,迁出的九支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并没有与故里相聚相识,联宗续谱。直到清雍正初年,贵州三会县,江西玉山县、河南固始县以及浙江的“铁锅张”后人才到桥北张村参加过一次宗亲会活动,此后又联系渐少。这种情况,和“金鉴堂”后人与故里的亲近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乱世逃亡。“安史之乱”爆发时,在朝中为官的“金鉴堂”族人有多位。他们商议认为:安禄山清楚张九龄就是“百忍堂”的后人,而他正从范阳经山东一路直取洛阳沿途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唐军一路溃败,应防止安贼叛军祸害寿张族人。于是他们共推时任右仆射的张抗,从京师长安秘密回寿张老家,安排故里亲人逃亡事宜。《总谱》载:张抗嘱咐所有外逃亲人,都不能暴露“百忍堂”身份,也不能透露与“金鉴堂”的关系,否则会招来杀身灭族之祸。于是,桥北张族众惊慌四散,故里几成空巷。后来得知,这次外逃人员的落脚点,基本上是以桥北张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最远距桥北张也不过四百余里,但最终还是形成了一直延续至今的散居格局。这些散居点分别属于今天山东的莘县、阳谷、任城、嘉祥、金乡、汶上、梁山、东平、郓城、鄄城、河南的台前(寿张)、范县、江苏的沛县等313县(区)的97个村(街)。清雍正初年,“百忍堂”张氏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认祖归宗,续谱联谊活动,当时形成的《张氏同谱录》(以下简称《同谱录》)大致就是上述这些地方,只是村落数量比现在少一些。

三是梨园分家。《名实要略》载,自分食十道,乱世逃亡又七百年后,二十八世张禧、张睿兄弟二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桥北张去今阳谷县张秋镇从师读书。学有所成后,被老师的两个女儿所爱,双双成家,落居于张秋镇梨园村。由此,又带动了桥北张一部分族人迁居梨园,家籍称之为“梨园分家”。张禧、张睿卒后葬梨园村南。从此,梨园为桥北张之外,“百忍堂”张氏的又一个比较集中的聚居地。百忍堂第四十九世,桥北张已故持谱老人张兴俭(台前县政协委员)就是从阳谷县张秋镇梨园村又返迁桥北张村的。

从百忍堂张氏家族三次历史变迁中,我们可以寻觅到固始东曲里张氏先祖始迁枣林岗大致范围。现试作如下分析:

先说第一次变迁“分食十道”。“分食十道”基本上属于官方移民。唐高宗虽然给了百忍堂张氏家族以至高无上的荣誉,但透过“铁锅张”故事,不免让人感到骨肉离散的凄凉悲壮。“分食十道”的奖赏或许只是表面现象而背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唐初的“均田制”向山东境外移民所致。唐初地广人稀,要发展农业,医治战争的创伤,就要动员巨族大家去拓土开疆。这一点可以通过百忍堂家族迁出后没有衣锦还乡来证明。这次移民,从雍正初年的祭祖活动可以看出,已有“铁锅张”迁来固始,但我东曲里张氏先祖始迁地是在山东境内的枣林岗,并没有直接来固始,因此“分食十道”与我先祖始迁无关。

再说第三次变迁“梨园分家”。这次人口迁移没有什么大的社会变故,当属于百忍堂家族繁衍的正常行为。张禧、张睿兄弟两人入赘阳谷县,即便能带动一部分族人迁移,规模也不会很大。况且阳谷距寿张才区区几十公里。20024月,我在任固始县史志研究室主任时,应邀到濮阳县参加“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会前会后途经台前县(原寿张县)。其间专程到桥北张村拜谒了“百忍堂”和艺公墓。当时,张兴俭老人健在,我和他一起留影,他亲口向我讲述了百忍堂的故事,并拿出百忍堂族谱让我复印。当我问及山东枣林岗时,他说:“不知,待查”。之后,我又专门拜访台前、阳谷两县县志办同行,两县县志、地名志均对“枣林岗”无载。今梁山县大部过去是属于寿张县,看了台前(寿张)县志,无需再访梁山。“梨园分家”时在明正德八年(1513年),为明代中期,而我东曲里张氏相传于明初迁入固始。此次迁移涉及的两个县阳谷、寿张(含梁山)都没有“枣林岗”,因此,这次迁移也与我先祖始迁无关。

