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笙歌十五——苏州况公祠的戏台

                                            

                                          况公祠的大门


                                          戏台的全景

 

   

查寻戏台资料时,我知晓苏州有座况公祠,知晓了况公祠中有一座戏台,就想去见识一下它的真面貌。前几天,有了机会去苏州,就去寻访了况公祠。下了汽车,迎面来了一位老先生,慈眉善目,我急忙问道:请问老先生可是当地人?晓得况公祠往哪里走?老先生笑道:我就刚从况公祠来,沿着这里往北走,不多远就到!手指着前面的一条巷道,我看到了巷道口竖着一杆路牌,上写西美巷。我又问道:晓得春申君庙怎么走?他答道:那就不晓得了,到了况公祠,那里有许多老先生,你可以问问他们。

我遵循老先生的所指,一路向北前行,没走多远,在西美巷的西侧,况公祠的门户俨然在目。一左一右两门,中间一堵粉墙。况公祠祠门东向,砖细门楼上题有况公祠的横额。据资料:苏州百姓为纪念明朝宣德年间苏州知府况钟而建,西美巷况公祠,为清道光六年建。2002年,当地政府耗资300多万元,对况公祠进行了整体改造,这里现在成为社区活动中心。

门口不时有老人进出,门外还停着好些自行车。我等门口的老人走完,慢慢地进了门。一走进门,戏台就吸引住我的眼球,却是我在网上看到的那座戏台。戏台坐南朝北,与坐北朝南的享堂正着默默地相对。戏台为单檐的歇山顶,双檐也是高高地翘起,起势也有点陡峭,却又将起翘的陡势作了一些暗暗的调整,但它更像是一位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的大人,疑难案件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得以顺利地审理时,真想酣畅地高举双臂欢呼自己的成功,而却为了自己为官的架势就不得不矜持地不露声色地暗自高兴!举起的双臂还在没有开始上举时就放了下来,仅仅是做了一个姿态而已!

能够清晰地看到戏台的全景,就往后退,退到了享堂的东侧。我一抬头看到了东侧的墙上,有介绍况钟的橱窗。据资料:况钟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并推荐为仪制司主事。宣德五年(1430)升任苏州知府,况钟上任后,不少属下和群吏都站在他四周,看他如何理事。他假装不懂,左顾右问,只按群吏的欲望办事,群吏们都很高兴,私下以为这位新任太守是很容易欺侮的。几天后,他召集群吏宣布:前几天某件事是应该做的,是某某不让我做;某件事是不应该做的,是某某强行我做的!你们有些人长期以来玩弄这种手段,罪当死!于是将罪大恶极的数人处以死刑,并训斥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吏。因此大震全府,上下都奉法职守。他协同巡抚周忱,悉心筹划,为百姓奏免赋税粮七十余万石。他兴利除弊,不遗余力,锄豪强,扶良善,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因此,百姓对他奉之若神。正统六年(1441),况钟在苏州任期十年已满,当地官民二万多人向上级请求留任。他死后,很多人为他哭泣,悲痛不已,并立祠纪念他。

东侧墙上的介绍况钟的橱窗下,有三位老人就坐在那里的一张桌子前聊天,对我这样一个突然来到的不速之客没有表示出半点的奇怪,他们依旧继续他们聊天的话题。想把戏台的全部摄入相机的镜头,其中的一位靠近戏台的老人,正好在镜头之中。我在他们的周围换了好几个位置,总是不能得到理想的角度,犹豫了再三,还是没有向老人开口请他让一下。他们中间的一位见我在他们的周围转悠,仿佛猜测到了我的心思,就招呼起了其他两位。他们一起站了起来,好像是他们自己有了什么事情要离开的那样,离开了那张桌子。我的心里像装有面明镜似的,什么都知晓,就朝着他们微微地一笑,表示了自己的歉意!迅速地拍完照,再次对他们表示了歉意。他们才又坐在的桌子前,我的举动丝毫影响了他们聊天的兴头,继续着他们聊天的话题。本想询问一下去春申君庙怎么走的事,看着他们十足的谈兴,就不好意思打扰他们。

