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苏州一年恢复湿地近万亩
湿地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尽管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湿地资源相当丰富,但长年来湿地面积的不断萎缩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记录显示,1986年至2003年,全市水域面积的减少相当于每年“蒸发”了一个金鸡湖;水稻田作为湿地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从1997年的350万亩锐减至2011年的128万亩……严峻的环境压力,终于让苏州人意识到大自然的厚赐已经经不起如此挥霍———

  A 得天独厚 水乡苏州一半是湿地

  苏州的苏字繁写,有一个“鱼”,一个“禾”。鱼米之乡,便是苏州为世人所熟知的一个传统标签。
  阳澄湖大闸蟹,产自苏州阳澄湖,每年不过几千吨,却成了高品质大闸蟹的代名词;
  “太湖三白”———银鱼,白鱼,白虾,到苏州旅游的人,这三道菜几乎必点。甚至有人说,不吃“三白”等于没到太湖;
  横山荷花塘的藕、南荡的芡实、梅湾的吕公菱、葑门外黄天荡的荸荠,再加上茨菇、茭白、水芹、莼菜,并称苏州的“水八仙”……
  凡此种种,无不与水结缘。正是众多的湖泊、密布的河道以及河湖边的那些沼泽洼地,成就了苏州水乡的魅力,鱼米之乡的美名。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湿地。据统计,苏州辖区面积有半数都是不同类型的湿地。我市境内有湖泊323个,总面积达到320万亩。其中,列入江苏省湿地保护名录的湖泊就有94个,占到全省总数的57%。另外,全市共有河流21544条,总长2.1万公里,其中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河流有188条,总面积达90万亩,著名的有吴淞江、盐铁塘、娄江、张家港、望虞河、太浦河、白茆塘等。水面面积占到我市国土总面积的42.5%。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这三种自然湿地再加上134万亩季节性的湿地———水稻田,50余万亩开挖的人工湿地———鱼塘等。其中,截至2009年全市120亩以上的自然湿地,加起来就有403万亩,约占湿地面积的74.5%,国土面积的31.66%。
  如此丰富的湿地资源,正是大自然给苏州的丰厚赐予。

  B 生态屏障 太湖边扑面而来的清新

  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入口处的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苏州人喜欢称之为“太湖水风车”。春夏之际,清晨黄昏时分,很多人喜欢开着车来到这里。其实,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旅游项目,人们只是想在这长长的滨水木栈道上走一走,面对青翠摇曳的芦苇荡,感受一下清新扑面的太湖风。
  洁净空气,提供丰沛的氧气及负离子,正是湿地优化环境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博士介绍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比如在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功能上,湿地就有它独特的优势。研究已证实,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过多。湿地由于其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科学家研究,湿地固定了陆地生物圈35%的碳素,总量为770亿吨,是温带森林的5倍,单位面积的红树林沼泽湿地固定的碳是热带雨林的10倍。如果湿地遭到破坏,湿地将由“碳汇”变成“碳源”,对全球气候将产生重大影响。另外,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的作用。科学研究显示,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及其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气温要比建坝前降低4度; 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疆博斯腾湖湿地对周边地区气候有巨大的影响,湿地周围的气温比周边远离湿地地区平均低3度,湿度高14%,沙尘暴天数减少25%。为什么大家愿意到湖边去吸氧,到湿地公园去走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湿地还有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防浪固岸保护国土等一系列重要作用。苏州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就在太湖,而太湖边以及湖底那些湿地生物,正是确保水质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

