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洞庭东、西山古村落选址和布局的初步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东、西山古村落的现状,指出了古村落与传统村落的差异,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总结了古村落布局类型、选址条件及形态特征。
2005年6月苏州市政府公布的首批14个控制保护古村落中,有11个分布在吴中区的东山和西山两镇,占苏州全市控制保护数的五分之四强,仅有3个古村分布在苏州的其他6区5县。在漫长历史和独特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古村落,居然如此的集中分布,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
苏州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习称东山和西山,位于苏州西南滨湖地区。西山古称包山、林屋山,面积82.36平方公里,是太湖中最大岛屿,也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主峰缥缈峰,海拔336.6米,位列太湖七十二峰之首。东山古称莫厘山、胥毋山,面积96.5平方公里,主峰莫厘峰海拔293.5米,是太湖第二高峰,东北—西南走向,其山脉呈鱼龙脊背状,绵延起伏,气势雄伟。宋代,东山还是太湖中的一个岛屿,100多年前才成为伸展于太湖的一座长条形的半岛[1]。在东、西山的山坞内和湖湾边,散落着几十处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它们靠山面水,选址独特,形态各异,环境优良,景观秀丽,并拥有大量的古民居、寺庙、祠堂、古桥、古道、古树和古井。它们是吴地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不仅是苏州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研究这些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形态特征和形成条件,对追溯吴地先民的环境观念、生存条件、文化脉络,对修复和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对促进新农村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古村落概况
1.1、古村落的概念
什么是古村落?刘沛林认为:“古村落或传统村落,又称为历史文化村落。主要是指宋元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代村落,村落地域基本未变,而村落的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的村落。”[2] 这儿,刘沛林把古村落和传统村落以及历史文化村落划了等号。但我们认为,现存古村落已经数量不多,应该把面广量大的村落群体分为传统村落和现代村落两大部分, 传统村落中那些古民居保存较好,且原有格局和环境尚未有较大改变的村落才能称之为古村落。有些传统村落内虽然还残存着一些古民居建筑,但原来的格局已有较大改变,村落内的环境和氛围已趋于现代化,显然不能入列。即是说古村落与传统村落还是有其历史文化价值上的区别的,是否留有较多数量的文化遗存、是否保持古代村落的原有格局及风貌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我们可以把古村落看成是传统村落中的精华部分,且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进展而日趋消亡的部分,而把传统村落看成是介于古村落与现代村落聚落的一个过渡类型。
东、西山古村落中现存的古建筑与村落风貌大都为明清和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宋元时期的古建筑也有少量残存。保存较为完好并已列入市级以上控制保护名单的古村落,东山有陆巷、杨湾和三山岛,西山有明湾、东村、堂里、甪里、东西蔡、植里、后埠和徐湾等[3]。当然,两地的一些传统村落中也有许多文化遗存,如东山的翁巷、金家湖、岱心湾、槎湾、西卯坞、白沙和西山的涵村、衙里、绮里、镇夏、元山、东河、后堡、前堡、秉场等等。对这些村落的定位,还有待于文物保护部门及有关管理部门作进一步的调查统计评价工作。
1.2、古村落分布集中,分布的地域差异明显
