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姑苏城外
  姑苏城外之六

    探梅香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先”,梅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梅花的声名首先得益于她的丰姿俊逸,神韵俱清。以“梅妻鹤子”著称的宋代处士的林和靖在《山园小梅》诗里写道:“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极尽梅花的风韵独特而先声夺人;梅花的声名更因为其傲霜凌,节操凝重,高标韵逸。宋代诗人陆游称赞她“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的冰清玉洁,不仅因为辛弃疾说的“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更因为梅花的无怨无悔,“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古往今来,梅花的名声千古传诵,“岁寒三友”留其名,四大清逸{梅兰竹菊}标其韵,浩如烟海的梅花诗篇演绎着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赏心悦目的水墨丹青映照出天意人心,而“不经一番风霜苦,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自勉更有一种“见贤思齐”的激励。爱梅惜梅,古风犹存,而踏雪寻梅则几乎是世人的共同爱好。

    江南最有名的访梅佳处是姑苏城外的“香雪海“,地处苏州西南约三十公里的太湖之滨的光福镇。光福是一个半岛,向称山秀水灵。太湖水光滟潋,烟波浩淼,穹窿、邓尉、西碛诸山,绵延起伏,人称太湖七十二峰,近半就落脚在光福。而日照充足,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极适宜梅树生长。远在2000年前的西汉,这里的百姓就开始种梅,渐渐地形成了“望衡(横)千万家,种梅如种谷”,“以梅为业者十之七八”的景象,无山不梅,“十里梅乡”就是当时真实情景的写照,光福的梅花尤以邓尉山西面的香雪海和南面的玄墓山最盛。东汉大司徒邓禹在此隐居时,山中已是“路入冰霜隆,寒香袭客衣”了;到了宋元之后,更是“隙地遍地种梅,蔚然如雪海”,山间路旁梅英点点,山前山后梅树成林,天长地久酿成了“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胜景。明代文人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中说:“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邓尉山的梅花品种繁多,以千叶重瓣白梅为主,红梅、绿梅、紫梅、墨梅等,应有尽有。“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犹带几分羞涩。陇头倚雪眠霜,寒肌密抱疏香。待得罗浮梦破,美人打点新妆”,清人尤展成的一阙《清平乐?.咏梅蕊》词,勾画了花开时节迷人的景色。“暖风入林,元墓梅花吐蕊,迤逦至相雪海,红英绿萼,香间万重……”真个是繁花似雪,暗香浮动,微风吹过,香飘数十里,千顷一片白,荡漾银海,疑若积雪,含芳吐蕊,芬芳醉人。清代诗人孙原湘有诗云:“入山无处不花技,远近高低路不知。贪受下风香气息,离花三尺立多时。”把邓尉山令人痴迷留连的“花外见晴雪,花里闻香风”的意境铺陈得惟妙惟肖,“香雪海”三字不迳而走,探梅胜地令人神往。

    “邓尉探梅”由来已久。唐朝的陆龟蒙、宋朝的范成大、元朝的倪云林,都曾徜徉光福山水花木之间,留下了许多吟咏佳作。范成大的《梅谱》,可说是宋代光福梅花的写照。从明朝开始,随着苏州经济文化的繁荣,邓尉梅花渐成规模,而邓尉探梅,也成为东南名士的风雅之举。从明初的高启,到王宠、王鏊、袁宏道、申时行、王世贞、归庄,再到明末的吴梅村、钱谦益等,一时人物,鲜有未到邓尉探梅者。文徵明曾这样描写探梅见闻:“玉梅万枝,与松竹杂植。冬夏之交,花香树色,蔚然秀茂,而断崖残雪,上下辉映,波光渺瀰,一目万顷,洞庭诸山,宛在几席,真人间绝境也。”梅花以山水而增色,山水因梅花而生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到了清朝,康熙和乾隆南巡时,前后共有九次都到光福探梅,写下了“邓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缤纷开万树,相对惬佳辰”的诗句。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江苏巡抚宋荦来此赏梅,有感于花光如雪,香溢似海,赋诗《雨中元墓探梅》: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并在吾家山上勒碑,使“香雪海”名播海内。“香雪”二字的寓意最早出自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真正道出了梅花“花消息,雪精神”的根本特征,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尽管宋人卢梅坡也写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但那只是一种雪和梅的比较,用香雪来描写梅花无疑是王荆公的“专利”。一代词人朱彝尊对邓尉梅花之爱几近于狂:“安得太湖三万六千顷,化为一碧葡萄浆,供我大醉三万六千觞,醉死便葬梅花傍。”光福探梅极一时之盛,《清嘉录》记载了当年的盛况:“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间万重。郡人舣舟虎山畔,袱被遨游,夜以继日。”

    香雪海,泛指邓尉山与对面吾家山之间的山坳,北靠西崦湖,南至玄墓山,到太湖去的公路穿香雪海而过。从光福汽车站翻越山岭,远远的就看到白茫茫一带横贯天边,仿佛天际驻云不动,山顶积雪未化。一步步走近去,云更稠密,雪更璀璨,慢慢地迤逦而上,蜿蜒攀升,人就走进了垂云,踏进了积雪,左右前后围绕着皑皑的白,丰盈的白,晶莹的白。头顶上更是一卷卷,一叠叠“白云”盘旋舒展,浮光闪烁,耀眼生花。徜徉其中,来不及左顾右盼,就这么如腾云驾雾般地任意穿行,前面的“白雪”随着脚步伸展,拓宽,无尽无垠白茫茫的香雪扑面而来,身后的“白云”却紧叩着脚跟掩映拢合,仿佛进入了深邃渺邈的洞府,那情景,就像大海中的白浪悄悄掩卷,波涛寂寂翻滚。微风过处,暗香袭人,沁人心脾,尽情享受着“飞来香雾都成雪,寻入梅花不见人”的奇妙感受,不由从心底感叹:好一个花气氤氲纤尘不染的香雪海,胜似桃花源的“梅”花源!

