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御窑金砖惊艳金砖之国
御窑金砖惊艳金砖之国
一批金砖被巴西阿雷格里港博物馆永久收藏
 相城民间艺人袁中平现场展示金砖雕刻技艺
阿雷格里港市市长若泽·福尔图纳特饶有兴趣地在金砖书写板上写毛笔字
 圆台屏园林
  2019年前还将到达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  
  本报讯(记者 林琳)眼下,相城十绝之首的御窑金砖,正作为苏州的“文化使者”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市政展厅展出,金砖和金砖衍生品等20余件展品赢得了极高赞誉,这也是御窑金砖走进“金砖国家”的第一站。
  刚从巴西归来的相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屈玲妮兴奋地说,御窑金砖是相城一张独一无二的名片,此次出访,也让相城凭借这张名片,走向了国际舞台。
  此次活动,由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相城区人民政府承办。作为苏州友好城市之一的阿雷格里港,是巴西的一个重要港口和商业中心,拥有华人1000多人。11月19日,当20余件展品褪去了层层包裹,呈现在远方客人面前,大家都惊呆了,他们没想到古城苏州的能工巧匠,工艺竟如此精湛。
  这些远渡重洋的展品,有凤毛麟角的老金砖,也有金砖改良的习字板、砖雕系列等金砖衍生品。其中两块老砖,一块是公元1558年制作的嘉靖三十七年古金砖,一块是1892年制作的光绪十八年古金砖。另一块则是由御窑金砖第六代传人金瑾今年新制作的仿康熙金砖,其制作工艺完全遵循古法,密实度、坚硬度和古砖近乎一致。
  展览地点所在的市政展厅,位于市中心,每天人来人往。四四方方的大金砖和一幅幅精致的金砖雕刻,往那儿一摆,顿时弹眼落睛。金砖单块体重均在200斤左右,摆在砖墙结构的市政展厅,与古朴的环境,相得益彰。古砖历经几百年沧桑巨变,暗灰色的砖体上,有些裂缝,或是残缺,但这些历史印记,恰恰更为抓人眼球。由金砖改良而成的砖雕作品,则把拙政园、“一团和气”、阳澄湖大闸蟹、虎丘等苏州代表“搬”到了金砖上,栩栩如生,精雕细琢,看着俏皮亲切。民间艺人袁中平现场操刀展技艺,更是让围观民众啧啧称奇。由于其对外公共开放,路过的人都可以免费进去瞧瞧。金发碧眼的老外,显然对首次接触金砖这种“舶来物”非常感兴趣,东摸摸、西瞧瞧,不住地惊叹,彼此间打着夸张的手势,劲头十足。一位名叫瑞·巴拉哈的退休老人,在旅游途中,经过阿雷格里港,知道有一场中国御窑金砖展览,就停下了脚步,看了展品不住地称赞。临走时,老人握住一支展览签到用的圆珠笔,用葡萄牙文认真工整地写下了他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然后满含深情地说,如果今后有机会,他还是很想去中国,苏州必去。
  金砖的来访,也颠覆了阿雷格里港市长若泽·福尔图纳特对于苏州的印象。他说,2010年5月,他第一次到访苏州,当时觉得苏州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对虎丘印象深刻。这次看到御窑金砖,对苏州又有了另一种看法:苏州并没有因经济快速发展而丢掉优秀的地域文化。他希望,这样的文化交流多多益善。他还拿金砖比喻两座姐妹城的友谊,坚不可摧。
  巴西孔子学院中国院长顾铁军说,在阿雷格里港,中国人并不多,看不到中国电影,看不到华文书籍,文化交流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在异国他乡看到自己国家的文化特产,非常亲切和自豪。
  除了带来了金砖,金瑾、袁中平以及金砖研究专家苏舟子,还分别就金砖的制作工艺、砖雕技艺的特点和金砖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主题,做了专题讲座。
  据悉,相城区政府已将所有展品无偿赠送给了阿雷格里港,展览结束后所有展品都将存放在阿雷格里港著名的乔根约·费利加德博物馆展示。御窑金砖将继续巡展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四个金砖国家,计划于2019年前完成所有巡展,献礼御窑金砖诞辰600周年。

