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徐刚毅

  ●历次区划调整所包含的内容,从来都没有涉及到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问题,即保护古城历史、弘扬古城文化这个重大命题。唯有这一次,强化了苏州古城历史格局、传统风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此次苏州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对于苏州古城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因为在此之前,无论封建时代改朝换代式的行政区划变迁,或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区划调整,所包含的内容,从来都没有涉及到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问题,即保护古城历史、弘扬古城文化这个重大命题。唯有这一次,在将沧浪、平江、金阊三区合并设立姑苏区的同时,为了加强苏州古城历史格局、传统风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住建部、江苏省政府先后同意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并撤销县级吴江市,设苏州市吴江区。这一重大行政区划的调整,我以为,在苏州城市发展和古城保护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首先,它首次明确了古城保护将成为苏州城市建设发展中最主要目标和最重要的理念。诚然,自1982年国务院将苏州列为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古城保护的观念在苏州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并在许多方面都有过出色的表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古城保护还未真正成为自觉行动,并列为政府主要工作。每当城市建设和古城保护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在不少时候,都是以牺牲古城保护作为代价,由此造成的失误和遗憾,往往令人扼腕叹息。同时回顾以往,我们也发现一个十分尴尬的现象,即苏州许多古城保护项目,往往都是先由民间推动,进而影响政府,最后才促其成事的。比如阊门重建、历史街区保护、历史建筑修缮、桃花坞整治乃至最近启动的城墙复建工程等,大都是先由文化人士提出建议,或者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提案之后才引起政府重视,予以实施的。然而在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古城保护工作就会完全由政府来主导,在尊重吸收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长远的保护规划,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古城保护工作将会由此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其次,此次区划调整,在苏州政府行政的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第一次,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了古城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因为在以往,古城保护工作分属于政府多个部门,大家似乎都有责任,但事实上责任又都不明确,其结果便往往是相互扯皮。在区划调整之后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新设的姑苏区将同时建立相应的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对这项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古城保护工作由此便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撑。

  再者,此次区划调整,也为古城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广阔空间。一般人都会认为,古城保护工作所依靠的无非就是苏州城内那一方天地,殊不知如今的古城区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已经积累了数不清的问题和太重的包袱,光凭古城区这么一些范围和有限的资源,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它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比如人口压力大、人口老化严重,基础设施差,财政收入少,发展后劲不足等,这些都是制约古城保护和发展的障碍。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恰恰在这方面为古城保护工作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和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古城保护工作中许多绕不开的难题,比如松动古城人口、加大古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振兴旅游和壮大文化产业等问题,都不是依靠古城区自己所能解决的,而必须仰仗城市周边区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应对。(作者系我市文史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苏州:姑苏文脉有怎样的吸引力
把古城留住!绍兴市区首批历史建筑公布,共153处!有你家附近的吗?
永州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35)》公示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今年是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