    “香雪海”公园在在公路右侧,香雪海赏梅最佳处——古闻梅轩和梅花亭掩映在梅花丛中,就像飘浮在茫茫雪海之上的玉宇琼阁。梅花亭亭高二丈余,铜鹤结顶,造型别出心裁:亭呈五角形,石柱、石栏、屋宇均为梅花瓣,仿佛一朵巨大的梅花石雕。岩崖上刻有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荦所题“香雪海”三个字。清高宗弘历曾六次游览香雪海。山上有御碑一块,刻的是当年乾隆游山赏梅时所作的探梅诗。登上梅花亭极目眺望,方圆近十里的景区内种着几十万株梅树,满山遍野,绵谷跨岭,雪海荡漾,银波耀眼,蔚为壮观。近年来,该镇还在司徒庙后辟地50亩,遍植珍稀梅花品种,还在光福镇至太湖的公路旁还新辟一条1公里长、30米宽的梅林带,更使邓尉探梅增添了渐入佳境的乐趣

    姑苏城外之七

    司徒庙中精英柏

    司徒庙又名古柏庵、柏因社、柏因精舍,位于光福涧廊村东南,座落在苏州城西南三十余公里吾家山前公路东南侧的邓尉山下,相传为供奉东汉开国无勋、汉高密候、大司徒邓禹的祠庙。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南阳郡新野(今新野县)人,东汉开国勋臣。首任宰相。他少时在长安就学,聪敏好学,十三岁能背诵《诗》,与刘秀为学友。王郎起兵反汉,刘秀自蓟至信都,命邓禹征集将士,得数千人,攻占乐阳,首立战功。邓禹长于推荐贤能,所举之人皆才干出众,才尽其职。刘秀非常赏识邓禹识才、举才和用才的贤德,每当任命和调整将领时,多听取他的意见。刘秀即位,任命邓禹为大司徒,封侯,食邑万户,并下诏褒扬他“极有忠之心,与光武帝谋划营帐之中,决胜千里。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为显著。”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天下平定,邓禹被定封为高密侯。后被免除将军职,以特进行朝拜之礼。他待人敦厚,父母,教子有方,不置产业,子孙勤奋,皆名重天下。邓禹淡泊名利常思远离名誉和权势,曾隐居山中,后人因此而改山名为邓尉。中元元年(公元56年),邓禹复任大司徒。显宗即位,感其功高,拜为太傅。永平元年(公元58年)邓禹病逝,谥元侯。永平中,显宗追念邓为开国勋臣,诏画像于南宫云台,为中兴二十八将之首。著名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曾称赞他:“光武帝得邓禹,门人益亲。”

    司徒庙大约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司徒庙正殿原供邓禹塑像,东殿名祖堂,现辟为文物陈列室。西殿为功德堂,正殿旁为观音阁,又称第一香林,内悬清光绪帝为光福寺御题,“沛泽流慈”匾额。墙上挂着嘉庆以来名人的对联,其中铜井山人潘遵祁所写的一幅是“此中只许鸾凤宿;其上应有蛟龙蟠”,和怀州邓禹祠内的对联“千秋共仰云台像;四树长留古柏名”有异曲同工之妙:前句仰慕邓禹的千秋功名,而后句则赞扬邓禹手植的千年古柏,因人及树,颇有一种爱屋及乌的爱惜,但清奇古怪四柏秉有的天地灵性确也难辞精英之称,当然也有人把清奇古怪四柏的灵性归功于邓禹的高风亮节,自然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其义。

