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姑苏女人孔碧霞
苏州,旧称姑苏。从苏州回来,脑海中一直有些姑苏情结。“五一”有闲,重读了一遍陆文夫的《美食家》。
    陆文夫,一个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大半生生活在苏州的作家。《美食家》是他以苏州小巷人物为背景的巅峰之作。作品写于改革开放初期,二十多年过去了,其中一些思想观念今天看来有些过于谨慎,但作品所展现的苏州人物风貌,苏州美食情趣和思想,至今仍很耐人寻味。
    《美食家》以苏州美食为载体,描写了以美食家朱自冶为典型的苏州芸芸众生的历史沉浮。小说题目虽然轻松,
读来却很沉重。不说探讨其沉重,单挑书中一人物,苏州旧时女人——孔碧霞发些议论。
    孔碧霞,在《美食家》的描写中不算浓墨重彩,但作为旧时姑苏富有情趣的女人,寒峰感觉很有味道。就字面读来,孔碧霞可能乏味,但正如苦咖啡和酸豆汁,妙在品味和回味。其实,一个女人的魅力不是单方面的,她是思想、情趣、相貌的综合体。十多年前的暴发户们,喜欢的是俏丽单纯的小妞;今天,有些沧桑的中年男性,可能更喜欢文化底蕴如烟笼罩下的“旧”女人。说来也浅显,儿童喜欢花花绿绿的蜜糖腻口;成人喜欢苦苦涩涩的清香回味。孔碧霞就是一个有品味和底蕴,能让有些沧桑的男人回味的苦橄榄。
    在对私改造后,苏州饮食业品味全面崩溃之时,美食家朱自冶惶惶不可终日。苏州的“许多名菜馆都是敷衍了事,弄几只大众菜放在橱窗里装装门面。可是风气一开,那苏州名菜便走了味,菜名不改,价钱不变,制作却不如从前那么精细。朱自冶有一张什么样的嘴啊,他能辨别出味差的千分之几哩!一吃便摇头,便皱眉,便向人家提意见”。朱自冶“每吃一顿便是一阵懊丧,一阵痛苦,一阵阵地胃里难受。每天都觉得没有吃饱,没有喝够,看到酒菜却又反胃。他精神不振,毫无乐趣,整天在大街上转来转去,时常买些糕点装在草包里,又觉得糕点也不如从前,放在房间里都发了霉。那个很有气派的小肚子又渐渐地瘪了下去”。
    在一个美食男人的胃口淡出鸟的时候,一个有味的苏州旧时女人——孔碧霞出现了。一枚苦涩的橄榄,让我们慢慢品味:
    一品,花败韵存的风情。
    “孔碧霞原本是个政客的姨太太,这政客能做官时便做官,不能做官时便教书,所以还有教授的衔头。苏州小巷里的人物是无奇不有的。据说,年轻时的孔碧霞美得像个仙女,曾拜名伶万月楼为师,还客串过《天女散花》哩!可惜的是仙女到了四十岁以后就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解放前夕,那政客不告而别,逃往香港,把个孔碧霞和一个八九岁的女儿遗弃在苏州”。从这段叙述,可以想象孔碧霞的美丽——“政客兼教授的的姨太太”、“仙女”、“名伶之徒”、“客串《天女散花》”。不过,她已是残花败柳了。“仙女到了四十岁以后就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如果小说仅限上述的交代,那孔碧霞这个人物就没有塑造起来。小说进一步写到:“孔碧霞年轻的时候打扮惯了,也可能是由于登过台的关系,所以举手投足、顾盼摆扭等都讲究个形体美。讲究得过了分便变成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特别是在无姿可弄而要硬弄时便有点怪里怪气。苏州话骂人也不是那么好听的,人家暗地里叫她:干瘪老阿飞。“天女散花”到“干瘪老阿飞”孔碧霞从鲜到陈,从开到败,立体起来了。外在苦涩起来。
    二品,美食文化的底蕴
   “孔碧霞数十年的风流生涯,都是在素手做羹汤中度过的。她丈夫的朋友都是政界、实业界、文化界的高雅得志之士,像朱自冶这样的人是休想登堂入室的。什么美食家呀,在他们看起来,朱自冶只不过是个肉头财主,饕餮之徒,吃食癞皮。哪有一个真正考究吃的人天天上饭店'大观园'里的宴席有哪一桌是从'老正兴'买来的?头汤面算得什么,那隔夜的面锅有没有洗干净呢!品茶在花间月下,饮酒要凭栏而临流。竟然到乱哄哄的酒店里去小吃,荷叶包酱肉,臭豆腐干是用稻草串着的,成何体统呢!高雅权贵之士,只有不得已时才到饭店里去应酬,挑挑拣拣地吃几筷,总觉得味道太浓,不清爽,不雅致。锅、勺、笊篱不清洗,纯正的味儿中混进杂味,而且总有那种无药可救的、饭店里特有的油烟味!朱自冶念念不忘的美食,在他们看起来仅仅是一种通俗食物而已。他们开创了苏州菜中的另一个体系,这体系是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结晶,它把苏州名菜的丰富内容用一种极其淡雅的形式加以表现,在极尽雕琢之后使其返乎自然。吃之所以被称作艺术,恐怕就是指这一体系而言的。”孔碧霞的苏州菜是文化素养的结晶,很传神。再看:
    “孔碧霞的烹调艺术,就是得之于这一派的真传。她在当年的社交界是个极其有名的姨太太,会唱戏,会烧菜,还会画几笔兰花什么的。二十多年间她家的庭院里名流云集,两桌麻将让八个男人消遣,一桌酒席由她来作精彩的表演。她家有一个高级的厨娘,这高级的厨娘也只能当她的下手!”
