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顾坚纪念馆
 

   

    顾坚纪念馆座落在千灯古镇棋盘街转折处西侧,北离延福寺、世界第一大玉佛不远,南近秦峰艺术馆,其环境非常幽静。

    纪念馆原是顾炎武12代孙顾子玉的三妹夫家谢宅,由顾子玉于民国初时建造,当时是一幢四开间三进砖木结构楼房,座西朝东,沿街而筑。而此宅建国后,曾是千灯人民银行营业处、供销社临时经销部、总工会俱乐部、镇文化站址等。于2002年冬至2003年近一年的落架维修,现成了三进两楼、中天进、后花园之古建宅园。外观粉墙乌瓦,古朴典雅。让出这幢壮观的古院落,耗资70万元进行维修布置,设顾坚纪念馆,真可谓推陈出新,举措非凡!

    纪念馆大门上方,悬挂着红底金字的“顾坚纪念馆”的匾额,是昆山书法家、千灯镇旅游顾问程振旅的手书,笔力遒劲,情意内蕴。那墙门的石框两侧配有竹刻对联一对,右为“和声鸣盛世”,左为“雅乐协之音”。正门内过道南北墙上,布置着联合国教科文2001年5月18日颁发的世界首批“人类口述文化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文件内容,其中有与昆曲相关的资料和照片等。让人一目了然,原来千灯在元代(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时诞生了这样一位伟大的戏曲家。顾坚,作为南曲专家;作为创造“昆山腔”的代表人物,昆曲的鼻祖;千灯,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昆曲的发祥地,这是昆山的光荣,这是千灯的骄傲!

    步入纪念馆,是一个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南北各植小树一株,四季常绿,似两位绿衣小姐夹道相迎。回首仰望雨门楼,便见正中砖刻着“四宜小筑”四个醒目的隶体黑字,以示此处是一个宜奏丝竹,宜听评弹,宜唱昆曲,宜品香茗的文化休闲旅游之地。

    后面楼下是具有明清特色,作为演出观摩的多功能厅堂。靠南墙设有小戏台,是江南丝竹、评弹曲艺、戏剧表演的场址。戏台四框为木质挂落。台上备有戏台桌椅、评弹桌椅各一付,上铺绣花桌围,以供演出选用。后墙上布置着一幅千灯秦峰塔及附近古镇景色的塑喷风景画,用清式木门窗作厅堂状,并配有灯光。在戏台两侧配有抱柱对一付,联句为“曲奏陶岘丝竹江南,腔吹顾坚管弦昆山”。厅堂内小戏台前整齐地又洁净的摆放着十多付方台条凳,专供来访者休息,观赏戏剧表演,或看丝竹演奏,或听评弹说唱。馆内游人络续不绝,厅中乐曲悠扬,不禁令人感叹不已。沧桑,星移斗转;千灯,不再依旧!秦峰塔下,而今耀眼着一颗璀灿的明珠――原昆曲发祥地而今成昆曲摇篮的新千灯!

    听罢评弹演唱,沿着北墙的木楼梯拾级而上,便来到了介绍并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中国戏曲艺术形象的腊像馆。杰出的戏曲家顾坚,一身明清衣着,端坐中堂,手不释笔,仰首远视着,不知是在给同仁书信商讨,还是在构思新的昆曲华章?沿墙而设的玻璃橱櫃内展示着中国戏曲表演的经典的艺术形象,并配有简洁明了的说明文字。翔述了昆山腔创始人顾坚及同仁创造“昆山腔”的史实;简介了元曲、四大腔、昆曲和昆剧;概述了中国戏曲与昆曲的发展史;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表演艺术。这里,形象逼真地展示着顾坚毕生所创的昆曲艺术成果;这里,舒展着一部刻写着中国戏曲真迹的艺术史;这里,曾经是顾坚辉煌过的故土,让昆山腔唱彻昆山,传遍全国,唱向世界!但愿此纪念馆,非为炫耀过去,而是志在开创未来,成为继续而不断地孕育出昆曲艺术新篇章的摇篮!

   走出纪念馆,厅内的乐曲还在耳际迴荡;踩上石板街,顾坚的形象还是那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这真是:古镇添新胜,历史文化重光,人心振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少景美有腔调!周末就去这座2500年的绝美古镇!
累了 去另一座城走走
千灯余氏典当等五个收费景点
苏州昆曲博物馆
江苏昆山顾坚纪念馆
昆曲发源地昆山千灯戏曲名家“百花齐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