    功德堂院内的4株古柏相传是邓禹隐居时手植,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江南古柏恐怕再无出其右者,而高耸挺拔,枝繁叶茂,绿阴翠盖,郁郁葱葱,更属稀世罕见,于无声中弹奏出“生命之树长绿”的奇妙乐章。而更奇的是古柏的成长之路崎岖坎坷,古柏的生活历程充满艰难和抗争。大约在二百多年前的风雨之夜,雷电击中了茂密的古柏,如妖魔鬼怪肆意侵凌,如利剑快刀大加杀伐,虽然谈不上血流如注,但千年古柏确也伤痕累累,危在旦夕:其中一棵树的上半已然开裂,而另一株则整个剖开,折成两半的树干倒在地上,埋在土里。令人惊讶的是古柏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默默无声中,古柏舔干了伤口,又开始了新的抗争,枯死的枝干上面丛生了新生的绿芽,折断了的树梢抽出了生机勃勃的新枝,左右迂回,钻地顶天,从十几尺外重新伸出了地面,再越过墙头一直伸展到墙外,造就了一片倔强的新绿,形成了一种令人赞叹、令人激奋的奇特景观,后人称之为“清奇古怪画难状,风火雷霆劫不磨”:“清”柏碧郁苍翠,主干挺拔,直耸云天,树冠清秀,茂如翠盖;亭亭玉立,盖撑长空,清高绝伦;“奇”柏被雷击而一分为为二,主干上矗,到了顶上,树干折裂,分叉成两条,树心已完全空了,但皮连枝绿,朽而不枯,照样生机勃勃。“古”柏古朴苍劲;遭雷击后倒卧院中,弯曲的树干像一条巨大的蟒蛇,柏身树皮呈螺旋状上升,从下至上,纹理萦绕,就象巨龙盘旋而上。几十米高的树干上“刻”有深深的沟槽,仅有挺立在树梢的绿色证明它依然活着,铮铮铁骨显示着顽强和不屈;“怪”柏则卧地三曲,矫如游龙走蛟,若飞若舞,而满枝苍翠,态状怪异。蜂拥而来的游客,流连于司徒庙内,观赏着千年古柏,无不为大自然造化之精妙而倾倒,无不为四棵古柏顽强不屈的精神而折服。乾隆皇帝南巡来此,也被奇妙的四株古柏吸引分赐四柏名为“清、奇、古、怪”。自从乾隆命名古柏以后,“清、奇、古、怪”从此暄宾夺主,成了司徒庙内的主角,功名赫赫的大司徒邓禹反而冷落到了一边。1964年,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参观司徒庙后,欣然赋诗曰:“裂断腰身剩薄皮,新枝依旧翠云垂。司徒庙内精忠柏,雷雨飙风总不移”。

    中国人对松柏从来就有特殊的爱好,向来就有“大夫松,隐士柏”的称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好,“大雪压青松,松柏坚且挺”也好,歌颂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和难能可贵的君子风范,而坚韧不拔,刚直不阿,古朴正直,矢志不渝,君子可风更是家喻户晓。画家喜欢画松柏,诗人喜欢颂松柏,哲学家喜欢用它来象征某些品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它的特色而进行歌颂。松柏那枝干槎桠的古朴姿态,孤高挺拔的风格,它的生命力的旺盛,都已经成为长久的画题与诗意。司徒庙的古柏,更能激起人们心中无限的崇敬和联想,二千多年的岁月何其漫长,谁也没有想到过它的生命力会如此坚强,即使遭到的是毁灭性的打击,却依旧不能摧折它的成长,它仍旧坚强地活了下去,并且活得更美丽更茂盛了,古柏如诗,生命之光何其灿烂。

    姑苏城外之八

    梦残馆娃宫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苏台又名姑苏台,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眺望家乡而在灵岩山建造的高台。灵岩山座落在苏州城西南三十里的木渎镇旁。山高182米,周广1800亩。山上有奇石,状似灵芝,灵岩山由此而得名。灵岩山奇秀挺拔,松林遍山,殿字雄伟,怪石罗列,风景秀丽。向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吴中第一峰”之称。陪伴着灵岩山风光秀丽的美誉,有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但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恐怕还数浣纱美女西施的故事。馆娃宫、响蹀廊、玩花池、吴王井、琴台、西施洞、划船坞、香水溪、采香泾等吴宫遗迹,自会把人的思绪引向古老的遥远。“吴宫花草埋幽径”,但当年的山水洞壑依然,“夜拥笙歌百尺台,太湖月落宴还开”的繁华梦似乎刚过去不久。玩花池里花开正艳,春色正欲迷人眼;响蹀廊上步履声声,娇声恍若耳旁回响,晓风残月似乎还在倾诉着二千四百多年前吴越春秋。

    公元前494年, 春秋吴越夫椒一战,越国大败,越 王勾践和大夫范蠡被押为人质,拘住在灵岩山腰的石室之中。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不久,西施便楚楚动人地来到吴国。尽管吴国美女如云,尽管吴国的后宫佳丽三千,但西施这位来自山明水秀浣纱溪畔的漂亮女子的来临,还是使他心旌动摇。为了呵护这枝不平凡的花卉,夫差确实费了一番苦心,先送西施于伴奴湾暂住,再为她在灵岩山上建了一座离宫——馆娃宫,吴人称美女为娃,吴王金屋藏娇的地方自然就叫作“馆娃宫”"。馆娃宫“铜勾玉槛,饰以珠玉”,十分奢华。在苏州当刺史的白居易曾在《忆江南》写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为了讨好吴王,更为了消耗吴国的国力,越王勾践进贡建造宫室的神木,筑高台于姑苏山,名曰“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据说为了运输和堆积木材,山下的沟渎完全堵塞,谓之“木塞于渎”,山下的古镇也因此而得名木渎。姑苏台台高300丈,宽84丈,夫差经常呆在这里,陪着西施游山玩水,寻欢作乐,“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李白:《乌栖曲》。战胜了越国、报了父仇的夫差志满意得,亡了国的勾践却难忘国耻家仇。但“人在屋椽下,那能不低头?”勾践一方面搜罗美女珠宝充陈吴王后宫,进贡黄金宝马贿赂权臣伯嚭,离间吴王和伍子胥的君臣关系;另一方面卑词屈膝,伪装恭顺,扫地喂马,扶车推辇,甚至不惜尝粪证病,骗取了吴王的信任。三年以后,勾践被允许回国。归国后的勾践加快了复国的步伐,对外继续卑怯称臣以麻痹吴王,暗地里却卧薪尝胆,依靠范蠡、文种,十年生聚,十年教养,发愤图强,终于在十年后卷土重来。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从水路攻进吴国,把这富丽堂皇的馆娃宫付之一炬,留下了令人感慨的断壁残垣。明代才子高启在《题馆娃宫诗》感慨云:“馆娃宫中馆娃阁,画栋侵云峰顶开。 犹恨当年高未极,不能望见越兵来。”

