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在苏州的外国人之四
 
苏州使徒堂

 

百年犹“思杜”

文/本报记者王彪摄影/葛雷

    他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毕业于哥伦比亚神学院。1872年,他和妻子来到中国传教,定居在京杭大运河畔的苏州。他在这里目睹鸦片造成的灾难,和柏乐文等知名传教士与基督教医疗工作者成立中国禁烟会,任首任会长。他就是苏州养育巷使徒堂创立者杜步西。他在苏州的传教生涯持续了38年之久,直到1910年去世。

【壹】

    杜步西来到苏州的时候,林则徐在此禁烟已过去30多年了,鸦片战争虽成为过往。但他所看到的,仍然是鸦片流毒,遗害不浅。

    为此,他决定做些什么。

    养育巷,昔日为“苏州最大的巷”,与之交汇的东西向街巷有一处富郎中巷。杜步西与妻子初期就在这里租房住下,开始了传道行程。

    鸦片战争后,信奉基督教潮流兴起,清政府默许发展。英美等国基督教各宗派纷纷来华传道。杜步西夫妇经杭州到苏州后,陆续前往杨家桥、横泾、光福等乡村传道。兢兢业业。

    有资料显示,杜步西等人在苏州城区传道设堂,共在苏州大市设立教堂14处,分布在浒墅关、陆墓等8个镇。随着与苏州人深入接触,他发现这里吸食鸦片严重,正如林则徐当年在此留下的评语:“吴中有不治之症二:在官曰疲,在民曰奢。即如游手好闲之民,本业不恒,日用无节,包揽伎船,开设烟馆……”百姓沉醉于鸦片之中,造成的灾难不断。杜步西和一些正义传教士和成立中国禁烟会。这是中国最早的禁烟会。他们宣传戒烟,上书政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禁烟会的声势起来,不少人纷纷加入进来。1899年,禁烟会出版了一本由100名专业医生参与的调查报告,著书中阐述了禁烟会的宗旨,陈言鸦片的危害,最终影响了公众舆论反对这项贸易。

    期间,杜步西于1895年上书英美政府要求停止向中国销售鸦片,他不断写信给美国参议员呼吁,又发动西教士联合签名奏请清政府禁止鸦片。

    禁烟会还获得了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美国国会和万国禁烟会的支持。1906年,禁烟会取得成功,英国国会支持。杜步西征集了一份超过1000名在华传教士签名的请愿书,上书给光绪皇帝。皇帝下诏,逐字模仿杜步西起草的请愿书,禁止鸦片的贸易和吸食。

    至今,养育巷使徒堂内还有1910年教友公立的《杜步西先生纪念碑》记录禁烟事迹。

【贰】

    使徒堂,干将路南养育巷东。这幢西班牙风格的洋楼沿街面西而立,高挑的钟楼更是亭亭玉立,悠扬的钟声在圣诞之夜飘传广远。但最早时并不是此名,称为“思杜堂。”意即纪念杜步西。
    杜步西夫妇到苏州后,远赴太湖一带,近在盘门葑门设学布道。长期与苏州人接触后,杜步西渐渐适应了苏州话。甚至还不自觉地学习了起来,并特地拜访当地名师宿儒,虚心考订方言文学,上午读书,下午讲道。寒暑不辞。一时信徒麋集,车辙盈庭。

    晚清时期,苏州治安混乱,乡下盗窃频频发生。有一次冬季,杜步西在乡镇传教时,一件大衣被偷了。官府很是重视,马上派人去追查。破案后才发现,这件大衣掉毛无光,在当铺也就当了一块钱。可这件大衣已经跟着杜步西十几年了。可见节俭。

    寻踪杜步西在苏州的遗迹,隐藏在仓米巷里的“大卫弄”不可忽视。因为,杜步西就是在这里长年居住并去世的。范烟桥主编的《苏州明报》副刊《明晶》上明确记载命名时间大概在清末民初。

    弄南本通卫前街(今道前街东段),50年代第二人民医院扩界划并此弄南段,杜步西寓所充作外科病房。如今,漫步巷内,可见墙上高处有路牌“大衞弄”字样,别墅不见。

【叁】

    1872年,杜步西在养育巷东购得荒地5亩7分建立教堂,即使徒堂。

    但最初,杜步西所购土地不在这里,根据其碑文称,光绪初年购郡学西地,拟筑教堂。选在文庙附近。但后来迫于各种原因,此地又被官方赎回去了。这样他又转在养育巷购地开拓堂基。

    教堂主体建筑礼拜堂座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为一幢砖木结构青砖二层楼房。在西南角楼梯间处向上升起一层,为教堂的钟楼,升起部分外观呈方形。教堂底层是会议室、办公室、小礼堂。楼层是一统间的大礼堂,可容纳500人集会。在主楼东西两侧,还建有门房、牧师居往楼等附房。整个建筑群布列简练疏朗,建筑物立面朴实无华。

    整个教堂占地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16平方米。教堂默然静坐于养育巷一隅,与苏州市树香樟相映成趣,成为古城异域文化的一道景致。

    教堂建成后,杜步西更是不知辛劳地开坛讲道。一时间,信徒大增,就连许多在盘门种菜的江阴人都跑来听讲。

    1910年阳春三月,苏州刚刚送了一个跨越时代的新年。杜步西安然躺在大卫巷内的洋房里,离开了他挚爱的古城,向天国而去。享年64岁。

    他去世后,传道仍旧继续,杜步西太太接来了其子杜翰西继续工作。1920年他们还翻建了教堂,并命名“思杜堂”,至今这块牌子仍存。

【肆】

    如今,在一些旧书网站上,杜步西的一本《中国的三教:儒、释、道》著作被炒至上千元,此书记录了不少苏州当时历史痕迹。

    从纪念杜步西碑文可知,杜少时聪慧,尤好读书,性情和蔼,学问渊博,在传道之时,写作了一批中西文著作。或许是苏州这座古城给了杜步西很多灵感,让他创作的激情增加。也或许是杜步西诚挚的善行感动了这座古城。在他去世后,不少人自发纪念他,还有昆山儒生张祖龄为他撰铭,并由匠人铭刻在碑。其中提到:先生虽死,如永生也……巍巍先生道参古今……华美交深渺矣先生中外同钦。

    据说,杜步西之子到苏州后,也是热心学习苏州话,甚至连骂人的方言都说的熟稔。后来,杜翰西因病回国了。有一位外国教徒高太太随即接上,传道之时,并注重青年及教育工作,在大卫弄住宅自设学校教授英语,而她自己却极为清贫。

    时间到了1951年,当时社会批判崇洋媚外思想,将“思杜堂”更名为使徒堂。没过几年,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使徒堂又改称耶稣堂。文革开始后,使徒堂被关闭,由苏州乳胶厂使用。

    直到1980年4月6日复活节,使徒堂恢复礼拜,成为江苏省文化大革命后首先恢复开放的第一所教堂。
 
(小萍摘自苏州广播电视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楼一故事 | 景灵堂(附浸入式故事音频)
烟台的教堂
青州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
中国最大的城市基督教中心,城市内教堂林立,被称中国的耶路撒冷
傅兰雅征文征到了什么
英国输入鸦片的历史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