东、西山的山体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当地人以山脊线为界把东、西山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而上述的古村落大多分布在后山。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山地形开阔,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开发规模较大,建设性破坏的程度也较大,古村落演变消亡当然也较快,因此许多古村落已大多演变为一般的传统村落,甚至面貌一新成为现代村落。而西山与东山相比,交通更为不便,平地面积比重更小,在太湖大桥建成以前,经济发展缓慢,村镇建设的规模较小,速度较慢,古村落的建设性破坏程度相应也轻得多。因此西山的古村落数量较多,分布分散,保存较好;而东山则数量少,分布相对集中。
1.3、东山古镇是东、西山古村聚落体系的中心
从古聚落体系的角度分析,古城、古镇和古村构成了古聚落体系的三个不同的层次。成书于北魏至南宋之间的《吴地记》记载了原吴县的3个古镇,其中的洞庭镇和社下镇就在现在的西山和东山3。可见至少在南宋时期,东、西山已经形成镇、村的古聚落体系。综合考察东、西山的古村落,笔者认为,东山古镇是东、西山古村落的聚落中心,苏州古城则是更高级别的聚落中心。
据《东山镇志》记载,秦时,东山已有集市,隶属吴县。宋代,东山已成为较大规模的集镇。宋淳化五年(994年),东山从吴县划出,隶属浙西路湖州之乌雅县,南宋沿之。明洪武五年(1372年),东山从乌雅划归苏州府之吴县。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东山设巡检司。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太湖水利同知,驻吴江同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太湖水利同知改为抚民厅,地点移驻吴县洞庭东山,名太湖厅,专理民事,为县级设置,属苏州府。乾隆中后期,西山民事亦由太湖厅管辖。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侍王李世贤率部攻占西山,次年二月又占东山,在此设东珊县,辖东、西山。清光绪三十年(1894),曾议准在西山设靖湖厅,后来未及实施,东山古镇的中心地位没有改变。上世纪五十年代,设立震泽县时,仍把县治设在东山[4]。1994年太湖大桥建成前,西山到苏州的陆路交通都必须经过东山摆渡。上述资料表明,历史上东山古镇多次作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推断它也是东、西山古村落体系的古聚落中心。
2、古村落选址与布局特征
2.1“山坞”成为古村落村址的首选
东、西山古村落大多分布在当地称为“山坞”的地形之中。山坞是地质时期间歇性的山谷沉溺而形成的地貌单元,它与两侧的山坡有明显的角度转折,形如船坞,因而被称为山坞。它是谷底宽平、向外倾斜的一种特殊的谷地,其谷底堆积了较厚的沉积物。根据山坞坞体长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深坞与浅坞两类。深坞一般长度在500米以上,坞底倾斜在5°上下,平面形态呈树枝状,有主坞和支坞之分,如东山的俞坞和西山的涵村坞;浅坞一般长度小于500米,坞底坡度为7°—8°。由于浅坞地形隐蔽,冷空气不易在坞底积聚,坡度较为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植被茂盛,宜于耕种,与背山面水的湖湾一样,是丘陵山区最适宜的人居之地,因而成为东、西山先民的首选村址。
东、西山的古村落大多分布在浅坞内,仅西山堂里、涵村等古村分布在深坞内。查阅1:20000万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发现,东、西山古村落分布的海拔高度大多在5米至25米之间。令人惊奇的是,海拔5米恰恰是太湖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位[5],而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现代村落——东山镇席家湖村却在1991年梅雨期间部分被淹[6],可见古人选址时已参考对太湖洪水规律的认识;超过25米海拔,显然对生产和生活不便。另外古村落大多分布在南向、东南向和西南向的浅坞中,分布在北向浅坞中的古村落只有西山的后埠和东村等极少的几个。
2.2、背靠山的“湖湾”是古村落村址的又一选择
东、西山湖岸属岩岸,岸线曲折,湖湾众多。据西山镇志记载,西洞庭山除有22个山坞外,还有明月湾、消夏湾等湖湾21个。那些南向的湖湾,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景观优美,更是古村落的最佳选址。如西山的明月湾古村、东山的杨湾古村、叶山岛上的徐湾古村等。当然“湖湾式布局”大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往往和山坞或山体成组合布局。
2.3、古村落的形态特征与地域组合
