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根溯源“打连厢”
userphoto

2022.08.14 上海

关注

《苏州日报》2022年07月30日 B03版

  何大明

  源远流长的“打连厢”,是一种民间草根文艺表演形式。

  连厢,又称“连厢棒”“连厢棍”,它用细长的竹竿打通竹节制作成竹管,长约一米。竹管表面涂上颜色,两端装饰花穗彩绸。竹管上间隔一定距离凿出圆孔,孔内横向装着铁丝,铁丝上串着铜钱(或以有孔圆铁片代替)。摇晃时铜钱转动,发出悦耳的响声。表演者手握这根别具一格的“金箍棒”,手脚并用表演约定俗成的传统舞蹈套路,就称为“打连厢”。这种民间文艺形式,可以一个人表演,也可以多人组合成一定队形集体表演。

  “打连厢”以前流行于苏州水乡地区,以当时吴县地区的胜浦、车坊一带为最。每逢农闲时节或传统的庙会上,农妇们就自发集合起来组织排练和表演。连厢队多由中老年妇女组成。表演时,演员们身穿全套特有的水乡服饰,随着脚步的移动、双臂的摆动,以及队形的变化,连厢棒也随之舞动,或抖动于空中,或敲击于身体的肩、臂、胸、腰、腿等不同部位,并且配以双腿微颤和肩腰的晃动,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连厢棒上的铜钱随着有节奏的抖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今,这种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得以传承,在一些节庆活动和“农家乐”旅游活动中,我们又能看到了。

  “打连厢”这种别具一格的传统民间文艺活动,却不见有关史志史料记载。笔者查阅《苏州市志》《平江区志》《沧浪区志》《金阊区志》,均未见任何条目说明。后来查阅《胜浦镇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总算在《群众文化》章节的“舞蹈”条目中,找到了有关“打连厢”的记载。但文字记载很短语焉不详。于是,笔者对“打连厢”的有关问题,产生了追根溯源的想法。

  “打连厢”究竟为何得名,其三个字的正确写法是什么?对此,我请教过苏州相关文史专家,也向有关“打连厢”的表演者咨询过,但都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在媒体上,还看到“打连厢”三字有多种写法,有的写成“打莲厢”,有的写成“打莲湘”,还有的写成“打连湘”。查阅“莲”“厢”“湘”的含义,都与这种文艺活动对不上号。其实,不少民间文艺,因为不登大雅之堂,很多没有自己的学名。笔者以为:这种文艺形式最初可能只有读音称呼,叫作“打连响”。因为表演时,用这一草根道具击打身体,铜钱会发出连续不断的响声。久而久之,人们就根据谐音关系,顺理成章形成“打连厢”“打莲湘”等不同名称和写法。

  “打连厢”究竟发源于何地?《胜浦镇志》在第241页明确记载:“'打莲湘’是新中国成立初从苏北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李光荣,是一位研究伍子胥的专家,著有《万里寻访伍子胥》一书。作者为了搜寻史料,不辞辛劳踏遍全国各地勘查,他在湖北孝感市应城地区(楚国故地)考察时,发现当地民间有一种特殊的群舞表演形式,表演时使用的道具,叫作“金钱棍”,又称为“霸王鞭”或“花棍”,俗称“连厢棒”。

  对此,笔者查阅了《中国民俗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该书在《游艺竞技》栏目中,列有“打霸王鞭”的条目。条目中明确记载:“霸王鞭又叫英雄鞭、金钱棍。取一根约长三尺、比拇指稍粗的香笋竹,中间镂成九个长方形孔,每一孔中钉竹钉或铁钉,孔钉上各串两个铜钱,涂上彩漆,两端饰花穗彩绸,即成霸王鞭。活动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条目中还详细介绍了表演方式,套路与“打连厢”完全相同。巧的是,该书的出版单位,是湖北辞书出版社。楚国故地,对此当然情有独钟。根据现有的资料,“打连厢”这一民间文艺活动,应该可能产生于湖北地区。

  笔者在游长江三峡时,在游轮上,我向一位湖北宜昌的女导游询问“打霸王鞭”一事。对方告诉我:“打霸王鞭”俗称“打连厢”,在湖北省的一些地方,包括宜昌的农村地区,非常流行,尤其是在湖北的监利县(伍子胥的故乡)。当地相传,这种舞蹈形式最初为伍子胥所创,其内容为揭露楚平王的荒淫和残暴。伍子胥从楚国出逃时,把“打霸王鞭”带到了外地。听到这一说法,我非常激动,因为,这与我当初的想法不谋而合。武艺高强的伍子胥从舞枪(长矛)弄棒中获得灵感,创作“打连厢”顺理成章,应该不是难事。

  “打连厢”是由伍子胥创作并引进的楚国民俗,这一推论还可以从“吴市吹箫”得到联想。当初,伍子胥被楚平王迫害流落到吴国后,一度在“吴市”行乞,以吹箫卖艺为生。成语“吴市吹箫”的出典就在这里。当时的“吴市”,就在现在苏州古城内的吴趋坊。我们可以推断:多才多艺的伍子胥卖艺时临场发挥,不但能吹箫,还能“一箫两用”,利用形制与连厢棒差不多的“箫”表演“打连厢”。很有可能,“打连厢”就此在苏州代代相传。

  “打连厢”为什么又叫作“打霸王鞭”?笔者猜测:出生于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与出生于秦末的项羽,同为楚国人。大名鼎鼎的项羽,人称“西楚霸王”“楚霸王”。与项羽同时代的楚国百姓,为了对项羽歌功颂德,把“打连响”更名为“打霸王鞭”。当时,包括宿迁、徐州一带的苏北地区,都属于楚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项羽出生于楚国泗水郡下相县,今属江苏省宿迁市。因此,《胜浦镇志》记载“打连厢”从苏北传入苏州。源远流长的“打连厢”,是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好好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崞县风情录|任晋渝: 霸王鞭
倪熊:曾经过年时不可或缺的打连厢——苏州甪直非遗文化
你没有经历我的痛苦就不要劝我大度
追根溯源(一)
【追根溯源】每日一典
追根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