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居易与苏州园林花木
《姑苏晚报》2021年11月29日 B06版

  蔡曾煜

  一

  白居易(772-846)在唐敬宗宝历元年(825)54岁时,于农历三月四日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二十九日由洛阳启程,五月五日到达苏州,即上表谢恩:“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土虽沃而尚劳,人徒庶而未富,宜择循良之吏,委以抚绥。岂臣之琐劣之才合当任使。”到郡后,即忙于公务,在给常州、湖州诸友的诗中谓:“自到郡斋仅经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秋,又给好友微之(元稹)的诗曰:“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当年白居易忙的公务之一,就有主持疏通山塘河,从阊门至虎丘,长七里,沿河种植桃李莲荷数千。

  次年宝历二年(826)二月,白居易坠马,伤腰足,卧养月余。五月又患眼疾,请假百日,萌生休官之念,思归。九月假满罢郡,十月初离开苏州返洛阳,实际在苏州约一年半时间。白居易勤政爱民,离任时苏州百姓十里相送,诗《别苏州》“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白居易晚年将自己的诗文作了整理,于开成四年(839)编成《白氏文集》67卷本,除家藏外,别录三本,分存庐山东林寺、东都圣善寺、苏州南禅寺。后又增补为75卷(今存71卷),后人合成《白氏长庆集》。全集诗文约3700余篇,其中有关苏州的诗文约100余篇。白居易在苏州的诗词,提到许多当时苏州的园林植物,这些记述是考证唐代苏州园林花木史的重要依据。

  二

  柳树是唐代苏州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白居易在写郡斋诗中,有好几首都提到庭院中的柳,另外专有一首《苏州柳》,说自己游遍各处,苏州是柳最多的地方:“金谷园(在洛阳)中黄袅娜,曲江亭(在西安)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行遍, 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这首诗中“絮扑白头条拂面”一句,说柳条拂面,应该证明当时苏州的柳,已有许多是垂柳。

  白居易诗《小舫》写了河道两岸的柳,《夜归》记了皋桥的柳,宝历二年春,他闲步苏州街巷,《正月三日闲行》描绘“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离任时,《别苏州》记述了阊门柳,“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宝历元年冬,白居易诗《西楼喜雪命宴》“宿云黄惨澹,晓雪白飘飖。散面遮槐市,堆花压柳桥”,此处的“槐市”,是苏州街巷种槐树的最早记述。“槐市”最早是汉代长安文人在槐林聚集、交流学术思想与交换书籍等的集市。苏州槐市的街景,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徐崧与张大纯编纂的《百城烟水·苏州府·西楼》,在引录白居易诗后,又录张大纯诗《咏西楼古迹》“刺史风骚犹旦暮”“千门树色色苏台晓,四壁虫声槐市秋”“景物不殊人去远”。张霦诗“柳桥槐市依稀在”“夕阳古木噪归鸦”。

  梅是苏州的原生树种,经长期人工培育,唐代苏州的梅已有果梅与花梅两个栽培类型。白居易诗《新栽梅》,是对苏州庭院观赏梅花的最早记述。诗曰:“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说明原来在府衙园林中只有桃花与李花,梅花是白居易到任后新种的。

  白居易诗《紫薇花》,在苏州地方文献中是第一次记到紫薇。诗曰:“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江西九江)官舍双高树,兴善(长安的寺院)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唐玄宗时,将当时的中央决策机构中书省改名紫微省,中书令称为紫微令,专掌诏诰呈奏之事的中书舍人,称为紫微舍人,官署内又种许多紫薇。唐穆宗长庆元年(821)白居易为中书舍人,故在《紫薇花》诗中自称“紫微翁”。

  竹的种类很多,苏州有原生的竹种。竹是苏州园林的主栽树种,白居易诗《题西亭》与《郡中西园》描绘了郡斋园林中的竹。“直廊抵曲房,窈窕深且虚。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诗《题东武丘寺六韵》写了虎丘寺庙园林的竹,“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唐时因避高祖李渊祖父李虎之讳,改虎丘为“武丘”。东晋时王珣、王珉兄弟舍宅建虎丘寺,在剑池东西分别有东西两寺。

  苏州的洞庭橘在南北朝时已负盛名。白居易在苏州到任当年秋天,就亲自到西山(又名包山)督办贡橘采摘与贮运,前后整整6天。在《白居易诗集》中,有5首诗记述了这一过程。他一早从阊门出发,诗《早发赴洞庭舟中作》曰:“阊门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舟出郭15里,进入太湖,天已亮。“渐看海树红生日,遥见包山白带霜。”这次拣贡橘的船队规模,在《宿湖中》提到“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对于西山洞庭橘的种植规模,在这几首诗中描绘为“树影霞光重叠深”“苞霜新橘万株金”“掩映橘林千点火, 泓澄潭水一盆油”。

