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方混堂弄

1.重是有缘

        别看苏州老城区地方不大,零零散散相同或者相近的路名不少。
        不晓得是因为老百姓图省力,取名字的时候怎么好记怎么叫,还是值得纪念的人事物就那么几件,或者尚有些别的说不清的缘故,反正是一不留神便搞重了。
        先是在书上看到了“苏州有两个尚书里”的说法。惊讶之余在旧版、新版地图上找了许久,才弄明白,这所谓的“两个尚书里”,一在十全街东端,二郎巷、彭义里之间,接近消失;一在人民路乐桥之北西面、怡园南边,已更名为怡园里。
        都不是尚书里了。
        估摸着1972年苏州清理同名地名时,应该是考虑到十全街上彭氏尚书府第的历史价值更大,这才保留了十全街尚书里的称谓,而将怡园尚书里改为怡园里。
        而根据历史价值、生活习惯来决定路名的去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于是在此标准下,几次整改地名,该加前缀的加,该换个新名字的换,总之没少反复折腾。时间一长,加之地方经常在改造,尚书里不见了,火弄找不到了,叶家弄分了东西……方便是方便了,掌故与故事到底湮没了一大半。
        最最有趣的是“混堂弄(巷)”的重,重得厉害,重到混堂没了,地名仍留着。
        不找不知道,一找就是五条以混堂命名的街巷:平江路卫道观前北面的混堂巷,园林路、临顿路之间的混堂弄,东接河沿街的东混堂弄,如今叫五峰园路的西混堂弄,就连渡僧桥弄(1999年拆迁)也一度名混堂弄。

        2.九只“馒头”

        苏州方言里的混堂,就是澡堂子。
        过去受社会条件制约,人们去公共浴室洗澡的情形很普遍。可能太司空见惯了,以至于苏州人出了门,懒洋洋,随手一指,那个路上有个混堂,就叫混堂弄吧。
        老话里还有“七塔八幢九馒头”的讲头,而所谓的九馒头指的便是城内外的九座澡堂。旧式的的澡堂多为靠背式样,屋顶都做成了馒头式躬形,因而得名。至于这九处澡堂分别在哪里恐怕已经说不清,而五条混堂弄(巷)同它们有没有直接关系,一样不容易查证。
        混堂巷是最宽阔的一条“混堂”弄了,它也最出名。一来是借了平江路鼎鼎大名的东风,二则这里和“江南读书第一人家”的顾家同样有些渊源。顾家后代、著名的图书馆事业家、书法家顾廷龙先生便出生在这里。
        可惜当年的顾家老宅不在了,高高的围墙里如今上演的是另外的一些悲欢离合。踩着脚下的水泥路往东走,感觉视线所及范围内有不少是与生产工厂、产品仓库相关的遗留痕迹,并不市井,反倒比较沉寂,这是它不同于其他平江路上老街巷的一点特色吧。
        而园林里混堂弄和东、西混堂弄,都是藏在居民住宅密集地区的小巷子。宽不过能容两三辆自行车平行,曲曲弯弯,弯弯曲曲。一旦再见缝插针停了些小贩车、水果摊,穿行其间,“胜似闲庭信步”的风雅感觉肯定是不会有的,却可以放心大胆的散漫一些、随意一些——平头老百姓在过的日子,何必拘谨!
        闭上眼,鸟雀的鸣叫声,电视机里球赛的喧哗声,谁家红烧肉的香味甚至阿婆间的讲张声,纷至沓来。如是老街,当年开出一个个混堂,又会是怎样的热闹光景啊。

        3.四方混堂

        据说最早的公共澡堂和浴室就出现在宋代的苏州。
        那时的公共浴室已相当重视服务,擦背等行当就此诞生。到了明代,政府设了个专门沐浴管理的机构叫“混堂司”,民间的混堂发展迅速。
        可惜清朝前期,因为迷信澡堂里有“混堂公公”会拖住客人将其淹死,苏州只建了九个澡堂,就是所谓的九馒头。
        听老人讲,那时候馒头顶的澡堂子,用砖墙隔开,池底有管道与釜相通,釜下燃火烧热水与池中冷水不断交流混合着。因为空气不够通畅,经年累月烟雾腾腾、闷热至极,称之为“混”堂,再贴切不过了。
        估计那时候起,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把一些规模大、经营状况不错的澡堂所在的街弄叫作混堂弄了。而老一辈苏州人喜欢的“二孵”运动于是更加迅速地被推广开来: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先孵茶馆,再孵混堂。
        公共浴室洗浴设备越来越好固然是个客观因素,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澡堂子和茶馆一样,都可以舒舒服服吃点心、喝茶会友、大讲张。雅座有雅座的精致文气,平店有平店的热闹适意,任君自选,童叟无欺。一下水池,更有不分富贵贫贱一律“袒裎”相见的好处。
        不过东混堂弄的得名,却是因为此地有个制钱厂的职工大浴室。
        东混堂弄和河沿街垂直相接,过去集集了大量的手工艺人,以至有“做煞河沿街”的俗语。做工忙活了一天,下了班若是能舒舒服服泡上个澡,大概就是工人们心目中小小的奢侈了。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去澡堂子里泡泡,只是一种放轻的半社会活动,自己舒服就好……这是混堂弄出现并留存至今的根源吧。
        有个朋友曾非常肯定地说,混堂弄会保留着旧名继续下去的,苏州人有种固执的恋旧,而且反正现在寄信的人少了,是不是重名问题不大。
        我想也是。
        路名地名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素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流总是在进步的,这不近两年洗澡又成了时髦了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城市生活 ▏老成都:龙门阵里的澡堂子
京城第一家女澡堂子竟然开在“八大胡同”里
聊聊我经历过的澡堂子
老北京的澡堂子文化,北京人冬天最温暖的回忆
古朴老街平江路
信步由缰阅沧古(2021,4,1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