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园冶图释》 发扬传统文化
《园冶图释》 发扬传统文化

吴肇钊 陈艳 吴迪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6-0098-03
收稿日期:2011-09-16
修回日期:2011-11-12

摘要:《园冶》为世界最早记述造园的不朽著作,具有学术理论、实际运用、国际交流的重大价值,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对造园实践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用江南园林实景的手绘图画来图释造园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法之一;而谈艺术创作的“园说”“借景”二篇则用传统山水画释义,总计例图超千幅;结尾增加的“海外交流篇”,附219幅传统园林设计的手工习作图,方便海外学者参考借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出版,有利于《园冶》深入世界。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冶》;评论



1《园冶》价值
《园冶》是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造园学家计成的不朽著作,该书成于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为中国最早记述造园的专著。该书核心理念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追求天、人和谐统一、和睦相处的发展轨道。“天人合一”理念,是基于把宇宙的构成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宇宙的产物,也是构成宇宙的重要要素,人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园冶》强调,“相地合宜,构园得体”;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园林巧于因借”,这里讲的“因”,就是自然地形、树木泉流等自然条件,因为自然山水最富有变化,能充分展现自然美的境界和随机应变的造诣。《园冶》的审美理念是崇尚天然,诸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似得天然之趣”;“境仿瀛壶,天然图画”。等等天然惟美观,皆乃“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可以说《园冶》对解决人类的基本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园冶》可称得上中国造园的百科全书,对中国造园理论和造园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的发挥了奠基作用。同时,也是一部忠实记录计成园林营造的书,全书共分: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二个章节(图01-12),可谓全面总结了造园的艺术和技术,称得上是“园林里程碑”。书中强调对造园现场的观察和对环境的体验,选用恰当的造园形式和手法,创造出“生态美、艺术美、意境美”的园林,即把物质享受、生活闲适和精神愉悦融入宜居的山水环境-园居生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追求享受园居生活环境,将《园冶》造园理论与艺术创作作为既系统又全面的教课书,指导园林规划设计工作,具有现实和长远发展的意义。
文化无国界,学术无国籍,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园冶》成于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该书从民间书坊流传至日本,被纳入《东洋美术史》,并保留明代刘炤刻《夺天工》,可见对日本造园起到了指导作用。英国从意大利台地园走上自然风景园风格,亦是受到《园冶》与中国造园的启示。德国学者马丽安娜在其著作中强调“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是中国最早创始了园林并把自然风景融于整个园林之中。”从《中国园林在海外》一书中可得之,近年来中国在五大洲造园达60余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亦预测《园冶图释》在海外将超过国内的销售量,《园冶》很可能将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2 园冶图释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式
《园冶》虽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必读之书,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特别是对指导造园实践作用发挥不够,许多读者希望它能像《营造法式》、《清代营造则例》,以实例图来解释,以便能直接运用于造用实践。
1982年笔者在南京参加编著《江苏园林名胜》一书时,陈植老先生就找到笔者希望调入南京林学院为其助手,重点完成《园冶》图释的科研。学科泰斗汪菊渊老先生1979年主持国家重要科研“中国古代园林史”研究,笔者被选为其中最年青的编委,为期5年,重点编撰江南园林部分。当时汪老强调力求寻找到计成造园的实物,经多年史料嵇考和实地考察,笔者只找到计成在扬州建造的“影园”遗址,并为此依据众多史料进行了“影园”复原的设计,得到国内权威专家们的论证和认可,发表《计成与影园兴造》论文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师》第23期(1982年)。文章重点是依据复原的“影园”实体,从诸如选址、借景、延山引水、地貌、建筑等提炼出其造园特色,结果均符合计成《园冶》中的论述,由此可得出:《园冶》书中的论述均是其实践与实例的总结。为确认结论的正确,笔者将计成屋宇的各种形式,掇山篇中的各类掇山,在江南园林中都找到了相对应的实例,甚至多个实例,可见用江南园林实景来图释计成造园理论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法,也是可行的。《园冶图释》亦是按此法完成的,较系统地图释了《园冶》从造园规划到细部的创作理论、方法以及某些施工方法,例图数量过千张。
造园既是工程建设,又是艺术创作。“园说”、“借景”二篇则是侧重艺术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就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设计过程,需引导造园者由意境塑造到形象思维的创作道路。意境可以说是通过艺术形象而深化了的思想感情,同时意境又是运用形象来直抒情意的表现方法。江南古典山水园的意境具有情融景中、韵余弦外、意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故这二篇难用园林实景来体现。鉴于古代造园兰本皆依据画家的画作,故从传统山水画中寻找相关画面是图释二篇内容的重要途径,但效果也只是辅助理解而已。因为,形象与意境的联想,一方面来自设计者的安排,另一方面则有赖于欣赏者的素养与情操。所以造园不是毫无旨趣地造些房屋、种些花木,而是旨在构成博大旷达的意境“寄情”。
《园冶图释》得力于吾师孟兆祯院士的精心指导,对全书进行了多次审核,并赠诗一首:“园冶开天知行真,骈体意蕴难晓人;藉画释意表及里,成书之美功德深”(图13)。实令学生感激万分。
感谢《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教授对《园冶图释》做了校核,个别地方对《园冶》的断句和异体字做了调整。王主编对该书充满信心,在《园冶图释》序中写道:“……有利于将《园冶》推广普及,进而推向世界……《园冶图释》的出版,实在是光大《园冶》之‘定乾坤’的一步。”
3 海外交流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笔者在本书结尾增加了“海外交流篇”,选择几十年部分传统园林设计的手工图习作共计219幅,按山石小品类,文人写意山水类,文人写意山水类,园林古建筑类,山、水、建筑、植物结合类,鸟瞰图类,仿古图类,彩色图综合类,共七类编排(图14-16)。方便观赏、参考与借鉴,让海外学者同仁在仿画过程中渐渐悟到诗情画意造园的真谛和具体做法。这也是在海外八年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期间,众多西方学者、同仁对笔者的恳切期望。

4 结语
整理古代创作理论,“借古开今”,是推动民族形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撰写《园冶图释》的过程,不仅仅是几十年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汇总,还确有继续学习、受益匪浅的新感受。在此期间完成的设计作品,又有新的探索与追求,均得到极佳的效果。感概之余,觉得有责任提以下几点建议:(1)《园冶》应列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必修课;(2)《园冶》应列为中外园林学术交流的法定书籍,弘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3)国家相关部门应拨专款将计成晚期造园精品“影园”复建,与《园冶》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体,作为园林学科的教学实习地之一。

作者简介:
吴肇钊/1944年生/男/教授/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北京 100037)
陈艳/1971年生/女/东南大学艺术系民俗民艺学硕士/深圳市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深圳 518001)
吴迪/1972年生/男/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深圳市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 518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明 仇英 《柳园人形山水图》
80后“建筑界的国画怪才”,引千万网友大呼:我想住进你画里
中国庭院艺术之奇观,景观人的自豪!
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美
中国传统建筑之中国古典园林
《园冶》明代园林成熟时应运而生的造园专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