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山待人重
清沈德全《游大石》诗有“名山待人重,岩谷顿生色”句,辩证地阐述了人与山的关系。凡是名山,总是人气十足的,总是敞开胸怀迎客的,总是能以它的秀色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总是能给予来人宾至如归的感觉的。来的人多了,尤其是有名的人来得多了,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又能给名山作为不化广告费的广告,而且这种广告又最具公信力、推介力。名人中最愿意当名山义务推销员的肯定是文人,文人游览过后必写诗文,有些诗文写得实在是好,好的诗文会传流,传流开了,世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座名山了,名山就更其活色生香了。
  树山村境内的“三山四坞”,就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查史料可知,唐代以前,没有一位诗人为这儿写过一首诗,大石山、鸡笼山,还有这个坞,那个坞,都是默默无闻的。但是,这儿毕竟有吴王夫差英雄末路的悲壮,以及诱人的风光,“藏在深闺人不识”的局面总有打破的一日,“是金子总要发光的”。于是,唐代,来了一个人,叫李频,替这儿写下了第一首诗,叫《题顾炼师草堂》。李频名气不大,不过不要紧,关键是顾炼师住在大石坞,终于有诗人把目光投向这一带了,信息开始传递出去了,有了个很好的开头。还有个陆龟蒙,也到大石山来过,陆龟蒙是个有名的诗人,虽然他没有专写大石风光,但他来过就说明这个地方值得一游,以后会有更多诗人来的。果然,到了宋、元,来的诗人就多了,宋代来了范成大、顾仲英,元代来了谢涛、周南老,在文坛上都有一席之地的,特别是范成大,上得了中国文学史的大诗人,他也替这儿写诗,名人效应立即迭现,这儿的山山水水顿时名声大噪,远近闻名了。
  陆文夫:“一个人在如此浓郁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着……决不会感到文化的寂寞和知识的匮乏。”
  树山村山水的黄金期来了,明代,文人墨客一批批来,看看这个名单:杨循吉、郑善夫、高启、王鏊、王禹偁、沈周、徐贲、申时行、吴宽、李应祯、张渊、史鉴、皇甫坊、皇甫孝、袁昭阳、陆俸、徐伯虬、顾闻、童佩、丰坊、马之骏、袁宏道、吴一鹏、许元溥、李浒、姚广孝、彭年,等等。
  清代来的人也多,也是一长串名单:王士桢、杨补、王摅、汪琬、唐瑀、徐崧、徐埙、徐昂发、朱彝尊、沈德潜、叶士宽、尤怡、尤侗、凌寿祺、朱天成、马衍、张大纯,等等。
  这些人都是名头甚隆的文化精英,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名字一报出来,读过点书的人都会说:“如雷贯耳!如雷贯耳!”明清文坛这么几十位鼎鼎大名的诗人,把他们的吟咏慷慨地洒在了这方土地上,今天的游人在这儿闻到的果香,果香中掺有书香;听到的鸟鸣,鸟鸣中似有低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白居易:那个有着“诗王”之称的男人,却写着最简单的诗篇
李中贤先生读《王三堂日记》“如是”系列有感
三秦诗派及其文化品格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 人(春华秋实)
中国古代文人合称,你知道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