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第一瓶汽水产自苏州

姑苏晚报:中国第一瓶汽水产自苏州 2009-09-20

 
 
东吴大学化学硕士、中国制碱业创始人之一——陈调甫肖像
 
荷兰水史话
    余秋雨在《荷兰水》一文中写到,他在六岁时第一次从他已经病入膏肓的河西老太口中得知荷兰这个国名。其实是河西老太在临死前要吃一种东西,提到荷兰这个国家的名字。因其吐字已经进入含糊状态,几经与老太一起在上海居住过的余秋雨祖母细问,才得知老太要吃的东西是一种水,叫“荷兰水”。然后又经祖母描述“荷兰水”的特点,余秋雨的母亲才“哦”了一声,说是汽水!于是快件急信老太在上海的儿子务必随身携带“荷兰水”归来。儿子归来,拿出一个瓶口封有铁盖的玻璃瓶,打开瓶盖,只见玻璃瓶里的水冒着气泡。老太只喝了两口,摇了摇头,不再喝了。当天夜晚就安然辞世了。
    我们知道余秋雨1946年8月生于浙江余姚,余秋雨六岁时已是1952年了,荷兰水的名称早已为汽水取代。顾名思义,汽水是水中含气的水,这种气便是含有碳酸气(即二氧化碳)的饮料。汽水中的碳酸气是靠投置在汽水瓶中的小苏打释放出来的。小苏打即众多家庭用来发面的白色粉末,它的学名是碳酸氢钠,在水中会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并不能溶解于水,当人们打开汽水瓶的时候涌出瓶口的那种白色泡沫便是二氧化碳造成的,这种无色无味无毒的碳酸气却能愉悦人们的味蕾,凉爽人们的口腔和食道,成为消暑的最佳饮品。
    据考证这种充入碳酸气的饮料最早由荷兰商人在东南亚一带生产,马来语呼之为“亚逸勃兰达”(AIR BLANDA)亚逸(AIR)是空气,,而勃兰达(BLANDA)则指荷兰,意思是荷兰人生产的有气的水。最早中国的汽水是从东南亚传入的,于是国人便跟着东南亚人把汽水叫成了荷兰水。一本晚清年间出版,由葛元煦所著的《沪游杂记》一书中则说:“荷兰水即汽水,由西洋人生产,由日本人经营居多。后又成为只有在日本人所开的商店才能买到。荷兰水由日文中直接传入沪上。 ”不管怎么说,早期的荷来水都是箔来品,名称只能跟着外国人喊。
    民国初年,辫帅张勋复辟失败,仓皇逃入荷兰使馆,报纸上曾有人作漫画进行讥刺,漫画上画了一只硕大的“荷兰水”饮料瓶,一位穿着清朝官服的人遁入瓶中,而辫子却翘在瓶外。漫画极具讽刺意味,也把荷兰水与荷兰划上了等号。其实这种充入碳酸气的饮料,并不是荷兰人的发明。早在公元十六世纪,欧洲的地质学家发现矿泉水喝起来特别清凉解渴。经研究发现矿泉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是矿泉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口腔清凉的感觉。 1768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莱,创造了把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水里的方法,达到了与矿泉水同样的效果,这便是汽水工业的萌芽。随着中国人掌握了“荷兰水”的技术,懂得了在水中充气的道理,中国人生产的“荷兰水”便渐渐改称了汽水。
 