    由公路登山,山的右侧,相传是吴王夫差登临姑苏台行经的道路.路至半山,即到落红亭,可见连绵数十丈矗立石壁,被称为“灵岩最奇处”。石壁上有一石洞,名观音洞,原名石室,传吴王夫差拘勾践于此,故又名勾践洞。又传西施和吴王也常在洞中休憩,又名西施洞。 再向上则有一巨石,形似乌龟,昂首面向大湖,故有“乌龟望太湖”之说。石背镌有“望佛来”三字,石上有凹痕脚印,据说西施常站在此石上眺望故乡时留下的脚印。

    山巅即是吴宫遗址。现今的山顶灵岩寺大雄宝殿右边,灵岩山寺西花园中,是春秋时馆娃宫的御花园,当年遍植奇花异草,而今尚留有二井二池等名胜古迹。有圆形的吴王井,又称日井,当年西施常在此处以井为镜,插花理妆。明代曾淘过一次井,从井中发掘出金钗一支,金钗镌有“敕”字,可见是宫中的御用之物。。还有八角形的智积井,又称月井,原为吴王宫井,经南朝智积修浚,题为智积井。井边有玩花池和玩月池,大的称玩花池,虽只三、四丈见方,却是吴王夫差专为西施开凿,种上荷花供西施赏花用的。当年西施曾在此观花赏月,采莲为乐。池西有石城,即山颠围墙,相传为吴王阖闾所筑,以石砌成冰纹形。而玩月池之凿则因为西施惯于照水观景,懒得仰首望月。在吴王井北,有梳妆台,是西施梳妆之所,现台上建长寿亭。穿过山顶花园向西,可攀上全山最高处,有台基一座名为“琴台”,传为西施操琴之所。石上刻有“琴台”二字,台下有“吴中胜迹”石刻,均为明代大学士王鏊手书。这里是灵岩山绝顶,景致佳绝,“下瞰太湖及洞庭西山,滴翠丛碧,如在白银世界中”,水阔山远,风景秀丽,游人驻足。灵岩山麓,一水西南流,直通太湖,名香泾。《吴郡志》称“采香泾在香山之南,小溪也。吴王种香花于香山,使宫女泛舟于溪以采之”有一河溪,授太湖之水北流灵岩山。传是吴王为西施及宫女便于去香山中间集香花草而人工开凿的,名为采香泾。传说是依据吴王一箭所射的方向开凿,故又名"一箭泾"。

    琴台下,东至灵岩塔间,相传是吴王为西施所建响屐廊的旧址。建造这条著名的走廊时,故意把地下挖空,排放一只只的大缸,再铺上硬梓木板,让她穿鍙鞋(类似今天的木屐)在上面跳舞,“响屐廊中金玉步”,脚步声就会在缸中引起共鸣,发出“蛩蛩、蛩蛩”的声音,发出木琴般的乐音,犹如天籁一般,“响屐廊”因此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太守时,曾在灵岩山上游览,感慨地作诗上首:“娃宫徢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但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清人蒋士铨更有《响屐廊》诗讥讽夫差:“不重雄封重艳情,遗踪犹自恭倾城。怜伊几两平生屐,踏碎山河是此声。”清代还有一首《吴宫词》深为感叹:“屐廊移动苎萝春,沉醉君王夜宴频。台畔卧薪台上舞。可怜同是不眠人”。 

    锦绣江南,琴台上遗韵悠悠,和着龙吟剑啸,如歌如泣,在倾诉着天地英雄气、人间缠绵意。黄钟大吕,急管繁弦,天地间演绎着那永远演不完的风流慷慨故事。关于灵岩山,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二首:“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皮日休则有“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西施不及烧残蜡,犹为君王泣数行。”之说,而清代大学士刘墉题吴县灵岩山,曰“香水濯云根,奇石惯延携砚客;西廊重月地,幽香曾照浣纱人。”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姑苏城外之九

    灵岩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郭山村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灵岩山在苏州西南13公里,木渎镇西北里许,距太湖约1.5公里。山高180米,面积1800亩。因山势右旋,遥望似巨象回顾,取名象山;又因山麓蠖村产石制砚,复名砚石山。山体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经长期风化侵蚀,巨岩嵯峨,怪石嶙峋,物象宛然,得于仿佛,旧有“十八奇石”之称。有昂首攀游状的石蛇,敲打有声的石鼓,状若发团的石髫,“乌龟看太湖”的石鼋,两耳直竖的石兔;形影不离的鸳鸯石,埋头藏泥的牛背石,千年不老的灵芝石,俯首饮水的双牛石,状若仙人的和合石,形如蒲鞋的草鞋石,俗称“痴汉等老婆”的醉僧石以及飞鸽石、蛤蟆石、袈裟石、槎头石、猫儿石、升罗石,形态毕肖,似有灵性,“灵岩”之名遂成家喻户晓。

