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笠泽”名考--兼答俞敏老师

青浦俞敏老师,84发博文:《笠泽是吴淞江还是太湖与吴江朋友商榷》:

陆明光先生送给我的《秋鲈诗苑》里,将太湖称为笠泽。

在青浦博物馆,里面介绍说,笠泽是吴凇江的古名,王辉馆长也是这么说的。

后来,我碰到了吴江的几个诗人,他们口头确认,笠泽是太湖。我总觉得有疑问。今天我翻看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里面写道:《左传》曰:越伐吴,御之笠泽。其江之源,连接太湖。

按照《吴地记》的说法,笠泽起码不是指太湖。

 

  俞敏老师的质疑是有道理的,现查网上“太湖”资料,多有“太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再查考“笠泽”名来由,确实有论证的必要。

  以笠泽称太湖,初见于唐徐坚《初学记》卷七《地部下·湖第一·事对》“笠泽”条:《国语》:吴越战于五湖,直在笠泽一湖中战耳。徐坚根据《国语》中记载的吴越之战所在,认为笠泽就是太湖。北宋乐史编撰《太平寰宇记》记:“具区,一名震泽,一名笠泽。”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笠泽”条:“臣谨按笠泽为震泽,…太约皆指太湖也”。徐坚(公元659-公元729年),字元固,湖州长城人,唐玄宗的重臣,《初学记》是其代表著作,提出“笠泽”是太湖,为后代多采纳。

  《初学记》中引用的是《国语》中记载。《国语》成书与战国初期,来源于各国史官的记述,再由编撰人润色。《国语》记述的吴越之战,见于春秋末期的《左传·哀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三月,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越子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这便是著名的笠泽之战,后被列入军事夜战之例范。此一战,吴国大伤元气,再也不能与越国抗衡,终被越国所灭。后汉赵晔所撰的《吴越春秋》详细描述这次大战:“…于是吴悉兵屯于江北,越军于江南…明日,将战于江…越王追奔攻吴,兵入江阳松陵…”。这其中的“松陵”即是现吴江区政府所在地松陵镇。明弘治《吴江志》记载道:“汉高帝元年(前206年),置松陵镇,属吴县。”笠泽之战,在松陵南一片区域。

  松陵,水乡泽国之地,西频太湖,周边江河纵横。《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太湖水入海,通过三江,“东江、松江、娄江”,松江即吴淞江,至上海苏州河,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为三也。”这三江的源头就在松陵南区域。《水经注》有:“东则松江出焉,上承太湖,更经笠泽,在吴南松江左右也”。唐代以前,南起浪打穿(今横扇镇菀坪),北至瓜泾口,都是吴淞江的源头。随着太湖水带来的泥沙淤积,唐宋以后,进松江的水口逐渐北移,到垂虹桥还是主要出口。元、明、清间,垂虹桥口也渐淤塞,以瓜泾口为主要出口。考据吴淞江源头,“上承太湖,更经笠泽”,极其重要。

  古松陵太湖边,四处滩涂,河道如网。晚唐大文学家陆龟蒙在此居祖宅,有湖滩地数百亩,常遭水患。居住时曾写《松陵集》十卷及《笠泽丛书》四卷。陆龟蒙在《笠泽丛书》自序中说:“自乾符六年春,卧病于笠泽之滨,败屋数间,盖蠹书十余箧。笠泽松江之别名也”。这是最早以笠泽为书名,也创丛书之祖。民国南社领袖之一,同里陈去病,也刊辑《松陵文集》、《笠泽词征》。

  再看笠泽之战,“越子伐吴,吴子御之笠泽,夹水而陈”。双方兵力各有五万左右,以舟船为工具,在笠泽,大部队作渡江之战,必是有宽阔的江面。吴松江素以宽广著称,全长最宽处江面有二十里之广,陆龟蒙《松江怀古》诗:“碧树吴宫远,青山震泽深。无人踪范蠡,烟水暮沉沉”。可知唐以前吴淞江源头是一片河面广阔,滩渚星布的泽国水乡。

  由此而知,“笠泽”是松陵以南,吴淞江源头的古称。以“笠泽”称太湖,虽有徐坚、乐史等人的文献支撑,但立据欠足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舆胜览·平江府
追根溯源苏州河(399)吴淞江源
平望蚊子与运河塘路(我与大运河征文)
[转载]吴江诗词(一)
吴淞江出海口的变迁
吴中水利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