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称“墓”的那些地名
《姑苏晚报》2022年04月11日 B07版

  潘君明

  大家一定发现了,在苏州地区,有些集镇村庄的地名带有一个“墓”字。这是怎么回事呢?据笔者翻阅方志和田野调查所知,大体有几个原因:一是原来那里十分荒凉,有钱人家购为坟地,将死者葬在那里,称为“某墓”,还建了坟堂(祠堂),派人在坟堂内看墓,便于祭祀,也怕有歹徒盗墓。后来,看坟堂的人家繁育子孙,逐步扩展,其他人家也搬来居住,逐渐形成村落,就取名为某墓镇或某墓村。二是原为一个小村落,无名,后由豪绅人家筑墓于村边,以豪绅人家姓氏称墓,这个村名也就称某墓镇或某墓村。三是有大人物葬于此,甚至有皇帝亲属死后葬于此,也就以大人物、皇帝亲属的姓氏为名,其镇、村之名即称某墓。

  苏州历史悠久,以“墓”为集镇、村庄之名,已见怪不怪,今略举如下:

  陆墓镇,今名陆慕镇,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西。镇名与唐代贤相陆贽有关。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府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大历八年(773)进士,由监察御史召为翰林学士,拜兵部侍郎。贞元八年(792),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陆贽为中唐贤相,深得当时及后世的称赞,遭构陷后罢相。陆贽死后在此埋葬建墓,称“陆墓”,镇名由此而得。明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以及陆友仁的《吴中旧事》,都持这一说法。但也有人说是因晋代陆云的衣冠冢而称“陆墓”。1993年10月改“墓”为“慕”。

  陈墓镇,今名锦溪镇,位于昆山市西南境。据地方志记载,吴越春秋时,这里已成集市。北宋时期,因镇上有小溪“灿若锦带”,故名“锦溪”。北宋靖康之难,金兵入侵,京城失守,皇帝大臣纷纷南逃。宋光宗妃子陈氏也随逃至此,因长途跋涉,身染重病死于此,葬于五保湖中,名曰“水穴葬”,墓至今仍在。明王鏊《姑苏志》云“去县东南五十五里,世传宋光宗妃陈氏葬此,因名”。清雍正二年(1724)陈尚隆撰《陈墓镇序》云:“陈墓之名,启自宋朝,界属元昆。考之姑苏志,去县东南五十里,宋光宗妃陈氏葬此,因名。”1992年10月,恢复旧名锦溪镇。

  葛墓村,位于昆山市锦溪镇东北郊,是一个自然村落。传说村上葬有一个姓葛的皇妃。乾隆《陈墓镇志》载:“在成区七图葛墓村西偏,相传南渡时高宗妃或云孝宗妃……余曾亲访目见焉(光绪戊寅三月彭龙光识)。墓西南有埋香港,或因墓而得名欤。”彭龙光是县儒学的辅助教职,光绪丙申(1896)彭龙光亲临考察葛妃墓,并写下《南宋葛妃墓记》:“岁丙申,予馆于葛墓村之龚氏斋,西百余步,有坟若堂,断碣仆焉……父老告余云:此南宋葛妃之墓,而吾村所由名焉也。”

  朱墓村,位于昆山吴淞江北界溪的东岸,有个叫朱墓的自然村落,因朱均祥葬于此而得名。据明嘉靖《昆山县志》载:“朱通政均祥墓,高2丈,俗称朱墓墩。均祥姓朱氏,邑之四保人也,洪武二十四年 (1391),以岁贡至京,适遇拣选人才,授通政司右参议。洪武二十六年(1393),闻弟犯极刑,马上惊坠卒。赠右通政,赐衣冠殓葬。”县志还说,这段资料在旧的志书上都没有记载,考证了朱氏的家谱才记录的。通政司是明洪武朝执掌内外奏章和臣民秘密申诉的重要机构,右参议,是通政司长官的僚佐。朱均祥是读书人,洪武二十四年,举贡,进京候选,由于他人品、学问都不差,被授予通政司右参议这个重要职位。朱均祥生前口碑极好,时隔一百多年人们仍在追念他。