    灵岩山南麓有登山“御道”,是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铺设的“马屁”工程。宽约2米,依着山势,时陡时缓,蜿蜒而上。路面用砖块侧竖而铺,排成“人”字形。路两侧均用花岗石条镶接铺嵌,石条外侧等距铺嵌凿洞的石块,以供内插木杆,张挂布篷。因为皇帝是“天之骄子”,让山坐轿也得上不见天,下不着地,凌驾万人之上。

    沿登山御道拾级而上,山光野景一路相迎。首先来到继庐亭,亭因纪念别号继庐的灵岩山住持、一代名僧印光法师而得名。亭柱上有对联二副,一副是民初叶恭绰所撰:“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一语双关,好似鼓动人们奋力攀登,又似劝诫人们虔心志佛。另一副是彭飞健题:“平地上灵崖,过此关头,自有天梯登绝顶;劳尘修净土,认清蹉路,岂无宝筏渡迷津”。其上是迎笑亭,始建于宋代,相传东坡居士曾在此笑迎释友佛印禅师,亭上有雪相题联:“松似高贤迎客笑;山径兴复满亭春”。盘折而上到落红亭,向是观赏日落霞飞的佳处, “象山回顾落花红”,“满目青山夕照明”的境界勾起“夕阳无限好”的遐思。眼前落霞点点,浑函苍茫,耳际松涛梵音,心醉神驰,细观亭上楹联:“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更觉尘心如洗。

    落红亭西,可见连绵数十丈矗立石壁,被称为“灵岩最奇处”。石壁上有一石洞,名石室,传为吴王夫差拘勾践、范蠡于此,又名勾践洞、范蠡洞。又传西施进宫前曾在此等候吴王的召见,因名西施洞。孤陋石室,因为一段吴越春秋的故事留住了多少游人的脚步,递延千古的感慨正未有尽头。“落紅亭”正中墙上,有赵朴初的一首诗,佛门中人也难免吁嘘感叹:“欣随謝公履,重上吳王台;湖山观意态,林木感兴衰;梵唄断还续,慈散复来;柳条見春色,画境逐云开”。后人在洞前建屋,洞内镌刻观音像,洞外种有紫竹,仿佛南海紫竹林,所以又名“观音洞”,观音洞香火颇旺,与紫竹成林不无干系。从落红亭左折而上约300余步,原来十分陡峻,俗名“道”,有石凳百级,故又名“百步阶”。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筑造游山御道时,改为马牙砖砌。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复修筑成斜坡。山势陡峻,而林森草茂,清风徐来。道旁有一方形砖砌之台,为梁代灵岩山开山和尚智积的衣钵塔,塔南有一巨石,形似乌龟,昂首面向大湖,“乌龟望太湖”之说活灵活现。石背镌有“望佛来"三字,表达的是神龟朝佛的殷切心情。乌龟石上有“脚印”,据说因为西施常站在上面眺望故乡。

    灵岩山上的古建筑以灵岩寺规模最为宏大,寺宇建在山顶,高耸入云。山门朝南,俯临太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在山巅建造园囿“馆娃宫”,铜钩玉槛,奢侈无比,至今存有吴王井、玩花池、玩月池、宫墙、琴台、思乡岩、石射棚等遗迹。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司空陆玩舍室为寺。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名僧智积来此讲经弘法,佛寺建置更趋完善。宋初改为秀峰禅院,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抗金名将韩世忠葬在灵岩山西南麓,宋孝宗追封他为蕲王并赐祀秀峰寺,改名显亲崇报禅寺。明朝洪武初年,赐额报国永祚禅寺。尔后因天灾人祸、兵火战乱,寺院屡毁屡建。建寺1600年间,时或金碧辉煌,时或荒草蔓湮,至清代太平军之役,寺院除宝塔外几无孓遗。1926年,古寺中兴,改为净土道场,名“祟报寺”。1932年,近代高僧印光法师将其改为“灵岩山寺”。并为山门撰联:“净土法门,普被三根,都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灵岩寺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净土道场之一。现存寺院规模宏大,殿阁巍峨,有弥勒楼阁、大雄殿、多宝塔、藏经楼、香光厅、钟楼等建筑。寺门前松柏参天,院内曲径通幽。一进灵岩山寺山门,就是弥勒楼阁,即一般寺庙中的天王殿,正中供奉天冠弥勒。后为持杵坐像韦驮,与其他寺院的站像韦驮有所不同。两旁为彩塑四大天王像,均高4.5米。出天王殿,前院有池名砚池,池上有“界清”。据说大雨之后,桥东之水清,桥西之水浊。泾清渭浊,以桥为界,故有是名。沿石桥跨过界清池便是大雄宝殿。殿高25米,宽20米,建于1934年。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高达6米,两傍侍立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这组塑像建于1897年,均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神态端庄慈祥。大殿两侧是根据《阿弥陀经》所列十六尊者名而塑造的十六罗汉像,造型典雅,令人起敬。后壁左右供奉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坐骑青狮、白象。大壁后是海岛观音塑像,善财、龙女侍立两侧。大雄宝殿后是念佛堂,是僧人念佛修持的场所。正门悬挂着印光法师手书“净土道场”四字。堂内供奉弥陀、观音、势至西方三圣像,周围是僧人打坐念佛的禅凳。楼上是藏经阁,珍藏着清刻《龙藏》7000多册,影印宋碛砂、频伽等藏经和历代佛教文物,共有佛经4.7万多册。

