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宗豪:船拳江湖的“百晓生”
userphoto

2023.05.28 上海

关注
《苏州日报》2023年05月27日 B01版

  □苏报记者 张黎丽

  草席装帧的封面上,一支船桨横亘在“北桥船拳”四个大字之间。这是一部源自苏州的“武林秘籍”,由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张宗豪著,入选2022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这本“最美的书”,处处散发着江南水乡的气息,质朴自然。它告诉人们,文质彬彬如苏州,亦有尚武的一面。

  这几天,张宗豪正忙着和出版社商量《北桥船拳》再版事宜。文化落于纸面,是对江南船拳这门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与传承方式。从事江南船拳研究十余年,张教授发表刊物、出版专著不下55万字,他说,希望通过身体力行,让更多人来了解包括船拳在内的江南传统文化,另外希望年轻人多一些“尚武精神”,成为“内外兼修”的时代人才。

  且听 传承千年的江南船拳,有着怎样的传奇

  苏州日报:你长期关注江南船拳,是该领域的地道专家,可以给我们介绍下江南船拳的历史吗?

  张宗豪:江南船拳,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上打拳,但其涵盖的内容不仅有徒手套路、器械,还包括相关的练功方法以及练习时的医药卫生等内容,是主要流行于我国太湖流域的一种拳种文化,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苏州唯一的传统体育类省级非遗。

  回看江南船拳,还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乱世三国,东吴以超强的水军占据三分天下,前使曹操大败,后又让诸葛饮恨。船拳正是源于东吴水军所练的拳法,也称为水战。历年战乱,许多东吴水军流散于长江沿岸,并将水战与民间拳种相结合,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江南船拳。

  唐、宋、元时期,大量的异地武术家迁徙苏州,带入各种武学文化,让船拳得以发展。明清时期,江南人民为了抵抗倭寇、海盗,保护航海贸易,纷纷增强习武,船拳发展至鼎盛。例如在苏州的北桥,有17个自然村300多人会打开口船拳。有些拳师练气功,可刀枪不入;有些拳师舞钢鞭,一个人可抵抗几十个倭寇。明末以后,江南船拳渐渐演变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一种民俗休闲文化。

  苏州日报:学术界关于江南船拳起源地研究分歧很多,你怎么看?

  张宗豪:目前学术界关于江南船拳产生起源地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1、浙江吴兴说;2、浙江舟山说;3、上海松江说;4、苏州越溪说。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赴江浙沪实地访谈以后,我得出了江南船拳产生的起源地是苏州的结论。第一,水乡人民的长期舟船生活,是导致江南船拳在苏州产生的基本条件。第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导致江南船拳在苏州产生的重要因素。这种因素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古代苏州有着良好的习武传统。例如,春秋时吴国“鱼肠剑”故事,其中的主人公专诸就是太湖边的一个渔夫,是他的侠义成就了吴王阖闾的春秋霸业。二是很早就有的苏州古代水军活动。有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的苏州,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水军训练活动。第三,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苏州江南船拳产生的重要基础。第四,吴人自卫防身、防御外敌的目的,是船拳形成的内驱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得出了苏州是江南船拳产生的起源地的结论。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加以佐证。例如韩锡曾先生的《江南船拳源流及其实用价值》中,在肯定江南船拳产生于湖州吴兴的同时,亦不否认地说到,江南船拳的中心区域为吴语地区。

  苏州日报:水乡人民的长期舟船生活,是导致苏州产生江南船拳的基本条件。你怎么看待江南船拳和大运河两者之间的联系呢?

  张宗豪:据《苏州府志》载:古代每逢立夏、端午、中秋节等,苏州吴江、吴县、太仓、常熟等地的船拳好手,均会不约而同地登船献技。随着社会的发展,江南船拳的表演成分越来越浓厚,运河两岸的庙会成为其展示的大好舞台。特别是农历八月十八日,那一天,方圆百里的乡人,均会驾着大小船只集中在石湖的杏春桥下。两岸人流熙攘,看客会向河中拳师抛赠早已备好的粽子之类糕点,犒赏拳师。演练结束,哪条船上得的点心最多,标志着船拳表演最出色。

  拳民在船上演练,展示的不仅是一种技艺,而且是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寄托着渔民对大运河的深厚情感。丰富多彩的庙会文化为船拳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和人文基础,反过来,武艺精湛的江南船拳又为运河两岸的庙会增光添彩,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生效应。

  江南船拳以其特有的竞技与表演的魅力,与江南大运河两岸民俗中的各种力量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民间文化形态,它与其他民俗文化相互依附、相互交融,共同完成了江南地区的文化建构。如果说,太湖的存在,是江南船拳赖以产生的“温床”,那么大运河的开凿,则是江南船拳向外传播的“生命线”。江南船拳以苏州为原点,依靠运河这条“黄金水路”,逐渐向外辐射,最终形成了三个叠加的江南船拳文化圈。

  且行 做一本“最美的书”,让更多人了解江南船拳

  苏州日报:江南船拳是中华武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一般体育运动有何不同,它的传统价值又是什么呢?

