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湖镇的前身“渡村”发展史

此贴为转帖,涉及相关历史资料部分待考证

原以为渡村除了羊毛衫,别的就没什么了,可是最近上网翻阅苏州的一些历史才发现,原来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以下为摘录自网上 据陈俊才提供材料编写) 

临湖镇坐落在太湖平原的东部,东山半岛中段,东西频临太湖,北与胥口接壤,西南和东山交界。在太湖平原形成之前,先民们已在沙坝上从事渔猎、垦植活动,明初渐成村落,清初始建乡,跑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里要追踪的是临湖社区之一——渡村的往事。

渡村,顾名思义,先有渡、后有村,是渡口的村庄。明末清初时,洞庭东山还是太湖中一座岛屿,武山(今西泾山)与渡村之间,湖面阔九()里,隔水相望,称大缺口。清雍正初年(1723),忽涨一洲,广百余亩,芦茭丛生,名金家洲,阻截了西太湖的水泄入东太湖,淤积日益严重。到乾隆十四年(1749),往时口阔二三百丈的大缺口只剩`五十余丈,因截流设簖,张捕鱼虾,泥随簖积,中流中又涨芦洲,到光绪年间,形成了长一千二百四十四丈,宽六丈的大缺港,又逐步封淤成一条小港。
清·《吴门補乘》载:“在太湖东岸对武山大缺口,民居三千余家,为西南一大村落”。因人多、村大,初称大村。大缺港形成后,进出东山在此摆渡,又因当地方言“大”与“渡”读音相同,遂改称渡村,通俗形象,一直延用至今。
渡村南有福庆桥,俗称新桥,重建于民国23(1934),单孔拱形石桥,长10,跨径4,桥宽2.5。两岸石驳岸线条柔和,石埠头千姿百态,别具水乡韵味,苏东班轮船在此设码头。西临苏东运河,一流九曲,盘曲如肠,相传是村民防御匪患开挖的,便于诱湖匪入内伏击。弯段上太平桥、对方桥,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园,桥形一拱一平,富有变化。村内的普照庵,建于宋淳熙年间,全盛时有庙田450亩,古银杏树高15,有300多年树龄,惜毁于1958年。庵前有复济桥,俗称庵桥,建于宣统元年(1909),为单孔石桥,跨径3.5,桥宽2 东西坡长10.81958年集镇改造时,填浜建街道后,仅露出桥面了。
集镇沿河而建,街道狭窄,分前街、后街、横街。民国时期,镇上有南北杂货店28家,茶馆15家,烧酒行8家以及肉铺、鱼行、药铺、医院等。在一个小镇上有这么多酒行是很少见的,主要是渡村的烧酒业发达。抗日战争前后,上到豪门,下至百姓,几乎家家都酿酒,是渡村的主要经济支柱。直到解放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才逐渐萎缩直至歇业。1958年,市河填没成街。70年代,向东扩展新街后,成“丁”字形布局。90年代,在北端另建新街后,老集镇逐渐冷落。
西太湖有菱湖嘴,古时候与余山相连,到清代中叶,冲出了十多公里阔的泄水口,形成了伸入湖中4余米的菱湖嘴,成了人们游湖赏景处。清代金祥麟赋诗称:“菱湖嘴畔水连天,渔父张罾夜不眠,网得鱼虾入城去,明朝买米不愁钱。”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到东山,吴舍耆士沈义文率众呈《菱湖嘴坍埂湖水浸田稻麦欠收赔粮》御状,康熙皇帝即交苏州抚院办理,后免征田赋数千户达30年。坍岸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不安。吴庄诗称:“浪打菱湖拍岸过,桑田几许委洪波;祗今种水愁无地,谁唱吴宫竟采歌!”清·乾隆光绪八年(1882),吴舍举人柳商贤等地方人士陈乞当局建菱湖嘴石塘保田。柳商贤曾当过浙江海宁县令,有筑海塘的经验,于光绪九年兴建仿陂陀形石堤,择要叠建,翌年竣工,全长1608.6丈,减缓了风浪侵田。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修筑加固,建成了水泥浆砌块石护坡,路堤合一的高标准防洪大堤,挡住了湖水侵蚀。