    位于大殿东侧的灵岩塔是寺内最有特色的古建筑。七级八面的楼阁式砖塔,高34米,挺拔耸立。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历代屡遭火灾毁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遭雷击,各层木结构腰檐及塔刹被焚毁,成了一座砖壁套筒,从此人们即称塔为“空心塔”。塔身四面开壸门,其它四面设佛龛,因称“多宝塔。塔顶早废。塔内原为八边形,内室经后期改作为圆形,昂首可直观塔顶。1989年9月,灵岩山寺筹集了80多万元资金,对多宝佛塔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参照宋代营造法则,修复了塔刹、塔基、平台和塔檐,恢复了宋塔原貌。游人可拾级登塔,极目远眺姑苏景色。塔南有钟楼,钟楼建于1919年,高15.13米,楼上悬挂着清康熙六年(1667)铸造的大铜钟,楼下为千佛殿。挺拔秀丽的多宝塔与飞檐凌空的钟楼遥相呼应,成为灵岩山的标志。宝塔与钟楼之间是1984年新建的智积殿。智积是西域梵僧,南朝时来灵岩山弘传佛教,被尊为开山祖师,梁武帝赐额“智积菩萨显化道场”。智积殿正中供奉智积菩萨画像,两旁陈列着佛教文物。

    寺西有山顶花园,据说就是吴宫遗址。繁华事歇,旧迹尚存。亲历地处王宫后苑的清净之地,自是别有一番风韵。耳际频传的是仙声梵音,脚下所到的曾是舞台歌榭,“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千载多少兴亡事,只有江山如旧时”!

    姑苏城外之十

    灵岩山下树丰碑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

    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

    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

    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宋)吴文英:《贺新郎?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灵岩山南麓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的合葬墓,墓占地约4亩,墓前神道宽约 3米,长半华里, 四周有石罗城。墓前耸立着高达十米的巨型石碑,墓碑由宋孝宗亲书题名“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当朝宰相赵雄撰写,周必大书写,洋洋洒洒,称颂着南宋蕲王韩世忠的不世之功。全文长达13000余字,石碑之大,碑文之长,号称“古今天下第一碑”。清代禁烟英雄林则徐在拜谒吴县韩世忠祠时曾题词:“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新焕岩前榱栋; 威名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借巨碑由衷表达了对韩世忠的钦佩和敬仰。

    韩世忠(1089一1151年),字良臣,绥德(今今陕西东北)人,出身贫寒,少年从戎,勇冠三军,斩将夺隘,以赫赫战功擢升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成为与岳飞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他忠君爱国,忧国忧民,“性憨直,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他与岳飞极力反对与金议和,多次上疏请求收复失地,均为秦桧所抑。遂愤而上疏抨击秦桧专权误国,反遭秦桧诬陷,几遭不测,最终还是被解除了兵柄。岳飞蒙冤,满朝文武慑于秦桧淫威,一个个钳口结舌,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诘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由于南宋小朝廷的腐败昏慵,苟且偷安,韩世忠空有一颗报国的雄心,而权奸的恣行无忌,更使韩世忠寝食难安,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归隐林泉。“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时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当年那个叱咤风云的韩世忠从此销声匿迹,而南宋小朝廷希冀的“中兴”之梦也就烟消云散了。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在《感事》一诗中用刻骨铭心的悲愤加以抨击:“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韩世忠骑着蹇驴,踯躅于烟雨空蒙的西子湖畔,“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淮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的感慨依然风雷激荡;当他登上灵隐飞来峰下为怀念岳飞而建造的翠微亭,收复中原的雄心依然壮怀激烈;甚至在寓迹苏州,面对沧浪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也没有那份寄情山水的洒脱,最终还是因为愤于朝廷腐败,反对屈膝求和,忧郁而死。宋孝宗即位后,为了平息朝野的怨愤,平反了岳飞的冤狱,追封韩世忠为蕲王,立庙祭祀,灵岩山下也树起了韩世忠参天的丰碑。

    韓世忠一生功业彪炳,几十年戎马生涯中身经百战,“中兴武功第一”,但最为后人传诵的恐怕还是黄天荡一战。公元1129年冬,金兀术渡江南侵。次年3月,韩世忠率兵乘海船至镇江,扼长江,绝其归路。当时,金兀朮拥兵十万,战舰无数,而韩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韩世忠听从夫人梁红玉的筹划,亲率小队宋舰诱敌深入,在茫茫芦荡中布下了天罗地网。3月15日两军会战,梁红玉身先士卒,登上楼橹,冒着流矢,亲操桴鼓。宋军战阵严密,士气高昂,黄天荡里杀声震天。金兵虽人多势众,却始终不能突破宋军防线,龟缩在死港黄天荡长达48天之久。金兀术进退维谷,开挖淤塞的老鹳河落荒而逃。黄天荡一战,以少胜多,以弱凌强,打出了宋军的志气,硬使金兀术铩羽而归,从此不敢贸然南侵。黄天荡之战也成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族侵略的慷慨战歌,抗日战争时期,一曲《山河恋》鼓动了多少爱国民众,“金山战鼓”激励着抗日军民“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前!