  张宗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江南船拳,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既吸收这块土壤中的有益养分,又为这块土壤的丰厚不断输出能量。因此,以“仁爱”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际和谐为价值目标的武术,已使它远远超出作为一般体育运动的意义,而成为人们德行修养的一种途径和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

  古时,江南船拳是以太湖为中心区域的水上民间武术,在危难之际,可以保护船民的生命财产。闲暇时期,它则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普通民众在欣赏船拳表演时,既是心灵的释放,也是精神的满足。其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对原始船俗文化的继承,娱乐与祭祀紧密结合,是渔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江南船拳的产生和发展,是江南地区经济、民俗和文化共同生成的结果。可以说,江南船拳不仅具有健身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传统价值观,其中既有传统的崇武尚义的侠士精神,更有德艺双修的教育价值,是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极具传承和保护价值。

  苏州日报:去年,你编著的《北桥船拳》入选中国2022年度“最美的书”,能说说出版这本书的初衷吗?

  张宗豪:查阅众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典籍,我们发现,苏州人并不仅仅是展现在外的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一面,骨血里还流淌着尚武的基因。如春秋时吴国的专诸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事件,说明先秦时期苏州人就有很好的习武传统,因为专诸本就是太湖边的一个渔夫,是他的侠义成就了吴王阖闾的春秋霸业;又如历史记载表明,早在先秦时期的苏州,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水军训练活动,水军战力非常强大,令众多大国望尘莫及;为了抵御水匪以及倭寇,太湖流域的人们自发习武,创编各种套路,为自卫防身、抗倭战敌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苏州还出过很多武状元和著名武术家。其中吴殳就是一位武学大师,他枪法与武功精湛,同时还是一位善于总结和书写的诗人与书法家,著有武术名著《手臂录》。

  《北桥船拳》是我们团队一起历经三年精心打造而成,通过这本书,我们想把古老的船拳推介给更多人,同时告诉人们“文质彬彬如苏州,亦有尚武的一面”。

  苏州日报:关于江南船拳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课题,想要继续深入研究、挖掘与整理的吗?

  张宗豪: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领域永恒的主题,研究长三角的乡土文化有利于彰显长三角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江南船拳作为长三角地区一种典型的乡土传统体育文化,在强身健体、保卫家园、抵抗外侮、凝聚民心、丰富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长三角“乡愁”的一个具体而鲜活的载体。但近代以来,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却面临着濒危的境地,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和乡愁记忆亦行将远去,亟须进行抢救和多维度研究。

  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江南船拳与乡愁研究》就是想要解构江南船拳独有的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标志,尤其着力于蕴含其中的“乡愁”的记忆与传承研究。这个项目最终将形成近20万字的研究报告,希望借此项目挖掘和打造以江南船拳文化为优秀代表的长三角特色文化品牌,以此保持长三角文化的发展动力源源不断,从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精神凝聚力。

  最近,我还与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合作一项关于江南船拳的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研究的课题,打算对江南船拳的经典型套路进行梳理和挖掘,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完成江南船拳舞台剧的创编以及脚本的设计工作,希望在传承人日益减少的现状上呼唤更多人关注、了解江南船拳。

  且思 江南船拳的传承障碍与困境,如何破解

  苏州日报:近年来,苏州不少中小学校纷纷开展船拳进校园、武术进校园活动,你认为青少年武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张宗豪:在民国时期,武术就作为一种尚武强国的重要教育手段推向学校,在保家卫国、抗御强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励了众多热血青年。现在的中国国力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但是青少年武术教育的意义依然重大。

  青少年儿童通过练习船拳和其他武术首先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自卫防身,提升自信心和阳刚之气的效果。其次,武术训练对于增强孩子积极向上的观念、培养坚强的个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武术修炼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十年磨一剑”,青少年通过长年的武术习练,可以培养出坚韧的意志品质、锻炼勇敢无畏的战斗意志。第三,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诞生了很多英雄豪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都可以教育和激励青少年。

  据我了解,苏州很多学校已经将船拳活动和思政课程结合在一起。孩子们通过学习船拳文化增强了爱国、爱家的意识和情感,这也是助力乡土情怀培养的一种浸润式教育。

  苏州日报:古时,有打得嚯嚯生风的拳师,一招制敌的用剑高手。儿时的我们,都有一个江湖梦。你认为,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国武术可以有哪些着力点?