最后再说第二次变迁“乱世逃亡”。“乱世逃亡”是百忍堂家族的重大灾难。“安史之乱”爆发,“桥北张族众惊慌四散,故里几成空巷”。这次大逃亡当是我先祖逃至山东某县“枣林岗”落籍的历史原因。那么“枣林岗”到底在哪?据雍正初年形成的《同谱录》显示,就在“以桥北张村为中心方圆不超过四百里”的范围之内。按照《同谱录》提供的县治计算,今属山东所辖10个县去掉已查的阳谷、梁山两县,还有8个即为莘县、任城、嘉祥、金乡、汶上、东平、郓城、鄄城等。枣林岗很有可能就在这其中某县某乡之内,也有可能再向东南延伸至兖州东部的丘陵山区境内。


开基固始——“东曲里”

固始县是一个古老的移民之乡。所谓“古老”是因为她历史悠久。所谓“移民之乡”是因为她以“闽台祖地,唐人故里”的美誉而闻名天下。固始也是我们张姓自北向南发展的栖息繁衍之地,考察我族源流离不开这一重大历史背景。

固始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与安徽交界,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地处江淮之间。西周时期属英、蓼、蒋、番诸国地,秦汉时期先后为蓼、期思、阳泉、寝等县地。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刘秀取“坚固初始”之意,封开国元勋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从此,便得名“固始”,并沿袭至今。固始唐代隶属光州,故又称“光州固始”。

固始作为一个移民之乡,具有两个特点:

其一,移民出发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307年)以后,中原士族率先南迁,平民百姓继之南逃。这一期间有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其中多为固始籍民,尤以士族为最。唐总章二年(669年)闽粤境内的泉、潮间发生啸乱。固始籍将领陈政奉诏率战将123名,府兵3600人入闽平叛。之后,其子陈元光袭职并开建漳州,被后人誉为“开漳圣王”。唐光启元年(885年),王审知三兄弟随黄巢起义军南下,率义军67姓,5000多人入闽,并创建闽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统治福建三十年。两宋之际,宋金、宋元交战,固始乡民为避战乱纷纷南逃。尤其是“靖康南渡”,金兵入主中原时,固始两度为金兵所陷县无治所达75年。这一时期固始乡民因循入闽者,更不在少数。上述四次大规模南迁的固始移民,其后裔又播迁至港、澳、台及海外多国,至“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他们纷纷寻根固始。所以,固始就成为他们心中的圣地,被誉为“闽台祖地,唐人故里”。

其二,移民集散地。所谓“集散”就是既有输出,又有输入。事实上,在上述四次大规模南迁移民之前后,都有大批的北方移民移居固始。据悉在唐初百忍堂“铁锅张”徙居固始之后,于“安史之乱”又有百忍堂张氏迁入固始。江西省玉山县张能先生通过电话、书信寻根固始,其先祖就是“安史之乱”从寿张迁入固始,繁衍数代后又随王审知迁入福建再迁江西玉山的。固始现有居民的先祖多半于明代来自山东、山西以及江西等地。仅以山东枣林岗移民为例,除我们张姓以外现初步见诸族谱记载的就有李、王、刘、马、潘等姓。如按民间传说统计,那一定还会更多。