渡村东岸的东太湖,原来是太湖的主要泄洪道,东流之水由湖梢鲇鱼口经吴淞江入海。唐元和五年(810),修建吴江塘路时,在太湖出口处建了一座53孔的宝带桥,水流减缓,淤积日益严重,至民国期间,渡村东岸逐渐形成沼泽和浅滩。时逢湘、豫大旱,不少灾民外出逃荒,在东太湖边开荒,筑成一二十亩靠天收的“鱼鳞小圩”,抢在讯前种一季早籼稻。河南来的灾民大部分集居在“三图里”;苏北因里下河发大水,逃荒来的灾民,则集居在“一图”,逐渐形成外籍人员聚居的村落,以种田、捕鱼为生。所种的田都是湖滩上开垦的低田,经常“三年没两头”,生活没有保障。新中国成立后,采用以工代赈修复圩堤,以后又将小圩建成联圩,至上个世纪80年代,建成东太湖复堤后,旱涝保收。现在部分圩田已建成新的工业园区。
东太湖旧时烟波浩渺,水清见底,游鱼可数,面积约450平方公里。由于淤积和人为的活动,到民国5(1916),缩小为265平方公里,水域变浅。解放后遍种芦苇、茭草,至上个世纪80年代,急剧缩小为1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9,浅滩占湖面的三分之一。目前水中遍布拦网养殖,重重叠叠,黑沉沉一片已不见昔日的湖光山色。可慰的是临湖镇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东太湖生态农业风景区,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重现风帆逐浪,渔歌酬唱;村舍错落,河流回环;烟雨迷蒙,水天难分的迷人风光。
渡村是“开门见水,外出乘舟”的水网地区。清同治十三年(1874),吴县知县高心工疏横泾塘河,自南村至庄子桥,东占家口至黄墅港,九曲门至大缺口,共4374丈,将沿河的集镇串连起来,是早期的“苏东运河”。光绪三十年(1904),东山到苏州的轮船通航,由席家湖启航,经小北湖(即菱湖)进大缺口,从横戗港过庄子桥,经采莲、浦庄、横泾到苏州。民国19(1930),苏东班轮船在黄洋湾遭湖匪洗劫,除抢劫钱物,连同随船的护航警等共劫持了30余人作人质。为了避开匪患,后来轮船改道,由东山渡桥启航,经新塘河到大缺港,拐入新泾港到渡村,过九曲湾到塘桥、采莲、浦庄后到苏州,避开人烟稀少的荒凉地区。苏东运河的开通,对沿岸集镇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直到1956年木东公路通车后,水上客运逐渐委缩,直至歇业。
苏东运河穿境而过,河上桥梁布局合理,古朴优美,形态各异,富有情趣。有高耸挺拔的庄子桥,小巧玲珑的福庆桥,前后呼应的对方桥、太平桥,宏伟古朴的孔家塘桥,桥高身长的采莲桥,左右对称的黄垆桥,平顶三孔的庵头桥;新泾港上有三根毛竹搭成一步三晃的竹夹桥,占家港有拉绳自渡的小推排(平底小舟),颇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一座座古桥穿越时空。民国时期的庄莲镇,即取庄子、采莲两桥各一字而集成的。1958年,苏东运河全面拓宽,拆掉了庄子、采莲、黄垆、庵头四座桥,后重建了庄子、采莲两桥,以谐音更名壮志桥,彩练桥。1986年重建为公路桥时,恢复原名,是木东路公路上的支线桥。
渡村这块土地上,文物古迹俯拾皆是,让我们一起寻找历史的遗迹,拂去积淀的尘埃,再现璀璨的历史文化,共同把这块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郭进拴|菱湖镇美韵
【榜单】 太湖边那些刷爆朋友圈的绝美民宿,你住过几家?
背着电脑环游太湖D2一一跟着我去看不一样的风景
每天一县: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小吴旅游打卡第十一站—苏州小洱海小镰仓
残阳如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