  莲是我国原产的古老植物,已有3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形成子莲、藕莲、花莲三个大类。唐代苏州的藕莲已为贡品,花莲已有重瓣品种与白花品种,并为庭园池塘常栽的水生花卉。白居易爱莲花,有多首诗写到郡中池塘的莲,在开通的山塘河边种了大量的莲,他还将苏州白莲引到洛阳家中。唐代北方的莲大多为红花品种,白莲稀见。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5)被贬江州(江西九江),次年上庐山东林寺,看到池塘白莲,想取籽一粒,未得。到苏州的第二年,即给在洛阳的家中寄去太湖石与白莲,了却心愿。诗《莲石》:“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离苏后,白居易仍然难忘苏州白莲,在洛阳写下《种白莲》:“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大和六年(832),又诗《六年秋重题白莲》“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大和八年(834),63岁的白居易还挂念着白莲,诗《感白莲花》“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

  唐代苏州有樱桃与山樱两个品种。樱桃是当时庭院的栽培种,既观花又食果,果红色,时已闻名,白居易有《吴樱桃》诗,以后在宋时苏州又出了黄果的蜡樱桃,品质更优。山樱是分布在西部山区的野樱,是现代观赏樱花的原种,唐时陆龟蒙与皮日休的诗有记载。宝历二年春,州府打造了一艘新船,白居易乘船春游。诗《小舫》描写了沿河两岸风光,记述苏州人家的樱桃。“小舫一艘新造了,轻装梁柱庳安篷。深坊静岸游应遍,浅水低桥去尽通。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香起打头风。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

  菊花原产我国,观赏菊的庭院栽培记载,始见于东晋陶渊明的菊花诗。中唐时的菊花基本为黄花品种,白居易在苏州的三首菊花诗证实了这一菊花史状,晚唐时苏州陆龟蒙(830-881)院宅出现白菊,极为稀罕。宋代各色菊花品种大量涌现,苏州是主要产地之一。白居易到苏州的当年秋,诗《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写了杭州、洛阳、苏州三地都是黄菊,“前年九日余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翌年给元稹诗《九日寄微之》也写黄菊,“吴郡两回逢九月”“眼闇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苏州的红蕉一名出自白居易《种白莲》诗:“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他对白莲说,你可知我为何把你从苏州带回洛阳,而不带开红花的红蕉与朱槿?唐代称美人蕉为红蕉,在古诗词中美人蕉的名词在明代才出现。这首《种白莲》提到红蕉,或许当年苏州已从南方引种过美人蕉。其实美人蕉的名称,最早还是出自白居易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时的诗《东亭闲望》,诗曰:“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春兰与蕙兰,在唐代苏州山区都有,而且已在庭院种植。唐德宗贞元四年(788),韦应物为苏州刺史,诗《鼋头山神女歌》写到洞庭西山的兰蕙,诗《西亭》等也写到郡斋与寺庙园林的兰蕙。白居易诗《郡中西园》《秋寄微之十二韵》,“院门闭松竹,庭径穿兰芷。”“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证实唐代苏州野生的兰蕙已进入园林栽培。

  木莲即芙蓉花,又称木芙蓉。因莲花又名芙蓉,故有水莲、木莲之分。木莲在南北朝时已有庭院栽培。白居易在杭州诗《木芙蓉花下招客饮》有“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宝历二年(826)在苏州诗《吴中好风景》有“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是苏州园林花木中对木莲的最早记载。

  桧是古老的园林绿化树种,寿命长达数千年,原产我国,江苏有分布。史料记载,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在州宅北池曾有一株亲植的桧,世称“白公桧”。北宋蒋堂在景祐丁丑年(1037)为苏州太守,修葺州宅北池,此桧仍在,诗《和梅挚北池十詠》“池上有奇桧,青青岁纪深”。最早称此桧为白居易亲植,是叶梦得的《石林避暑录》:“苏州白乐天手植桧在州宅后池汝光亭前,余政和初尝见之,已槁瘁……后为朱冲(朱勔之父)取献,闻槁死于道中,乃以他桧易之。”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亦记亲自见到朱勔漕运太湖石与白公桧。《吴郡志》又记,至绍兴三十年(1160)知府洪遵在汝光亭西补植一株桧。

  白居易到苏州当年秋有诗《东城桂三首》,其序谓:“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秋中,有月桂子落’)”“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遥知天上桂华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后人据这首诗,认为苏州的桂花是始自白居易从杭州带来,此说是错误的。

  古称之“桂”,是指两种不同植物,一是樟科的牡桂、茵桂,即后来称之为肉桂的植物。宋代的《图经本草》也包括了产于江浙的天竺桂(土肉桂、浙江樟),樟科的桂是春华秋实。二是木樨科的桂花,桂花原产我国西南山区,大多不结果实。园林栽培起于汉,南北朝至唐庭院种植的种苗,主要是从山区移植的野生苗,故有岩桂之称。南宋后通过嫁接繁殖,才开始大量推广。据许多资料证实,唐宋时杭州天竺寺的“桂”是樟科的天竺桂。白居易《东城桂》自注每岁秋中桂子落,所以这株桂应是天竺桂。苏州桂花种植,始见于晚唐时陆龟蒙与皮日休的诗,皮日休诗《公斋小桂》记述郡中种植的桂花仍由山野移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白居易与苏州园林花木5600字
开在白居易心上的木莲花
白居易到忠州
蒲稗相依:白居易与华亭鹤
白居易在苏州造园
白居易《忆江南》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