  C 肆意挥霍曾经消失的尹山湖

  最近,尹山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在苏州市规划局网站公示并征求市民意见,这个区域将打造苏州一个居住休闲滨水新区。滨水,无疑是这片土地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到那儿走走看看,最是赏心悦目的就是面积达2.13平方公里的开阔水面。
  但是,年轻一辈人或许不知道,尹山湖,其实是一个曾经在苏州地图上消失的湖泊!
  据介绍,在历史上,尹山湖是苏州城东南角的一个大湖泊,水系与独墅湖、金鸡湖相连。1945年初,当时的政府启动围湖造田工程,水面开始被侵占。但1949年的一场大台风,摧毁了尹山湖外围的围堤,堤内全部农田被淹没,尹山湖重新变回了湖泊。到了1956年,尹山湖的消亡更加彻底,所有的湖水都被抽干了,留下了近万亩的农田。围湖造田的尹山湖,先后做过劳改农场,五七干校,知青农场,尹山湖农场。至今,很多苏州老人提起尹山湖,还是把这三个字与农田、农场挂起钩来,而不是和湖泊、水面挂钩。
  与尹山湖遥遥相对,位于苏州西南的石湖,一度也差点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石湖串月是苏州一个著名景点,农历八月十八,到石湖行春桥赶庙会,也是苏州人的传统习俗。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围湖造田,石湖被围垦得支离破碎,几乎看不到一片完整开阔的水面。
  尹山湖、石湖曾经的遭遇,是我市湿地资源曾经遭到破坏的一个缩影。确实,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我市湿地曾出现过重开发利用、轻保护修复的情况。任意侵占、破坏、改变湿地用途的现象时有发生。资料显示,在1986年—2003年间,苏州全市水域面积减少了136.7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金鸡湖。2005—2009年期间,全市湿地面积减少了3.1万亩;1953个湿地斑块中997个斑块发生了变化,占斑块总数的51%。作为湿地重要组成的水稻田,更是从1997年的350万亩,锐减至2011年的128万亩。苏州市东郊、常熟市南郊的低洼圩田(种植水生植物)全部消失。
  随着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2008年苏州市水功能区监测年报显示,全市21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131个断面水质综合评价处于Ⅴ类及劣Ⅴ类水。水质的污染,不仅破坏了景观,也直接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D 艰难修复不算太晚的正确选择

  2006年下半年开始,吴中区政府实施以“南优”为目标的东部扩容工程,尹山湖实施退田还湖逐步形成一个新尹山湖。如今到尹山湖边走一走,岸绿水清,美丽的湿地景观,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曾经被围垦得体无完肤的石湖也得到了保护修复。如今,石湖是苏州“四角山水”中重要的西南绿肺。去年亮相的石湖公园东部滨水区,也已经成为市民在城市近郊享受真山真水的一个热门去处。
  尽管很艰难,需要增长速度减缓作为巨大代价,但苏州保护修复湿地的决心,却在尹山湖和石湖,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事实上,回顾这几年,苏州在湿地恢复、湿地保护上,一步一个脚印。
  2009年4月,我市成立湿地保护管理站,这是江苏省首个独立建制的市级湿地保护机构。
  2010年,我市全面实施了湿地生态补偿,湿地保护开始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湿地保护列入年度立法计划。2012年2月2日湿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明确将全市104万亩永久性水稻田纳入保护范围。苏州成为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的城市。
  2010年7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保护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2011年苏州市、县级市(区)两级财政仅用于基本农田的生态补偿就达到了10亿元;105个生态湿地村、29个水源地村,每个村分别补贴了100万元及50万元。生态补偿体系覆盖全市,开全国先河。
  除了政府的大力倡导,财政的强大支撑,许多社会力量和志愿者,也加入到了我市湿地保护的队伍中。去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苏州市农委启动了“湿地1+1”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创了“湿地认养”这样一种保护新模式。不少有社会担当的企业掏出真金白银来保护湿地。与此同时,很多有环保意识的市民志愿者,也加入到了湿地保护的队伍中。去年8月,我市组建“湿地自然学校”,招募普通个人志愿者、专家志愿者、企业团体志愿者等,协助开展项目设计、培训、巡护、社区调查、宣教、动植物监测、湿地自然学校对外宣传等参与式管理。短短几个月中,湿地自然学校已经招募到志愿者50多人。
  去年一年,我市新增恢复湿地面积9750亩,自然湿地保护率(受保护自然湿地面积除以自然湿地总面积)由13.5%提高到26.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苏州端午去这17个地方玩,一天来回一百块都不要!
灵飞的日志游苏州镇湖组记2苏绣
苏州冬季去哪玩 周边观鸟悠闲游
五彩缤纷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
初春的苏州太湖湿地,如此宁静
苏州5区11条高颜值环形步道新鲜出炉!健身 赏景两不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