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文化是“母亲文化”
民间文化是“母亲文化”
  高福民
  甲午新春,从北京回台北过年的汉声出版中心著名文化策划人黄永松先生打电话来,与我互相拜年后,说,“你猜猜,谁在我这儿呀?”原来是台湾学者杨永智先生。久闻杨先生曾与大陆学者张道一、谢昌一等,为寻觅早期桃花坞木版年画,遍访欧洲各主要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后来杨先生又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交流,他大概是亲眼目睹早期桃花坞木版年画最多的人之一。现正协助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化艺术研究院,将中国木版年画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文化使人心灵相通,虽从未谋面,但杨永智先生对汉声出版我长期搜集并编著的《康乾盛世“苏州版”》极为关注,希望加强交流,我则请他多赐教。春节刚过,他慷慨地让汉声转来多年积累的42幅早期桃花坞木版年画电子档,让我补写入书。这批画是桃花坞年画史上艺术巅峰时期的珍品,早在一个半世纪前太平天国战火中已成绝响,弥足珍贵。这里仅举清初苏州徐不昇画店发行的一幅图文并茂、诙谐有趣的《螳螂招女婿》为例,以飨读者。
  此画描绘的是公冶长的故事。公冶长(公元前519——前470年),孔子弟子,孔子女婿,春秋时齐国人,一说鲁国人。图中的文字也就是画面:公冶长先生能知鸟音,善察虫语。今秋又闻诸虫聒噪喧哗,洞知其意,题诗一首曰:“可羡螳螂纺织娘,夫妻和睦寿绵长,喜生一男又一女,合家欢乐度时光。男已婚姻女未嫁,今招马匝做东床,凭媒道士来说合,老鼠选日看阴阳。蜈蚣投帖蟹背牵,蜻蜓撑篙画船行,蚂蝗急忙撺跳板,萤火打灯到门墙。流星花炮曲蟮放,蜜蜂吹打送亲堂,田鸡抬轿蝙蝠绰,蜒蚰壁喜做梅香。蛱蝶打扇蛾相伴,蛤蟆喝礼拜家堂,灶鸡娘子来烧火,蟑螂上灶合鲜汤。蟋蟀唱只无板曲,蚊子吹箫送洞房,蜘蛛牵丝为罗帐,织机娘子做衣裳。十个蚂蚁伴行嫁,诸虫恭贺俏新郎。”
  以年画与吴歌为一体,有声有色,热闹欢快,这是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用拟人手法勾画出一幅昆虫世界的嫁娶图,绘刻的昆虫有23种之多,与我们熟知的年画《老鼠嫁女图》,具异曲同工之妙。
  可是,“马匝”是什么呢?编入书中是非弄明白不可的。于是,星期天一早,发微信请教柯继承先生,我知道他正在编写《苏州闲话中的“历史印痕”》一书。诸如“戤米囤饿煞”、“七石缸门里大”、“商量北寺塔”、“捉兔子”,他都能将来历娓娓道来。拨弄手机,你来我往,探讨了一整天:是俗名叫“灰骆驼”的吗?不像,“灰骆驼”就是“灶鸡”,歌谣中已有;从马字分析,“香烟虫”学名叫“马陆”,也不是,好像“门不当户不对”;我找来放大镜仔细端详老画上的“新郎”长相:小头,长须,前两对细足,后长腿,有翅膀,要么是纺织娘或“叫蝈蝈”?最后,继承传来答案:“马蚻,即莎鸡,直翅目螽斯科昆虫,吴地俗称纺织娘。清代李元《蠕范》称马蚻。”他发信时间是凌晨零点30分,令我好感动啊!他还告诉我,纺织娘声音扎扎织织故名蚻;凡虫类形大者名前冠马,这是章太炎先生的研究成果,如马蜂、马蚻等。至于为什么歌谣中称“匝”?他说《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印成马蚻,禽虫典印成马蠽;一看这几个字,我因看年画多,反倒明白了,年画属民俗类,字太繁太僻,老百姓看不懂,用简便的字替代是常见的事。
  那么,画中的吴歌今天还有“历史印痕”吗?根据继承提供的线索,苏州图书馆帮助我在网上搜索到了《螳螂招亲》,这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浦东老闲话》中收录的歌谣,不过里面招的不是女婿,而是螳螂自己招配偶的故事。全歌文字稍长,共列举了30余种昆虫,趣味盎然,更为热闹。吴歌,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顾颉刚先生在他写的《吴歌小史》中说道:“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曲包括“歌”和“谣”两部分,“歌”一般说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类,“谣”就是通常说的“顺口溜”。“这一带”,大致是指长江三角洲的吴语地区,包括现上海浦东地区。
  说到吴歌,最令我难忘的有两件事:一件是2002年9月,陪同北京来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老主席贾芝参加常熟的白茆山歌会,记得歌会中间密密匝匝下起雨来,几分钟衣服便湿透了,后来变成一场倾盆大雨,但全场数千群众穿上雨披,纹丝不动,秩序井然,人如潮,歌如潮。我坐着、听着、被大雨浇着,默默地领悟到文化扎根民间、扎根群众的力量。另一件事也是那几年,利用工作之余配合、参与、支持金煦等专家抢救吴歌遗产,后来金煦先生太累了,2005年1月因心脏衰竭而离开了我们。我写了一篇文章《他在用生命抢救吴歌》,至今经常怀念他。由于这批老同志的率先垂范和各市、区的支持,苏州编撰了《吴歌遗产集粹》《中国吴歌论坛》《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中国河阳山歌集》《水乡情歌》《苏州民间歌曲集成》 等等,合计1000万字左右,无形之中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吴歌抢救整理活动。
  千百年来,中华民间文化自生自灭,犹如烂漫的山花。面对全球化及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浪潮,民间文化本身已无应变能力,但她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城镇的“母亲文化”,我们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母亲文化”。不能因为她老了,不合潮流了,甚至已经不在了,而舍弃她,忘却她,今天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物质、时尚和金钱,而没有孕育我们的“母亲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木版年画
山西木版年画-吉祥如意
大无边际的苏州
呵呵,螳螂不是纺织娘?
朱仙镇木版年画民间故事集(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