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王伐楚

有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吴王阖闾的霸业想不大发都不行了。

“四年,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即伍子胥)迎击,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

一个接一个的胜仗,使吴王阖闾的野心大大膨胀起来。

又过了几年,吴王伐楚,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使他的霸业达到极盛。

吴王阖闾九年,他联合经常受楚国欺负的唐、蔡两国,与楚军对峙,结果“五战,遂至郢”——连续打了五仗,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楚王丢下首都仓皇败走,亡命而去,一直逃到云梦泽中,在那儿不幸遇上水盗,身上值钱的东西被抢光了不说,还差点死在水盗手里。

吴国军队进了郢都,该轮到伍子胥出口恶气了。

然而,杀害伍子胥父兄的罪魁祸首楚平王已经死了,他和秦国公主生下的儿子、继任国君楚昭王又已逃离。但伍子胥依然有报复的办法。

他带着士兵,跑到楚平王的坟墓旁,下令掘开坟墓,将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三百下,把个平王的尸体抽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而后又将其尸骨抛得到处都是,无法收拾。

越国与吴国靠得最近,两国边境线最长,但长期以来,相互间一直是死敌。

当阖闾亲率大军伐楚,并深入楚国境内的时候,越王允常想起了一句成语,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蝉是谁?楚国。螳螂是谁?吴国。那么黄雀呢?当然是越国了。于是,这只小小的黄雀挟带大大的野心乘虚而入,悄悄摸了过去,企图一举占领吴国的首都。

没想到的是,楚国大臣到秦国搬来救兵,将吴国打败,吴国军队撤回自己的国境,越王允常自忖力量不敌,又乖乖地回到越国。

尽管越国什么便宜也没捞着,可它的行为却实在不地道。

这下,吴越两国结下了更深的梁子。

没能报复一下总是欺负自己的吴国,让越王允常一直耿耿于怀。带着深深的遗憾,他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他把王位和越国的版图传给了儿子勾践,同时也把对吴国的仇恨和野心传给了后来的国王。

尽管没能一口吞掉强大的楚国,但“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在阖闾手上成为快速崛起的大国。楚国怕它再度来侵,甚至迁都于鄀,明显表示了对吴国的惧怕。

连楚国、齐国和晋国这些大国都害怕吴国了,那区区越国,不过跳梁小丑,把它灭了,岂是难事?

阖闾这么想着,便要发兵攻打越国。

伍子胥是清醒的,他极力劝阻阖闾的盲动。

但阖闾此时已经失去了即位时的清醒和冷静,他早已经把权力和能力混做一谈了。

有人在阖闾耳边这样吹风:

“陛下帮伍子胥报了仇,伍子胥再也不肯替陛下卖力了。看吧,越国的实力根本无法与楚国相比。当初他极力主张伐楚,可此时却阻挠伐越,他这是利用完了吴国便想洗手不干了。”

这话乍一听的确有道理。

凭什么老子连楚国都打败了,偏不能打越国?越国算个什么东西?和楚国比起来,它连一根小指头都算不上,哼!

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两人在一个叫檇李的地方进行决战。

吴王很高傲。越王很狡猾。

结果,狡猾的敌人打败了高傲的敌人,尽管高傲的敌人有着更强大的实力。

檇李一战,阖闾的军队被冲击得溃不成军,这从阖闾手指竟然被敌方刀剑刺伤可以看出来。

手指不过一处小伤,但这处小伤口最后要了阖闾的命。

其实,检讨起来,是骄傲和自大要了阖闾的命。

当初伐楚,恰逢楚王被架空,奸臣当道,内政外交频频失策,强大的国力已被掏空;此番伐越,越国却没有丝毫的政治危机,倒是一直充满一种危机意识和紧迫感。

吴楚交战,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因为楚国当时是纸老虎。

吴越交战,同样以小击大,以弱胜强,这回吴国是纸老虎。

纸老虎和真老虎的身份是可以置换的,这就要看当政者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了。

阖闾死前,将王位传给儿子夫差,夫差重演了父亲的经历:他先是继承霸业,打败勾践,报了越国的杀父之仇,然后又北伐齐国,“大败齐师于艾陵”;后来却被勾践的美人计、尝粪计等一系列阴谋诡计所迷惑,最终亡于宿敌越国。

从极盛到极衰,恰好是两代君王二十年的时间。吴国的教训,可不戒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差亡国,都是想当霸主惹的祸,与西施没半毛钱关系
以史为鉴:春秋吴国起死回生
春秋记五霸篇 吴越王东南称雄第七
伍子胥怎么死的?简述名将伍子胥一生的故事(2)
春秋战国风云之伍子胥——一生悲剧的英雄人物
伍子胥三进言,夫差三不听,直接导致吴国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