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一碗面

《姑苏晚报》2022年10月18日 B06版

  周治功

  苏州人钟情一碗面。

  不少老面孔,天天会出现在老面馆,老辰光,一辈子守着一碗焖肉面,乐此不疲,形成苏州早晨的一道风景线。

  大清早,你看到店堂里有人独占一桌,吃面时神情专注,那一定是位老面客了。至于像陆文夫笔下的朱先生那样,天天非头汤面不吃的,应当不多,这是要有时间和闲情的。况且,在日新月异的今天, 要守着一份不变的生活习惯不容易。

  吃苏州的面极有讲究。

  苏州的面讲究汤水,俗话讲“细面吸汤”,汤水要依靠面条的吸附,才能够随着面条一起落肚,这样的面才会在嘴里留有滋味。一碗面下肚,口留余香,所以苏州的面不能以一“吃”论之,应当是吮吸。

  一般一碗面需在三五分钟内吃完。如果吃的时间过长,面条吸汤过多要烂,这样口感就两样了。如果两三口就扒下肚,就有点苏州人的通俗讲法“急吼吼,穷兴拉污”腔调,品尝不到苏式面深藏在细微之处回味绵长的感觉了。

  在吃面的三五分钟之间,须有把玩玉件之心态,温柔有致。做到汤顺面下肚,面随汤而下。如此这般行云流水及细吸慢嚼之间尽情玩赏的奥妙,须仔细揣摩,用心之处,便是绝对的享受。

  小时候,在一家面馆里看到天天在老辰光老位置吃面的一位老先生。

  面一上桌,他便神情合一于寸碗之间,心无旁骛。从挑面时的专心致志,到吮吸面汤时如沐春风般的惬意,再有焖肉入口而化时大快朵颐的开心,直至鼻尖微汗、血脉偾张地吸下最后一点汤水的心满意足,一气呵成。食毕,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碗,下意识单手一拍桌子,一个“好”字脱口而出 ,然后掸一下衣襟,起身而去,全不顾周围人的诧异。整个过程不过三五分钟之间,潇洒自如,好不惬意。

  苏州面店的堂口十分安静,食客一般个个都是用心享用,绝少喧闹声。考究一点的店堂里有苏州评弹演出,弦声切切伴着吴侬软语,一派小家碧玉模样,悠然自得。当然,波澜不惊的堂口也有石破天惊之时,吃客点完面,老派一点的堂倌会一声长吆:“要么来哉……红两鲜么两两碗”,此时,若于无声处听惊雷,抑扬顿挫,绕梁不绝。

  小辰光住在皋桥头,母亲经常给一角钱去桥堍六宜楼吃阳春面(六宜楼是徽帮菜馆,但它的苏式面点也是叫得上名头的)。长此以往,与下面师傅熟了,知道了其中的一二窍门。

  苏州的面讲究汤水,叫得上名头的面馆每天的吊汤便是必需的早课。师傅二三更起床,用隔夜准备好的上好猪肉、鸡肉、猪腿骨、鳝骨等加水煮透(各家面馆各有自己的配方和吊法),几个时辰便可吊出一锅清汤,其中没有多少奥秘,只不过原料要货真价实,时间不能偷工减料。

  有了好汤水,即便是光面一碗,都能做到味道十足,让吃客神采飞扬。

  现在有的面汤,清水加调料,可以鲜得“吓煞人”,但上口没有厚重感,吃后嘴里发干。这样的面汤,再三宣传“古法吊汤”,一天限供几百碗,一点用也没有,嘴巴不会骗人。

  一碗面的好坏,下面也极有讲究。

  锅要大,水要多而清(苏州人讲究吃头汤面即因此)。大火之下,水急沸之时下面,待水再开时续冷水,如此这般,等锅中之水再度沸起,面便要起锅了。当然,讲究的面馆会征求顾客对面条软硬的要求而增减下面的时间。这样下出来的面,装碗时,面条细而紧致,纹理清楚不糊,装碗的面就会有模有样。

  最后的起面,老手会让这一个过程表现得十分飘逸,犹如昆剧中飞舞的水袖,拂、挥、扬、抖、掼、滑样样俱全。

  我常在锅边等着下面,一整套起锅动作,师傅经过几十年的演练,早已烂熟于心,看得我眼花缭乱。

  在汤水将沸未沸之时,下面师傅会将抓篱顺水兜住面条,沿锅边一溜起水,抓篱高高扬起,顺势一抖,在空中掼两掼,便会掼去面里带有的锅中汤水,然后下手一撤,面条便顺势整个滑入清澈的汤内。

  面条纹理清晰,呈鲫鱼背状伏在大汤碗中,再撒一把切得极细的青蒜,如此这般,便是一碗重青紧面宽汤、卖相挺括、吃口硬张的阳春面了。

  为什么把光面称为阳春面?

  有记载说,苏州人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十即代表阳春,从前的光面是十个铜板一碗,故戏谑十个铜板一碗的光面为阳春面。

  还有一种是借阳春白雪之说来攀附风雅。白雪代表面上的浇头,阳春三月之下,“白雪”必然融化,这样浇头便没有了,光面没有浇头,称之为阳春面恰如其分。

  当然,也有称光面为飞浇面的,意思是浇头飞走了,这是另外一说了。

  以上种种说法记载是否确切,不得而知。

  但是阳春面之名取得好。非但听起来雅趣十足,至少吃光面的面客在点光面的时候,叫一声“来一碗阳春面”,可以底气足一点。

  苏州的面浇头也十分讲究,据说有两百种之多,说来话长,就不细说了。

  走过不少地方,各地方的各种面也都品尝过,各有特色,我们不能以个人的好恶评头论足,只要吃得开心就好。

  但是,苏州的一碗面,这么多年来,可以让人天天吃,还是念念不忘,天天想,也许真有它独特的韵味。

  能不忆苏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苏州的日子里系列之七——我在苏州吃面的情节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远去的那碗阳春面(袁文龙)
惊呆了!苏州的面竟然拥有26340种口味!苏州人大夏天也离不开的这十碗面,你知道吗?
跑遍全城,细数苏州的特色面馆!赶紧一家家吃过去!
关于吃面,苏州人绝对是全世界最认真的!不服来辩!
阳春面:究竟是扬州、苏州、还是上海的首创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