分析比较东、西山11个古村落的样本,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地域组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布局形态:
2.3.1、山坞团状和线状布局,呈内凹布局,坞口一般设有水塘或水井,植香樟树(风水树),或建有祠堂、庙宇、寨门,古民居以此为中心,沿山溪延伸,依等高线分布,形成棋盘格式或树枝状民居格局。此类布局在东、西山古村落布局中最为典型,最为普遍。如:堂里、植里、涵村等古村。
2.3.2、湖湾式布局,一般背靠山丘,村落民居大致沿湖湾展布,面向湖湾,平面形态呈“马蹄型”,村口挖有池塘,引太湖水流入。如明月湾、杨湾、徐湾、后埠等。
2.3.3、山坞—山坞串状组合布局:这是两个彼此邻近的山坞布局的组合,随着人口的繁衍,出于安全的考虑或是家族的联系,两个村落最终連结为一个大的村落,两坞之间有古街相通,主轴平面形态呈“一”字型。最典型的村落为东、西蔡。
2.2.4、山坞—湖湾组合式布局,这是两个不同地形单元之间的组合,山坞的坞口面向湖湾,山坞内的村落选址、布局与山坞团状或线状布局相同。此类组合以甪里、三山岛最为典型。
表1:洞庭东、西山古村落布局类型表
古村落布局类型
形态特征
古村落分布
山坞型
民居隐藏在山坞中,沿山溪或支坞两侧分布,村落沿等高线呈内凹弯曲。
堂里、植里等
湖湾型
背靠山丘,村落沿湖湾分布,平面形态成弧形内凹,与太湖相距较近。
徐湾、杨湾、明月湾
山坞与山坞组合型
村落沿山坞内山溪和等高线分布,主轴平面形态呈“一”字型。
东、西蔡和东村
山坞与湖湾组合型
靠山面水,湖湾背靠山坞,风水景色特佳,平面形态呈“马蹄型”
甪里、三山岛、陆巷、后埠、
表2:洞庭东、西山古村落与附近山坞、湖湾分布一览表
古村落名称
古村落附近的山名、坞名
山坞或山体朝向
古村落所处的湖湾名
堂里
缥缈峰、西湖山,水月坞
朝北
植里
貌虎顶
朝南
后埠
圣姑山、禹期峰
朝北
后埠湾
徐湾
尧天山、平山头
朝南
徐湾、西湾和东湾
东、西蔡
缥缈峰,北邙坞、倪家坞等
朝南
消夏湾(现已淤塞)
东村
栖贤山、贝锦峰,栖贤坞
朝北
甪里
平龙山、牛肠山,茅坞
朝南
甪湾
明月湾
南湾山、潜龙岭
朝南
明月湾(大明湾、小明湾)
陆巷
蒉家山、演武墩,王坞
朝西和朝南
杨湾
杨湾山
朝东南
杨湾
三山岛
大山、行山、小姑山
朝南或朝东
资料来源《西山镇志》《东山镇志》
3、古村落布局的历史地理条件分析
东、西山古村落布局为何大多选择在山坞与湖湾?地质学有句名言——“现在是过去的钥匙”。我们通过对11个古村落的实地考察和调查,通过查阅方志等史料,推断古代先民在选择村址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
首先,山坞,特别是南向的浅坞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东、西山的山坞一般都位于山地与滨湖平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独特。山坞后面和左右的山体,阻挡了冬季寒冷的北风,使其冬季最低温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有利于常绿果树的越冬。南向、东向和西向的山坞,更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热量条件。坞口面向太湖,能享受舟楫、灌溉、养殖之便。坞口为缓坡阶地,既可避免洪涝灾害,又可使村落中的民居获得开阔的视野。山坞内宽广的平地、平缓的坡地,为村民提供了生产和建房用地。山坞内适宜亚热带林木生长,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还可获得木材和薪柴。这些整体的环境因素综合在一起,便造就了山坞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乡村景观。构成了“人—村落—环境”之间的有机整体。
其次,山坞的生产、生活条件优越。古人选择村落的地址时一定要考虑生产、生活条件,古人的生产活动以渔猎、采集、农耕为主,古代东、西山人捕捞打鱼的地点在太湖,打猎采集的地点在山地丘陵,耕种作物的地点就在山坞平地或滨湖平原,因此选择山坞这一地点作为村址,方便了农事活动。山坞内土壤深厚肥沃,宜于种植。山坞内陆表有充盈的山泉溪水,又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还可就近开挖河道取用太湖水。
再次,安全防御是古村落布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太湖地区历来匪患严重,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匪患才得以从根本上清除。因此在湖滨和山区选择村落的地址时必须重点考虑安全问题。山坞在空间上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离太湖湖面有一定的高度,隐蔽性较好,既可防匪患,又可避洪水。山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营造向心聚合的空间环境,且山坞的坞口实际上是一个豁口,起走廊效应,易守难攻,有利于防御来自于太湖盗匪的入侵。东、西山的山坞,由于海拔不高,集水面不广,极少有山洪爆发。且山坞的地势相对较高,太湖洪水难以入侵。
