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里的苏州小吃 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扁豆糕

    

  米风糕

  □苏报记者 施晓平

  苏州传统小吃加工精细,讲究质量,品种繁多。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起,许多小吃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改革开放后,虽然陆续恢复了一部分,但目前仍有不少只是停留在老苏州的记忆中。有关人士认为,好好挖掘这些失传的品种,将给人们带去更好的口福,也将更好地振兴苏州传统小吃。

  

  水晶汤团

  苏州玄妙观小吃,曾和南京夫子庙秦淮小吃、上海城隍庙小吃和湖南长沙火宫殿小吃并称为“中国四大小吃”。在一些业内人士、美食专家看来,作为全国四大小吃之一的苏州小吃,还有不少品种可以复起。

  苏州民俗学会饮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沙佩智说,单是她所知的可以重来的品种,就包括袋粽、合子酥、扁豆糕、青梅百合糕、桔子藕丝冻等好几样。其中,袋粽是粽子的一种,不过外形类似于火腿肠而略粗,食用的时候用棉纱线切割成一段一段,再蘸着玫瑰酱吃,不但色彩美观,韧劲好,有嚼头,而且香气扑鼻,耐人寻味;合子酥原名卷合,外形像小馒头,但皮子分成多层,层次分明,细薄如纸,馅心有枣泥、玫瑰、火腿、鲜肉等多种;扁豆糕用白扁豆、细白糖、薄荷末、干玫瑰花等加工而成,清凉香甜,入口即化;青梅百合糕用鲜百合、米粉、白砂糖、熟猪油、青梅等加工而成,青白相映,清香甜脆,软糯可口,是秋令佳点;桔子藕丝冻用塘藕、糖水桔子、白糖、冻粉等加工,晶莹透明,清凉爽滑,最适合夏季食用。

  据市地方志办主任叶正亭介绍,苏州还有另一种消失的小吃,叫糖油山芋。用产于湖州的红心山芋,去皮后经大锅烧煮,最后抹上糖油而成。此外,研究人员陈望尘也撰文披露,“失传”的苏州小吃还包括周万兴的米风糕、玄妙观的水晶汤团等。其中,周万兴的米风糕大如圆盘,质地特别松软,刀切易散不成形,因此也用棉纱线分割;玄妙观的水晶汤团大如核桃,馅心主料是猪油白糖,皮子为水磨糯米粉,皮薄馅大,汤团先放锅里汆至金黄时,个个透明如水晶。

  昔日老字号明星小吃灰汤粽葑门横街“复活”

  “灰汤粽”:

  工艺繁

  先将稻草秸秆烧成灰,装入布袋,然后将布袋用小盆水浸 半天,最后将淡黄色的水(也就是灰汁)拌入糯米中包成粽子。

  不成形

  灰汤粽包得比一般的粽子松,所以打开的时候是不成形的。

    口感绵

  煮熟后是黄色的,入口比一般的粽子绵软。

  

    苏报讯(记者 刘欣)端午临近,粽子也开始新鲜上市。一般的粽子不外乎白粽、肉粽、豆沙粽、蜜枣粽几种,近日,一种销声匿迹多年的“灰汤粽”悄然现身葑门横街。

  卖灰汤粽的是40多岁的蔡金林,三年前,她失业后就在横街上摆摊卖粽子。两年前,她从陆慕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那里得到一个制作灰汤粽的“秘方”,开始学习制作灰汤粽。蔡金林的做法是用特制的灰汁拌到糯米里,再包成粽子。据她介绍,灰汤粽在葑门横街很受欢迎,每天能售出300多只。蔡金林说,现在很多人做灰汤粽,用的不是灰汁而是碱水,口感就没有传统的那么绵软糯滑。
 

  曾经很吃香

  灰汤粽是苏州的传统特色小吃,黄天源糕团店自道光元年创立后,灰汤粽与糖油山芋就是店里的明星产品,广受欢迎,但解放后灰汤粽便不再有售。原位于凤凰街南端的“凤凰小食品店”也曾经营灰汤粽,系使用石灰加工煮成,比一般粽子烧得烂,别具风味,为该店一大特色。1989年并入天湘园后不再经营小食品,自然也就不再售卖灰汤粽。

  据苏州民俗学会饮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沙佩智介绍,灰汤粽的做法,一般是先将稻草秸秆烧成灰,装入布袋,然后将布袋用小盆水浸半天,最后将淡黄色的水(也就是灰汁)拌入糯米中包成粽子。“灰汤粽包得比一般的粽子松,所以打开的时候是不成形的。煮熟后是黄色的,入口比一般的粽子绵软。”沙佩智说,这是因为稻草灰中含有碱,所以也有人用食用碱做灰汤粽。

