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版画:用优秀作品传递正能量
苏州版画:用优秀作品传递正能量
表现当下的优秀作品很有魅力
凌君武,1962年生于苏州,198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苏州版画院院长。
顾志军,1961年生于苏州,1979年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从事传统版画的研究和创作,1995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徐惠泉,1961年生于苏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顾志军作品《飞累了歇会儿》
凌君武作品《梦·桃源》
  苏周刊:首先祝贺两位老师在201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上获得了金奖。两位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获奖作品吗?
  凌君武:这次参展其实是在特定的命题下展开创作的,用作品来表现当下,我们俩的一大优势可能是都抓住了展览的主旨。我这次的获奖作品名为《梦·桃源》,作品试图用我个人的一种理想来表达我对中国梦的理解。在创作这个题材时,一方面要考虑当下的社会现状——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梦想,而对世外桃源的向往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这种语境又是具有世界性的,比如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就提出“诗意地安居”。不过,这样的生活虽然是很多人所向往的,在目前却是我们大多数人难以达到的理想境界,那么我就通过我的画来表达这种梦想,通过艺术来宣泄,所以就形成了这种希望亲近自然,表达和谐的自然观与中国园林文化相结合的创作题材。
  顾志军:我这次的获奖作品是《飞累了歇会儿》,主题是关注房价的。2010年起,我就开始创作关于住房的作品。当时的想法是想探讨一下更适合人居的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不一定要高楼大厦或是别墅才是好的,我就一直比较喜欢住老房子,现在还在老厂房内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其实我所画的景也常常是一种理想化的、在我看来比较符合人性的状态。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希望表达自己在这个城市中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状态跟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都是有关系的。怎么去理解它,怎么能在这样的空间中生活得更美好,我想通过我的作品来表达这种理解和感情。

  两个金奖对苏州版画
  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苏周刊:这次获奖对苏州版画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徐惠泉:201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一共评出10个金奖,其中有两个出自江苏,都是我们苏州画家的作品,这是很值得庆贺的事。据悉,整个报名参展的作品有3000幅左右,初选入围作品有298件,这其中苏州画家的作品有9件。最后的100件入选作品中,苏州有4件。而最终的10件金奖作品中,苏州竟然有2件,顾志军、凌君武不负众望摘得金奖。另外,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张天星教授创作的《纵横天地》和太仓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蔡萌萌创作的《五月》双双入选。
  此前,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办过8届,都是一届国画、一届油画这么轮换进行的,苏州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共得过6个金奖,其中第6届(油画)时江苏的两个金奖也都是苏州画家获得的。
  今年的百家金陵画展形式首次换成了版画。因为版画也是重要的画种,但近些年有些式微。大家呼吁加大版画创作的支持力度,于是中国美协决定在“百家金陵”系列中做一届版画展,画展的主题是“时代印记”。
  对苏州美术界来说,参与这样一届版画展很有意义。苏州版画在全国是有一定地位的,一直以来成绩都比较好。解放初期,苏州的水印木刻版画在江苏、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的。老一辈的代表画家有周伟明、劳思、吴鸿彰、杨明义、潘裕钰、沈民义等,他们为苏州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好几位都获得过鲁迅版画奖等重要奖项。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批老一辈艺术家合力举办了“姑苏之秋”版画展,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对推动苏州版画乃至全国版画的发展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苏州中生代版画家的代表人物有顾志军、凌君武、张天星、王雨中等,他们以及后来的一批青年版画家,大都传承了苏州水印版画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有所创新,通过吸收其它版种、其它画种的优点,使得他们所创作的作品更丰富、更厚实、更有新意。
  对于这次画展,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都是高度重视的。去年得知这个展览的消息后,市文联和苏州版画院、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科技学院、顾志军版画工作室等就联手打造了“传承·印痕”——苏州青年版画家艺术作品展,前前后后花了近一年时间,为今年的百家金陵画展作了很好的准备,我们从中发现了不少新星。今年百家金陵画展的苏州入围作品中就有通过这次青年画展发现的好作品。这说明苏州版画后继有人。
  到了今年,我们又做了几件事情:一是年初进行了针对百家金陵画展的创作动员。二是组织了“美丽家园——苏州画家画苏州”的大型采风活动,从中发现新的创作题材。三是争取到全省的草图观摩在苏州进行,请了很多专家现场指导,也和兄弟城市进行了作品交流,从而获得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来完善我们的参展作品。
  顾志军:这次苏州能在百家金陵画展上有四张作品入选,并最终获得两个金奖,对今后苏州版画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和其他画种相比,从事版画的人数相对较少。近年来,我们也想在版画方面多做些事。2011年,市文联和美协就动员大家为版画发展做一些事情,2012年组织了青年画家的版画展,这是有利于苏州整个版画队伍提升的。虽然省里一直说苏州是江苏版画的半壁江山,但就靠我们几个人是不够的,我们也都会老。其它地方也有过这样的例子,一批有代表性的画家年纪大上去后不搞创作了,而后续没有年轻人跟上。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而社会现实和生存压力也是很大的因素,真正让我们的下一代专心投入版画创作中并不容易。这次苏州版画有这样的成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激励,让他们有信心做下去。苏州版画未来的发展只靠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的努力,要靠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推动。

