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巧匠复原古代水利器具 将永久收藏

  陈凯歌和他设计复原的水利器具

  □商报记者 蔡春生 文/摄

  今天一早,最新复原的30件古代水利器具启程运往中国水利博物馆。受该博物馆委托,去年9月起,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复原再造63件中国古代水利器具,目前已完工58件,剩余5件预计也将在6月底前完工,悉数运达中国水利博物馆并作长期展出。

  简易汲水的桔槔,2千年前的水排,一举三得的“水轮三事”,灭火的水銃,这些旧时生活中的水利器具究竟什么模样?通过此次复原,它们将一一得以再现。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所长陈凯歌是高级工程师,也是此次工程的总设计。他说,此次古代水利器具的复原制作,创下了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要求最高这三个“最”。整个复制工程达到63件,规模可谓空前;涉及的古代水利器具品种之丰富,同样没有先例。而且复制要求也是最高的———不仅要有模有样,而且每一件都必须能够动态展示,不仅要能动态展示,而且得像古时候那样使用,不带任何现代科技成分。
 

  牛转翻车,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踩动拐木,带动槽内的连续带状板叶刮水而上。

  为何是由苏州

  不难想象,在原始时代,水被当成洪水猛兽,它们确实曾给人类带来无法回避的深重灾难。但随着生活经验不断积累,人类学会治水并开始利用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水利器具。

  陈凯歌68岁,长期从事古代科技复原工作,在他眼中,这些器具并非生硬的物件,而是承载着先人生活、凝结了先人智慧的文明证物。因此,看到中国水利博物馆的招标,他立刻跃跃欲试。

  中国水利博物馆是水利部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它地处杭州钱塘江南岸,于2005年3月开工,2010年3月22日世界水日开馆试运营。

  去年9月,水利博物馆对外公开招标,想复原一批中国古代水利器具,作永久性的收藏、陈列和展示。投标过程中有个环节,陈凯歌带着精心复原的一件八连磨模型拿去讲解,八连磨是晋代杜预的发明,已有1700年历史,早已处于失传状态,只闻其名不知其形。陈凯歌的那件八连磨,在轴上装一片带齿的巨轮,利用水力带动八个磨同时工作,全部采用传统机械,让水利博物馆专家眼前一亮,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也最终凭借综合实力,力压其他竞标对手拔得头筹。
 复制过程很繁杂

  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的工作厂房,位于郭巷一个偏僻的地方。昨天上午记者进门的时候,五六百平米的厂房内,满满当当排布着复制完成或者正在复制的水利器具,或高或低或大或小,里头一片忙碌。

  自去年9月至今,这样的忙碌未曾稍止。为尽可能忠实古样,所有这些水利器具都是木头制成,仅在必要的地方用一些铜或者铁。研究所只有三个木匠,人手远远不够,因此陈凯歌到处寻访,终于找到七八位经验丰富的木工师傅助阵。

  这么大一个工程,无疑是个烫手山芋。陈凯歌说,至少两方面的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一是资料不全,大多来自古籍,文字介绍常常语焉不详,有的虽有示意图,但也没有标注尺寸和比例。二来,古人这些器具看似简单,但材料和制作方法都要符合古代原理,不能掺杂任何现代科技,思维和角度都要契合古人,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复制过程中,形成最大争议的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水运浑象仪。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常让后来的复制者头疼,陈凯歌说,虽不断有人尝试再造水运浑象仪,但至今都没一件复制品得到真正认可。此次复制水运浑象仪,博物馆和研究所邀请了全国众多水利专家聚在一起探讨,结果在专家中形成了三方观点,未有定论,陈凯歌决定按这三种观点各设计一种模型,然后再由专家组讨论定夺。目前,水运浑象仪的制作还在进行中。

  根据博物馆的要求,部分复制品将放置在水环境下动态展示,让观者身临其境。其余那些虽不做动态展示,也得具备动态展示的功能。

  看看古人的智慧

  厂房里,在陈凯歌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他们复制的那些古代水利器具,也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古人依靠聪明才智,让自己的工作变得轻松,并且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这里介绍几件。

  桔槔:桔槔是所有这些复制品中最为原始的,春秋时代已在使用,距今大约三千年了,这个极其简单的发明,让汲水变得简单。长杆一端系重物,另一端系水桶,利用杠杆原理的人力提水。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能轻松把水提拉至所需处。

  水轮三事:这个器械有一举三得之功效。利用一个打水轮旋转,水轮横轮上,中间有一齿轮与翻车配合,主轴拨片与水碓配合,端轴齿轮与石磨上齿轮啮合。三者同时转动,使石磨磨粉,水碓、砻稻、碾米,以及灌溉农田供水这三项功能同时进行。不过,研究所制作的还只是缩微版本,古代生产中使用的实物还要大很多。

  连二水磨:古代人利用山沟小溪,筑坝引水,路旁溪边搭建简易木楼,引水冲击大木轮,使其转动并通过横轴木齿轮,带动楼上楼下石磨同时工作,一起磨粉。苏州复制的这个简易木楼高达4.2米,制作耗时2个月,陈凯歌认为这个器具在旅游上也有潜力可以开发———倘若在景区公园或者生态园内,建几座不同结构功能、且可互动的此类磨房,一定能吸引园内所有游客的目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记类《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卷上乃粒第一水利 筒车 牛车 踏车 拔车 桔槔 皆具图
桔槔
古代的提水机具与水力机械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四大发明”之外还有80余项炫酷创造
每日一解:古代中国的灌溉工具
水车正名正位——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