  张墓桥,位于常熟蒋巷镇东北部。明代嘉靖年间,张家有人葬于此,并捐资在此处造桥,桥由大河镇范来贤建造。因有张氏墓及张氏捐资造的桥,故名。在明代崇祯、清代乾隆年间,桥曾进行重建。

  王墓市,原位于苏州城葑门外,离苏州城约三里处,为明初至清同治年间的行政区域地名,即集市。因境内有王羲之墓,故市以墓名。明《苏州府志》(洪武十二年刻本)引《虚舟客话》云:“郡城东三里有水乡,曰王墓,父老相传为晋右军王逸少之墓。”其辖境在今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范围内。目前已无实体。明初,设王墓市,为长洲县“五市四镇”之一,属陈公乡金栖里二十五都。明《姑苏志》卷十八云:“王墓市,去县东二十里。”《长洲县志》卷十二亦如是云。嘉靖、隆庆年间,王墓市为长洲县“四市三镇”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王墓市划归元和县,为该县“二市七镇”之一,属陈公乡金栖里上二十五都。乾隆《苏州府志》卷第十九“市”载:“王墓,去县东二十里。”乾隆《元和县志》载,王墓市属陈公乡金栖里上二十五都副扇。后王墓市改称王墓镇,同治《苏州府志》卷三十云:“王墓,前志列市。”

  除了集镇村庄名之外,也有以墓名山的。

  玄墓山,位于光福西南,与邓尉山相连,属吴中区光福镇。民国《光福志》载:东晋时期,青州刺史郁泰玄,晚年隐居并葬于山中。相传,郁泰玄性仁恕,墓葬之日,有数千只燕子衔土来堆其墓。因此,玄墓既是指郁泰玄的墓,又是指燕子(玄鸟)衔土而葬的墓,山由此而得名。清代,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名讳,曾将玄墓山写成元墓山或袁墓山。民国年间郁泰玄墓、墓碑和碑亭尚完好,20世纪60年代毁。

  在苏州的街巷地名中,也有以“坟”为巷名的。

  唐寅坟(巷),位于苏州城阊门内桃花坞西大营门西。因明代唐寅葬于此而得名。唐伯虎自幼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无不精工。三十岁赴京会试,因牵连科场舞弊案而下狱。此后,他无意于功名,遨游宇内,广拓视野,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作草稿,潜心作画。晚年生活潦倒,十分贫困,死后葬在桃花坞附近,称“唐寅坟”。后坟地迁移,在该处造房建屋,自成小巷,巷名即以“唐寅坟”名之。一说此处为唐寅“瘗文冢”,其真墓在横塘王家村。

  汪家坟,位于阊门内桃花坞下塘。明初处士汪得葬于此。坟前有纪念明代浙江巡抚汪起凤的祠堂,名“汪公堂”。汪起凤,字来虞,吴县(今苏州)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揭阳县令,以治绩升任广东左布政使,卒于官,后人建汪公祠以祀。据《吴门表隐卷五》载:“汪家坟在桃花坞南岸,明初处士汪得所葬,子本、孙谦祔。冢平不生寸草,不禁人践踏。旁有明中丞祠,祀浙江巡抚起凤,编修琬、倓、份,教谕钧,中允士铉,知县俊祔,皆其后裔。”《姑苏图》《吴县图》上均标汪家坟,后称汪家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襄藩王墓探究(十六)襄阳境内其他已发现明代墓葬群
怀念顾野王—品味姑苏之17
姑苏纪事:“书圣”王羲之墓在苏州吗?【上】
这次去探寻了明代襄王们的陵墓,襄王封地在...
坟上村
光绪生父醇亲王亦譞墓(七王坟) 北京海淀区苏家坨镇七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