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复可园 提升苏州城南园林名胜区价值

修复可园 提升苏州城南园林名胜区价值

   可园“小西湖”(资料照片)
  可园历史与沧浪亭密不可分

  讲述人:黄玮(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原副总工程师,园林专家)
  说起可园,它的历史和沧浪亭的历史是分不开的。早在五代末年,吴越国的吴军节度使孙承祐就在苏州城南的这块地方建了个池馆。北宋年间,苏舜钦被削职为民来到苏州,发现了这块地方,觉得真是城市繁华处的一块宝地,于是花四万钱购得并在池塘边建了沧浪亭。有资料显示,如今的可园当时就是沧浪亭的一部分。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将沧浪亭一带作为他的王府,还在现沧浪亭和可园之间建了跨水池的桥。历史资料显示,公元1196年时此地园址尚存,元代后则废。元明时,其地为妙隐庵、大云庵等佛寺所用,后两庵都归于南禅寺。1546年,大云庵主人文瑛复建沧浪亭。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都御史尹继善改建了“近山林行台”及附属花园“近山林”。清乾隆年间,沈复所著《浮生六记》中有关于他游沧浪亭的内容,写到沧浪亭对岸就是“近山林”。据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时,有大吏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又把“近山林”命名为“乐园”。
  嘉庆九年(1804年),正谊书院在此创建,书院西边与乐园相连。
  道光七年(1827年),布政使梁章钜来苏,重新修葺了乐园,将其划归正谊书院,成为书院园林,并易名为“可园”。当时主持正谊书院教务的朱珔在他所写的《可园记》中就记述了此事。相关资料表明,当时可园占地20余亩,有挹清堂(一说抱清堂)、坐春舻(一说坐春舫)、濯缨处等景点。
  清咸丰、同治年间,可园受到兵火破坏,荒废多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布政使黄彭年以可园旧基和邻近的沈德潜祠相并,建立“学古堂”,可园得以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巡抚陆春江停办学古堂,改设游学预备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改为存古学堂。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设于此。园中增植梅树逾百株,其中,“铁骨红梅”有“江南第一枝”之誉。1922年,时任馆长的蒋吟秋曾在此举办梅花展和吴中文献大展等活动。
  解放后,图书馆于1951年奉令迁址,可园则作为苏工专的办公场所和师生疗养之所。1957年,改作苏州医学院的办公地。1963年,可园被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可园被列入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到的28处古典园林修复项目。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后,市委市政府曾与苏医协商保护修复可园事宜,后来因故长期搁置。
  总而言之,修复可园是有规划有依据的,现在重新着手修复可园是件大好事。在苏州城南的这片区域中,可园与沧浪亭相对,东有结草庵(大云庵),西有文庙,稍南有先农坛遗址,再把范围扩大后往南是盘门。结合可园的修复,进一步整治周边环境,对于提升城南这片园林名胜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大有益处。

  修复可园要重视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讲述人:周苏宁(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调研员)
  修复可园是进一步落实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提升古城整体保护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首先,关于文物保护和世界遗产保护,我们要强调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是保护文物的关键,并且在国际法和国内相关法规中都有相应的条文进行规范。如今并不鲜见的“拆真建假”现象令人忧虑,它与“真实性和完整性”相悖。
  通俗地讲,真实性和完整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文物的外观和形制是传统的,文物的材料和工艺也是传统的;它的位置是在原址上(如果移动必须经过严格的申报程序);历史传承关系明确。以上这些是指有形遗产,而在无形遗产方面,如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字画、家具陈设和意境等无形遗产及其精神价值也是保护的重要内容。关于完整性,相关法规中也都有明文:一是表现其突出的普遍价值所必需的因素是完整的,二是它的形体是完整的,周边环境的状况也是完整的。刚才黄总在讲述可园历史时强调它的周边环境也正说明这种完整性相当重要。
  1982年,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批了下来,之后的30年中,苏州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走过了从无知到有知、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以苏州园林为例,过去的表述中提到较多的是园林的审美价值,“申遗”后更重视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过去主要强调遗产的本体保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更注重周边环境保护和公众意识的提高。关于世界遗产保护,国际社会的观念也在变,现在通行的认识是不把它分成“物质”和“非物质”,而是强调物质与精神密切联系,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人文的又有自然的,合在一起说更合适,更有利于保护。
  具体说到可园,我认为修复可园的价值不仅仅是这一个园子本身,而是它的区域价值很大,可以带动古城城南的整个历史文化保护。这个区域内有盘门、网师园、文庙、南半园、沧浪亭、可园等,它不仅具有旅游价值,还有文化、教育价值。所以说,修复可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要做成精品。

  专业化管理更利于保护可园

  讲述人:陈志岚(网师园管理处主任)
  可园这个颇具特色的书院园林与宋代私家园林精品沧浪亭仅一水之隔,与文庙则是一街之隔,历史上该区域是文化教育的集中场所。政府决定修复可园并由园林部门来管理,可以发挥园林部门在政策和专业技术及专业管理队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园子的保护和长效管理。
  可园是有形的文物,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它在文化传承方面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只有在科学地做好修复、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其可持续地适度利用这一功能,如对公众开放等。园林部门有专业的技术支撑,标准化的规范管理对保护可园是有好处的。
  可园的修复目前处于规划阶段,由市园林设计院在做方案,希望能凸显其历史原貌和文化内涵。
  和这一区域的其他园林相比,可园作为书院园林,它的开放内容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藏书、开讲堂等,可以作为很好的文化传播载体。在这样的场所来讲苏州的传统历史文化肯定比在现代建筑中来讲的效果要好。
  我们不能让那些有历史价值的真迹因保护不善而损毁、消失,如果那样的话,后人就只能在文字记载中追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园:一座精致而清隽的书院园林
可园——苏州现存唯一的书院园林
第十四讲 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沧浪亭
花窗,苏州古典园林特有的意境美
【苏园小记之七】春雨可园读山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