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纳新不翻新 苏州评弹的魅力

□苏州 陈琦

  评弹作为一种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必然要具备苏式风味,体现吴文化的背景。一口吴侬软语是苏州最显著的标志,倘若没有苏州方言,苏州评弹便可以去除“苏州”二字,冠名扬州评弹、上海评弹亦无不可。俗语、俚语作为一门语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文化背景、风情民俗、世态万象。
  像“砻糠搓绳”“螺蛳壳里做道场”等语言,本身就体现了吴地特有的文化。“砻糠”是稻谷脱下的壳,是稻种文化的特有产物,“螺蛳”是一种生长在湖泊、河沟、水田里的生物,分布于河网密布的地区。苏州百姓拿这些当地盛产的东西说事,恰恰是体现了苏州是鱼米之乡。以苏州评弹为主的一些表演艺术,吸取了民间的语言,由此打造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如果没有这些来自民间的、传统的元素,势必会削弱苏州评弹一贯的文化背景,失去它存活的“根”。另外,作为非遗项目,本身应当以保护为主,在全面保护、保存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发展、变革。今天我们所说的发展、变革,往往只是针对艺术本身而言,忽略了受众也当变革惯有的思维。我们以前一味苛求传统艺术要俯身接近受众,但受众为什么不能主动去靠近传统艺术呢?
  有人说,苏州评弹使用的俗语俚语,已经失去了物质支撑,与现实距离太大,以致我们好些年轻人、新苏州人听不懂、不知所云。这是可以解决的。艺术尚无国界,何况只是一地语言的新旧之隔。只要热爱评弹,自然会去探究这些俗语、俚语背后的含义,而且更能促使新苏州人、苏州的年轻人触摸到吴文化的核心,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保留苏州评弹中的老俚语、老俗语,并不是仅仅在保留一种语言,实际上是保留了一个城市的标志。况且,苏州评弹的叙事角色变化极为灵活,他们既能以说书人身份叙事,又随时能以故事中人物的身份独白、对话,甚至加入身段表演宛若话剧,还能以局外人身份加以解说、评点,或加“背供”,虚虚实实,在故事内外自由出入、穿插缝合。苏州评弹本身有“外插花”“小卖”的传统,演员非常善于跟台下观众互动,把这些当下流行的趣话、故事、段子插进去,这其中就会使用新的俗语、俚语,贴近当下生活,台上台下交流互动的“书场氛围”令人着迷。只要去一次书场,你就会发现,评弹语言一直是纳新而不吐故的!我们并不能因为使用了新语言,就抛弃了旧语言,只要时机合适,场合合适,语言的运用,应当不分新旧,因为,新有新的道理,旧有旧的因由,评弹就是旧而新、新而旧的艺术。
  我们这些小苏州、新苏州也希望苏州评弹不要失去它固有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粤语 将粤语中的俗语俚语粗话一律定为低俗语言,应不应该?
乡音|61期【原创】【乡音小品】好好看:泉州文艺舞台上最经典的方言小品,短短一出,教会你许多泉州流传至今的闽南俗语、俚语……
没事多学点俚语俗语,怎么有利怎么说
魅力中国艺术推选人物:袁小良
中国评弹网
这是苏州引以为傲的艺术,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