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吉岛沉船事件刷屏,能成为下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爆款”电影吗?

7月5日18时45分,泰国普吉岛上空黑云密布,两条载着127名中国公民的豪华游船漂浮在海上,大家已经习惯了热带阴晴不定的天气,不以为意,直到船身颠簸越来越厉害,所有人都开始往甲板上挤,有人掉进了水里,整个船身翻进海里,尖叫和哭声弥漫开来,大海瞬间变成了修罗场。

截止目前共有45人不幸遇难,2人失联,对几十个家庭来说,这是一场灭顶之灾。对当地政府来说,惨痛事故反映了预警监管机制的薄弱,对普通民众来说,恐惧悲伤感同身受:浙江金华一家五口去泰国旅游四人遇难,包括18个月的小宝宝,只留下57岁的老人一人。他说,希望走的是自己。

这场灾难让人联想到了一系列以海难为主题的电影。在瞬息万变、夺命无情的海洋面前,你选择独善其身还是向他人伸出救援之手?听天由命还是抗争到底?生死关头,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让人深思或鼻酸。

绝地求生:

海难底色下的爱情与人性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难片当属“冰山撞大船”《泰坦尼克号》,千万情侣都模仿过张开双臂在船头飞翔的那一幕,《我心永恒》被传唱了十年又十年,杰克罗丝和那句“你会安然脱险,子孙满堂,死在温暖的床上,不是在此地,不是在今夜,不是以这种方式”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自此以后,海难和爱情仿佛结下了不解之缘。泰坦尼克号的姐妹船大不列颠号当年也遭遇了沉船的命运,被拍成了《大不列颠号》。同样讲述一对在海上相逢,命运多舛的恋人,不同的是,他们最终发现彼此还是势不两立的敌人:一方是英国间谍,一方是德国间谍,在沉船的最后一刻,选择爱情还是国家?

今年6月在北美上映的《惊涛飓浪》取材于震惊全美国的“太平洋飓风海难”真实事件。1983年,一对热爱航海的情侣,塔米和理查德订婚了,然而横渡太平洋的航行开始3周后,他们遭遇了太平洋史上最强的飓风,风暴过后,塔米发现未婚夫已经奄奄一息身受重伤,绝境中在他的鼓励下重拾勇气,在茫茫大海漂浮了几十天。他们还能活下来携手共度余生吗?海报上写着很吸引人的一句话:“上岸之后才发现海上发生的一切并非如此简单……”

除了爱情以外,友情、意志力、勇气也是海难片非常喜欢切入的角度。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如此渺小,但又如此顽强,温情电影的一贯套路是用大海的凶残反衬出人性的温暖。《惊涛大冒险》中海岸警卫队成员兰德尔用生命保护了自己学生费殊,完成个人的升华,斯皮尔伯格杰作《大白鲨》将海难片与惊悚片、怪物片相结合,捕鱼手、警察、生物学家三人组和残暴的大白鲨展开了艰苦搏斗,赞美了意志勇气的力量。正如意志力卓绝的海明威在自己的小说《老人与海》中写道:“一个人生来就不是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

如果你是个资深恐怖片迷,可能会同意一句话:“鬼不可怕,人才可怕。”如果你是资深社会新闻爱好者,可能会发现,比天灾更可怕的是人祸。

2014年4月16日,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客轮在由仁川港驶向济州岛的途中发生沉船事故,304名本该拥有美好将来的中学生无故遇难,是韩国史上最大的海难事故。整个事故疑点重重。首先,船员在事故后没有让乘客逃生而是让他们在原地等待救援。随后,政府号称出动了最大规模搜救队:700多名搜救人员,264艘舰艇,34架飞机,但幸存者表示当时没有看到任何搜救队伍,附近渔民也被告知错误坐标而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当天前总统朴槿惠整整失踪了7个小时,韩媒爆出是忙于整容注射,谣言四起:邪教献祭论、军方操纵论……直到现在还能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猜测。而真相,却深埋海底。

曾经拍摄过不少尖锐话题的社会纪录片导演金志勇决心以一己之力挖掘整个事件真相,以告慰这些年轻的生命和他们的家人。他耗资9亿韩元,四年时间,依靠CG数据建模、多维度海量采访、专家论证拍摄出了纪录片《那天,大海》。这是一部让人毛骨悚然的电影,尽管里面没有幽灵,也没有血腥画面,更没有声嘶力竭,嚎啕大哭。它只是非常客观地呈现了走访得到的证据链,船上车库多个行车记录仪的记录,以及物理学家的力学分析,你能看到被复原的事故全过程,船身是如何突然转向撞上了礁石,年轻人们如何在无望的等待中生命流逝,而本该到达的救援是如何无影无踪。这种焦虑和绝望让人窒息。

今年4月12日,该片在韩国上映,跟《复联3》正面对上,排片率不高但预售率达15.1%创下实时第二,并展现出了撼动社会舆论、问责有关部门的强大力量。它甚至替代了媒体对人祸的监督作用,让人意识到电影可以不只是有娱乐价值以及艺术价值,还可以拥有现实层面的价值。《那天,大海》豆瓣评分达到9.1。“这电影比《昆池岩》还恐怖。”此前,还没有电影以这种资料加推理分析的形式推翻海难真相。

非虚构题材是电影富矿?

一直以来,非虚构题材/真实故事就是影视作品的重大来源之一,其中包括报告文学、新闻报道、公安部案件等等。这类题材不仅直击社会痛点,并且容易挖掘深度,深受各大奖项的偏爱。

2004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成的《无人知晓》让14岁的柳乐友弥成了最年轻的戛纳影帝,2012年,根据《连线》杂志报道改编而成的《逃离德黑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韩国青龙奖常客如《熔炉》《素媛》《杀人回忆》等均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甚至推动立法。

国内并不缺乏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案”“鲁荣渔2682号惨案”“白银杀人案”等案件层出不穷,但监管和电影大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桎梏住了非虚构题材改编的脚步。

说到非虚构题材和海难相关,不得不被提及到的就是《时尚先生》记者杜强的那篇《太平洋大逃杀》,报道了鲁荣渔2682号惨案,以几百万的版权报酬成为新闻行业中的翘楚,相关网络大电影《太平洋大劫杀》一直处于筹备当中,但迟迟不见开拍的消息。

自此开始,越来越多的真实故事开始被影视公司盯上。媒体人雷磊创办的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每周都会接到影视公司的版权采购邀约。

但两者仍然是截然不同的,虽然真实题材可能天然存在着话题热度、戏剧张力、颠覆性情节,但把它转换为大银幕作品,存在着商业化的拿捏尺度、对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准确判断,期间需要经过大量艺术加工和取舍。在这方面,《药神》可能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突破尝试。

海难片作为灾难片中的一种,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考量,抛开极端自然环境、大制作大场面、恐惧感的噱头,其中折射的人性光辉与灰暗才是决定电影能走多远的根源。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0条人命,竟是韩国一场「邪教血祭」
从普吉岛海难、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引发的保险思考
普吉岛沉船事故,是天灾也是人祸
盘点1833年以来重大沉船事故
普吉岛海难136天后沉船凤凰号打捞出水!玻璃全碎船身布满泥沙
天灾背后是人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