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个写散文的吴江女人

昨天写了一篇《苏州人写散文》,本来,想调调花头,再写几篇,如《散文中的苏州人》、《名家散文与苏州》、《写散文的苏州男人与女人》,但这篇短文上传博客后,有好几个吴江老乡留言,于是,我想,先写一篇《写散文的吴江人》吧。

    但转而一想,吴江的女性文学是早就出了名的,这是吴江文坛的一大亮点。吴江文学的特色,就是散文。女性作家尤其突出。去年,吴江被授予“中国散文之乡”,足以证明,吴江的散文不仅在苏州,在苏州之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其中,女性散文功不可没。于是,题目改动,改为《写散文的吴江女人》。

实际上,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加入吴江县文学工作者协会,中间有一段时间与组织联系较少,被退出了协会,直到前两年,才重新加入作协。当年曾经年轻的我,如今已是一个知天命的小老头了。

还是转入正题吧。

当时的文联主席是吕锦华老师,她是写散文的,而且,只写散文,不写别的文体。她出了很多散文集,早期的,记得有一本《小巷女子》。可能是她赠送的。记不清了。

     除了开会,我和吕锦华老师并没有什么接触,所以,不算很熟悉。也可以说,她可能早已不记得我了。吕老师后来调到苏州工作,从此就没有再见过她。

这两年,我到苏州去买旧书,只要看到她的书,几乎都会买下来。估计已有十来本了 都是散文集子。 她的散文,很多内容都是与家乡吴江有关的。

与她同期的,当时还有几个女作家,知道名字的有王玉、徐卓人等。与吕锦华比,她们两位更是不熟悉。只知道徐卓人很早离开吴江,在苏州高新区工作,我买过她的一些旧书。她的作品很多,早期小说为主,近阶段也有散文,也搞文史研究。她的一部作品集,记得是汪曾祺写的序。

以上几位,可以说是老前辈了。

现在作协里,女性作家占绝对优势,有的写小说,有的写散文,有的都能写。这些女作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年轻又漂亮。如果说把她们比作花朵一样美丽,觉得太俗气了。还是换一种说法,她们就像一篇优雅的散文。

因为加入作协时间不长,又比较内向,所以,和女作家们基本没有什么联系。联系得多一点的,应该是金华,她是作协秘书长,开会或者活动之类的,都是她负责通知的。有些不大清楚的事情,或者碰到什么具体问题,一般我也都会找她。有一次,她开玩笑说:我是百事通。我说:你是老娘舅。

有时,我会去她的博客看看。她的博客中,图文并茂,弄得很亮丽的。博文内容,大都是与生活有关的,买菜、做饭等等都是写作题材。

不久前,档案馆开通了一个“吴江通”的网站,金华也加了群。网站发起一个征文,要求写盛家厍的,于是,她也积极参加了。她的奶奶九十多岁了,就住在这条老街上。金华就去问她的老奶奶,拿了一本簿子,一支笔,坐在小矮凳上,一边问,一边记,了解了很多情况,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

还有两位的博客去我也去得比较多,一个是李云,还有一个是费秀华。李云是写小说的,很有实力,她的散文也相当好,我也看过。她已经出了两部书了。一部小说集,已拿到了,去年的散文集《云间集》则没有,一直想问她要一本,见了面又不好意思开口。而且,见面的机会也不多。

费秀华很勤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都要写一篇,不管长短。她的散文,经常发在《苏州日报》上。听说,不久也要出书了。提前祝贺她。

还有一位,也是值得介绍一下的,她就是王小萍,与我同镇,但联系也不是很多。第一部书叫《幸福的味道》,去年出了第二部,名字叫《听见花开》。同样都是散文。

 以上几位,都是吴江的优秀作家,也是吴江的优秀女人。当然,还有很多同样优秀的。写到的优秀,没有写到的不等于不优秀。说不定更优秀。大家可以动笔一起写,肯定比我写得更好、更全面。

 吴江的女人喜欢写散文,写散文的吴江女人因此更显得漂亮。

 也希望更多的吴江女性写写散文,让美丽的水乡更有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致恩师》作者:朱巧英
散文随笔●文字做成的高跟鞋○每月十五文学社◆第二十二期
我市散文创作呈可喜态势
追忆吕锦华老师点滴
清文淡字馨香处
苏州,吴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