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虎丘端午竞渡
《姑苏晚报》2023年06月22日 A08版

  钱宇澄

  清代虎阜山塘一带,市集荟萃,民俗节庆众多。端午节时就有龙舟竞渡活动,并由此形成了专门的市集,称之为竞渡市或划龙船市。端午竞渡市吸引了众多士女纷至沓来,特别是平日里久居深闺的女子,此时也都不约而同出游玩赏。顾禄《桐桥倚棹录》云:“一岁之中,惟龙船市妇女出游为最盛。”游人的聚集带来了大量商机,也推动了此处商贸、餐饮和娱乐业的兴盛。《清嘉录》称:“土人供买耍货食品,所在成市,凡十日而罢,俗呼划龙船市。”

  虎丘地区的端午竞渡市,不仅能在白天形成居奇列肆的场景,还带动了夜间经济的繁荣。入夜后,这里依然灯火阑珊,烛光吐丹,波月摇白。《吴郡岁华纪丽》载:“船窗洞达,玻璃与水,相映若一。庶羞既设,肴胾杂陈,珍错异品,咄嗟而办。小饭大歠,筵费万钱,欢笑远闻,杯盘狼藉。”游人或自备佳肴,或品尝船菜,这种带有郊游性质的聚会,往往持续到深夜。袁学澜有诗云:“须臾皓月渐东升,万点红灯争璀璨。”“白堤暝色飘凉雨,邻舫传杯喧笑语。”

  起初,苏州的端午竞渡多在胥江进行。清代时,端午竞渡活动逐渐向虎丘一带转移。民俗和商贸在此交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竞渡市。顾禄《桐桥倚棹录》载:“昔日竞渡龙舟,多集于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当年虎丘龙舟竞渡的地点,位于一处横竖呈十字形河道的较宽处,即胜安桥(桐桥)内十字洋以南水域,当地人称之为桐桥圩。

  当时人们常会选择在沿岸的高处观赏竞渡,竞渡时节,由于堤岸上几无驻足之地,一些人就会跑到虎丘山东麓的燕子墩上眺望。这里是一处位于一榭园后面的高岗,本地人俗称为山冈子。《桐桥倚棹录》载:“竞渡市,游人争集,可以瞭远,兼设茶桌,以憩游履。”游人端午时集于此高岗之上,不仅能瞭望远处河道百舸争渡,还能在茶肆中品茗赏景。端午时,沿河其他茶馆的楼阁上,也是游人争相选择的场所。书中介绍,虎丘周边的茶楼中属斟酌桥东的情园最受欢迎,这里每到“春秋花市及竞渡市,裙履争集,湖光山色,逐人眉宇”。

  也有很多人会选择在船上观赏竞渡,这样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端午节租船需求旺盛,价格也水涨船高,比平时高出数倍。即使这样,河中依然几无行舟之路。平时难得出门的女子,都盛装出行,来到虎阜山塘逛市集、观竞渡。《桐桥倚棹录》载:“小户妇女,多雇小快船,自备肴馔,载以俱往。豪民富室率赁灯船,罗袂藻水,脂香涨川,女从如云,语言嘈杂。”漂亮的罗衫将水面映照得异常绚丽,胭脂粉香充斥河道,人声鼎沸,喧闹异常。清代惠周惕《山塘观竞渡》中描述:“数遍红栏四百桥,绮罗香里一停桡。隔花临水人无限,笑语纷纷堕翠翘。”无独有偶,清人袁学澜在《虎阜龙舟词》中也有相似的记述:“鹄舫青帘载翠娥,楼船随处沸笙歌。”“龙舟近处繁歌吹,云鬓风吹茉莉香。”

  关于端午龙舟竞渡的由来,主要有纪念屈原和纪念伍子胥等不同说法。袁学澜在《山塘观竞渡行》中将历代传说进行了梳理和归纳,认为清代苏州的竞渡习俗,是融合了部分楚地和吴越的传说后,沿袭演变而来的一种呈现方式。“忆昔越王习水战,麾兵竞渡托游醼。阴谋报复沼梧宫,组练屯川俱精炼。又传勾践悯胥忠,鼓乐迎神浙水东。弄潮犀手年年集,不与湘潭吊屈同。只今旧俗求沿袭,楚事吴风并为一。”

  正式开始龙舟竞渡前,除了有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外,还有一些游人参与的活动。《清嘉录》载:“画舫游客,争买土罐掷诸河,视龙舟中人执戈竞斗,入水相夺,以为娱乐。多者受上赏,号为做胜会。”这种兼具观赛者参与和竞赛者热身的互动活动,让端午竞渡具有了更强的娱乐性,男女老少也乐于参与到其中。袁学澜《虎阜龙舟词》云:“瓷瓶花鸭争泅取,胜会年年聚虎丘。”当时这种向水中扔瓷瓶或花鸭的做法比掷瓦罐更流行,《吴县志》中也载:“端午为龙舟竞渡,游船聚集,男女喧哗,管弦杂沓,投鸭于河,龙舟之人争入水相夺,以为娱乐。”清代文人蔡云认为,这种在端午竞渡时独特的水上游戏,可能就是为纪念屈大夫抱石沉江而形成的。他在《吴歈》中说:“胜会山塘看水嬉,大船几处插红旗。挈瓶人向波心跳,苦忆汨罗怀石时。”

  清代苏州竞渡所用的龙舟,一般在四角立有枋柱,上挂旌旗,中舱有吹鼓手,船舷两侧分列划桨手八名。船首雕有龙头,并立有执长钩的篙师。船尾有丈许,配有专门的掌舵手。无论是划桨方式还是龙舟式样,均与现在的龙舟竞赛相似。至于正式竞渡时的激烈场景,袁学澜在《吴郡岁华纪丽》中描绘:“于时,水珠飞溅,鼓乐杂奏,画桡鳞次,聚观曼衍,彩旗飐空,锦标悬竿,波起龙跃,云摇风举,往来倏忽,粲如霞锦。”他还在诗中咏道:“红旗蹴浪白波翻,水马凫车来往急。”“黄头棹桨疾如飞,挥霍涟湿润彩衣。”

  清代虎丘地区的龙船竞渡活动,在道光年间已趋于落寞。家住桐桥附近的顾禄在写《桐桥倚棹录》时不免发出感慨,当年端午竞渡时繁华喧闹的十字洋,只有在天气炎热时,才能偶尔看见一两艘来纳凉的船停泊于此。可见在道光年间,已然没有了当年“山塘七里,几无驻足;河中船挤,不见寸澜”的场景。这大概与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衰退不无关系。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的同光年间,虎丘地区的端午竞渡又短暂兴盛过。据顾文彬在同治十年(1871)的家书中所述,那一时期,“虎丘大兴竞渡,举国若狂,忧患乍过,安乐又作。”此后不久,虎丘地区的端午龙船竞渡活动就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端午节风俗的由来传说及历史演变
岁时的轨迹(23)端午,灵均节气薄云天
端午节的来历 传说及习俗汇总!!!
龙舟竞渡闹端午——龙舟漫谈
吴地龙舟纪念伍子胥
宋词与民俗之竞渡考源---黄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