    苏州人生产出中国的第一瓶汽水
    《报日人民》编印的《广闻博录》一书中谈及“汽水的来历”时说:“中国自己办(汽水)工厂要推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州的瑞记公司和宣统元年(1909)的上海惠华汽水厂。 ”
    据《吴县·城区附刊》一书“二千元以上资本城区工业概况表”中记载:瑞记公司,资金13000元,厂址在胥门外大马路,厂长吴次伯,属合伙经营,年产荷兰水二万打。注册时间是宣统四年四月(实际宣统只有三年,应为公元1911年),那《报日人民》编印的《广闻博录》一书中所说的光绪三十二年又从何而来呢?其实那个年代常常是生产在前,注册在后。有人查到了1934年《苏州明报》上瑞记汽水厂刊登的一则庆祝建厂三十周年的广告:“本厂创设已历二十九载,预期举行三十周年纪念┄┄”,据此推算出苏州瑞记荷兰水厂筹建于1905年,第二年即1906年生产出的汽水应市销售。
    又有人进一步查找资料,说在苏州比瑞记更早的荷兰水厂应为苏州滋德堂荷兰水厂。一份民国三年六月编订的《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中关于“江苏独资商业志册表”记录着:滋德堂营业荷兰水,厂址设在苏州青暘地二马路,资本8000元,出资人徐培基,创设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注册日期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不管是1906年的瑞记生产出荷兰水还是1898年的滋德堂生产出荷兰水,总之中国人最早开始生产的荷兰水是产自苏州的。
    关于瑞记汽水厂,民国吴县城区工业概况登记表中记载的是合伙性质。那么谁是合伙人呢?作者在撰写吴瑞生开办苏州第一家瑞记照相馆的文章时认识了吴瑞生的孙子吴承喜先生,他说他的祖父曾在胥门外与他人合伙开办过汽水厂,吴承喜还拿出一张由贺天健(署“百尺楼头一更夫天健”)画的吴瑞生的画像,画像上由近代黄宾虹等十几位名人的题跋,吴瑞生的儿子吴吉如(上海美专毕业)在画上题志:“先大人┄┄少年孤苦秉德,端异於新兴科学,首创摄影社及汽水厂於吴中┄┄。 ”据此,开办瑞记照相馆的吴瑞生应当是瑞记汽水厂的合伙人之一。
    吴瑞生的孙子吴承喜先生介绍说,那时苏州人叫汽水不叫荷兰水,而称弹子水,因为当时没有解决瓶盖的密封问题,为防饮料中的碳酸汽逸出,需要在瓶口压上一粒可以浮于水面的软木圆珠,先用蜡封着,开瓶后用竹筷之类把软木珠顶下,颠倒汽水瓶,软木圆珠上浮,汽水就可以顺利流出来了,暂不喝它时,顺放汽水瓶,软木圆珠便顶在瓶口,防碳酸气跑掉。
    瑞记荷兰水厂开设在胥门外大马路,这位置大致在如今的阊胥路泰让桥一带。这种汽水的生产大致的流程是将从胥江中提取的河水沉淀过滤并灭菌消毒,投入适量的甜味剂、果汁等添加剂,汽水瓶中则预先放置经过严格计算定量的小苏打,灌装后封好口贴上商标就可以出厂销售了。
    瑞记荷兰水厂开办时是一个小厂,员工只有二十多人,年产汽水二万打,一打是十二瓶,一年生产二十四万瓶汽水,年产值在一万元。其后,苏州又开办了一家上海华英汽水厂苏州分厂,两厂生产的汽水基本满足了苏州市民的需要。
    在办厂的过程中曾遇到过两次危机。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苏州与全国各地的民众一样同仇敌忾,组织查禁日货,报载“瑞记、华英两汽水厂之瓶上有日本麦酒矿泉株式会社登录商标等字样,似有仇货嫌疑,故昨特函知该两厂,请将斯项水瓶交会封存,并即日更换,以免各界误会。 ”另一次是质量检查发现有问题。1932年7月22日的《苏州明报》有题为“取缔瑞记、华英汽水,并非热水,饮之有碍卫生”的报道,迫使工厂停业整顿。上海华英汽水厂苏州分厂从此便宣告了停业,而瑞记汽水厂作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加强了质量把关,依然继续生产。 1934年6月,瑞记汽水厂在《苏州明报》上刊出广告说:“水质尤属澄清,经过科学杀菌手续数道,允合卫生之需,曾经呈请中央卫生署化验所化验,发给单证在案┄┄”。 1937年日军占领苏州后不久,瑞记汽水厂便倒闭了。
 
