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茆山歌探微
她是常熟地区流传的本土古老山歌样本,吴地稻作文化及乡民生活方式的产物——
白茆山歌探微
夏美君
  姑苏吴地虞山东郊的古里镇,是江南吴歌最古老的嫡系支脉——白茆山歌的发祥地。隶属常熟的古里白茆塘及其周边河网流域,不仅是白茆先民世代稻耕、舟楫、生活、繁衍的栖息地,更是其民间文化和古老山歌生息的原生地,姑苏吴歌的明珠——白茆山歌就诞生于此,并因其出生地而得名。

  文化渊源本土蛮夷歌谣与周边上古文化的融合

  白茆山歌是源自远古江南荆蛮土著文明的本土蛮夷歌谣经典样本,在数千年形成、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周边草鞋山、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和中原岐山、江南吴越文明的影响,形成了传承至今的古老吴地山歌嫡系支脉。然而认真追究起来,白茆山歌的直接源头,还应溯源至4500年前良渚支系部族徙居该地,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生成的蛮夷歌谣,因而白茆山歌历来就是本土蛮夷歌谣与周边上古文化融合的古老文明的产物,堪称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姑苏吴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体裁之一。
  白茆歌谣自古与当地乡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相联系,几乎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所有方面。与大多数不登舞台的乡土民歌一样,白茆山歌一直是当地百姓应景创作、即兴讴歌、有感而发、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娱乐形式。虽然如今该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发生了极大改变,但刻意寻访白茆山歌的人们,还能不时地在白茆的乡野、田间、河塘、村镇等生产、生活场景或山歌馆中,看到或听到与吴地文化和本土人文融为一体的山歌印迹。由于世代与原生自然环境为伍,与百姓生产劳作相融,与日常生活相谐,与民风习俗相依,白茆山歌始终显现其典型的江南草根文化属性。这些随处可见、张口即来的山歌、小调、号子,既是当地人一吐胸臆,宣泄心中积郁,交流人际情感,缓解身心压力的工具,同时又反映着世事百态,映衬着市井风情,歌颂着自然美景,颂扬着民间历史和文化传说,以其独特的民间泥土文化气息,承载着本土民族民间文化风情、古老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文明。

  传承特点原生文化环境中自然传承的产物

  白茆山歌的歌唱,当地人称之为“唱山歌”,它不属于专业训练的艺术歌唱,而只是原生文化环境中自然传承的文化产物。白茆山歌的传承沿袭了多数传统民间艺术的路径,历代山歌都是在家族、亲朋或爱好者间口传心授、繁衍生息。白茆山歌的形成、演变、发展得益于山歌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方式、生活制度、生活习性,是活态山歌存世的前提条件。由于生发于社会底层,白茆山歌几无与主流官家、文人文化接触的机会,故绝少得到历代文人的赏识、认同和帮助,难以在文化人间流传和延承。即便如吴地文人冯梦龙、钱谦益等,也只是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山歌文字采录、整理、编辑工作,不能对其创作、推介、传播形成强劲助力。
  白茆塘流域位于江南水乡稻耕、舟楫区域,相对封闭的原生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劳作、社会生活方式的世代延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相反却成为了维系山歌文化的精神、物质基石。由于当地人一直将山歌当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使得山歌与日常生活休戚与共,成为其承继、发展、流变的现实保障。虽然史上吴地文人、雅士不乏喜爱白茆山歌者,但很少有人深入当地乡民生活当中,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实质性的基础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因此,白茆山歌始终以草根性质,自发地在民间活态延存。
  今天,虽有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但白茆山歌的传承依然因少有音乐、文化、教育工作者的介入,而受限于低层次、低水平的生存状态,以至于对山歌文化的系统整理、发掘、改良、编创工作迟迟不能有效开展。在自然传承体系中,白茆山歌还在依循音调、唱腔、唱词口口相传的模式,山歌技艺的传承多局限于唱词文学、语音发声和行腔运腔方面,诸如大山歌、小山歌、四句头、吭吭调、打夯调、春调、邀调、划龙船调、搭凉棚调等几十种山歌的音调旋律和歌唱风格的教习,则成了山歌传承的主体内容。唱法技艺的传承至多包含了特性润腔技术的传承,或许还应包括即兴歌唱和即兴创作的技巧路径和创作套路的秘诀传承。

  艺术属性非主流草根文化

  白茆山歌是典型的地方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原生文化环境中自发生成的乡野民歌,属于非主流草根文化范畴。白茆山歌是历代原住民在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口耳传播、世代承袭,口口传唱的民间音乐。歌唱者既是创作者、表演者、传播人,又是听赏者和观众。其歌唱不需要舞台,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所以白茆山歌的演唱既不像声乐艺术那样具有严谨的唱法艺术规范和自成一体的表演系统;也不像器乐、说唱、曲艺等民间表演艺术那样,拥有舞台艺术的固定表演程式和演出套路;更没有评弹、昆曲、江南丝竹等民间音乐所具有的培养、淘汰机制;亦没有戏曲艺术所拥有的完整唱腔、表演艺术体系。白茆山歌就是乡民自己的乡俗文化,是劳作和生活中的率性情感宣泄和随机的有感而发。无论是唱词文学还是音调旋律,都与乡音乡情、民风习俗紧密联系,讴唱者多为没有文化的农夫和艺术修养欠缺的乡民,其歌唱能力水平大多取决于天赋而非训练。所以从山歌的文化、音乐、内容、形式、体裁、题材到山歌歌唱本身,无不显示其民间草根特质。而正是这种民间原生艺术生成、传承机制,造就了白茆山歌的非舞台表演的乡野性,传播流布的区域性,文化延承的局限性,决定了白茆山歌的大众文化属性和原生歌唱的自然形态特征,从而限制了山歌的歌唱艺术和文化水准;但却因其通俗直白、易于传唱、贴近生活,而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不过,今天的山歌传承人也明确意识到,要想振兴白茆山歌就必须在歌唱技艺上有所提升,在表演艺术上有所升华,在音乐形式上不断丰富、在文化内涵上不断充实,才能使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乡野民歌登堂入室、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让外界了解和喜爱这来自远古的吴声乐韵。一些山歌传承人已觉察到原生古老传承机制,就是限制和制约白茆山歌发展的关键所在。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照片征文】马济元:白茆塘畔的万人对歌会
白茆塘畔白茆镇
吴地山歌今何在
(1)让民歌在断层中再生
黔东南侗族文化——歌谣文化、传统节日文化
壮族圩蓬/歌圩,壮族三月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