近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曹树基与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名史学家、移民史专家葛剑雄(合著)发表在河南《寻根》(1997年第5期)上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五--山东枣林庄》,自觉对了解明代移民,尤其是对考证我东曲里张氏源流帮助很大。两位专家详细考察安徽凤阳及周边濉溪、利辛、寿县、霍邱、六安等县市明代移民情况之后,在文中主要记述了如下内容:一是从洪武三年至七年(13701374年),官方对凤阳府至少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移民,这些移民来自江南和山西北部。他们都是居住在凤阳府腹地,其人数已超过当地土著居民。二是在凤阳府北部的濉溪县移民主要来自山东长青、高青、阳谷等县,属济南府,元末明初徙入。三是在凤阳府西部、西南部的利辛县、霍邱县直至已超出凤阳府管辖范围的六安市,其移民都是来自山东“枣林庄”,明初迁入。“枣林庄”地名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滋阳县志》、《山东省兖州县地名志》(1989)均有记载,其地距兖州府只有七里,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至明亡,清末至今两次更名为安邱王府。现在为兖州县谷城乡安邱府村驻地。四是元至正四年至十一年(13441351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决口,兖州西部成为一片泽国荒无人烟。而兖州东部属丘陵地区,未受河决影响。在元未明初战乱中损失也较小,人口相对密集。枣林庄地处兖州府治城郊,又是济南、兖州两府各县移民南下的交通要道,所以,山东移民或经过这里或先在这里集中再出发是完全可能的。五是山东移民不见官方文献记载是因为他们不是官方移民,而是“自发的分散的”社会流民。官方不予安排,他们只能在凤阳府西部、西南部与河南交界的各县落脚,直至正统七年(1443年)才开始陆续入籍。明初这些移民数量并不很多,估计不过数万,但由于当地土著人口稀少,移民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很高,并且有较高的增长率,故百余年之后其后裔已占总人口的70%左右。

固始与安徽交界,更与霍邱县接壤。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固始县志》(以下简称《嘉靖志》)记载:固始“元至正甲辰(1364年)归附我(明)朝,洪武四年隶凤阳府,十四年改隶汝宁府。”可见固始在明初有长达十年时间归凤阳府管辖。因此,固始的山东移民当是凤阳府西部移民的一部分。两地移民情况基本相同,而唯一不同的就是移民出发地。安徽移民说是来自“枣林庄”,而固始移民却说是来自“枣林岗”。现在固始有人以曹、葛二位先生的文章为据,认同“枣林庄”说,而我却不以为然。说实话,虽一字之差也不敢苟同。理由有三:其一,山东移民不是官方移民,而是“自发的、分散的”,不可能先集中后出发,而且还是集中到兖州府城。即便“枣林庄”是一个交通要道,也不过是路过而已。其二,从地名命名的习惯看,平原为“庄”,丘陵为“岗”。既然兖州府东部是丘陵地带,那么能有“枣林庄,”就无“枣林岗”?再说,山东植枣历史悠久,而且全国有名。而以枣林命名的地方也不在少数,只是我们无考而已。其三从百忍堂我张氏的历史变迁来看,“安史之乱”的逃难地,基本上是以寿张县为中心画了一个圈,兖州东部的丘陵地带就在圈内。再说,也只有山区和丘陵地带才能躲避战乱。况且安禄山的进攻方向是向南再向西,而我张氏逃难向东躲进兖州东部的丘陵地带当属首选。因此可以判定,“枣林岗”就在兖州东部的丘陵地带。

曹、葛二位先生的“枣林庄”说虽然不能替代“枣林岗”说,但却为我们寻找“枣林岗”提供了又一条有理有据的重要线索,尤其是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了“枣林岗”的目标范围。在此,我当感谢二位先生。