走到了戏台前,我抬起头,看着戏台的顶部。顶部没有采用藻井结构,仅是用了木板将顶部吊平了而已。而且木板也没有做任何的装饰,漆成了红色,和戏台原有的底色形成了一致起来。戏台的台后部是一堵墙,墙上有一幅绘有吴中景致的山水画,中间以一不规则的木框覆盖其上。不知是什么缘由,左右两侧也没有留下演员上下台要走的出将、入相的小门。而在左右两侧仅有台阶可以上下戏台,这倒有点像似于七宝一类的广场戏台那样了。不过在戏台的西侧,台阶旁小一门可以进入有了后台作用的建筑物。我想这可能就是演员装扮的后台了,演员在那里化妆后,再由戏台左右两侧的台阶上下戏台。戏台的两侧为两道庑廊,在西侧的庑廊与通往有后台作用的建筑物连在了一起,也就成为了演员上下戏台的通道。但演员如果在东侧上下戏台有点麻烦,或在戏台上设置三道幕的形式,遮挡一下,演员由幕后走到东侧,再由东侧出场。还有就在戏台下绕到东侧的台阶再上戏台。此戏台演过不少的戏,在况公祠如能演出昆曲《十五贯》,演者与观者都会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缘由可能是昆曲《十五贯》的主要人物之一就是当年的苏州知府况钟。

据资料:此剧原为(清)朱素臣所著,目前所说的《十五贯》一般是指陈静据此以及小说《醒世恒言》中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进一步改编(执笔)、浙江昆苏剧团在1956年首演的版本。《十五贯》的故事说: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作生意,他对女儿开玩笑说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尤葫芦,过后反诬告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发现产生怀疑,而熊身上正巧带钱十五贯,于是两人被扭送县衙见官。知县过于执听信诬告,定成娟勾好夫、盗钱杀父之罪,判苏、熊二人死刑。监斩官况钟觉得内中有冤,力争缓斩。他详细调查,发现娄阿鼠破绽,继而又乔装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将娄带回县衙,升堂问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杀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1956518,《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称赞它是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戏曲改革方针的良好榜样。

我默默想着这些故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静静地看着戏台更是百感交集。

戏台的台宽约为5,台深也约为5,戏台基本上是呈正方形。台高约为0.8,三面敞开,都围着木栅栏。台前的额枋上悬挂着镌刻着:“共乐升平”字样的匾额,台后的墙的上方悬挂着镌刻着:“普天同庆”的字样的匾额。台前有两柱子,柱子挂着与柱子狭窄差不多长长的木板,木板镌刻着一幅对联:情节新奇出人意料;笙歌婉转娱我视听。笙歌十五这四个字,倏地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心头,因为刚才我还在为此文的标题大伤脑筋呢。这下好了,就是:笙歌十五!

但是,又有不少的问题萦绕着我,让我久久不能释怀,而且还不断有新的问题在潜滋暗长着:如果没有当年的兴利除弊,锄豪强,扶良善,深得苏州百姓爱戴的苏州知府况钟,怎么会有清代朱素臣所著的《十五贯》?如果没有清代朱素臣所著的《十五贯》,怎么会有浙江昆苏剧团在1956年首演的《十五贯》?如果没有浙江昆苏剧团在1956年首演的《十五贯》;怎么会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说?如果没有“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说,怎么会有后来昆曲的春天?如果没有……


                                                  

                                                 戏台的顶部

 

                                             戏台的东侧


                                               况公祠的内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况钟为官不聚财
况钟
中国历史上十大断案高手之七:况钟
古代破案故事之《十五贯》
网络红人曾建参加江南传奇之十五贯的拍摄
巧中巧的迷案故事: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知府刀下留人破奇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