  师法传统又锐意创新让苏州版画再创辉煌

  苏周刊:这次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优秀画家云集,参展作品众多,竞争相当激烈,那么两位苏州画家的作品最终能脱颖而出获得金奖的原因是什么呢?
  徐惠泉:这两位画家是在全国范围来说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们掌握专业的版画语言,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从技法上来说,他们都有注重向传统学习的特点,从优秀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中吸收营养,无论是他们的刀法,还是形象的构图和细节的刻画等,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具体到这次的获奖作品,两位画家描绘的都是家乡的风貌,所以创作时有真切的感受,而他们所使用的版画语言又具有现代视觉的冲击力,像顾志军的作品中融入了当代艺术平面构成的风格,凌君武的作品则吸收借鉴了日本浮世绘的一些优点。而且,两件获奖作品所表现的内容都很契合这次展览注重现实题材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像他们这样早已成名的中年画家,还能一如既往地深入生活,进行主题创作,是不容易的。有些画家在功成名就后往往喜欢搞一些非常个人化、很小众的东西,再加上商业等方面的考虑,对现实题材的创作就不太感兴趣。而这两位苏州画家对他们所钟爱的艺术事业是有一种使命感的,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为这次画展创作好作品。记录这个时代,通过作品来传递正能量,而非为艺术而艺术,这对艺术家也是一种考验。
  苏周刊:苏州版画特别是水印木刻版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次腾飞,相关文化单位对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次两位优秀的苏州画家又喜获金奖,以此为契机,市文联和市美协是不是会采取更多的举措,将苏州版画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徐惠泉:此次苏州画家喜获两个金奖,可以说是苏州版画再度辉煌。借此东风,怎么样使当代苏州版画在较高平台上再度提升,需要我们做些新的事情。一方面,还是要向传统学习,从传统中挖“宝”。不管是传统的木刻版插图还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里面优秀的东西非常多,还需要做大量功课来深入挖掘、研究。另一方面是要继续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把这方面的工作一以贯之地做下去。现在的年轻画家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多,也希望他们能沉下心来学一些传统。
  接下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文联等单位还要联合组织“家在苏州·德善之城”苏州新桃花坞年画创作活动,邀请一批优秀画家创作公益题材的作品。这既可以为明年的全国美展创作进行准备,又可以为公益宣传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也有助于我们苏州版画创作的队伍的扩大,使作品的数量、样式等更加丰富。

  期盼苏州成为民族版画的复兴地

  苏周刊:关于苏州版画的优秀传统对创作的影响,几位能再具体谈谈吗?
  凌君武:我现在本身还在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任职,所以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苏州是怎样的一个创作的地方。其实苏州的很多艺术家都在运用水印版画等传统技法进行创作,而苏州的创作群体在全国也很有影响。那么我想,既然我们两个人这次得了金奖,那给外界的一个信息是,我们俩都是从传统中汲取了很多瑰宝和精华,苏州有这样的优势。
  在如今这样的网络时代,大家接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比如,西方的现代派的作品,到了我们这儿让人觉得很有冲击力,同时又觉得难以理解,但其实它有自己的语境和本身的发展脉络。还有就是观察方法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画同源,从而产生一种与之对应的审美趣味,而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则是走写实的、科学的绘画方式这条路的。除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邻国如日本、韩国以及越南和其他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甚至中东一些国家,他们的文化同样会对我们的艺术产生影响。特别是日本的动漫,像宫崎骏这样的大家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而日本动漫的画风也对中国的动漫产生了影响。而我们需要树立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从我的思考来说,苏州是民族文化聚集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不是要追求传统文化,而是要追求一种民族文化。因为传统文化给人的感觉是有的东西已经僵化了、结壳了,我们需要去打破它,或者在上面继承一点东西。其实我们更应该树立中国的、拥有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而这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很多人一提到传统版画,就会想到是复制版画,好像它就没有创造性,只有技法,其实不然,这在学术上是可以再探讨的。而民族版画的概念,它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又包括民族性的通俗文化。比如说苏州的木刻年画,它是包含在中国的民族版画中的。也就是说,所谓民族文化必须有自己国家的表达符号和自己的发展脉络,如果全是借鉴外来的,那肯定和你自己的脉络不相称。从这个意思上说,民族性的才是世界性的。
  苏周刊:文化艺术要在自己一脉相承的发展基础上有所创新才更有生命力?
  凌君武:是的,这更有意义。通过消化、传承来打造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创造出符合自己民族特性的新的当代艺术。我在创作中就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我也希望苏州以后能成为中国民族版画的复兴地。
  我们可以大致回顾一下苏州版画的历史。宋元时就有五大版刻基地之说,苏州和浙江武陵、安徽新安、福建建安等都名列其中。到了明代以后,苏州桃花坞和天津杨柳青形成了南北两大年画重镇,它们影响着周边包括山东潍坊等地区的年画创作。解放以后,苏州的水印版画创作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的,一直延续到现在。既然我们有这样发展传承的脉络,那么如果能把它延续下去延伸开来,并且把这种传承的因素推向国际走向世界,那就会更有说服力。
  苏周刊:目前中国的版画创作在世界版画界处于怎样的位置呢?
  凌君武: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现在已经办了五六届了,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很多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版画的水准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和世界同步的阶段。而国外所认可的、能吸引行家来看的,估计就是中国的水印版画,因为它的技艺是目前国外艺术家还无法企及的。水印版画用的是中国的宣纸、中国的水性颜料,这就是它最大的特色。