  600年的坚守和革新

  说御窑金砖是相城第一绝,一点也不为过。近600年,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历久弥新,却也推陈出新。从15世纪初,御窑金砖开始大量生产,成为铺设宫殿、坛庙、寝陵的钦工物料。到如今,金砖经相城能工巧匠之手,变身成为书写板、砖雕作品。这期间,折射的是,金砖的坚守和革新。

  □商报记者 林琳


  坚守
  遵循29道工序
  重制古金砖

  黑得发亮的砖表,摸上去手感细腻顺滑,侧面还有年份、制作者及尺寸的款识。昨天,记者在相城区委宣传部见到了新近出炉的一块重制古金砖。“这块砖是重制嘉庆四年的古金砖,70cm×70cm,重达200斤。”制作者金瑾说,御窑金砖与一般的建筑用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砖的侧面都有款识,凡领用新砖铺墁后,撤换之后的旧砖必须如数交还。所以,重制的古金砖无论是尺寸,还是款识,都依照古砖。
  金瑾是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两年前,她和父亲金梅泉——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一起,启动了将明清时期的“钦工物料”变为具有现代文化趣味的工艺精品的项目,即重制古金砖。制作中,采用陆慕原产地的泥料,明代有资料记载的29道制砖古法工序一道不落,进窑烧制长达130天。
  由于耗时耗力,工艺繁复,两年来,他们仅重制了100块古金砖。虽然成品率和古金砖一样并不高,但经过金砖专家评估,其中过半数的砖密实度、坚硬度已接近明清古金砖。
  金瑾所在的御窑金砖厂,收藏的老金砖仅剩下18块,最久远的是嘉靖年间制作的。老古董凤毛麟角,让金瑾和父亲决心挑战高难度地做旧如旧。她告诉记者,据史料记载明清古砖大约有50多款,他们打算每一款都重制100块,到2019年御窑金砖诞辰600周年时,做足5000块。令金瑾欣慰的是,前些年金砖制作艺人后继乏人的局面,这两年已有缓解,目前,她厂里40-60岁的金砖工匠共75人,虽然队伍年龄偏大,但相对稳定。

  革新
  金砖书写板砖雕
  走进平常百姓家  

  到如今,金砖已经不拘泥于皇家专用,经过改良的金砖书写板、砖雕等衍生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由御窑金砖制成的金砖书法练习砖,不用蘸墨,直接用毛笔蘸清水就可以在砖上书写,清洁、环保、方便、可反复使用,被称为“永久性书写练习纸”,非常适合书法初学者。
  作为相城区积极推动的“御窑文化进校园”活动,今年,相城区出资在8所中小学开设金砖书法教室,让孩子们在书法练习中走近金砖,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据悉,明年相城区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将用上这样的金砖书法教室。
  大家熟悉袁中平,是因为他雕刻的精致的澄泥蟋蟀盆。这些年,袁中平的雕刻触角也衍生到了金砖领域。在他的工作室里,陈列着许许多多以御窑金砖为材料,以苏州园林、苏州文化为题材内容的砖雕作品,将明清苏州工艺精致细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次赠送给巴西阿雷格里港市的砖雕作品,大部分也出自袁中平之手。
  “现在来我工作室定制蟋蟀盆和砖雕的人比以前更多元,除了收藏爱好者,还有一些买来做家装摆设的。”袁中平说,过去,金砖是皇宫御用的建筑材料,顾客群很窄很窄,而今在不失传统制作的基础上融入创新,让金砖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是自降身价,而是扩大受众群,是对金砖文化的一种传承。
  自相城区建区以来,相城区政府对御窑金砖也加大了保护力度。眼下,相城区腾出黄金地块,正在御窑遗址上建造御窑金砖博物馆,活态保护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相城区也正筹建区级非遗展示中心,开发御窑金砖衍生品,搭建御窑金砖产业化发展平台。此外,御窑金砖厂已通过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初步验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品味相城|御窑金砖博物馆
苏州陆慕老街 | 延续世界文化轴、重塑陆慕繁华里
御窑金砖:水火相济,铺道紫禁城
金砖:六百年工艺的重生之旅
《半月谈》一块“砖”的万千气象
相城匠,用心造!|16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