    厂长吴次伯的制碱梦
    汽水中的碳酸气是靠投置在汽水瓶中的小苏打释放出来的。小苏打的学名叫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由碳酸钠制造出来的,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纯碱是化学制品、药品、洗涤剂、玻璃建材等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原料。吴次伯的瑞记荷兰水厂使用的碳酸氢钠是从上海外国人开设的药店里购买的,外国人垄断货品,所以价格昂贵,是造成汽水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吴次伯是一位喜欢学习和广泛结交的人,他原籍安徽,住在通和坊,与住在乌鹊桥的王小徐是同乡,王小徐是位留学过英国的电工机械专家,王小徐还是位哲学家,广闻博学,曾和蔡元培在上海办过《俄闻警报》。通和坊到乌鹊桥只不过二里路,吴次伯常去造访。王小徐在上海办了一个大效机器厂,瑞记荷兰水厂的灌装机就是请王小徐设计制造的。吴次伯在一次造访王小徐的时候谈及了小苏打为外国人垄断,问中国人能不能生产小苏打。王小徐向吴次伯介绍了东吴大学化学系的陈调甫,说或许陈调甫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陈调甫何许人也?原来陈调甫是王小徐的学生,名德元,字调甫。1889年12月28日出生在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一个小税务官吏家庭。陈调甫9岁丧母,16岁丧父。1907年到上海求学,先人复旦公学,后转中国公学。中学毕业后先回苏州农业学校任教,1912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1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早在1910年,陈调甫中学毕业以后,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里设立了一个简易实验室,从事化学实验。1917年春,他在东吴大学任教时,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用食盐、石灰等原料制造出了纯度达百分之九十九的碳酸钠(即纯碱)。
    吴次伯找到陈调甫时,陈调甫刚从实验室出来,一听吴次伯问中国能不能生产小苏打时,陈调甫带吴次伯到实验室指着他制造出来的纯碱说,这就是苏打,它如同小苏打的父亲,只要稍作处理就可生产出小苏打。吴次伯听了十分兴奋,经吴次伯、王小徐、陈调甫几次商量,决定以苏州瑞记荷兰水厂为基地创办碱厂。吴次伯在瑞记荷兰水厂拨出一块空地,两间房子,由王小徐设计制造出工业规模生产的小型制碱设备,由陈调甫在实验室试制的基础上搞了一次工业型试验。经过三个月日日夜夜的奋战,再一次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到瑞记荷兰水厂又进行了一次工业性小型试验,再次获得满意效果。于是决定办厂前投资核算了,精于计算的王小徐进行投资核算,核算的结果却给吴次伯和陈调甫泼了一盆冷水,那苏州不产盐、没有煤、购买和运输成本很高,大型机器的制造也需要巨资,核算的结果是吴次伯根本无法承受的巨额资金投入。
    然而,听过陈调甫介绍纯碱的工业价值和市场前景,吴次伯办碱厂的决心依然不减,他想起可以去找南通的张謇合作,他知道张謇在南通办实业搞得红红火火,一定会对制碱感兴趣。这年夏天,吴次伯带上陈调甫和王小徐,三人乘船渡江到南通拜见张謇,说明来意,介绍办碱厂的前景和合作的意愿。张謇对三位后生创办新兴实业的决心十分欣赏,但是当时他的资金全部投入了南通的棉纺产业,手头资金十分拮据,有心却无力合办碱厂。但是张謇向三位青年人介绍了一位他在北京家商部任职时的部下,现下正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的企业家——范旭东。
    范旭东,1883年(清光绪九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阴东乡的一个书香门第。 1900年赴日留学,初入东京第六高中,后考取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 1910年毕业后留校任专科助教,次年回国。1912年7月,范旭东在北京政府农商部任职。1913年,范旭东被北京政府派往欧洲考察盐务。回国后于1915年集资5万元,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1916年,第一批国产精盐运往天津销售,揭开了中国盐业史上新的一页。
    吴次伯和陈调甫、王小徐风尘仆仆带着张謇的推荐信找到范旭东来谈合作创办制碱厂时,范旭东也正在外国人垄断纯碱市场而气愤,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期间,欧亚交通梗阻,纯碱奇缺,独霸我国碱业的英国卜内门公司趁机囤积居奇,致使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一些食品业和用碱工业由于买不到纯碱而被迫停产倒闭。吴次伯等三人与范旭东一拍即合,他的盐场有的是盐,不远的唐山有的是煤,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范旭东决定承担创办中国制碱工业的重任。
    吴次伯、陈调甫和王小徐将南方带来的纯碱样品与范旭东分析,认为南北两方盐的化学成分或有不同,南方的盐可以有效制造出纯碱,天津的盐行不行呢?于是他们决定再用塘沽盐场生产的海盐做一次较大规模的试验。范旭东请王小徐绘制了设备图纸,交天津三条石的万有铁厂制成一套小型机器和一座3米多高的供应碳酸气的石灰窑,在范旭东家的小院子里日以继夜地搞开了试验。结果如愿以偿,这次试验获得了39公斤白花花的纯碱。于是范旭东创办碱厂的决心铁定了。
    根据分工合作的协议,陈调甫留在天津,作为制碱厂的技术指导。王小苏协助范旭东设计碱厂设备图纸,并在上海大效铁工厂生产部分部件。吴次伯的任务则回苏州筹集资金。
    几经周折,1918年11月,中国第一家纯碱生产厂——永利制碱公司在天津召开了成立大会,范旭东被董事会推选为总经理,成为中国化学工业的领头人。陈调甫承担了永利碱厂的技术总监,为中国的化学工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而王小苏完成碱厂设备的设计和部分部件的制造任务后也回到了上海,最终他迷上了佛学,当起了居士。吴次伯回到苏州后却没有能集到足够的资金,他从此再也没有踏入天津一步,做了一场创设中国制碱工业的空梦。
    然而,历史是公允的,从个人来说,吴次伯没有成就制碱梦,但是中国的制碱工业的第一次工业化试验是在苏州瑞记荷兰水厂完成的,他更以最敏感的工业意识引导了苏州东吴大学的化学家陈调甫与中国北方的工业实业家范旭东在1917年冬天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从而成就了中国制碱工业的创建和崛起。
    吴次伯应当要在中国化学工业的历史上记上一笔。
(党委宣传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苏打和碱的区别是什么?
小苏打和碱的区别是什么?原来一直误会了这么多年!
嫩化剂
姑苏纪事:让人酣畅淋漓的“荷兰水”最早生产地竟在苏州
汽水曾叫“荷兰水”
开花大馒头麦香浓郁,直接吃都特别香,自家在家就能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