  多出好作品是对苏州版画最好的宣传

  苏周刊:苏州版画创作队伍目前大概是怎样的规模?几位怎么看待苏州版画发展的前景?
  顾志军:说实在,目前苏州版画创作队伍的人数真的不多,其中苏州本地人就更少,我对此不太能理解。
  凌君武:可能苏州人还是怕吃苦。而且现在的人急功近利的比较多。可艺术创作是需要时间的。
  顾志军:你要说苦,做什么事不要吃苦呢?现在有些从专业美院毕业的学生连版画是什么都不清楚,甚至有的版画系的毕业生也不在从事版画创作,可能他从心里就没有在喜欢这个东西。
  苏周刊:在个人兴趣之外,市场接受度对此有影响吗?
  顾志军:说到市场的话,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苏州各种画廊里最赚钱的好像就是版画,那时大概有三分之二原本画国画的人转行来做版画。当时我记得有40多个人在做版画,而其中真正专业做版画的大概就10多个人,因为当时做版画收益高,很多人都加入进来。
  苏周刊:这40多个人中现在还在坚持的有多少人啊?
  顾志军:到现在我们这个年龄还在坚持创作并且能出成绩的大概也就三四个人吧。因为也很难,大多数人都是业余在做版画,也不可能花很多时间搞创作。做职业画家的话他可能生存会有问题,而做专业画家的话,版画院受经费等的限制也不可能进非常多的人。
  苏周刊:几位之前都提到了去年的青年版画家作品展,那次的参展者是业余的多还是专业的多一点呢?
  顾志军:这其中大概三分之一是中小学或大学的美术老师,三分之一是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有约三分之一是业余的版画爱好者,另外就一两个人是以版画为主业的。
  我在科技学院授课,曾经问过我的学生有没有谁是从小喜欢画画并一直坚持的,真是没几个。有时甚至一个班上都没有一个人是属于真喜欢画画并坚持学的,有的也就是为了艺考到高二高三才学画画的,最多学了一两年,有的才学了几个月。这样是不利于出人才、出作品的。
  凌君武: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三大画种中,国画、油画现在已经广为大众熟知了,版画还只是少数人在做。
  顾志军:所以我觉得我们这次得奖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对苏州版画将来的传承、发展有所帮助,鼓励大家继续做下去,让更多真正对版画有兴趣的年轻人更好地投入创作中。多出优秀作品才是对苏州版画最好的宣传。
  苏周刊: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需要有展示、推介的平台,像之前提到的“姑苏之秋”版画展就是这样的平台,这个版画展现在还在办吗?
  凌君武:“姑苏之秋”版画展创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国美术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去年下半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和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共同主办,由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下辖的苏州美术馆和苏州版画院共同承办了“水·印·象——第十一届‘姑苏之秋’当代水印版画邀请展”,邀请了当下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20多位中青年版画家,遴选了近百幅优秀作品,做了一次主题展,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纯中国特色的水印版画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并且更具有时代性,让更多的人知道“留住手艺、薪火相传”是我们社会的一笔精神财富。
  目前我们正在筹办明年的第十二届“姑苏之秋”版画展,项目已经在中国美协立案,并且在专业刊物《中国美术》上发了征集公告。

  □陶冠群/文 姚永强/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作品
2008年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金奖作品
全国美展金奖画家---吴烈民,典藏国画作品欣赏
著名人物画家桑建国作品展销
桑建国——国展创作规律简析
桑建国人物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