    黄天荡一战也突显了梁红玉巾帼英雄的本色和才干。梁红玉生于淮安的北辰坊,自小聪明颖慧,善于织蒲。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梁红玉随母避乱京口(镇江),沦落为“平康女”(军中艺妓)。如果说梁红玉击鼓抗金兵表现了她的勇敢和坚定,梁紅玉结识韩世忠更显示了她慧眼识英雄的远见卓识。当时梁红玉已是成为京口有名的紅歌妓,而韩世忠只是一名不出名的小军官。梁红玉願意以身相許,永结丝萝,韩世忠却受宠若惊,不敢答应,直到韩世忠升为将军后,才正式迎娶梁红玉为妻。後來韩世忠為国建功立业,也靠梁红玉竭力辅佐,就在黄天荡大捷、朝野欢庆之时,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指责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充分表现了她的卓越才能和公忠体国的坦荡情怀,举国上下,传为美谈。

    灵岩山钟灵毓秀,天地精英留下了多少传奇和故事。灵岩山上的馆娃宫,飘忽过绝代佳人西施的倩影。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闭花羞月、沉鱼落雁,落落其表,而千媚百娇、温柔婉转、兰心蕙口是其质,但她毕竟是一个“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弱女子,虽然她为和好吴越作出了极大的牺牲,但最终落得个身沉太湖的悲惨结局。苏州人是厚道的,他们没有把吴国的灭亡归罪于西施的“红颜误国”,那份同情,那份哀怜自在不言之中。苏州人更是睿智过人,明白事理,他们更钦佩梁红玉这样的巾帼英雄,决不因为她出身青楼而略加轻觑。因为他们知道,不畏强暴,敢于抗争,才是中华民族万难不劫的根本;一往无前,万难不屈,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青山有幸埋忠骨”,灵岩山下的丰碑与日月同辉,人们心中的丰碑更是顶天立地,高大无比。

    姑苏城外之十一

    神秘虎丘

    虎丘初名海涌山,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去苏州城西北3.5公里。虎丘高30余米,占地200余亩,虽高度才34.4米,但风景优美,古迹众多,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春秋时期,吴越檇李之战,吴王阖闾战伤而死。太孙夫差迎丧以归,卜葬于破楚门外之海涌山。据《越绝书》记载:“阖闾之葬,穿土为山,积壤为丘,发五都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运土凿池,四周广六十里,水深一丈,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六尺,黄金、珍玉凫雁”,以专诸剌吴王僚用过的鱼肠之剑殉葬,其他剑甲六千副,金玉之玩,充牣其中。既葬,尽杀工人以殉。三日后,望见葬处有白虎蹲踞其上,因名为虎邱山。后来秦始皇曾在虎丘寻找吴王墓,凿石求剑无所得,其凿石处,遂成深渊,变成了今天的剑池。关于虎丘的得名,民间也有“丘如蹲虎”的传说。东晋时司徒王荀和司空王珉兄弟在此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分东、西两刹,遂为“虎丘寺”。唐代避太祖李虎名讳,改为“武丘报恩寺”。武宗会昌年间寺毁,移往山顶重建时,将二刹合为一寺。白居易在宝历元年春至二年秋(公元825-826年)任苏州刺史,凿山引水,修筑七里山塘,人称白堤(今山塘街),使虎丘山水相连、清波萦绕,景致更为秀美,。北宋至道年间(995-997年)重建寺宇,称“云岩禅寺”。琳宫宝塔,重楼飞阁,掩映于丛林之中,规模恢宏,名重一时。被称为宋代五山十刹之一。明朝扬基有诗云:“望月登楼海气昏,剑池无底镇云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古人曾用“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红日隐檐底,青山藏寺中”的诗句来描绘虎丘的景色,倒也道出了虎丘的三分奇趣。

    “出城先见塔,入寺始登山”,立于虎丘风景区外,远远望去,虎丘仿佛只是平田中的一个小丘,寻寻常常,平淡无奇。但当走进意境清幽、钟磬回荡的云岩寺,眼前的景色迥然大异:入目但见翠竹拥栏,苍松虬踞,满眼危岩深壑,仿佛置身深山野岭。而重楼飞阁丰姿秀逸,绿树松风不时传来梵音经声,疑似刘阮误入天台。山小景多,正是虎丘的一大特色。山上,千年宋塔“云岩寺塔”古朴雄奇,元代古建筑断梁殿结构隽巧,剑池危崖陡壁上,飞梁渡涧,轩阁临崖,前山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二仙亭、白莲池、点头石、双吊桶、剑池处处传说动人,山顶小吴轩、望苏台、致爽阁可以远眺古城风貌,纵览四野景色。难怪苏东坡有“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之叹。

