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太湖要留下苏州文化”

“苏州太湖要留下苏州文化”

              ——在苏州市委《沿太湖发展战略研究》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苏州市委“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推进苏州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最近开展了《沿太湖发展战略研究》专题调研工作。为此,由市委副秘书长申爱军带队的课题组最近召开了多个座谈会。6月24日,召开了由市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旅游局、农委、文广新局和民政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以下,是我在这个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苏州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是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必然。这个必然,自然有个时间节点的问题。现在,市委把这个战略课题明确提出来了,应该说,从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是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了。当然,无论是“运河时代”,还是“太湖时代”,我觉得主要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理解的。自宋代起,苏州就因运河文明而成为“东南形胜”之地,这很大程度上是从经济地位来说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拥有五分之三太湖水域的苏州,应当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好太湖资源的独特优势,也理当在太湖流域城市群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说到“太湖时代”,刚才几个部门领导的关注点都敏感于自然生态的保护,而我们作为文化管理部门或者说我作为文化研究者个人,除了敏感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外,更敏感于文化生态的保护。太湖是“苏州的水缸”,对于太湖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自然涉及到苏州的生命线;而与此同时,随着苏州作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试点城市而这进程的发展推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推进“太湖时代”,必须要考虑如何保护好苏州文化的最后“净土”!

    苏州沿太湖的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说:一方面,有三山岛更新晚期动物化石群和旧石器时代间接打制石器出土地,反映了万年前苏州自然环境及早期人类在吴地活动的踪迹。另一方面,苏州现仍保持浓郁江南水乡特色风貌的古镇、古村也大都遗存于这一地区。如:苏州所拥有的10个国际级历史文化名镇,沿太湖地区占了3个;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都在这一地区;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也都在这一地区;3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占了2个;11个市级控保古村落,这里更是占了10个。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说:一方面,沿太湖地区的非遗资源分布颇具特色,如吴中区、高新区沿太湖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为主;吴江市沿太湖则是蚕桑丝织文化;其间还流布或辐射着民俗、民间文学、饮食文化等多种非遗项目资源。另一方面,苏州拥的有6个联合国人类非遗项目,这一区域就有2个;2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这里就有9个;64个省级非遗项目,这里有13个;118个市级项目,这里有34个。

    为什么我要把文化遗产资源分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分析?可能不是文化部门的同志还不尽理解。因为它们的特点不同,所以对它们的保护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今天要提的第一个建议:加快推进苏州走向“太湖时代”,一定要科学规划。这个科学规划除了考虑自然生态保护与环境保护之外,决不能忽视对文化生态的保护,而对文化生态的保护也绝非仅仅保护几个古镇、几个古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考虑它的生态性特点,这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完全不同的。这在规划阶段就应该体现。刚才有领导提到一个“适度开发”的概念。这个度如何把握?我们现在有些地方搞建设、搞发展,规划也是有的,规划中经常会出现“适度开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就出现“青蛙洗澡”效应,(青蛙在缓慢的水温增高过程中会逐渐适应)这个度其实是很难把握的。适度开发,结果往往会演变成没有度!所以,一定要规划先行,而且要科学规划。这个科学规划必须要考虑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有些是古村、古镇的点状、线状保护,有些则应是非遗资源生态的面状保护,尤其要注意这个非遗资源生态性保护决不应是“盆景式”或“露天博物馆式”的。

    第二个建议,在“太湖时代”推进中,要避免几个误区。我觉得,主要的误区有两个:一个误区是单纯把“文化产业”发展度误读为保护、开发了文化资源。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把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文化遗产资源通过科学发掘、合理利用,确实可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但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是追求效益,追求GDP的,而后者则是在保护文化资源本核的前提下的开发利用,目的是要把这个文化遗产活态地传承下去。第二个误区是单纯把旅游文化发展误读为保护、开发了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确实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这仅仅是发挥文化资源功能的一个方面。而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来说,由此带来的旅游“繁荣景象”至多也就可理解为浅层面利用。现在一些“盆景式”、“露天博物馆式”或“再造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仅仅是文化旅游“窗口”。如果若干年后太湖边留下的都是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本真的、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都未能传承下来,那是我们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悲剧!而且,这样的“旅游繁荣”现在又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了许多外来文化元素,以致最后来太湖边看到的却也都是全世界一样的“湖光山色”。我认为:其一,我们要特别注意千万别把太湖旅游客流量的增长简单理解为保护开发好了太湖文化资源;其二,在苏州沿太湖发展文化旅游业,一定要重视保护太湖文化之根。要让中外游客看到的,是有着中国吴文化特色的太湖;要给我们子孙留下去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因此,在“太湖时代”推进中,决不能把文化资源保护仅仅误读为“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文化”发展。

    第三个建议,苏州推进“太湖时代”一定要通过发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让沿太湖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居乐业,可能是句老话了。现在我们搞建设、搞发展,对百姓的安居是重视起来了,好像只要让百姓得到了相对满意的安置就行了。但我认为这也仅是浅层次的惠民,要真正惠民就必须让他们乐业。而这个乐业,完全可以从沿太湖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来考虑,从保护传承利用这些非物资文化遗产来考虑。我们曾做过这样的调研:高新区沿太湖地区拥有深厚的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积淀,如果能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特色明显的东渚、通安和镇湖三地与高新区的科技城错位发展,通过发展当地刺绣、缂丝、玉雕、红木雕刻等传统工艺美术优势行业,不仅保护传承了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还能解决当地6万人的就业。

    由此,提到了一个战略环评问题。市环保局领导刚才也从环保意义上的环评提到战略环评。环评,是我们现在进行建设规划与项目设计不可回避的环境保护评估。从沿太湖发展来看,确实仅仅停留在现在环境保护的层面上来评估是不够的,必须从环境保护、自然生态保护,乃至文化生态保护相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战略环评。从战略上来作宏观环境与生态的评估,综合解决沿太湖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加快推进苏州从“运河时代”走向“太湖时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但在推进中一定要科学规划,既要重视自然生态保护,也要重视文化生态保护,特别是要从文化遗产资源不同特点采用不同保护方式的视角来科学规划。如果不再在沿太湖地区留一点“苏州之根”,恐怕在苏州别处就更难再留得住了。苏州太湖要留住苏州文化,不要待到若干年后再来回顾却留下寻无觅处的历史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35)》公示
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挖掘民间文化瑰宝 保护优秀文化资源
千年大运河,文旅融合下续写文化传播新故事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
谢海洋教授 《档案学语境下直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