第四,湖湾是太湖泥沙的堆积之处,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土层深厚,颗粒细腻,适宜耕作。湖湾附近之岬口,为侵蚀地形,湖水较深,宜于船只停泊,有利于捕捞生产和人们的出行。因此湖湾和山坞或山体的组合更容易为古人选址时所认可。
东山陆巷古村是东、西山地区最著名的古村,也是古村落选址的一个典范。它形成于南宋时期,古村的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选址布局有如下特点:
第一,靠山面水的山抱村
陆巷古村位于东山后山的一个浅坞内,该浅坞西有嵩山,北有海拔不高的寒谷山,古村为两山所环抱,南面为一片滨湖平原,山抱村,村抱田。与西山隔太湖遥遥相望,湖中还有小岛作拱卫,景色、风水极佳,居住环境,堪称一流。
第二、受太湖水的调节,小气候条件优越
陆巷古村地形基础是一个向西南开口的山坞,冬季寒潮南下时,需经过40多公里太湖水面的长途跋涉,同时又被西山和寒谷山所阻挡,寒潮对其影响不是很大 ,故热量水分条件特别好。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儿果树开花结果的时间要比前山早。
第三、六条古巷构成了棋盘格式村落布局。
相传陆巷古村原由六条古巷组合而成,至今陆巷仍保留着一街(紫石街)、六巷(文宁巷、康庄巷、韩家巷、姜家巷、旗杆巷和固西巷)、三湾(寒山湾、陆巷湾和蒋湾港)的明清村落格局。陆巷的先民在村落的建设中,充分地尊重自然法则,采取了极为得当的理水措施。古村民居均依山坡的自然坡度而建,宅院四周环设主水沟,主水沟通向巷内大排水沟,主水沟阻隔外界的雨水进入宅院,又能将庭院天井内的水排出。巷内大排水沟又与巷内的道路建设相结合,上铺条石,下为水沟。另外再开河筑埠,开挖水塘,连接太湖,既有利于泄洪、舟楫、灌溉,又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水口景观。
综上所述,洞庭东、西山古村落的山坞选址非常合理,巧妙地利用自然,顺应自然。古人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划思想作指导,更没有先进的测量仪器,但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逐步得出了自己的选址经验模式,这种模式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也给我们在采取保护利用措施时以有益的启示。
其他参考文献:
沈炳荣主编《东山镇志》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2
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山镇志》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6
苏州市吴中区吴地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吴地历史文化》内部资料,2005.12
作者简介:曹教授为第一作者,本人是第二
[1] 《江苏湖泊志》P6-7,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2]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98.8
[3] 《吴地记》:“吴县,洞庭镇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社下镇在县西一百十里;木渎镇在县西南二十七里。” 社下镇即今东山镇之古名。
[4] 《吴县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 《吴中年鉴2000年》:“1999年7月6日9时,太湖水位达5。08米,为有记载以来的最高水位。”
[6] 《席家湖村志》17页、114页,香港文汇出版社,200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最隐秘的5个古村落 人少景美假期必去
这么美的古老村落都在苏州,为何还要去凤凰乌镇?
中国传统村落(江苏)丨苏州市共有14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苏州 东山 西山  村落
我在等“一场雨”,锁住吴中秋天的美
国家5A级景区---苏州吴中区太湖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