  不同于碱水粽

  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叶正亭认为,碱水粽不能等同于灰汤粽,“一个是天然的,一个是化学合成的。”叶正亭认为,灰汤粽消失的原因,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制作工艺繁琐,而且如今粽子的选择也有很多,所以现在的人都不怎么去做了。

  附:苏州十大特色小吃(摘自百度)

  歌谣传唱:“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生煎馒头蟹壳黄,老虎脚爪绞连棒……”苏州人讲究精细,小食点心,样样细致美味,让食客永远存着一点回味和思念。

  一、苏式鲜肉月饼

  南方人少有不爱苏式月饼的,看起来金黄油润,吃起来皮层酥松,口味甜咸多样。甜馅料有松子仁、核桃仁、玫瑰花、赤豆等;咸馅料有火腿、虾仁、香葱等。其中惹最多人回味无穷的,恐怕还是鲜肉月饼。老字号的摊位前,常年都能见到等待月饼出炉的队伍,中秋佳节更是供不应求。

  二、枫镇大面

  鲜有一碗面,会像枫镇大面这样带给食客扑鼻的酒香,因为吊汤的时候除了常见的肉骨、鳝骨外,还加入了酒糟和螺丝。浇头是一块焖肉,但也和普通的焖肉不同,它是白色的,做法复杂,且焖制时不能放酱油,纯粹靠盐调味。于是,焖肉肥美,入口即化;面汤鲜滑,酒香醇厚.

  三、红白汤奥灶面

  红油爆鱼面,白汤面,尝过奥灶面的人,多半难以忘怀那汤清面爽、浇头醇美的独特风味。胥城大厦的国家级餐饮大师潘小敏十多年前亲赴昆山奥灶面馆学艺,让正宗奥灶面落户苏州,且不断改进配方和口味,汤水更精致,滋味更丰厚,浇头除爆鱼、卤鸭外,还添了焖肉和野生虾仁。

  四、鸡头米羹

  苏州人吃"水中人参"鸡头米有很多讲究。一是要吃南塘的鸡头米,质量最好;二是买少量,一次吃完,吃的就是那带着水的气息的新鲜味道;三是一定要赶在中秋时节吃,一旦错过,就只能眼巴巴地等来年的上市了。

  五、蟹壳黄

  蟹壳黄,形如蟹壳,色如蟹黄。苏州人嗜茶,旧时茶馆里,点单率最高的两种茶点之一,即是蟹壳黄。在曾经物质匮乏的年代,极偶尔的,能把蟹壳黄当作早点心,那种齿颊留香的感觉,注定要成为美好的永恒。颇受人喜爱的传统茶食中,椒盐味的袜底酥也是一道。小小酥饼,做工考究,一层层薄如蝉翼,真正见功夫。

  六、春卷

  苏州春卷皮的烙制堪称一绝。厨师一手持锅,一手抖动面团,一掀就是一张,干净利落。春卷皮更是薄如纸,圆如镜,透明柔软。鱼味春卷,顾名思义,用鲈鱼肉辅以虾仁制成馅心,鱼味浓郁,"鱼米之乡"的地方特色鲜明。

  七、油氽紧酵

  “氽”(tǔn)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烹调术语,又称浸炸;紧酵,指用酵量少,蒸后紧实,氽后外脆内松。苏州人更乐意称它"兴隆馒头",含兴旺发过之意。也正因着这份美好的含义,故在冬令上市,作为春节亲友间的馈赠吃食,往往供不应求。

  八、小馄饨

  小馄饨是江南人家最寻常可见的小点。几乎透明的皮薄如绉纱,中间透出一点粉红色的肉馅,盛在最常见的白瓷汤碗里,清澈的汤里撒上些碧绿生青的葱花蒜叶、嫩黄的蛋皮丝,又或再添少许紫菜和虾皮,汤鲜味美,意犹未尽。

  九、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的儿时童谣深入人心,糖粥的软糯香甜也同样令人难忘。苏州的糖粥是颇有名气的,加了赤砂糖的糯米粥先盛入碗中,表面撒一层红色豆沙,有红云盖白雪之美。吃时拌匀,入口热、甜、香、糯。

  十、酒酿饼

  春节一过,街上就开始弥漫起酒酿饼酸甜芬芳的滋味。酒酿饼,是春天时令的苏式食品,只卖一季。外观形似小月饼,馅料有豆沙、芝麻等。尤其是玫瑰馅,白皮红瓤,似要渗到皮上来。趁热咬一口,喷香、酸甜、脆嫩,皮软、馅甜、味糯,有一种饼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馋人的上海18大传统小吃
苏州十大名菜,苏州10大小吃,特色美食别具风格
好吃到爆!苏州地道特色小吃大盘点,10元带你吃个够!
苏州美食名天下,来到苏州一定不能错过的11种名小吃,款款沁人心
苏式端午--灰汤粽
上海特产指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