固始明代的移民情况,文献虽无直接记载,但我们透过《嘉靖志》关于乡里组织的设置变化情况也可略知一二。《嘉靖志》载:“国(明)朝,洪武十四年定乡四(东曰建安,南曰青峰,西曰大城,北曰遗爱),里七十八。正统十四年,增明德、新民、至善三里,置中和乡,凡五乡八十一里。成化十一年,知县马鉴奏分西南永丰乡……十九里,青峰乡……十一里,大城乡……二里,共三十二里达商城县,固始止辖四十九里。弘治二年知县段继增十二里……则六十二里矣(应为61里)。嘉靖六年,知县李凤来併十二里,仍作四十九里。”县志撰稿人葛臣还有一段说明和评论更有参考价值,他说:“吾邑之村落庶(众多)矣!旧里四十六,为土民有恒产、皆国初占籍,随田起科者。新里三,为寓民无恒产,皆正统间占籍,派以没河粮(水灾救济粮)者。夫有粮无田,故流徙者众。奈今土民之田加以流侠之民,日削民之地。而岁不供民之役,虽土民亦去,寓民无几,此庶而不富也。张令(县令张梯)深达民瘼(疾苦),悉编流民以补土民之缺,申种壅塘(填塘造地),以撤没河之粮。起吾民百年之痼疾而厝诸衽席(把痼疾消除掉)也欤!”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我县山东移民于明初洪武四年至十四年(1371--1381年)固始归凤阳府管辖期间,在官方移民的导向作用下,随落籍安徽的移民一起来到固始。这些移民大体分三批安置。第一批于洪武至永乐年间占籍,被安置在四十九个旧里之中。据《嘉靖志》载:固始“洪武壬申(1392年)户一千七百三十七,口七万一千八十二。永乐壬辰(1412年)户一万五十八,口七万四百二十。”人未增,而户猛增,可见第一批安置的移民已经分得了土地。第二批安置的移民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入籍,被集中安置在新编的中和乡明德、新民、至善三个里中。直到嘉靖十九年(1540年)县令张梯还在做移民安置工作,即所谓“以流民补土民”,是通过解决土地问题,来消除百年之“痼疾”的。这当是第三批。

我东曲里张氏自明初迁入固始以来,与多数山东移民一样,家谱无存只有口碑。唯一的文字资料是二十世祖文篪公(我的祖父)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撰写的《张氏祖茔墓表》。他在文中写到:“慨我张氏自明季由枣林岗徙入固始县籍,迄满清退位已历十有余世矣。传闻葬固始东曲里李家店南六里庙西北阡者,为始迁祖考初卜茔兆。葬李家店东阡田家园者为数传后祖考再卜茔兆。由此分东西门两支,东门葬秦家渡口河西名曰棠树坟者,为又数传后祖考三卜茔兆,即文篪先世一支世系也。至葬我本生祖考玉珠公于固始上柏杨里宝光寺东阡,其茔兆曾为四卜焉。然自曾祖考元本公以上,累世家均赤贫,无家乘墓碑,以致先代世系名字皆无从考纪。所可记者,惟元本公祔葬棠树坟祖茔兆北隅而已……”新中国改革开放(1978)以后,文篪公五子,二十一世开谦公(我父)历时二十余年,遍访我族长者,考订我族世系,登记我族人口,并按欧苏谱法编纂我族《世系图》,今已告竣。《世系图》据族人口碑推知,我族可考近祖十七世为元字辈。经东西两门自下而上追溯,至此而分为五支,除东门元本公、元善公两支外,尚有三支十七世祖名讳无考。十七世以下则支系清晰,一目了然。迄今,我东曲里张氏已传二十五世,人口二千余分别居住在洪埠乡范郢、何围、大觉寺村,蒋集乡付集、兴隆、新河、秦楼、张大营、孙岗、小徐岗、桃树园村,徐集乡吴庙、八庙村陈集乡陈集(街)、连塘村,城郊乡大寨村,共516个村(街)。纵观我族,虽无达官显贵、巨商大贾,但多数家庭人丁兴旺(因响应“一对夫妇只生一孩”之国策而无男孩家庭除外),衣食无忧。

考我固始东曲里张氏之源流,尤如穿越时空隧道,让我沿着先祖留下的路标回到了历史的起点。而后,又踏着先祖的足迹一路走来。我发现在我张氏家族繁衍发展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段路程都承载着先辈的历史故事,每一个路标都凝结着家族的血缘亲情……拙文收笔之际,我忽又觉得仍有问题没弄清楚。比如枣林岗究竟在哪?如能找到,能否实现族谱对接?如此等等,难释重负。日后我愿不遗余力,继续考察。更望我张氏后来有识有志者,积极参与并担当重任,继往而开来。  

(此文节选自《固始县东曲里张氏渊源考》,本刊标题系作者所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根问祖十四处地址简述(下)
福建省张氏源流
从山东枣林庄到安徽界首市芦村镇枣林庄
中国十大寻根地
陈姓简史,中国的第五大姓,有五大来源,九大先祖
张氏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