  张宗豪:诚然如你所说,儿时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英雄梦。年少时观看《少林寺》《陈真》《霍元甲》等武侠影视剧所种下的武术梦,也是我后来从事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觉得,发展武术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要重视武术文化全面建设,大力弘扬尚武精神,促进武术文化传承,具体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传统武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增加武术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加强青少年的武德教育等。二是要加强武术学科的建设。从理论知识到技术体系,武术学科都已经日趋完善,应该大力加强高校武术学专业的建设以及地位。三是广泛开展武术活动,服务全民健身战略,包括进一步推进和广泛开展“武术六进”工作,扩大群众习练人数;继续打造“武术之乡”,以城市效应带动武术的进一步发展;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创编开展适合老百姓的武术套路等。四是创新发展竞技武术,优化规范竞赛体系。以进入奥运会体育大家庭为目标,努力提升武术影响力和运动员竞技水平,包括裁判员、教练员队伍的执教和执裁能力的提升,青少年武术竞赛体系和制度的建设;研发、创编、出版各类竞技项目标准化教材、训练大纲、教学光盘,努力办好全国武术公开赛等。五是进一步深化校园武术改革,完善武术师资培训。要进一步加强武术段位制以及武术健身操的普及,广泛开展“一校一品”的武术进校园工作;加强优秀传统武术进校园的路径,为优秀的专业武术师资赴中小学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苏州日报:今天,我们从江南船拳聊到了中国武术。作为一名体育学者,你觉得对包括江南船拳在内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

  张宗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发掘整理、保护传承优秀的非遗文化。体育非遗作为非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在塑造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江南船拳的传统价值有逐渐式微的趋势。在世的老拳师们年事已高,记忆中的船拳技法也是零散的、碎片的,从传承的角度看不无遗憾。甚至不少老拳师,现在有很多已经不在了。所以,如何来破解江南船拳传承人锐减、技艺失传、研究滞后的传承障碍与困境,是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从武术的保护发展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加大武术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力度,在大、中、小学进一步普及武术教育,加强体育院系的武术教育与民间武术馆校的武术教育,同时进一步营造氛围,加强传统武术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建构适合传统武术的传承空间。总之,我们在传承、传播以及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因保持“传统”的原生性而拒绝变化,也不能在强大的全球化语境中“失语”而无所作为。我期待,融通着中国历史文脉和记忆的武术,能在新时代迸发出熠熠夺目的光芒。

  人物介绍

  张宗豪,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武术文化、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现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委员,担任江苏省搏击协会副会长,苏州市健身气功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中国武术六段,武术以及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以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等市厅级课题6项。在SSCI、SCI以及体育核心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以及武术教材5部,其中《北桥船拳》一书获2022年中国“最美的书”奖。

  记者手记

  以侠义之心守护中华武术

  作为省级和苏州市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的专家、武术文化研究者,张宗豪深感自己有责任和义务来呼吁、挖掘保护和传承发展这些优秀文化。他几十年来一直身体力行从事关于高校武术的教学、科研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工作。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时常能在江南船拳与健身气功的培训与推广工作中见到他。

  与张宗豪的访谈在4月进行。邀约时,张教授刚刚结束省里的体育专业统考工作,马上要出发去湖南参加全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论坛。回苏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参加了江苏省健身气功交流比赛、苏州市中小学生武术散打比赛以及有关《北桥船拳》的访谈节目。整个四月,即使周末,他也都在外奔波。

  驰马古道西风,剑挑残阳。儿时的我们,都有一个武侠梦,盼着自己修炼成功仗剑去行,闯荡江湖,成为拯救世界的那个人。时光荏苒,侠客时代已然远去,但我眼里的张宗豪,他仍然有着一颗滚烫的侠义之心。所谓侠义,即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担当有信义,为他人而非为己。侠义之士张宗豪,正以自身之力在保护江南船拳,传承、发展中华武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张黎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特稿】走进角里的文化大咖(2)
将府实验丨品烟花三月江南 寻中华文化根脉
【现场】震撼!非遗武术舞台剧《江南武魂》首演
谈道家思想对内家拳相融刍议
江南船拳
江南风物|姑苏春船载绮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