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宰相后人手绘苏城旧貌长卷 建筑物跃纸上(图)
宰相后人手绘苏城旧貌长卷 熟悉的建筑物跃然纸上(图)
时间:2011-4-16 10:23:00   来源:姑苏晚报   字体:[ ]
>>>>520元购买780元苏迪糖果乐园年卡
>>>>名城社区闪亮登场 2011新版给力上线
>>>>豪车/佳丽云集 四大看点闪耀凯马汽车节

  首席记者 李龙兴 通讯员朱欣

  走进双塔街道滚绣坊社区二楼活动室,一幅长约3.3米的手绘画卷紧紧吸引了所有居民的目光。细心的居民赫然发现“文庙、人民点心店”等熟悉的建筑物跃然纸上。这幅长卷的作者是滚绣坊社区71岁的王守兴老人,王老可是明朝宰相王鏊的第十五世孙,老人用一支钢笔、一把直尺复原了苏州十几条街巷原貌。

  用画笔保留古城珍贵记忆

  因为对老宅的思念,才激发王守兴老人“复原”古街旧貌的欲望。 1996年,王守兴位于醋库巷70号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宅子面临拆迁,在老宅里一住就是30年的他始终无法割舍对老宅的思念。虽然拆迁前,王老拍下照片作为留念,但每张照片的空间有限,无法展示老宅的全貌,于是就想到了画画。

  根据留下的照片和历史资料,王守兴按照实际比例,将老宅浓缩在画卷上。王守兴将大到宅子门前的小巷,屋内的大院、天井、房间,小到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屋子上的雕花窗户,屋顶上的飞檐都描绘得栩栩如生,就连每间屋子的门牌号也都标注了上去。

  在王守兴的十几幅作品里,他最满意的就是历时一年时间复原的人民路旧景图。整幅画卷长约3.3米,宽约20厘米,反映的全是解放前人民路的旧景。王老说,当时人民路还叫“护龙街”,最高的房子不过2层楼。一张老的苏州地图,一本苏州地方志,一把直尺成了王守兴寸步不离的作画工具。所有建筑物都是老人先用尺子在旧地图上丈量了尺寸后,再按比例画上去的。“现在的泰华商厦原本都是农田,当时的察院场只是两层楼的房子,旁边还有一家珠宝店。 ”王守兴指着画中的建筑物回顾着人民路昨天的历史。

  废寝忘食追寻古街足迹

  退休后,王守兴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复原老街比一般的绘画作品更有难度。不仅要求精细、准确,更要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去古典园林寻访历史的足迹,去老居民那采访过去的历史。

  王守兴常常每天要用蝇头小楷画上5个小时左右,当中不接任何电话,也不吃午饭,生怕思路被打乱。为了便于随时收集素材,王守兴特地购买了一台数码摄像机,每天凌晨5点就出门拍摄古街小巷、古典园林的景色。

  为了能用画笔将这些历史遗迹保存下来,对于那些不对外开放的园林,他就带着自己的劳模证说明来意,诚心恳求负责人让自己进去采风;对于那些无迹可寻的园林,王老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又仔细核对,直到把园林里的布局、结构全都查清楚了才开始动笔画,大致比例、位置基本准确。
 
岗位能手社区发挥余热

  1957年,王守兴就到珠宝厂当了工人。 1960年,他考入了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老人在那里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1961年王守兴应征入伍,五年后复员,又回到珠宝厂任美术设计。王守兴先后设计出了161项革新项目,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王守兴退休前还被评为苏州市劳动模范。

  王守兴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喜欢绘画、摄影、打太极拳和足球。作为明朝宰相王鏊的后人,他还不厌其烦地查阅历史资料,与同族的人一起编写家谱。如今,王守兴自愿把多年来辛苦手绘的珍贵作品全部复印给了社区。王守兴笑着说,每到双休日或是寒暑假,社区里总会围着一群孩子听他讲述苏州的历史。每到上课时,王守兴会带来那些古街小巷现在的照片,然后对比着自己的画卷给孩子们讲述老街巷的前世今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浙江海宁盐官镇
游海宁盐官古城(3)千年古街
【海宁风光】观潮胜地—盐官风情街剪影
昔日影星的旧貌新颜11===王孝忠
隶书长卷《寒窑赋》(一)
东晋 王珣《伯远帖》(长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