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人的苏州园林

文人的苏州园林

 

江南的夏天不一定很热的,也可能下一点雨。

此时,倘若能在苏州的园林里寻一去处,于亭台中品茗对弈,或宣纸笔墨,听昆曲一唱,看时光在眼前的山石古树、清风美景中流淌,优雅的生存智慧,温文的精神气质----这,便是中国文人始终向往的人生境界。

文人,是中华民族中有着特殊情感的一群。他们在与自然保持亲和、感应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中,对自然美独具敏感的鉴赏力。

苏州的园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皇家苑囿,如吴王的姑苏台、馆娃宫,越国的会景园等。晋室南下,为江南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然美开始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以玄对山,从自然山水中领悟道”,山水诗、山水画伴随着山水园林而生。王羲之等人的兰亭诗文,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无我”诗境,谢灵运富丽精工的山水诗都展示了文人园林的理想境界。

南北朝时代,文人园林开始诞生。师法自然,模山范水,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将个人的情思意韵写入园中,使之逐渐成为诗画艺术的载体,这一切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色之一,传承至今。

江南一带湖荡棋布,水道纵横,随时都可以开渠引水,随处都可取姿态入画的造园美石。气候温润,沃野平畴,适合花木的繁育,这都是江南园林得以生长的外在条件。

而更重要的是,江南崇文重艺,文人荟萃,艺匠迭出,到处是诗书画的风韵,因此奠定了江南园林精雅的艺术格调。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在《红楼梦》里被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富贵风流之地”必出“富贵风流之士”。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号称半城园亭,全盛时见于记载的有300多处。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诗画意境的景观,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则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在五代吴越旧苑的基础上所建。诗人无罪遭贬,因于水际筑亭,取名于《孟子·离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表示他对党争清浊分明的感叹。沧浪亭依水而建,一泓绿水绕于园外。园内建筑环山而生,环绕假山,随地形高低,绕以走廊,配以楼阁亭榭。一百零八式花窗散布全园,这些花窗构思独特,制作精巧,以窗衬景,成为园林花窗的典范。

沧浪亭,九百余年,杰出展示园林幽静之美,诗幽古朴,适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尽铅华,无一丝脂粉气息。在这里,中国的文人们品位着人生什么为进退,千古如何算输赢的境界与滋味。

狮子林是元代无如禅师为 纪念老师中峰和尚而建。园内以假山众多、形状怪异著名,因而有“假山王国”之称。园内假山酷似狮子者甚多,且中峰原住天目山狮子岩,故该园得名狮子林。狮子林将山川的壮丽融入苏州园林特有的秀美,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乾隆曾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及“真趣”等匾额,还在圆明园、避暑山庄仿建两座狮子林。

狮子林浮居闹市,是城市山林,在文人眼中一座座奇峰如同名人高士,点一柱佛香,参悟人生转世轮回。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由明正德年间解职归田的御史王献臣所建。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拙政园以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呈东、中、西调合一格局中,水面约合三分之一,中部为园林主体,建筑临水而筑,水间、飞虹、吴船、书房、幽斋、庭院深深,迂回曲折;西部文厅呈鸳鸯厅式,面山临水,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座轩,高低错落,景色幽幽;东部曲水萦绕,兰雪堂、芙蓉榭、秫香馆、放眼亭,点缀其间,相得益彰。

主人邀请了当时大画家文征明参与设计,依据绘画理论和技巧造园,体现了中国文人山水画所追求的审美意境。

留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寿时的东园,乾隆时归刘恕,改名寒碧山庄,后为盛康所得,取“长留天地间”意,易名留园。全园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以长廊相连,中部以表现山水美景为主;东部以建筑为主,重门叠户,庭院深深,是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西部以山林风光为主,北面广植竹、李、桃、杏,犹存田园之趣。

留园的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空间对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中国园林实际上…是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一个小的假想世界。”现代著名建筑师童隽在《苏州园林》里这样写道。

苏州园林不以创造呈现在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终极目的,她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是园主寄托情怀、观念和哲理的理想审美境界。这些亭台楼阁间留下了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些环曲折的园林景致常常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态度。

这里很静,安静是她的主格调。园林的主人曾在官场呆过,经历过官场的喧嚣而疲倦,已经无心于朝廷他要为自己的后半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这便是他退隐心理的折射。

当历史的演进使中国的文明重心逐渐由黄河转向长江时,这些文人纷纷来到南方筑就自己的小世界,在远离官场纠纷的同时继续他们高贵而闲适的生活。可以登高的假山,以水环绕的小岛,寄予的是主人对“仙境”的想象,是为了摆脱他们不堪的重负,从心底里开始自由地呼吸。从这个意义上说,园林就是这个主人写的最大的文章。

一处精致的园林,三五个知己,几杯清茶,从容而悠闲。苏州园林在无意间成了江南灿烂文化的催化剂。

此时,昆曲的产生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同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今天听起来似乎有点阳春白雪,其实当年不过是园林主人家里戏班子的一出戏,唱腔中的韵律变化,起伏节奏与苏州园林的造园匠心同出一脉。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本民族的精神与心声。昆曲从江南诞生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是中国的百戏之祖。昆曲的曲牌达到两千多种,十分丰富,富于变化,用诗一样的韵律和语言去抒发情感。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字诗情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当中。正是从昆曲开始中国历史才拥有了完整的音乐记录。

从官场中退下的主人,在最繁华的地方买一块地,砌一道高墙,把尘世隔开,在里面经营自己的园林时,一些民间的音乐家来到这里,担当曲师,陪主人和他的宾客,在园中吟诗、作画、度曲。

园林主人此时的心灵只有在乐曲中才能找到的最大寄托和共鸣。

昆曲总得到文化人的偏爱。明清两朝,中国先后出了204个状元,其中有34个是苏州人。诞生在园林之中的昆曲,同样被深深地刻上了文人的烙印。

生活中倘若没有昆曲,就象没有琴棋书画一样,乏味而单调。文人们生活的园林,自然也就成为众多昆曲作品的故事场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正是从春日游园开始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一句句园林景致与人物情感溶为一体的诗句,几百年来多少人为之神伤,为之落泪。

在昆曲艺术达到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和汤显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也创作了同样不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历史中的瑰宝。

汤显祖推崇个性主义,尊重人性发展,集中体现在杜丽娘身上,就是情的化身,杜丽娘和柳梦梅为情而死,又为情而生,一唱三叹,曲终而味未尽。

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同样唱得人们古往今来荡气回肠。桃花扇是候方、李香君的定情之物,当李香君血溅诗扇,候方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当然还有洪升的《长生殿》,说的是让人褒贬不知如何是好的唐玄宗、杨贵妃……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感时伤春时,仍喜欢轻叹一声“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园中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一一化入曲中,演出诸多的悲喜交加、悲欢离合的人生故事。园林和昆曲,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几百年时光,就这样凝固在园林的一砖一瓦上;几百年的时光,就这样流动在昆曲的一唱一和中。

这是一个民族对美的梦想和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
苏州“四大名园”是哪四座?
苏州园林照
旅游推荐: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江南文化:看苏州园林之城的文化魅力
与苏州相比,其他地方的生活都是凑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