    进入虎丘首先要踏过一座花岗岩筑的石桥,过了桥便是断梁殿,断梁殿建于元代至元四年(133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的外形结构是单檐歇山式,瓦顶单檐九脊,面阔三间,深二间。它的檐端轮廓从中间两柱开始,向两侧逐渐升高,形成圆弧曲线,给人以轻灵之感。断梁殿的第一奇奇在内部梁架与众不同,柱顶比柱身略小,梁微弯曲似半月,大梁不是一根整梁,而是在中柱的两侧安放二根月梁,看上去象是断梁,又叫双梁。断梁殿的第二奇是整个断梁殿没用一根铁钉,全部用木榫咬合,但坚如磬石,虽经百年沧桑仍安如泰山。断梁殿内有元至明代刻的4座石碑,上刻虎丘的历史变迁。轻轻敲击这几块碑经,竟会咚咚作响,因而又形成断梁殿的第三奇——“响碑”。

    进二山门,循着林木葱郁、山岩幽深的石径缓步登高,一路有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等古迹。山路尽头,境域豁然开朗,眼前展现一片平坦如砥的磐石,仿佛削刻而成,广达数亩,使人如入名山大壑,这就是虎丘的中心“千人石”。据说当年生公在此说法,曾有上千人坐在石上听讲,石壁篆书“千人坐”记下了当年盛况。生公,即神僧竺道生。传说他讲经时神思颖悟,妙语联珠,出神入化,兴之所至,连池中顽石都因领会奥妙而点头礼赞,而皎皎白莲也会不顾时值隆冬而竞相开放,一池清泓水也自然涨升,充盈贯满,一时有“生来池水满,生去池水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白莲花开”的传说。白莲池的一旁那块刻有篆体“觉石”二字的顽石,就是当年的点头石。白莲池周围一百三十多步,有巉石旁出,中有石矶,名为“钓月”,池壁上刻有“白莲开”三字依然记述当年那神奇的故事。

    穿过千人石向北行进,进入“别有通天”圆洞门,仿佛置身于绝崖纵壑之间,只见两崖似被划开,峭壁如削,中间清泉一泓,池形狭长,南宽北窄,像一柄平放的宝剑,这就是著名的“剑池”。剑池,广约45米,深约6米,终年不干,似乎深不可测。池边岩壁长满苔藓,藤萝野花如飘带垂挂。池上拱桥飞架,险峻奇丽,池周古木森森,寒气袭人。《吴地记》曰:“阖闾葬其下,以剑为殉,故池也以剑为其名”,更为剑池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4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圆洞内右壁上另刻有“风壑云泉”,传神达意,写尽剑池风光,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米芾所书,笔力遒劲,笔法潇洒、奔放。崖左壁还有篆文“剑池”二字,其来历却是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寺内有位高僧在剑池放牧两只白鹅,王羲之爱鹅成癖,意欲高价购买。但高僧却要王羲之以字换鹅。当王羲之挥就“剑池”二字,高僧及白鹅已杳无踪影,剑池边却多了书圣光照日月的佳作。

    剑池东璧有不少明人题刻,最能引人注目的却是二幅正德年间有关剑池探秘的记载。一幅是明正德七年正月十四日,剑池水干,苏州籍大学士王鏊、吴门才子唐寅等人目睹阖闾墓门的记述:“正德七年正月,郡士王山椿、侯权、任云藩、祖与之登虎丘。于时剑池水涸,传观阖闾之幽宫,千年神密,一旦露显,可悼也已! 庭字利瞻。同游,少傅王鏊、解元唐寅、孝廉陈口口、少傅之子延佶、延龄。”计80字。其二为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长洲令吾翕等见阖闾幽宫题记:“长洲令吾翕,吴令胡文静,昆山令方豪,闻剑池枯,见吴王墓门,偕往观焉。万年深秘,一旦为人所窥,岂非数耶!命掩藏之”,足见“剑池”之秘虽历千古而不得其解。

    登上虎丘最高处,步入塔院,虎丘塔迎面而来。虎丘塔,也称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据记载,隋文帝时就曾在此建塔,但建造的是一座木塔,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塔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塔体可分为外壁、回廓、塔心壁、塔心室数部,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七次火灾,顶部和各层檐均遭毁坏,塔刹与砖平座已不存,残高约四十七米。塔身结构复杂,色彩瑰丽,塔身由底向上逐层缩小,外部轮廓有微微膨出的曲线。砖砌部分因多模仿木结构形式,有白石灰粉和红黑二色绘制的彩画,风格独特。虎丘塔最绝的是塔身的倾斜,据称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已经发现明显倾斜。当时曾按倾斜方向反向稍加校正。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现在的看到的虎丘塔已经偏出中心垂线2.34米,斜度为2.48度,它的斜度已经超过了比萨斜塔。虎丘塔之绝,剑池之秘,生公台之奇,在苏州的洋洋大观中可算是独一无二的了,难怪人们都说:虎丘是苏州的象征,也只有虎丘,才算得上苏州的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来这里探寻梅花?
探寻很多老苏州都不知道的光福秘境
第二十二章 《古柏图》里抒情怀
咏美女诗词1---西施170首③
关于苏州的诗词,你知道多少呢?
(散赋)枫桥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