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公堤畔柳
《苏州日报》2022年06月11日 B01版

  徐 静

  大运河为苏州留下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唐代以来就是运河航道之一的山塘河闻名遐迩。2019年在“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活动中,苏州山塘河及其历史文化街区山塘街入选江苏省“最美运河地标”。而苏州山塘河这份运河地标的最美风光与诗太守白居易密切相关。

  明代文学家王穉登《重修白公堤记》载曰:“自虎丘而东至阊门,凡七里,曰'白公堤’,唐太傅白乐天守郡时筑也,俗称为'山塘’。”山塘河曾是苏州运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北入苏州古城的一条重要水道,始建于公元825年,由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主持修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考中进士,中唐时期新乐府诗歌的倡导者,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官员,白居易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后因直言遭贬,到地方任职,历任江州司马、杭州刺史等。唐敬宗宝历元年(825)白居易被任命为苏州刺史,虽然在苏州为官不到两年,却为地方做了一些实事、好事,其中最杰出的实事工程是主持疏浚开凿从阊门到虎丘的七里山塘,可谓功在当时,利在千秋,政绩卓越。

  来到苏州,虎丘是必游之地。虎丘山有名寺,有春秋吴王阖闾陵墓,自古便是吴中第一名胜,一向是游人荟萃之地。白居易特别喜爱虎丘名胜,在苏州任职时自称“闲来即一过”“一年十二度”,只要一有空闲,白太守就要游览虎丘,平均每月来虎丘一次,真可谓百看不厌。

  白居易初到苏州,走访虎丘,一路上发现河道淤塞不通。经过细致考察,白太守发现虎丘在苏州古城西北郊,游客往来交通十分不便,又因山塘河道不畅,经常导致水灾,影响民生。作为地方长官,白太守决定按照苏州水城的地理特征来兴修水利、发展交通,因此,组织民工在山塘河清淤排涝,畅通水道。这条山塘河道从阊门开始,与运河连接贯通,长七里,直达虎丘山下。

  山塘开河挖出来的泥土,顺势拓展河堤,垒石加固,堆成了堤岸,这条长长的堤岸逐渐形成山塘街。

  诗太守开河筑堤形成了山塘街“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交通形态,因此,民间俗称的“七里山塘”,既指山塘街,又指山塘河。古街与长河相依相偎,并肩而行,不离不弃。如此看来,千百年前的诗太守白居易不仅精通文学艺术,而且很懂得水利交通,还是一位好长官,关心民生,体察民意,发展旅游,造福于民。当然,白太守毕竟是位大诗人,更懂得美化环境营造风景,比如在堤上栽种桃花李枝,在河中种植水菱荷花。于是,七里山塘诗意盎然。显然,白居易本人也对自己的这一杰作甚感欣喜,挥笔写下《武丘寺路》(唐朝因避李渊祖父虎讳,虎丘寺改称“武丘寺”,武丘寺路即指山塘街)记载此事,诗曰:“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诗太守挖河筑堤,不仅兴修水利,解除了这一带的水患,而且发展交通,开发旅游。从此,七里山塘成为连接阊门与虎丘的游览通道,东面连接红尘中最繁华的阊门,西面连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如此,大大方便了人们游览吴中名胜。“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无论从水路还是从陆路,无论是骑马还是坐船,人们去虎丘游览都十分便捷。

  七里山塘到虎丘。尤其是春秋两季,男女老少,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山塘街上帅哥美男骑着高头骏马,山塘河中佳丽美人坐着花船水中游——这真是一道吸引眼球的风景。

  而且,白太守的这一工程也顺应了苏州人的“亲水情结”——水是苏州的灵魂,有水则活络,有水则灵动,苏州人喜欢依水而居,枕河而卧。悠悠七里山塘河边聚集了一户又一户的山塘人家,“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粉墙黛瓦的山塘水居,映照着河边的柳树桃花李枝,春意盎然,诗情画意,特色鲜明,魅力无穷。

  为纪念诗太守的这一功绩,苏州人把白居易誉为“山塘始祖”,把山塘街这条长堤称为“白公堤”,并且在山塘街上建有白公祠。

  山塘街自唐代白居易筑成,逐渐成为苏州著名景区。发展到明清时代,山塘街成为苏州最为风流繁华之地。人们在山塘河岸,遍植杨柳。每到开春时节,柳枝绽发新绿,柔嫩的柳枝轻拂绿水,带给山塘古街勃勃生机。白公堤畔柳也就成为七里山塘一个标志性景观,经常被诗人们所咏叹。

  蕙草初香二月天,白公堤畔柳如烟。

  讨春年少携筝笛,齐上吴娘六柱船。

  (清·朱方蔼《吴中杂咏》其二)

  疏柳微黄映画旗,轻阴漠漠雨丝丝。

  山塘二月春如水,谁唱当年白傅词。

  (清·王昶《山塘杂诗》其四)

  白公堤畔柳,春去尚依依。短棹日初午,花林暑气微。

  歌声飘水阁,塔影落渔矶。乘兴登山健,松风吹客衣。

  (清·石钧《初夏山塘舟中》)

  白公堤畔柳丝柔,十二红阑隐画楼。

  才到吴乡听吴语,泥人新梦入新秋。

  (清·屠琴坞《山塘访秋》其一)

  以上诗作展现了山塘游赏以春夏秋三季为盛。无论是山塘春泛,还是初夏舟中,或者山塘访秋,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烟雨蒙蒙,七里山塘的风景都是美丽的。水巷两岸垂柳依依,繁花点缀,风吹柳条丝丝长,河中画舫缓缓过,水阁塔影,红阑画楼,笙歌悦耳,吴语软糯,似一幅幅欣赏不尽的画卷,美不胜收。人们在欣赏白公堤畔柳的美景时,自然会想起开通山塘街的功臣白居易。

  2022年是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与苏州结下深厚感情的姑苏诗太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和苏州
[苏州印象19]七里山塘I.山塘河.山塘街[图片]
说古道今 | 七狸有意化为桥
苏州行40
山塘老街走不厌
倪熊:乾隆力推的苏州山塘街,是怎样成为苏州的“游赏最胜处”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