    就在美食家朱自冶被改造后的苏州饮食业逼得走投无路之时,他去他去敲的大门,径直说明来意。
    三品,江南女人的精明
    请看小说的描写:
    如果是在解放前的话,孔碧霞不把朱自冶赶出来才怪呐!可那孔碧霞不如朱自冶,她没有那么多的存款和定息,已经把房子租给了三家,还得靠变卖家具和首饰度日。同时她也多年不操此道,有点技痒难熬,很想重新得到别人的称赞,再现昔日的风流。她内心已经许诺,表面上还要搭搭架子:
   “啊呀,朱先生倷(你)是听啊里(哪里)一位老先生活嚼舌头根,倷伲(我们)女人家会做啥格(什么)菜呢,从前辰光烧点小菜,是呒没(没有)事体弄弄白相(玩儿)格!”这女人的一口苏白像唱歌似的好听,可惜写出来却不是那么好懂的。
    朱自冶当然懂罗,涎皮搭脸地恳求着:“行行好吧,不管你办什么我们都吃,总归要比饭店里好点。”
    “饭店!……”孔碧霞十分轻蔑地拉长了声音:“你们男人家真没出息,闻了饭店里的那股味道之后居然还吃得下东西!”
    朱自冶目瞪口呆了,饭店里有什么味道?有的是美食的香味,闻了以后才胃口大开哩!“啊,是是,我们这些人都是凡夫俗子,吃了一世什么也不懂,赏个光吧,让我们开开眼界”。
    “好吧,那就献丑了,你们几个人呢?”
    朱自冶默算了一下,把食指一环:“九个。”
    “不行,最多只能七个,人多是没好食的。”
    “那就八个,正好一桌。”
    孔碧霞笑了:“朱先生,你不懂规矩,那下手的一个位子是给烧菜的人留着的。”
    “好好,对不起。”朱自冶嘴里叫好,心里犯疑,哪有厨师上桌的?为了吃也只好迁就了,随即从身边掏出一叠钞票,数了五十元放在桌子上,心里盘算,这十块钱就算小费。
    孔碧霞面有难色了:“哎呀,这几个钱吃点什么呢?”
    朱自冶把心一横,八十块全部豁出去,买个面子。
    孔碧霞迟疑了半晌,好像在那里算账,最后乜了朱自冶一眼:“好吧,不够的地方我也凑个份子。唉,你这人也实在可怜!”
    孔碧霞钞票,收得“勉为其难”,收得“大度仗义”,好个江南女人的精明!
    四品,霓霞溢彩的风采
    在小说的结尾处,由孔碧霞一手操作制作的宴席,可谓孔碧霞美食风情的霓霞溢彩,光华耀人:
    孔碧霞从那条铺着石子的花径上走过来了,她的衣着并不花哨,时间已经使她懂得了打扮的真谛;年轻而漂亮的人不管穿什么衣裳都好看,淡妆浓抹都相宜。年老的人如果要打扮的话,主要是用衣着来表示某种风度和气质而已。所以孔碧霞的衣着很素净,一件普通的蓝色西装外套,做工考究,质地高贵,和她的年龄、体型都很相配。
    我跟着孔碧霞往前走,一个幽雅而紧凑的庭院展现在面前。树木花草竹石都排列在一个半亩方塘的三边,一顶石板曲桥穿过方塘,通向三间面水轩。在当年,这里可能是那位政客兼教授的书房,明亮宽敞,临水是一排落地的长窗。所有的长窗都大开着,可以看得清楚,大圆桌放在东首,各界人士暂时都坐在西头。
    人们来到东首,突然眼花缭乱,都被那摆好的席面惊呆了。洁白的抽纱台布上,放着一整套玲珑瓷的餐具,那玲珑瓷玲珑剔透,蓝边淡青中暗藏着半透明的花纹,好像是镂空的,又像会漏水,放射着晶莹的光辉。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鲜花,红黄蓝白,五彩缤纷。凤尾虾、南腿片、毛豆青椒、白斩鸡,这些菜的本身都是有颜色的。熏青鱼、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等等颜色不太鲜艳,便用各色蔬果镶在周围,有鲜红的山楂,有碧绿的青梅。那虾子鲞鱼照理是不上酒席的,可是这种名贵的苏州特产已经多年不见,摆出来是很稀罕的。那孔碧霞也独具匠心,在虾子鲞鱼的周围配上了雪白的嫩藕片,一方面为了好看,一方面也因为虾子鲞鱼太咸,吃了藕片可以冲淡些。
    十二朵鲜花围着一朵大月季,这月季是用钩针编结而成的,等会儿各种热菜便放在花里面。一张大圆桌就像一朵巨大的花,像荷花,像睡莲,也像一盘向日葵。
    人们从惊呆中醒过来了,发出惊讶的叹息:
    “啊……”
    “啧啧。”
    窗外树影婆娑,水光耀廊,一阵阵桂花的香气,庭院中有麻雀吱吱唧唧,想当年那位政客兼教授身坐书房……
    “上菜啦!”
    随着这一声叫喊,大家的眼睛都看住池塘的南面,自古君子远庖厨也,厨房和书房隔着一池碧水。
    电影开幕了:孔碧霞的女儿,那个十分标致的姑娘手捧托盘,隐约出现在竹木之间,几隐几现便到了石板曲桥的桥头。她步态轻盈,婀娜多姿;桥上的人,水中的影,手中的盘,盘中的菜,一阵轻风似的向吃客们飘来,像现代仙女从月宫饭店中翩跹而来!
    托盘里当然不是窝窝头,盖钵揭开以后,使人十分惊奇,竟然是十只通红的番茄装在雪白的瓷盘里。我也愣住了,按照苏州菜的程式,开头应该是热炒。什么炒鸡丁,炒鱼片,炒虾仁等等;第一只菜通常都是炒虾仁,从来没见过用西红柿开头!这西红柿是算菜还是算水果呢?
    朱自冶故作镇静,把一只只的西红柿分进各人的碟子里,然后像变戏法似的叫一声:“开!”立即揭去西红柿的上盖:清炒虾仁都装在番茄里!
    人们兴趣盎然,纷纷揭盖。
    朱自冶介绍了:“一般的炒虾仁大家常吃,没啥稀奇。几十年来这炒虾仁除了在选料上与火候上下功夫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发展。近年来也有用番茄酱炒虾仁的,但那味道太浓,有西菜味。如今把虾仁装在番茄里面,不仅是好看,而且有奇味,请大家自品。注意,番茄是只碗,不要连碗都吃下去。”
    “仙女”在石板曲桥上来回地走着,各种热炒纷纷摆上台面。
    热菜、大菜、点心滚滚而来:松鼠桂鱼,蜜汁火腿,“天下第一菜”,翡翠包子,水晶烧卖……一只“三套鸭”把剧情推到了顶点!
    所谓三套鸭便是把一只鸽子塞在鸡肚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烧好之后看上去是一只整鸭,一只硕大的整鸭趴在船盆里。船盆的四周放着一圈鹌鹑蛋,好像那蛋就是鸽子生出来的。
    人们叹为观止了。
    从上述描写中,如果仅仅感觉到的是美味,那就太浮浅。细细口味,你会感觉到孔碧霞这个苏州女人的人文美。
    什么叫美,任何外在的美,如果没有社会文化与之浑然一体,都不过是伪美。孔碧霞,是那种有文化底蕴笼罩,有品味、能口味、耐品味的苏州女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没有他,中国就没有“美食家”
苏州顶级“吃货”朱自冶:为吃而生,以吃为乐,因好吃而成家
安得情怀似旧时—读巜美食家》有感之四。
苏州与中国电影史:3部老电影,带你尝尝正经的老苏州味道
刘小革 ▏啼笑皆非——《美食家》读后
老电影 | 20世纪80年代的国产美食片,让人垂涎欲滴的盛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